《《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吴斐 、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么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昨天,我们随着季羡林先生,游览了德国的城市哥廷根,知道了在德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中有一句话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这种异国风情的
2、赞叹,就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二、品读学文 、默读课文,体悟风情: 师:是什么让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体现奇丽景色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体现民族奇特的句子,然后把画出来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感受“奇丽的景色!” 学生汇报交流。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相机出示以上文字课件: 引导学生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 体会景色“奇”在哪里。 指导朗读: 师:多么美丽,多么与众不同的景色啊,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练读,评价。 全班读。 “
3、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相机出示以上文字课件。 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景色的奇丽? 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 感受“花的海洋”: 师:是什么让作者感到“应接不暇”呢?在这句话中,作者把花比作,谁来说说海洋的特点是什么? 师:整条街道上的花就像海洋一样,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让人应接不暇,怪不得作者发出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 指导朗读: 指名读,评价。 全班读。 、体会“民族的奇特”: 师:刚刚我们通过交流,感受到了景色的奇丽,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从哪里能体会到这个民族的奇特?让我们接着交流。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
4、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相机出示以上文字课件。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比较,理解德国民族养花的奇特。 指导朗读: 学生练读: 师:如果你跟作者一样,第一次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养花,你的感受会是什么?好,请读出这种吃惊、不理解。 全班自由朗读。 、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过渡: 师:“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
5、花。”文中,作者用了一句更简洁的话来表达这个意思,是哪句话呢? 师:谁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理解“耐人寻味”: 师:同学们写出了这么多的想法和思考,怪不得作者说“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现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朗读升华: 师:在德国我们能看到漂亮的花海,能闻到鲜花绽放的清香,所以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奇丽的花,这奇特的民族,深深的打动了季老先生,所以他发出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正是这种“我为人人”的境界,让我们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他们“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师:正是这样奇特的民族,也才有了这样奇丽的景色:走过任何一条街 、理解“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 导语: 师:这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样的奇丽的景色,会长久保持吗? 师:如此奇丽的景色!如此奇特的民族!所以当近XX年过去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季老先生再次踏上这片他阔别多年的土地时他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理解“美丽并没有改变。”: 师:你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美丽到底指什么? 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 师:在美丽的花背后,却隐藏着这么多美丽的东西,难怪作者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三、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