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6642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方案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教学设计表 学科:语文 教师姓名: 杨莉 刘蓓 学校名称:安徽铜陵师范附属小学 授课班级:二年级下半学期 章节名称 教学目标 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6.14黄山奇石 1 学时 1、知识与能力: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及想象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展开丰富的想象,能简要讲述或简单画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观察、想象、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课后办小报,初步培养学生搜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感受黄山奇

2、石的美,培养学生初步审美意识。 1学生是89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学生已有一定的拼读能力,能阅读拓展材料; 4学生对于识字兴趣很高,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并且能自己创设情境来巩固、应用生字; 5学生能根据提示仿、续或创编写故事,并乐于表达; 6. 学生初步具备上网浏览的技能。 学生特征 学 知识点 编 号 习 6.14-1 字 目 6.14-2 词 标 6.14-3 句 6.14-4 段 描 6.14-5 篇 述 项 目 学 习 目 标 知道 理解 掌握 理解

3、掌握 情感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正确选择课题中“奇”字的解释。 掌握多种方法,理解“秀丽神奇”“尤其”“陡峭”“翻滚的云海”“金光闪闪”的含义,体会用词的准确。 体会生动的句子和比喻句。 较好地掌握运用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学相关段落,完成自学练习。养成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好习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背自己喜欢的段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解 决 措 施 内 容 教学重点 学生自主选学一块奇石。渗透学法,重点突破,再举一2、3、4自然段的四 反三,合作探究,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体会黄山的奇块奇石 妙。 理解“陡峭”“翻滚的云海”“金光闪多媒体演示和多种

4、方法帮助理解。 闪”等词语和掌握采用“划、说、读、演”学法,感悟、表现、创造“奇”。 四块奇石的特点 1 教学难点 教 学 媒 体 知识点 学习 媒体 教学 媒体内容要点 编 号 目标 类型 作用 “奇”的四种解6.14-1 1 课件 A 释 随文画面配音配6.14-5 5 课件 B 乐 多幅黄山风光画6.14-2 2 课件 I 面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6.14-4 4 课件 金鸡叫天都画H 面,学生选学之一 6.14-3 3 课件 选学奇石的句子 A 6.14-22或3 课件 选学奇石的画面 H 或3 H E E C H I 使用 方式 E C F 所 得 结 论 占用 媒体 时间

5、来源 课题中“奇”的解释1 自制 为少见的,特殊的。 初步感受黄山石千230 自制 姿百态的特点。 看图理解“秀丽神2 自制 奇”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2 自制 的兴趣 正确划出相关词句 3 自制 看图理解词语或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 3 自制 看图理解词语或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 15 自制 运用学法,合作完成练习 展开丰富想象,乐于5 自制 展示和表达 根据画面,给怪石取2 自制 名 看画面,背课文片段 230 自制 F F E F H H G B G 6.14-22或3 课件 自学三幅画面 或3 的 6.14-4 4 图表 自学检测练习 6.14-4 选 择 6.14-2 6.14-5 2 5 4

6、图表 投影 想象绘画 几幅不知名怪石课件 图画 课件 随文配画配乐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仙桃石 飞、落 学法: 板 猴子观海 划、说、读、议 抱、蹲、望 书 设 计 黄山奇石 仙人指路

7、 金鸡叫天都 站、伸、指 伸、叫 2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流 程 图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的 设 计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开始 字典中“奇”字 件的四种的解释 课 课 件 课 件 随文画面配 音配乐 换词理解 “尤其” 多幅黄山图片 学习第一自然段 划一划,自主选学 “奇石”,课件 课 奇石“”件 课文 学习奇石“”, 渗透学法 归纳学法 合作选学 课 奇石“”、“”、件 “”画面 课 奇石“” 件 画面 指导朗读 变序练说 合作学习奇石“” 完成自学练习 合作学习奇石“” 完成自学练习 交流 评议 学习第五自然段 想象绘画 实物 投影 展示 作品 合作学习奇石“” 完成自学练习

8、媒体的 应 用 学生的 活 动 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2 页 课 黄山其它怪 件 石图片 课 件 总结 课文 结合画面配音, 背诵课文 结束 3 知识点 学习 编 号 目标 6.14-1 6.14-3 6.14-5 6.14-3 6.14-2 形 成 6.14-4 性 练 习 练 习 题 目 内 容 1、 选择题 知 黄山奇石 1)少见的、特殊的 2)惊异 3)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 4)表示姓 识 2、练习:用、 符号标出奇石A的名称,位臵,样子。 3、练习: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奇石有趣,神奇。 能 4、发散思维:如果这石头活了,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力 5、给怪石取名。 6、给奇石配画 我画的是

9、 。 情 7、自学检测练习 感 划:我们喜欢的黄山石叫,它在 , 像 。 说:我们认为这些词用得好,因为。 读:我们选第 种方式读生读其它) 演:我们请 导游向大家介绍 选做题:我们还发现 4 本节课首先通过让学生选择“奇”的解释,理解了它在课题中的含义,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发散思维”和“给怪石取名”,既具有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地表达的能力。有的学生问“你是没有出世的孙悟空吧?”有的学生说“你肯定贪玩回不了家了!”还有的学生说“你长得真逗,咱们做好朋友吧!”课件的直观演示,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至于起的名字更是五花八门:“象鼻石”、“一棵松石”、“土豆石”通过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

10、都能大胆想象,且乐于表达。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技术的运 。“给奇石配画”将语文学科向其它学科的渗透,用口头和图画的方式表达学 用” 自己想象的画面,增强了趣味性,适应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自学检测 反 练习”由于设计了辅助性语言,降低了表达的难度,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积极探究,合作学习,很好地完成了该练习。 思 知识性的练习分散于各知识点,学生练习很轻松,加上学生的自主探究,多媒体直观感知,学生对基本知识都能掌握。 最后,布臵了写奇石和搜集资料办手抄报的作业,实现了将课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经过课堂

11、的学习,对此项作业,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办手抄报开阔了眼界,学生了解了许多课文中没有介绍的关于黄山风光的知识。初步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在考试中发现本课学生掌握的较好。 课后练习深受学生欢迎,完成情况非常好。在考试中,发现本课知识内容学生掌握得较牢固。 5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与 分 析 教 学 过 程 一、品味课题,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黄山奇石, 课题中哪个字最能说明黄山石的特点? 选一选 黄山奇石 、少见的,特别的 、惊异 、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 4、表示“姓”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 应用分析 在字典中,“奇”有四种意思,课题中的“奇”应选哪种?字典

12、是帮助我们理解字意的好伙伴。 再读课题,读出“奇”的含义。 、情境导入 黄山是我国的风景名胜,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黄山旅游,欣赏那儿秀丽神奇的风光。 随文画面,配音,配乐。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理解词语,学习第一节 默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有几句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指名读第二句话,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 多幅黄山风光 你们能用一句话夸夸它吗?看图理解“秀丽神奇”。换词理解“尤其”。 通过辨析,选择“奇”的含义,突出了全文的重点。点击屏幕,课件会出现正确答案,并伴随表扬的话。及时对学生加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利用多媒体课件,由教师操作多媒体,学生观看画面,创设“生动活泼,愉快宽

13、松”的学习环境,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学生初步感知了黄山石千姿百态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看图”和“换词”也是理解词语意思的好方法。 自由读第二句话 师生合作,练读这段。 齐读 6 选自己喜欢的内容学,选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4节。边读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出喜爱边用符号标出石头的名字。 之情,改变了教师的“指令性”激励性的语言营造了一瞧,这四块奇石的样子多有趣呀!你们想先学行为。个有利于阅读主体自由舒张哪块奇石呢? 情绪的“场”,使他们主动, 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读中概括,自主选学 3、渗透学法、重点突破 学法一 划词句 感知“奇”

14、 描述奇石A文字,学生自由读。用横线划出它的位置,用波浪线划出它的样子。 学法二 说特点 领悟“奇” 先同桌互读,说说奇石A有什么特点,觉得哪些词用得好,能领悟到“奇”,打上点。 对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进行帮助。 在学生反馈期间根据交流情况,品词析句。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陡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翻滚的云海”或结合上下文理解“金光闪闪”亦或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 如果这块石头活了,你会对它说些什么? 学法三 读课文 表现“奇” 你能用一句话夸夸这块奇石吗? 请小朋友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读表现出出它的形态美,或者读出自己喜爱之情。 学生练读 抽读评议 交流点拨 反复练读 齐读 学法四 演导游 创造“奇

15、” 师扮演导游,变换原句顺序,介绍奇石A。 说明:向别人介绍一种奇石,也可以不按书上那样说,像 此环节重点词句咬文嚼字,反复推敲,让学生借助多种方法理解内容,领悟奇石的特点,同时领悟奇石的形象逼真,形态美,加深对表象的体验。 这个环节通过边想象边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领悟、体验用自己的理解语气表达出来。增强情感的熏陶,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 此处设计先以老师示范,降低了变序介绍的难度。然后让学生自由练说,再指名扮演 7 老师一样用自己的方法介绍也行。 学生扮演导游练说 自由练说 同学互说 指名说 小结 结合板书交流刚才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指名介绍学习方法评议、点拨、归纳 4、运用学

16、法,合作探究 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结合成三大组。选学奇石B。 奇石B、C、D画面 请各组仔细看图,按黑板上的学法步骤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奇石,完成自学练习题。 分发练习,并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帮助。 各大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其间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金光闪闪”或看图理解“陡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翻滚的云海”亦或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 练一练 划:我们喜欢的黄山石叫它在 , 象 。 说:我们认为这些词用得好,因为 读:我们选第 种方式朗读。 生读其它) 演:我们请 导游为大家介绍。 ,小导游。用自己脑海中的神奇画面表达出来。既加强了小学生的表达能力的训练,又使学生心中美的体验得到升

17、华。 此教学环节中,改变了以往教师把“学法”当作机械的教条灌输给学生的做法,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自悟其法。教师相机点拨,适时归纳,学生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放手让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其它三块奇石,是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学生通过自学,不仅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能力。在小组探究讨论、交流、辩解、练习、汇报的过程中,养成了勤于动手动脑,善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好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自学练习时,紧紧围绕前面的“划、说、读、演”四步学法,使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加深理解了各奇石的特点,提供了全班同学向别人学习的机会,更展现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此过程

18、中,2、3、4节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重点难点得以突破。 选做:我们还发现 8 自由朗读2、3、4节 齐读2、3、4节 默读第五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这段只告诉我们三种怪石的名字,请小朋友展开大胆的想象,选一种,在练习纸上简单地画下来。 学生边画边说 同桌互说 指名学生练说 老师还带来了几幅不知名的怪石画面,你们能帮它们取个名字吗? 、背诵课文 整体回顾 黄山的这些石头真是太神奇了,你们愿意把它留在脑海中吗?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背背。 请结合画面,按课文顺序,会背哪段就站起来背诵。 我画的是 此练习体现了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实现了语文学科向其它学科的渗透。适应了该年龄段的孩子

19、的认知特点。实现了文字想象图画语言的变化过程。趣味性强。学生乐于完成。 在这里,课件的使用,将课外的知识引到课内,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为画面配音,不强制地要求背诵。加上优雅的古曲,秀丽的黄山风光使课堂中洋溢着轻松的学习气氛。背诵课文不再是单调枯燥,而是充满激情,学生不是愁眉苦脸地死记硬背,而是兴致勃勃地当堂背出自己喜爱的部分。我们看到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课文,而且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再次体现。 9 三、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结合板书,总结课文。 布置课后练习,请给自己的画配上文字,写一写怪石的样子、位置,再搜集有关黄山风光资料,出一份以黄山风光为内容的小报。 黄山石真是姿态万千、栩栩如生呀!黄山的风光真像一幅活的画,又似一首无字的诗。同学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去黄山一睹她的风采! 课后练习向课外延伸。绘画、配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学会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办小报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排版面、绘图、写作、书写的综合能力。变以往学生被动抄写练习为主动地搜集、制作,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深受学生欢迎。 注:本案例有删改。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