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7067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体格检查 一、体格检查 1、血压 被测者安静休息5分钟。正常血压数值: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 mmHg. 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2、眼 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

2、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对光反射检查方法 对光反射:瞳孔反应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 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 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 眼球震颤检查方法。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检查检查 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

3、、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腋窝淋巴结检查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锁骨上淋巴结检查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腹股沟淋巴结检查: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再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左右腹股沟对比检查。 触及淋巴结时能表述 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

4、等八项。 4、颈部 甲状腺触诊手法正确 甲状腺峡部触诊:检查者站于受检查者前面,用拇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 甲状腺侧叶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注意在前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后面触诊: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

5、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在检查方法中可以任选一种,如: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没有令被检查作吞咽动作的,应扣1分。 表述甲状腺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光滑或有无结节、压痛感等 分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为度;能看到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内侧为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为度。 见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旁腺腺瘤。 检查气管方法、三手指放置部位正确并能表达气管正中或偏移。检查时让受检查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

6、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 5、外周血管检查 脉搏:测试脉率、脉律方法正确;检查者以示指、中指,环指指腹平放于被检查者手腕桡动脉处,数其每分钟搏动次数和感知其律。 测毛细血管搏动征及水冲脉方法正确; 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被检查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被检查者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水冲脉:检查方法是握紧被检查者手腕掌面,示指、中指、环指指腹触于桡动脉上,遂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有水冲脉者可使检查者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

7、射枪音检查,操作正确。 枪击音: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轻放听诊器胸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抢的声音。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 胸、心、腹、神经 胸 部 6、胸部视诊 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主要垂直标志线及主要自然陷窝; 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 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时,能提到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7、胸部触诊 胸部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 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 嘱被检查

8、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 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 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 能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操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 . 8、胸部叩诊 间接叩诊 :手指动作、方法、顺序 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 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

9、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外对比叩音的变化。 直接叩诊手指方法 ; 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叩肺下界移动度。 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 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 能讲

10、述最高至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的。 9.胸部听诊 听诊:被检查者坐位或卧位,听诊的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 能表述肺部听诊四种主要音的名称: 正常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胸骨两侧1、2肋间隙,肩胛区第3、4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部。 异常呼吸音、 干、湿啰音、 胸膜摩擦音。 心 脏 10、心脏视诊 心脏视诊方法正确 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其右侧。 开始时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胸廓同高,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 然后,视线逐步高于胸廓,全面观

11、察心前区。 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内容,并能指出其部位; 能指出心尖搏动并能描述其部位正确。 能提到还可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能提到可观察心前区异常搏动。 11、心脏触诊 触诊手法; 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开始触诊。 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 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 在心尖搏动区确认心尖搏动,并能表达搏动所在体表位置; 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 震颤: 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触诊满意的条件叩诊手法、姿势;以

12、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 心脏叩诊顺序; 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肋 间 左 界 2-3 2-3 2-3 3.5-4.5 3-4 5-6 7-9 13、心脏听诊 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 二尖瓣:位于心尖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 肺动脉瓣: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 三尖瓣:

13、胸骨左缘第4、5肋间 听诊顺序正确;从二尖瓣区开始 肺动脉区 主动脉区 主动脉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 腹 部 14、腹部视诊 腹部的体表标志:肋弓下缘、腹上角、腹中线、腹直肌外缘,髂前上棘、腹股沟、脐)及分区表述正确并能在腹部指示; 视诊方法正确;被检查者平仰卧,充分暴露全腹,双腿屈曲,嘱被检查者放松腹肌,检查者在其右侧。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再提高视线自上而下视诊全腹。 能表述视诊主要内容。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 15、腹部触诊 浅部触诊手

14、法; 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前臂应在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 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 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 检查内容: 腹部异常包块触诊:触及异常包块时应注意: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移动度。 液波震颤:患者平卧,双腿屈曲,放松腹壁,检查者以一手掌面贴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稍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指端冲击腹壁。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让另一人手掌尺侧缘压于脐部腹中线上 压痛及反跳痛:检查

15、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 胆囊莫非氏征:医师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缘,以拇指指腹按压于右腹直肌外缘与右肋缘胆囊点,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呼气,吸到一定时候患者会因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引起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称Murphy征阳性。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 16、肝脾胰肾触诊 肝脏触诊单手触诊 :患者腹式呼吸,仰卧并屈膝。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

16、缘。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不能离开腹壁并逐渐向肝缘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 双手触诊:检查者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法,而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托推。 脾脏触诊; 检查者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腰部第710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上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 当平卧位触诊不到脾脏时,嘱被检查者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此时用双手触诊法。 临床上,常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高三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超过2cm至脐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则为高度肿

17、大,即巨脾。能描述以上脾肿大者。 胰:不能触及,叩诊正常时在左腋中线第9-11肋间叩到脾浊音,其长4-7cm,前方不超过腋前线。 肾触诊 :卧位触诊右肾时,嘱患者两腿屈曲,并做深呼吸。医师立于患者右侧,以左手掌托住其右腰向上推起。右手掌平方在右上腹部,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缘而稍横向。于患者吸气时双手夹触肾。触左肾时,左手越过患者前方而托住左腰部,右手掌横置于患者左上腹部,依前法双手触肾,正常人肾一般不易触及。 17、腹部叩诊 叩诊手法、动作、力量; 间接叩诊、直接叩诊均可,一般常用简接叩诊。 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 ;腹腔内游离腹水1000ml:让被检查者仰卧,自腹中部开始,向两侧腹部叩诊,出现

18、浊音时,板指手不离开腹壁,令被检查者右侧卧,使板指在腹的最高点,再叩诊,呈鼓音,当叩诊向腹下侧时,叩音又为浊音,再令被检查者左侧卧,同样方法叩击,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膀胱叩诊方法;叩诊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当膀胱充盈时,自脐向下叩,当鼓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膀胱浊音界,排尿后可转为鼓音。 脊肋角叩击痛检查方法;检查时,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侧卧位,检查者用左手掌平放在患者脊肋角处,右手握拳用轻到中等的力量叩击左手背。 肝浊音界上界叩诊方法 . 沿右锁骨中线,由肺区向下叩至腹部。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正常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上第5肋间,右腋中线上第7肋间,右肩胛线上第1

19、0肋间。 胆囊区叩击法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立于其右侧,左手掌平放于胆囊区,紧贴皮肤,右手握空心拳,以其尺侧叩击左手背部,观察有否疼痛感。 18、腹部听诊 肠鸣音听诊 应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腹壁上,全面地听诊各区。 顺序:左至右,下至上。 正常肠鸣音:每分钟4-5次。 肠鸣音亢进:每分钟10次以上且肠鸣音响亮、高亢。 肠鸣音消失标准: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 能听腹部血管杂音。 动脉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腹中部或腹部一侧。 静脉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脐周或上腹部。 神 经 19、深、浅反射 深反射: 跟腱:被检查者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检查者左手将被检者足部背屈成直角,以叩诊锤

20、叩击跟腱,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踝阵挛:嘱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医师一手持病人小腿,一手持病人足掌前端,用力向上使踝关节过伸,阳性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发生节律性收缩。 肱二头肌反射:被检查者前臂屈曲90度,检查者以左拇指置于被检者肘部肱二头肌腱上,然后右手持叩诊锤叩左拇指指甲,可使肱二头肌收缩,引出屈肘动作。 膝反射:坐位检查时,被检者小腿完全松弛下垂,右手持叩诊锤叩膝盖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可引出小腿伸展。 浅反射: 腹壁反射被检查者仰卧,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而用钝头竹签分别沿肋缘下,脐平及腹股沟上的平行方向,由外向内轻划腹壁皮肤。正常反应是局部腹肌收缩。 角膜反射:嘱被

21、检查者眼睛注视内上方或一侧检查者竖起的食指,避免其直视棉签,用细棉签由角膜外缘处轻触其角膜。正常时可见被检侧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同时对侧也出现眼睑闭合反应,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20、脑膜剌激征 颈强直:被检查者仰卧,颈部放松,检查者左手托被检查者枕部,右手置于前胸上部,以左手力量托起枕部作屈颈动作检查。正常可触及前胸,如下颏不能贴近前胸,上抬时检查者有抵抗感,且病人感到颈后疼痛,为颈强直。布氏征 Kernig征: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抬起被检查者一侧下肢,使髋关节屈成直角后,当膝关节也在近乎直角状态时,检查者左手按住其膝关节,右手将被检查者小腿抬高至伸膝,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度以

22、上,若伸膝受阻,屈肌痉挛或疼痛为阳性。 Brudzinski征:被检查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在右侧,右手按于被检查者胸前,左手托起其枕部,作头部前屈动作时,观察双膝关节是否会有屈曲状。 21、锥体束病理反射 Babinski巴彬斯基征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Oppenheim奥本汉姆征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Gordon征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被检者腓肠肌中部,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ChaddocK征用锐器竹签在被检查者外踝下方足背外缘,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Hoffman霍夫曼征:医师左手持病人腕关节上方,右手以中及食指夹持病人中指,稍向上提,使腕关节处于轻度过伸拉,然后拇指迅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由于中指伸屈肌受到牵引而引起其余四指的轻微掌屈反应为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