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122.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7312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1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1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1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12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12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12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122.doc(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9-2012年中国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专家版)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北京XX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09-2012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报告前言起重设备是一种循环、间歇运动的机械,用来垂直升降货物或兼作货物的水平移动,以满足货物的装卸、转载等作业要求。起重设备是现代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物流作业机械化、自动化,改善物料搬运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机械设备。在港口、仓库、车站、工厂、建筑工地等各个领域和部门中都得到了广泛地运用。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当前中国起重设备市场十分活跃,起重机的市场需求也不断攀升,各种新型起重机

2、层出不穷,目前社会的大环境给起重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作为物料搬运重要设备的起重机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作用愈来愈大,对起重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型化和专用化,模块化和组合化,轻型化和多样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成套化和系统化,新型化和实用化都是目前起重设备市场呈现的特点。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企业运行状况良好,资产、销售、利润稳步提高,行业的利润虽然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利润的增长幅度有所放缓,行业盈利趋于理性,未来盈利空间有所下降,但是绝对盈利水平仍然可观。2006-2009年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企业状况 单位:个、%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

3、006-2009年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销售状况 单位:千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2009年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盈利指标状况 单位:%总资产利润率销售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2006年7.90 6.74 8.04 2007年7.61 6.94 8.15 2008年7.29 6.19 7.30 2009年1-52.78 5.95 7.0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年上半年,铁路、公路、城轨、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大规模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提高。2009年前5个月,铁路投资增速达110.9%,增速比2008年全年提高40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速达52%,增速比200

4、8年全年提高46个百分点;城轨、航运业投资增速分别为60%和26.9%,增速也大幅提高。房地产投资带来混凝土机械、塔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和挖掘机等机械产品需求;基础建设投资带来起重机、混凝土机械、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和旋挖钻机等产品需求;采矿业投资带来装载机、挖掘机和推土机等产品需求。这些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将给下半年的工程机械需求提供保障。本报告详尽描述了中国起重设备行业运行的环境,重点研究并预测了其下游行业发展以及对起重设备需求变化的长期和短期趋势。针对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了我们对起重设备行业发展的投资及战略建议。本报告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数据、直观的图表帮助起

5、重设备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我们的主要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等业内权威专业研究机构以及我中心的实地调研。本报告整合了多家权威机构的数据资源和专家资源,从众多数据中提炼出了精当、真正有价值的情报,并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宏观与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其结论和观点力求达到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统一。这是我中心经过市场调查和数据采集后,由专家小组历时一年时间精心制作而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6、,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正文目录第一章 2008-2010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环境分析11第一节 我国经济环境特征评价11第二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政策环境特征评价12一、“十一五”规划影响分析12二、产业政策影响分析评价15三、环保政策影响分析评价15第三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产业发展环境分析16一、技术环境分析16二、固定资产投资情况17三、在建及拟建项目分析20第二章 2008-2010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周期分析21第一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周期分析21一、生命周期分析21二、成熟度分析21三、增长性与波动性22第二节 2008-2009年我国

7、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特性分析22第三节 2009年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最新经济指标分析22一、产业规模分析22二、产业集中度分析23三、生产能力分析23四、成本费用分析23五、盈利能力分析24六、财务比率分析25七、偿债能力分析25第三章 2008-2012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方式与规模分析27第一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方式分析(独资、合资、合作)27第二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规模分析28第三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技术投资研究29第四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融资方式分析29一、融资环境分析29二、各种融资方式优缺点分析33三、融资方式选择探讨36

8、第四章 2009-2012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盈利水平与投资价值分析38第一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赢利水平分析38一、盈利水平现状分析38二、盈利驱动因素带来的影响38第二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价值分析探讨39第三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成长性和吸引力分析40第五章 2008-2009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竞争格局对投资影响分析42第一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波特五力分析42第二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43一、企业集中度分析43二、区域集中度分析44第三节2009-2012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未来竞争态势预测46一、竞争态势预测46二、竞

9、争态势对投资的影响46第六章 2009-2012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重点投资方向探讨48第一节 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产业投资结构分析48一、产业结构分析48二、成长方向分析49三、资本结构分析50四、可能性利润空间分析51五、政策空间分析(“十一五”规划及影响)51六、中外投资结构对比分析52第二节 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热点跟踪52第三节 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区域选择53一、分地区投资分析53二、不同特色投资分析54第四节 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决策特性研究55一、周期性55二、稳定性55三、导向性55四、趋向性56第五节 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方向分析5

10、6第七章 2009-2012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预警58第一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产业投资机遇分析58一、产业市场机遇分析58二、产业链中投资机会对比分析58第二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潜力分析59第三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风险预警62一、政策风险62二、技术风险64三、对外贸易风险64四、市场竞争风险65五、进入退出壁垒分析(主要是资金和技术壁垒)66第八章 2008-2010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前景预测67第一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研究评价67第二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68一、有利因素分析68二、不利

11、因素分析69第三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前景预测71第九章 2008-2012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盈利模式与投资策略分析72第一节 国外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72一、境外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成长情况调查72二、经营模式借鉴72三、在华投资新趋势动向76第二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商业模式探讨76第三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77一、战略优势分析77二、战略机遇分析78三、战略规划目标78四、战略措施分析79第四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策略分析80第五节 最优投资路径设计81一、投资对象81二、投资模式81三、预期财务状况分析

12、81四、风险资本退出方式82第十章 2009-2012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资本运作与多元化经营分析86第一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资本运作战略选择方案研究86一、资本运作的相关政策分析86二、资本运作的可选择方式分析87三、跨区域兼并重组战略分析90四、区域整合战略分析91第二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可行性分析92一、多元化经营的主观条件92二、多元化经营的客体选择要件93三、多元化经营的风险论述94第十一章 2009-2012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信贷专家建议96第一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总体特点及总量控制建议96一、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总

13、体发展特点与授信额度建议96二、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资金需求特点授信期限建议98三、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竞争特点及客户结构授信建议98第二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细分子(产品)特点总结及授信建议100第三节 我国重点地区发展特点及授信建议102第四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所有制发展特点及授信建议105第五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企业规模发展特点及授信建议107第六节 2009-2012年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授信专家建议108第十二章 2009-2012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112第一节 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项目跟踪分析112第二节 中国起重运输

14、设备制造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112一、项目经济性分析112二、项目投资效益评价112第三节 业内权威专家建议113第四节 分析师观点114图表目录图表 1 2003-2009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12图表 2 2008-2009年上半年各产业GDP总量对比图13图表 3 2006-2009年中国各季度GDP增长率统计表13图表 4 2003-2008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增长趋势图18图表 5 2003-2009年我国社会固定投资额增长情况19图表 6 2009年第上半年中国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比图20图表 7 2009年第上半年中国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比图20图表

15、 8 2009年第上半年中国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比图21图表 9 2006-2009年中国起重运输行业产业规模一览表24图表 10 2009年1-5月中国起重运输行业成本费用分析25图表 11 2006-2009年中国起重运输行业盈利能力26图表 12 2006-2008年中国起重运输行业财务比率分析26图表 13 2006-2009年中国起重运输行业偿债能力一览表26图表 14 2009年1-5月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不同投资方式销售利润率对比28图表 15 2009年1-5月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不同投资方式资产利润率对比29图表 16 2006-2008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新增

16、资产变化图30图表 17 2008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币利率调整表31图表 18 2007-2008年央行历次调整利率时间及幅度表32图表 19 2008-2009年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走势图34图表 20 2005-2009年中国新增贷款及贷款增速变化图34图表 21 波特五力模型43图表 22 波特五力模型与一般战略的关系44图表 23 2007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企业营业收入前十位44图表 24 2007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企业利润收入前十位45图表 25 2009年1-5月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各省市新产品产值及所占比例45图表 26 2009年1-5月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各省市

17、工业销售产值及所占比例46图表 27 中国起重机械设备产业资本结构分布图52图表 28 2009年1-5月中国起重运输设备行业资产统计表55图表 29 2009年1-5月中国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资产分布图55图表 30 2008-2009年起重机械产量增速走势图69图表 31 2009-2012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收入状况预测图83图表 32 2009年1-5月不同规模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图91图表 33 2009年1-5月不同规模企业资产利润率比较92图表 34 2006-2009年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企业状况 单位:个、%97图表 35 2006-2009年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资产状况

18、单位:千元、%98图表 36 2006-2009年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销售状况 单位:千元、%98图表 37 2006-2009年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盈利指标状况 单位:%99图表 38 2009年1-5月份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占比100图表 39 2009年1-5月份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占比100图表 40 2009年1-5月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企业分布状况103图表 41 2009年1-5月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资产分布状况104图表 42 2009年1-5月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销售分布状况104图表 43 2009年1-5月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

19、地区盈利指标排名状况 单位:%105图表 44 2009年1-5月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状况 单位:千元、个106图表 45 2009年1-5月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资产分布状况106图表 46 2009年1-5月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收入分布状况107图表 47 2009年1-5月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盈利指标状况 单位:%107图表 48 2009年1-5月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资产分布状况108图表 49 2009年1-5月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收入分布状况109图表 50 2009年1-5月份起重运输设备制

20、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盈利指标状况 单位:%109第一章 2009-2012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环境分析第一节 我国经济环境特征评价2009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努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整体表现好于预期。初步核算显示,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图表 1 2003-2009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分季度看,2009年上半年,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

21、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图表 2 2008-2009年上半年各产业GDP总量对比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 3 2006-2009年中国各季度GDP增长率统计表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2006年10.411.510.610.42007年11.111.911.511.22008年10.610.196.82009年6.17.9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二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政策环境特征评价一、“十一五”规划影响分析1、煤炭工业煤炭工业历来是我国能源供给重点,预计2010年产量达18亿吨左右,“十

22、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综采和洗选设备。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将提供所需的竖井提升设备、斜井防爆下运带式输送机、防爆移置式带式输送机、装车机、露天矿连续开采输送设备等。2、电力工业电力工业增长快速、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达10%以上。2005年装机可达4.2-4.3亿千瓦、预计2010年装机可达5.8亿千瓦、2020年装机将达9.0-9.6亿千瓦。大力发展的水电目前为8500万千瓦、预计2020年装机将达2.2亿千瓦;核电每年将建3套百万千瓦级核电站、预计2020年装机将达3600万千瓦。电力工业、特别是火电工业历来是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的主要用户,各种电站专用桥式/门式起重机、料场用物料搬运装卸设备(堆

23、取料机、混匀料机等)、输煤给煤栈桥内物料输送设备、环保排灰输送设备、水电站用闸门启闭机械、升船机等、核电站废料处理专用起重机等将有较大需求。3、冶金工业及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发展快速,预计2010年钢产量达2.8亿吨、钢材产量达2.9亿吨;预计2020年钢产量达3亿吨、钢材产量达3.1亿吨。我国工业所需钢材占钢材消费量的35%。“十一五”期间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淘汰落后设备,发展重点以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改造。有色金属工业稳定增长,预计2004年十种有色金属增长约12%,电解铝产能快速发展,使氧化铝供应紧张、进口激增。冶金及原材料工业所需装备历来占重型机械制造业产值的12 %左右,

24、各种冶金起重机、厂内和车间内物料搬运装卸设备、料场堆取料与混匀料设备、金属露天矿连续/半连续开采输送设备等将有较大需求。4、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社会物流各环节正常协调运转的前提条件。预计到2005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7.5万公里;公路运营里程达160万公里、货运量达126亿吨、货物周转量达8000亿吨公里;水路货运量达14亿吨、货物周转量达31800亿吨公里;沿海港口重点建设上海、宁波、大连、天津、青岛、深圳等集装箱码头和专业化码头,对装卸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吞吐量达16.8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达7.5亿吨;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4000万TEU、比“九五”期间增长

25、一倍。物流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十一五”期间将建设10-20个大型的现代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3PL)年增长率将达16%-25%、2004年3PL市场总规模达800亿元。社会物流成本中交通运输业约占10%;企业内部物流成本约占其总成本的25%-30%。我国物流成本巨大,但其优化下降的空间也巨大。欧美先进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仅为10%左右,物流业势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一五”期间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将提供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装备,如港口散料装卸成套设备、港口和公铁货运集装箱装卸运输成套设备、仓储及自动化搬运装卸成套设备、各式仓储专用设备、各式装船/卸船机、斗轮/门

26、式取料机、各式翻车机、各式带式输送/提升机、厂内和车间内物料搬运装卸设备等。5、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和装备制造工业我国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增势强劲,汽车工业2004年产量将超过500万辆;机械制造工业2005年工业总产值(含汽车工业)将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0%左右。行业产能的提高、特别是自身进行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需要大量的高效、节能、低污染、智能化、柔性化、成套化的各种物料搬运装卸设备进行装备。造船工业的制造能力现在已是世界第三、目标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在“十一五”期间将对骨干船舶制造基地继续建设和进行技术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扩大造船能力。大跨度、高起升的造船门式起重

27、机、大吨位门座起重机和大跨度桥式起重机等,将有较大需求。6、石油化工工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预计2005年炼油综合能力将达2.7亿吨、其中进口原油加工能力将达7500万吨以上,技术改造资金投入超过2000亿元。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制油、以及石油化工制品乙烯、尿素等,在“十一五” 期间将持续稳定增长。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将提供所需的自动灌装和包装码垛设备、仓储专用设备、厂内和车间内物料搬运装卸设备等。7、环境保护业我国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生态环境的建设、加强环保产业的投入。到2010年环保产业的总产值将达1550亿元、环保工业产值将达650亿元、工程建设技术咨询产值将达120亿元

28、、资源综合利用及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值将达650亿元,今后几年国家环保的投入约为3000亿元左右。“十一五”期间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将提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城市医疗和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等所需的各种装备,如固体垃圾分捡处理系统所需的垃圾搬运起重机、输送机、筛分机等;如粉煤灰处理利用系统用的环保排灰输送设备、料场堆取料机和混匀料机、长距离气力输送装置等。8、基础建设工程和文化体育及旅游业二、产业政策影响分析评价1、设备产品要按照高、中、普及不同档次进行开发。2、建筑设备产品要按多品种、成系列、标准化的原则进行开发和组织生产。3、大力开发和推广能源(资源)利

29、用率高的建筑设备产品,淘汰能耗高。效能低、导致资源浪费的落后产品,满足建筑节能、安全、卫生法规的要求。制定建筑设备的能源利用率评价指标。开发和应用微电脑控制技术,提高设备产品运行调节的灵活性,减少运行能耗。要特别重视大量使用的电器、电梯、风机、水泵、管道和各种阀门产品的更新改造。4、大力开发无环境污染(包括噪声污染在内)的建筑设备,淘汰和改造噪声高和排污量大的设备。要对设备本身采取技术改进措施,并开发低噪声、减振或隔振的建筑设备。5、应重视零部件产品的开发和成套产品的开发。要不断提高设备整体装配化水平。三、环保政策影响分析评价由于国家清洁能源建设和可再生能源规划的启动,垃圾发电和秸秆发电都出现

30、高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秸秆发电领域,在可再生能源法以及“十一五”规划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大型发电集团全部涉足该领域,迅速在全国各农业大省布点开工建设。第三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一、技术环境分析近几年来,国内各个产业发展技术环境向好,主要表现在我国研发经费的投入和专利的申请不断增多。2008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5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00亿元。全年国家安排了922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205项“863”计划课题。新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1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 575家。省级

31、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886家。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82.8万件,其中国内申请71.7万件,占86.6%。受理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29.0万件,其中国内申请19.5万件,占67.1%。全年授予专利权41.2万件,其中国内授权35.2万件,占85.5%。授予发明专利权9.4万件,其中国内授权4.7万件,占49.7%。截至2008年底,有效专利119.5万件,其中国内有效专利92.5万件,占77.4%;有效发明专利33.7万件,其中国内有效发明专利12.8万件,占37.9%。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2.6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全年成功发射卫星11次,“神舟七号”载人航天

32、飞行圆满成功。图表 4 2003-2008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增长趋势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8年末全国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24300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376个。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70个,已累计完成对3.8万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70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190万台(件)。全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6373项,其中新制定2714项。全国共有地震台站1314个,地震遥测台网31个。全国共有海洋观测站67个、海洋监测站位9200多个。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834种,测绘图书309种。二、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03年以来,我国社会固定投资增长

33、速度在26%左右,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效地促进了国内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图表 5 2003-2009年我国社会固定投资额增长情况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增长33.6%(6月份增长35.3%),加快6.8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223亿元,增长32.7%,加快9.5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8.9%,第二产业增长29.0%,第三产业增长36.6%。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城镇投资增长26.7%,中部地区增长38.1%,西部地区增长

34、42.1%。基础设施投资(不包括电力)增长57.4%,其中铁路运输业增长126.5%,道路运输业增长54.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4.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7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57.1%。图表 6 2009年第上半年中国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比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 7 2009年第上半年中国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比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 8 2009年第上半年中国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比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三、在建及拟建项目分析1、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大型水电基础锻件本地化改造项目货物名称与数量:1包:100/50t A6级桥式起

35、重机 1台;2包:50/25t A6级桥式起重机 1台;3包:50t 电瓶车 1台。2、核电站起重运输设备国产化项目地区:东北;项目性质:改扩建;企业性质:股份制 ;行业:机械电子;投资总额:18750万元;主要产品:年产百万千瓦级核环吊、燃料装卸料系统、乏核燃料起重机等起重运输设备3套。第二章 2009-2012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周期分析第一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周期分析一、生命周期分析1、产业周期理论原理任何行业都有其周期性,产业生命周期是指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一般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阶段。识别产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

36、的主要标志有: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潜力、产品品种多少、竞争者多少、市场占有率状况、进入壁垒,技术革新和用户购买行为等。产业的生命周期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初创阶段,公司总是试图吸引客户对其产品的注意力。当产业进入到增长阶段,潜在的竞争者被吸引并进入该产品市场,市场竞争加剧了。当这种产品满足了市场上所有的客户需求时,增长率开始降低,市场进入成熟阶段。这时尽管增长有所减缓,但新的竞争者可能还在进入该市场。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每一个公司都展开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市场逐渐变成了更小的碎片,市场份额已经变得非常分散。行业进入了衰退阶段后,整个产业的利润大幅度下降,产业中的竞争者通

37、过转产逐渐推出该行业。2、起重运输机械产业周期分析起重运输机械产品是一种耐用的产品,其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市场的周期会比较长。中国起重运输机械产业起步比较晚,前几年技术水平落后,虽然中国起重运输机械产业发展很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和市场的成熟都相差一段距离。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重运输机械制造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超过30%,目前的市场前景非常好,正处于高速发展周期。二、成熟度分析从上述产业的周期理论来看,起重运输行业处于高速的发展期,行业的竞争程度正在悄然的加剧。“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发展能源、电力、石化、冶金、造船、交通等工业领域,以上行业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起

38、重运输设备,也确保了该行业的市场以超过15%的速度增长。三、增长性与波动性2005年12月统计,我国起重运输(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193家,其中大型企业10家、中型企业132家、小型企业1051家;全国资企业93家、私营企业562家、其他内资企业343家、三资企业195家;行业从业人数28.5万人。“十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超过30%。虽然未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下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机械行业,但总体看来,中国对工程机械产品需求量将会长期保持较高的水平。此外,中国的工程机械出口近年来一直在高速增长,也将持续拉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第二节 2008-2009年我国起重运输设备

39、制造行业投资特性分析受下游旺盛需求的影响,物料搬运(起重运输)机械行业生产、销售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经济效益水平继续提高。与冶金矿山机械行业不同的是,物料搬运(起重运输)机械行业的大型企业、三资企业处于行业相对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比重下降,私营企业比重增加。目前我国起重运输机械行业投资收益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投资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很大。同时考虑到下半年各地政府换届完成后,地方项目投资将逐渐展开、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供给缺口、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和重工业化进程加快等因素。此外,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如工业性投资减缓,但基建及新农村建设投资会保持旺盛。所以XX研究中心专家预测

40、,物料搬运(起重运输)机械行业将会保持增长态势。第三节 2009年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最新经济指标分析一、产业规模分析截至2009年5月,中国起重运输行业共有1997家企业,资产总额为2395.86亿元,2009年1-5月份销售收入为1120.6亿元。图表 9 2006-2009年中国起重运输行业产业规模一览表企业数量:家资产总额:千元销售收入:千元2006年12871385620871623307162007年14211713492391879955502008年15952078683672446753722009年5月199723958612811205953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二

41、、产业集中度分析截至2008年统计,我国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595家,其中大型企业13家、中型企业166家、小型企业1416家。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的产品范围,主要包括6大类、约1400个品种规格。三、生产能力分析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格)、新产品产值、完成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润总额,分别占到重型机械行业的67.6%、74%、65.4%和96.1%。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经济调控措施日渐到位,面对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提供装备的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势将日显突出。虽然国家已经进行宏观调控,但依然难改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

42、基本趋势,起重设备需求量的加大,起重设备生产能力依然增长。四、成本费用分析2009年1-5月份,中国起重运输行业销售成本为952.13亿元。税金及附加为3.25亿元,营业费用为32.91亿元,管理费用为48.64亿元,财务费用为5.96亿元。图表 10 2009年1-5月中国起重运输行业成本费用分析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五、盈利能力分析2009年1-5月份,中国起重运输行业资产利润率为2.78%,销售利润率为5.59%,较上年都有所下降,尤其是资产利润率的下降表明,起重运输行业在2009年加大了投资力度。图表 11 2006-2009年中国起重运输行业盈利能力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六、财务比率分析

43、2008年,中国起重运输行业产值利税率为8.01%,成本费用率为6.67%,产成品资金占用率为11.07%,资产负债率为64.6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1.97次。图表 12 2006-2008年中国起重运输行业财务比率分析产值利税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成本费用利用率%产成品资金占用率%2006年9.031.787.2510.192007年9.11.827.429.562008年8.011.976.6711.0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七、偿债能力分析图表 13 2006-2009年中国起重运输行业偿债能力一览表资产负债率:%2006年63.672007年63.962008年64.612009年5

44、月61.11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三章 2009-2012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方式与规模分析第一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方式分析(独资、合资、合作)从销售利润率来看,股份制企业销售利润率最高,为7.89%,股份合作企业最低,为3.88%,外商独资企业资产利润率最高为3.28%,股份合作企业最低,为2.40%。因此来看,合作型企业盈利能力较差。图表 14 2009年1-5月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不同投资方式销售利润率对比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 15 2009年1-5月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不同投资方式资产利润率对比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二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投资规模分

45、析2006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新增资产为30677646.06千元,2007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新增资产为52619793.58千元,2008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新增资产为47235251.83千元,图表 16 2006-2008年中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新增资产变化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三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技术投资研究R&D经费投入规模是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投入规模不仅对一国或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直接影响,而且也反映了一国或地区技术创新的实力。从国际经验看,R&D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1%以下的企业是难以维持生存的,占销售收入2%的企业可以勉强维持,占销售收入5-10%的企业才能有竞争力。R&D经费投入过低的状况严重制约了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健康发展,因此通过多渠道大幅增加起重运输设备运输业的研发投入刻不容缓。第四节 我国起重运输设备制造行业融资方式分析一、融资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