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7313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由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独家撰写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将于2009年6月10日起正式对外发布。该报告是基于麦可思公司对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抽样达到44.4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1.8万份,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与收入、就业流向、工作能力、求职分析、就业与教育公平、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高考志愿填报、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分析。这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教育的全新报告,也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评价系统。 就业蓝皮书的作者麦可思(My

2、COS)是中国最专业、最全面、并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为中国的众多高校、各级政府教育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术研究机构、大学毕业生和高考生等提供教育咨询服务。自2007年以来,麦可思每年对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每3年对雇主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和雇佣情况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目前,麦可思已经调查了2006届、2007届、2008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三年累计有效问卷53万份。1. 2009调查规模及覆盖面 2009年2月底完成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调查研究,抽样达到44.4万人,回收问卷23万份,回收率约52%;有效问卷21.8万份,

3、其中完成全部答卷问题者为70%;共覆盖3080所高校或分部分院,其中211院校为109所,非211本科院校(部)为1282所(包括分校、二级学院本科),高职高专院校为1688所(部)(包括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共调查了1196 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565个,高职高专专业为631个;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44个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98个职业,共计648个职业,占全国所有职业分类的58%(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09版);覆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107个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107个行业,共计108个行业,涵盖了全国所有行业(麦可思中

4、国行业分类词典2009版)。2. 调查对象 毕业半年后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包括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的毕业生,不包括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院校。3. 调查方式向毕业半年后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以电子邮件方式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帐户号;答卷人回答问卷,答题时间约15至30分钟。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说明:麦可思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的开展是在毕业半年后,即毕业第二年的2月。麦可思在此时展开调查,收集数据,此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趋于稳定,工作了几个月也能够评估自己的工作能力。麦可思将中国大学生的毕业状况分为9类:有工作,与专业

5、有关;有工作,与专业无关;自主创业;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正在读研究生;无工作,准备考研;正在国外读研;无工作,准备出国读研;无工作,其他。这9类毕业状况叫做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按劳动经济学的惯例,就业率的计算中不应包括正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按图所示的比例计算,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为82%(即53%+28%+1%),就业率计算基数应为可以就业的人95.9%(即100%-3.9%-0.2%),据此计算,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 重要结论:2008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半年后就业率是86%,而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是88

6、%。 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流向分布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将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2008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我国经济状况发展较好的2007届的就业状况对比,如图所示,可以看出,2008届大学生毕业与2007届相比,半年后的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从2007届的88%到2008届的86%),与专业相关以及无关的就业都略有下降,而国内外读研的比例稍有增加。重要结论: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比2007届同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国内外读研比例同比稍有增加。注意到2008届毕业生半年后是2009年1月,此时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已经使就业市场明

7、显萎缩。2007届、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流向对比大学毕业生的区域流动1、各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流入率、流出率和净流入率名词:麦可思计算了各省的流入率、流出率与净流入率,以反映了各省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吸纳力。 流入率=在外省读书到本地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本省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总人数。 流出率=在本省读书到外省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本省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总人数。 净流入率=流入率流出率。反映了一省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吸纳力。主要结论: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净流入率高,除云南省外,其他中西部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以流出为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8届大学毕业生流入率、流出率和净流入率单位

8、:%2、生源地与工作所在地对比名词:麦可思研究把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四个经济地理区域:a) 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包括北京、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天津、浙江、福建; b) 东部和沿海中等发达地区:包括海南、黑龙江、吉林、辽宁; c) 中西部中等发达地区:包括重庆、安徽、广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 d) 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包括甘肃、贵州、宁夏、青海、西藏、新疆。主要结论:“孔雀依然东南飞”,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区域流动呈“西材东送”。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本科生源只占全国的35%,但接纳了全国59%的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高职高专生源占37%

9、,但在此就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占60%。 本科毕业生最多的中西部地区的大学就业压力最大,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不了大学本科毕业生所需要的工作机会。本科生就业量最大的前三位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其本地毕业生占雇用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26%、39%、51%。 经济发达地区的本科大学在吸引优秀生源上有优势。 由于发达地区的就业市场好,在就业成为大学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的今天和以后,发达地区的大学能够吸收更好的生源,其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会提高较快。大学毕业生的区域流动1、各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流入率、流出率和净流入率名词:麦可思计算了各省的流入率、流出率与净流入率,以反映了各省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

10、吸纳力。 流入率=在外省读书到本地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本省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总人数。 流出率=在本省读书到外省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本省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总人数。 净流入率=流入率流出率。反映了一省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吸纳力。主要结论: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净流入率高,除云南省外,其他中西部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以流出为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8届大学毕业生流入率、流出率和净流入率单位:%2、生源地与工作所在地对比名词:麦可思研究把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四个经济地理区域:a) 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包括北京、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天津、浙江、福建; b) 东部和沿海中等发达地区:包括

11、海南、黑龙江、吉林、辽宁; c) 中西部中等发达地区:包括重庆、安徽、广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 d) 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包括甘肃、贵州、宁夏、青海、西藏、新疆。主要结论:“孔雀依然东南飞”,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区域流动呈“西材东送”。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本科生源只占全国的35%,但接纳了全国59%的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高职高专生源占37%,但在此就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占60%。 本科毕业生最多的中西部地区的大学就业压力最大,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不了大学本科毕业生所需要的工作机会。本科生就业量最大的前三位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其本地毕业生占雇用应届毕

12、业生的比例分别为26%、39%、51%。 经济发达地区的本科大学在吸引优秀生源上有优势。 由于发达地区的就业市场好,在就业成为大学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的今天和以后,发达地区的大学能够吸收更好的生源,其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会提高较快。职业分析说明:根据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09版,麦可思2009全国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职业为644个,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职业为598个,合并在一起共计648个职业。“就业比例”的数据,是指在某类职业中就业的人数占全国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就业总数的比例。1、本科毕业生职业分析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职业小类排名2、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

13、分析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职业小类排名行业分析说明:根据麦可思中国行业分类词典2009版,本次调查覆盖了本科毕业生所能从事的行业为107个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所能从事的行业107个,二者合计108个行业,涵盖了中国所有行业。“就业比例”的数据,是指在某类行业中就业的2008届毕业生人数占全国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就业总数的比例。主要结论:制造业雇用了本科毕业生27%和高职高专毕业生31%,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就业行业。雇主分析主要结论:“民营企业/个体”是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雇用了34%的211大学应届毕业生、44%的非211本科应届毕业生和60%的高职高专应届

14、毕业生。主要结论:无论何种类型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雇主规模均主要集中在300人以下和3001人以上。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规模是300人以下,211为36%、非211本科为47%、高职高专为54%.。收入分析指标说明: 收入:是指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的现金收入。 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是指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实际每月收入的平均值。1、总体分析主要结论:从2006届到2007届,本科毕业生的收入有显著增加,但从2007届到2008届,本科毕业生的收入有较为明显的下降。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收入从2007届到2008届略有下降。可见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受到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

15、影响。2、本科毕业生收入2008届本科各专业中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专业小类单位:元2008届本科毕业生各职业中类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单位:元3、高职高专毕业生收入 下图为2008届高职高专各专业大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2008届高职高专各专业中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专业小类单位:元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各职业(按职业中类划分)的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单位:元收入与高考分数正相关说明:麦可思研究了高考分数与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之间的关系。下图分别为2008届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

16、年后平均月收入按高考分数的分布(分数按一定分差分段,最顶尖的10%、顶尖10-25%、25-50%、50%以下)。主要结论:高考分数越高, 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就越高。女性就业比例不低于男性主要结论:据麦可思调查,总体而言,2008届大学毕业生男女之间的就业率没有明显差别。本科男女就业率相等,而高职高专女性的就业率甚至比男性高出一个百分点。月收入与能力的性别差异主要结论:麦可思研究数据表明,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男生自评的离校时工作能力和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均高于女生。不同专业背景就业的性别差异主要结论:从专业中类来看,在女性本科毕业生占优势的专业中,男性毕业生薪资明显高于女性,可

17、能存在同工不同酬的薪资歧视。主要结论:麦可思研究还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女生在收入最高的专业中,通常还是低于同专业男生的收入;女生在收入最低的专业中,显著低于同专业男生的收入。不同职业就业的性别差异主要结论:麦可思研究发现,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同层次、同职业的男女生毕业半年时的平均月收入,男生高于女性最多的为800元左右。不同家庭阶层大学生就业状况说明:麦可思在研究中,将大学毕业生的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划分为12类:国家与社会的管理者、企业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与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员工、产业工人、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农民工、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已退休人员。进一步地

18、,麦可思将上述12类社会阶层聚类为五大类社会阶层:管理阶层(包括国家与社会的管理者、企业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包括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员工、产业工人)、专业人员(包括专业与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农民与民工(包括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农民工)和无业与退休(包括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已退休人员)。主要结论:麦可思研究发现,就读211院校与非211本科、高职高职专的比例,专业人员的子女是1.5:1.13:1,管理阶层家庭的子女是1.67:1.33:1,农民和农民工的子女是0.82:0.92:1,农民和民工的子女就读高职高专比例明显高于其就读于211院校的比例。 并且,无论是在哪一类高校,

19、农民与民工的子女的录取高考分是最高的,农民与民工子女还不能在分数上与社会其他阶层公平竞争,加上农民与民工子女的基础教育条件差,录取的偏高分数和质量低的基础教育可能造成了农民与民工子女在享有高等教育质量上的弱势地位。 麦可思调查研究发现,从就业率来看,存在就业数量的弱势家庭阶层。无业与失业人员家庭的子女就业率最低,而其高考分并不低于其他就业率较高的家庭的子女,来自无业与失业人员家庭的毕业生需要得到更强的就业服务。在就业质量也存在着弱势家庭阶层,农民和民工家庭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家庭的毕业生半年后的薪资最低。在求职难度上,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来自城乡失业和无业家庭每拿到一份工作邀请所需要的求职份数

20、最多。求职成本上,城乡无业、失业家庭的求职成本最高。总的来说,从就业率、收入、求职份数和求职成本看,来自城乡无业、失业家庭的毕业生均为弱势群体,需要求职服务的特别关注。中国大学毕业生工作能力满足度指标说明:工作能力是指从事某项职业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分为职业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能力。职业工作能力是从事某一职业特殊需要的能力,基本工作能力是所有工作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基本工作能力分为35项。根据麦可思的工作能力分类,中国大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共651个,相应的职业能力一共近万条。 麦可思参考美国SCANS标准,把35项基本工作能力划归为五大类型,分别是管理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应用分析能力

21、和动手能力。 (1)重要性:用于定义毕业半年后正在工作的大学生所理解的35项基本工作能力在其岗位工作中的重要程度,分为无法评估、不重要、有些重要、重要、非常重要和极其重要等6个层次,数据处理时把重要性处理为百分比,0代表不重要,100%代表极其重要。 (2)工作要求的水平:用于定义毕业半年后正在工作的大学生所理解的工作对35项基本工作能力的要求级别,从低到高分为一级到七级,一级代表该能力的最低水平,七级代表该能力的最高水平,最高水平是初级和中级职业人员达不到的。为了帮助答题人自评级别,问卷在一到七级中分别举了三个例子,以帮助答题人理解能力差别。这些举例是国外研究能力级别时积累多年经验而设计的。

22、 (3)离校时掌握的水平:用于定义毕业半年后正在工作的大学生所理解的刚毕业时对35项基本工作能力实际掌握的级别,从低到高分为一级到七级。 (4)能力满足度:离校时掌握的水平达到社会初始岗位的工作要求水平的百分比。主要结论:2008届大学毕业生35项基本工作能力能力满足度较高的为理解性阅读、数学解法、指导他人、理解他人、科学分析等,较低的为说服他人、谈判技能、疑难排解、判断和决策、系统分析等。主要结论:下图是2008届不同类型院校的毕业生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的能力满足度。2008届大学毕业生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的能力满足度较高的依次为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较低的为应用分析能力、管理

23、能力。不同类型企业的工作能力满足度主要结论:2008届大学毕业生无论在什么类型的企业就业,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能力满足度较高的依次为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较低的为应用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在不同类型企业的2008届本科毕业生的35项基本工作能力指标单位:%求职城市期待主要结论:麦可思调查显示,从大学毕业生期待的就业城市来看,无论哪种类型院校或哪个地区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最愿意去的就业城市是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最不愿意去的是区县类城市。但是从毕业生半年后的实际就业城市来看,有一半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去了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大城市虽然就业机会多,但是求职竞争也非常激烈,相当多的毕业生

24、会降低期待、到中小城市甚至是区县就业。求职成本与份数主要结论:麦可思调查发现,从不同的学校类型来看,越是层次高的大学毕业生,求职的花费和强度就越高,这可能是由于所求职位的地域分布广、层次高竞争激烈。而高职高专是当地就业多,就业定向性强,所以求职强度低。 从下面的表格可以看出,江西省求职成本最高,江西省的高校毕业生有71%是在外省实现就业的,是毕业生流到外省工作比例最高的省,而申请外省职位的求职成本比较高。可以看出,经济不发达地区,如安徽、青海、贵州等,求职成本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上海。 值得注意的是,每拿到一份工作录取平均所投出的求职份数,以广东、上海和北京最多,而宁夏、贵州、青海的求职份

25、数最低,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主动性越强,反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毕业生求职主动性不强。当然,象宁夏、青海那样教育不发达省份,本地大学毕业生不多,工作期待不高、外地毕业生不愿意去,工作竞争不激烈,所投求职份数较少。 如下表所示,本科的历史、哲学专业大类求职成本最高,农学、工学求职成本最低。注意到农学、医学和工学的求职份数较低,因为专业性强,不需要普遍撒网、海投简历;而哲学求职的专业不强,投出求职份数最高。总体来看,求职成本高的专业其求职难度也大,求职份数少的专业是求职容易或求职专业性强。从就业市场看,学文科比学理工难找工作。 如下表所示,公安、水利专业大类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求职成本最高,

26、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求职成本最低,公安毕业生的求职份数最低。公安类高职高专毕业生外地就业比例高,所以求职成本高,但其工作专业性,求职份数低。 如下表所示,公共关系、金融类职业等求职成本最高,互联网开发及应用的求职份数最高。总的来讲,表演艺术类、娱乐服务、互联网开发及应用、金融证券类职业求职不易,矿山石油、船舶机械、机械仪器仪表、农林牧渔业类职业求职相对容易。 在高职高专毕业生中,综合求职成本和求职份数看,互联网开发及应用、家用办公电器维修、家政类职业的求职难度较高;幼儿与学前教育、电力能源、航空机械电子、农林牧渔业类职业的求职难度较小。 如下表所示,求职成本最高的是公共行政群众团体和金融

27、、保险、房地产业行业,最低的行业是采矿业、农业林业渔业;综合求职成本和求职份数来看,文化体育教育和娱乐和旅游旅馆餐饮票务行业的求职难度较大,采矿业和农业林业渔业求职难度较小。收入期待主要结论:根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总体而言,大学毕业生毕业前的月收入期待低于毕业半年后的实际月收入,而雇主愿意提供的最高月收入高于毕业半年后的实际月收入。大学生的薪资期待非常低,大大低于雇主实际给付的薪资水平。 就专业来说,本科专业中工学类、哲学类2008届毕业生毕业前的月收入期待比其他类专业毕业生的较高,而毕业半年后实际月收入较高的专业有工学类、经济类和管理类;高职高专专业中,公安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专业毕业

28、生毕业前的月收入期待明显较高,而这两类专业毕业生半年后的实际月收入也排在前两位。 从职业来看,从事矿山/石油类和船舶机械类职业的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前的月收入期待底线较高,而从事这两类职业的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实际月收入也远远超过了毕业前的收入期待。本科毕业生从事职业中,毕业半年后实际月收入较高的还有金融类、计算机与数据处理类、航空机械/电子类。 从行业来看,在采矿业工作的2008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前的月收入期待都较高,而在这类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半年后实际月收入水平也是同类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在本科毕业生就业的行业中,半年后实际月收入较高的还有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高职高专

29、毕业生就业的行业中,半年后实际月收入较高的还有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建筑业。从性别来看,无论是2008届本科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前的月收入期待、半年后的实际月收入和雇主愿意提供的最高月收入,这三项指标都是男性高于女性。求职服务名词:求职服务是指大学为其毕业生提供的各种求职方面的信息或辅导。具体分为组织招聘会、辅导求职策略、辅导面试技巧、辅导简历写作等。求职服务接受程度即指,如果一个毕业生在校期间接受了上述四项辅导服务,则接受程度为100%,只接受过一项为25%;求职服务接受程度指标代表着毕业生每人接受的所有服务项目的平均百分比。麦可思在研究中以求职服务接受程度来测量高校对毕业生求职的求职辅

30、导服务强度。主要结论:次高的大学的求职服务毕业生接受程度高,211大学没有接受任何求职服务的学生比例明显低于其他类高校。就业有优势的大学层次反而在求职服务上做得更好。大学组织的招聘会是2008届大学毕业生所接受的最主要求职服务方式。全国无论学校类型、就业地区或城市类型,有20%到30%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没有接受任何求职服务。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 我爱朱丹老婆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我爱朱丹老婆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0本文来自

31、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我爱朱丹老婆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0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0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我爱朱丹老婆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0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0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0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我爱朱丹老婆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要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0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0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我爱朱丹老婆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0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我爱朱丹老婆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0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我爱朱丹老婆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2010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谢谢阅读 版权所有 我爱朱丹老婆 我爱朱丹老婆 网络赚钱QQ群:406359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