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7519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y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sy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sy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sy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sy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y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y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sy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sy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设2、项目法人:sy市林业局3、法定代表人:zkl 林业局局长4、项目负责人:zgq sy市公安局林业公安分局(防火办)局长5、建设地点:道义开发区6、项目性质:公益型、新建 7、建设期限: 2009年7月 2009年12月二、项目地理位置及概况1、地理位置及概况sy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省的中部,位于东经122259,1234824;北纬411151,43213之间。面积:全市总面积12980平方公里。sy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50米左右,东部为低山丘陵;中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平坦辽

2、阔,广袤无垠。全市境内主要有辽河、浑河、绕阳河、柳河、蒲河、养息牧河、北沙河、秀水河等大小河流27条,属辽河、浑河两大水系,水资源总量为32.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4亿立方米,地下水21.2亿立方米。2、气候sy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全年气温在-2936之间,平均气温8.3,全年降水量500毫米,全年无霜期183天,受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影响,sy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冬季漫长,春季回暖快,日照充足;夏季热而多雨,空气湿润;秋季天高云淡,凉爽宜人。3、森林资源sy植被属于华北植物区系的温带油松阔叶林区,到2008年,全市林木总面积达到664万亩,林木覆盖率为33.8%,

3、活立木蓄积总量2100万立方米。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1、建设必要性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破坏,严重地制约和危害着我市森林的保护与发展,已成为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头等大敌。造成森林火灾多发的原因,有客观的,但更多的还是主观人为因素造成的,森林火灾虽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其危害程度完全可以通过预防和扑救等措施来加以控制,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建设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加大监控指挥力度尤其重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森林防火监控调度体系是防火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当务之急。在完善原有的防火体系的同时,要建立全方面的通讯体系,有线、短波、微波的综合通讯网络,同时要建立地理信息系统、视频指挥系统、通讯

4、调度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林火管理系统,使决策指挥更具科学性。为了完成上述的工作,建立核心的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势在必行。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蔓延造成的损失,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迫在眉睫。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005年,sy市人大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市森林防火的议案,按照相关要求,我市沈北新区、东陵区、苏家屯区、棋盘山风景区建设了区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同时建设56路远程林火监测系统并开始投入使用。通过市级指挥中心的实施建设,能够为我市森林防火工作提供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森林防火信息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便于掌握森林火灾的现状、动态和发展趋势,提供效益综合分析、

5、评价、决策手段和方法,提高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建设的防火指挥中心内部通讯指挥网络、林火监测网络、森林防火应急与各区、县(市)森林防火工作及灾害应急通讯、指挥系统互动的基础上,实现与省、国家应急指挥中心系统的对接,最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和协同调配的目标,也是继续落实市人大议案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森林防火指挥体系在我市已经初具规模、技术已经成熟、设备也具有一定的规模,这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为了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保持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促进21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市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项目切实可行。四、项目建设总体目标依据高起点、高标准要求、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

6、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及管理技术,并选择当前具有先进水平和成熟的商品化产品,满足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数字化应用及远程网络管理需求,保证市级指挥中心在运行过程中能对林区各路视频信息进行及时采集,高效处理、科学分析和综合远程网络管理。通过网络将采集的信息和记录的数据传输到市级指挥中心,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迅速对发生火情、火警区域实现定位,并及时作出分析判断,确定扑救方案,将火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对大量复杂的资料数据进行储存、处理和分析,对今后的森林防火预防工作起到指导和参考决策价值。五、项目设计依据、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1、设计依据1) GBJ232-82中国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GA3

7、8-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行业安全标准3) GBJ/115-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4) 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5) 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 GB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7) GB10408.1-1989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8) GB322-1998 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9) GB4728-85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国家标准10)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1) YD2011-93 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12) 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标准13) IEEE802.16 宽带无线接入标准2、项目设计指导思想

8、与规划原则 1)指导思想sy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指挥系统的建设按照先进、可靠、长远发展的要求进行,以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模块化、系统化、多维化发展的需要,把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的各个独立的分系统和森林公安日常办公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照现有条件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既考虑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又考虑网络的实用性和功能的完整性;既注重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更要注重网上资源和应用程序的开发。2)规划原则本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通过对市指挥中心建设同时配合目前已建设的东部山区森林防火信息系统,最终建立一套智能化的森林防火指挥系统,为指挥人员提供一系列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

9、的扑救决策信息,可以完成预测预报、瞭望监测、扑救指挥、辅助决策、损失评估等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实用性原则:为实现“系统”的实用性,达到“以人为本”的宗旨,力争符合现有整体技术水平的要求,并将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设备能力,对其做升级或部分设备扩容等技术处理和开发,提升软/硬件设备功能,易于掌握运用。先进性原则:本系统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并采用结构化和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建立以数据库为基础,多媒体地理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支持的运作环境,软/硬件都充分考虑通用性和兼容性,以利用现有资源。系统留有接口,便于技术升级,既有实际应用性,又有超前性。可行性原则: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是一项具有救灾应急性质的工程,

10、要求各系统都具有高可靠性,保持长时间的无故障运行。可靠性的获得取自系统的技术设计理念的成熟,零部件的选择及软件友好界面的应用。系统的设备和零部件的选择中,采用品牌产品,品质因数可靠,技术成熟。在软件环境中,吸纳通用化,专业化、人性化及运行平稳的软件平台,它们的结构合理,语言标准,用户界面友好,适于硬件运行环境和相关单位及人员的操作。开放性原则:由于系统采用了结构化,模块化设计,整体系统又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易于满足开放性的要求。考虑到未来技术手段的更新,软/硬件结构都预留有接口。由于防火工作的特殊性,系统具有较强的互联能力,可与相关业务网络连接操作,维护管理都采用常规操作语言和程序,零部件的选型

11、易于市场采购,避免使用非标准产品。安全性、保密性原则:本系统的整体网络设置防火墙,以杜绝黑客、外来攻击、病毒入侵,强化了安全性和保密性。在系统的操作软件上,建立完善的信息分级,分层次的管理体制和用户认证体系,防止信息被非法访问、篡改和窃取。对特殊信息给予加密处理。建立专业化管理队伍也是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关键。相对分离的原则:系统组网技术注意到防火工作的特殊性,系统既要保证系统平台的通用性、可操作性,又要兼顾防火工作的专业性、安全性。为此,既协调好分级系统间的关系,又保持各级信息流的畅通,系统既整体兼容又相对独立。六、项目总体规划与主要建设内容1、项目总体规划根据二00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市长办公会议

12、纪要(第236号)关于市外事服务大楼等三项工程建设问题的会议纪要要求,为提高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的科技水平,市林业局要把先进森林防火装备购置、指挥系统软件的研发以及远程控制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制定周密方案,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打造我市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森林防火综合防范指挥系统。结合东部山区各区视频监控点及各区级监控中心的具体建设情况,我们建设市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总体规划如下:各区级监控中心视频通过光纤或专线传输到市级监控指挥中心。其中沈北新区10路视频,东陵区16路视频,苏家屯13路视频,并为棋盘山风景区17路视频接口留有冗余。中心的建设紧紧围绕以信息建设为宗旨,主要有计算机

13、网络系统、大屏幕信息展示系统、中央控制系统、会议音响系统、会议记录系统、综合语音调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森林公安知识管理系统、指挥中心保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十一个子系统组成。系统的传输部分由数字化网络组建而成,并实现双向网络传输的功能。2、主要建设内容sy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设面积2500平方米,布局主要由指挥区、控制区、设备室区、值班区、办公室、办公区及大小会议室组成,可以满足sy市对森林防火指挥系统的需求,并考虑到未来十年内设备的升级及扩容。中心指挥区:利用12套DLP屏、1套图文点屏系统组成主显示区和两块点阵显示屏组成辅助显示区,两者构成指挥室的综合显示系统。通过中心的视频

14、会议系统、综合语音调度系统、林火监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设备和手段将文档、图形、图像信息(如火场动态报告、扑火力量的部署情况、扑火方案、火场气象情况、现场影像、有线电视广播等)等来自不同信号源和各控制微机的显示内容,实时、灵活、分区、直观、分别地显示在各显示设备上,并能良好快速地完成切换。室内放置一台多功能的指挥平台,该指挥平台的内部预留通过有线和无线调度指挥功能的接口,可进行有线和无线方式的指挥调度工作,另外提供网络接口,在指挥平台上方便地与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相连,达到数据共享。通过中央控制器的无线触摸屏可直接操作,并控制指挥室的部分设备,也可将便携计算机的显示通过预留接口投放到大屏幕上,实现

15、多媒体指挥、汇报功能。同时设置有与省相关部门和我市下属区县林业单位开展电视电话会议的接口,是一个具有集通讯、网络、综合控制、多媒体显示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指挥中心。办公设备坚固、高雅,且经济实用。中心控制区:控制室的主要设备有中央控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林火监测服务器等。利用中央控制系统配备的一个无线控制器(触摸屏)及有线触摸屏完成指挥中心的指挥室和主控室各种设备、设施的控制,如大屏幕显示系统的视频信号切换、开关机、各种显示切换,指挥辅助显示屏的开关、各视频设备的视频信号切换和供电、DVD机的遥控开关机功能、功放设备的供电和调音、指挥室和主控室灯光的分级控制(指挥级、放映级、指挥放映级)等,实现自

16、动、电动、手动相结合控制。中心的建设基于全网络化的构思,系统的软、硬件以网络基础为平台,而基于网络构建的“信息网络系统”足以完成信息的传递、处理、发布等功能。同时可利用互联网查询共享信息,配合其他宣传手段,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和预防森林火灾的宣传教育力度。实现科技强警、现代化防火的目标,同时改变以前陈旧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森林防火和公安管理的综合能力,促使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综合语音调度系统可完成指挥中心的各种语音调度、智能传真、报警信息、电话会议等功能。可将有线调度、无线调度、会议扩声等各项语音调度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的实现各种方式的语音调度互通,同时为语音信息库预留相应的接口。

17、中心设备区:设备间的建设及设备的选择充分考虑主机房的面积、设备所具备的功能和数量、设备的散热。选用自动排风控制器并可分时段自动排风,供电保障设备为其配备长时间高可靠性的UPS供电设备,以保证突发停电事故情况下指挥系统主要设备能够正常工作8小时。通过光纤和安装光纤通讯设备与沈北新区、东陵区、苏家屯区指挥中心建立高速网络,传输远程林火监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相关数据,构成森林防火指挥局域网。同时该系统为以后的发展预留相应的接口保证系统的平滑升级。中心值班区:由于防火工作的重要性,需要全天候24小时有人值班,确保发生防火案件、出现火情或其他工作在第一时间可以找到相关工作人员,为此特设立

18、值班区。为指挥操作人员提供一个24小时的办公与休息场所。3、森林公安、防火指挥网三级结构图4、sy市林业局网络拓朴图七、投资预算1、估算依据1)按照项目建设的工程量和我市同类基础建设工程造价指数予以估算。2)设备价格按设备生产厂家报价及目前所掌握的市场价格并经实际考察后估算。3)其它费用按照有关规定估算。设计费按2%、管理费按1.5%、监理费按1.5%、培训费按1%、不可预见费按2.5%计取。2、投资预算sy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865.05万元,其中:计算机网络系统45.72万元,大屏幕信息展示系统229.09万元,中央控制系统28.22万元,会议音响系统29.9万元,会议记录系统

19、29.68万元,综合语音调度系统11.89万元,视频会议系统87.62万元,地理信息系统91.25万元,森林公安知识管理系统113.96万元,指挥中心保障系统86.16万元,综合布线系统8.25万元,指挥中心装修15万元,税金22.31万元,其它费用66万元。(详见附表)3、资金来源 项目工程建设共需资金865.05万元,申请省财政投资435万元,市财政配套430.05万元。八、项目效益分析我局拟建设的“sy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 项目是利用新技术手段搞好森林防火、防护的重要措施,能够改变目前人力防火防护的原始管理模式,为我市森林防火防护应用高科技手段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将提高林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20、,并产生巨大的效益。1、社会效益一是通过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设,可以大大提高我市森林防火的综合能力,进一步避免和减少森林火灾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威胁,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促进人们认识到,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加强森林防火、保护森林资源工作,其直接目的是减少林火的危害及其导致的损失,造福于人民。2、生态效益系统建成后,可有效提高重点地区森林火灾控制能力,从而使森林及其植被能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促进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洪涝灾害,保障农业稳定发展,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可有效加强林区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的控制力度,减少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损失,为社

21、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3、经济效益一次投资多部门收益。森林防火相关数据可与其他与防火工作相关部门共享资源。系统可与多级部门共同使用以及保障农业稳定发展,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乱砍乱伐现象发生,保障森林的覆盖面积,推进生态旅游观光业等产生间接的经济效益。九、保障措施1、组织领导 为确保该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拟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zkl局长担任,副组长由sy市公安局林业公安分局(防火办)局长zgq担任,有关处室及工程技术人员为具体工作人员,对项目具体管理。2、工程建设管理1)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建立法人负责制,签定目标责任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2)由项目办公室组织配合市有关部门进

22、行工程招标,并在施工过程中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进行检查、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建设质量。3)建立严格的项目验收制度,施工完成后,由项目领导小组组织检查验收。3、资金管理1)项目建设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可行性报告所列项目执行,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2)严格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跟踪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质量保证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严把项目质量观,及时发现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5、人才保证 该项目科技含量高,管理难度大,因此要组织精干队伍,使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应用后得以技术保障。要择人育才,重点培养和培训技术人员,掌握项目的各方面技能。6、管理保证 项目建设实施后,要加强和完善该系统的管理运行机制,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逐步实现系统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以适应现代化森林防火的需要。 总之,通过sy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的建设,将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建立完善的森林防火体系,从而彻底改善全市护林防火的基础条件,全面提升护林防火综合应变能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00八年七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