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概述11.1概况11.2编制依据21.3研究过程及内容21.4研究的主要结论3第二章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预测92.1项目地理位置及影响区划定92.2直接影响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102.3间接影响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142.4社会经济发展规划182.5社会经济发展预测20第三章项目区域交通现状及发展预测223.1区域交通现状223.2区域交通发展规划313.3本项目交通量预测35第四章建设必要性分析39第五章技术标准415.1技术标准的选择415.2推荐技术标准44第六章建设条件及工程方案466.1建设条件466.2筑路材料选取476.3工程方案486.4实施安排52第七章工程环境影响
2、分析537.1工程环境影响分析537.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方案547.3环境污染初步防治措施54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68.1编制依据568.2编制原则578.3各项费用计取标准578.4投资估算结果578.5资金筹措58第九章经济评价599.1概述599.2国民经济评价609.3评价结论70第十章问题和建议71第一章 概述1.1 概况XX市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上游,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南距广州138公里 ,到广州白云机场 89公里 ;北距韶关 90公里 ,全市总面积5671平方公里,人口108万,是广东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XX水路、公路、铁路、高速铁路齐全,通信、信
3、息网络发达。公路方面,南北走向畅通珠海及港澳地区的主干线,东部有京珠高速公路、106国道;中部(市区)有京广铁路、武广高铁、英佛一级公路接京珠高速公路、银英公路接广清高速公路;西部有九龙到“51”路口的一级公路接107国道。东西走向的主干线有省道347线和348线。本项目是XX市XX镇XX公路乡道新建工程,项目位于XX市南部地区,起点位于XXXX附近,该工程是由连太路至寨下、X377线至大伙岭、新屋至新塘、大亚沙至高岭、环库路至群联、环库路至岭排、甲坑至乌石下、环库路至赖屋、庙子至岭头等九段组成。该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工程,具体项目为道路硬底化。由于XXXX乡道现状路面残旧,严重影响行车舒适和行
4、车安全,周边村民对这此意见很大。因此,我院受XX市地方公路建设指挥部、和XX镇人民政府双重委托,对XXXX乡道硬底化新建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本项目地理位置图1.2 编制依据本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1、XXXX市地方公路建设指挥部对本项目的委托书;2、XX市“十一五”规划;3、XX市总体规划;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估算编制办法及估算指标等;5、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1988年版);6、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2010年4月版);7、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8、广东省、清远市等有关补充规定;10、现场踏勘和搜集分析地质、地震、环境、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等有关资料。1.3 研究过程及内容本项目研究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调查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研究阶段,第三个阶段为报告修编出版阶段。1.3.1 调查阶段该阶段主要以资料收集和外业调查为主。在XX市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于2012年6月份对项目路段进行了现场踏勘,并与项目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和协调,就XX市交通与经济资料、相关路网规划、用地规划等有关问题分别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协调,并收集了项目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1.3.2 研究阶段外业调查和资料收集结束后,开始着手项目的研究工作,期间对研究
6、中发现的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协调。1.3.3 报告修编出版阶段本报告于2012年8月上旬完成初稿,项目组根据各部门意见对项目进行了修编,于2012年8月中旬正式出版。1.3.4 研究主要内容本报告是在广泛收集最新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影响路线方案的主要因素,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和交通量发展预测结果,研究论证路线方案、建设规模、标准等,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项目的现状、发展及建设必要性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状况及发展交通需求分析预测技术标准工程环境影响分析建设条件分析及方案选择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评价问题与建议1.4 研究的主要结论1.4.1 项目路
7、段现状在本项目为XX市XX镇XX公路连太路至寨下、X377线至大伙岭、新屋至新塘、大亚沙至高岭、环库路至群联、环库路至岭排、甲坑至乌石下、环库路至屋、庙子至岭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路段现状是大部分路段坑洼积水,路基残缺,已经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急需对本项目路段进行硬底化建设。图1-1 现状照片1.4.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改善江口镇XX公路交通现状,满足交通量的需要2、是改善当地村镇出行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3、是发挥公路在区域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需要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县道、乡道、村道行车条件,完善区域路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作用,因此本项
8、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迫在眉睫。1.4.3 路线方案选择及建设规模本项目是分段式组成.图1-2 X377-大伙岭路段图图1-3 环库路群联路段图图1-3 庙子乌石下赖屋等路段图3、路线走向本项目路线走向单一,全线按照现有道路路线走向,只对路面结构进行硬底化新建,路宽为3.5米,路线全长11.5km。图1-6 本项目走向示意图4、建设规模本项目路线全长11.5km,设置平面交叉 18 处,涵洞共22道,其中钢混凝土筋圆管涵10道(利用10道,新建2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3道(利用2道,加长1道)。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所示。表6-1 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主线1路线长度Km11.52占用土地亩9
9、57513路基土石方土石方数量m3 平均每公里数量m3/Km 4排水工程m23000 5路面工程m263866 6涵洞道 227桥梁座3 8平面交叉处159交通工程、环保工程Km11.51.4.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本项目路线走廊方案路线全长11.5km,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480万元,平均每公路公里造价41.739万元。表1-4 推荐方案投资估算结果表 单位:万元 费用名称投资估算费用(万元)各项费用比例()第一部分 建筑安装工程费 374.478第二部分 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 2.40.5第三部分 其他基本建设费用 62.413第一、二、三部分费用合计 439.291.5预留费用:
10、预备费 40.88.5其他增加费用-投资估算总金额 480100.002、资金筹措本项目是XX市江口镇XX公路乡道新建工程(连太路至寨下、X377线至大伙岭、新屋至新塘、大亚沙至高岭、环库路至群联、环库路至岭排、甲坑至乌石下、环库路至赖屋、庙子至岭头),根据当地建设筹资经验,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推荐资金筹措方案为:地方政府出资并争取省里县道改建补助的方式。1.4.5 施工方案本工可推荐采用半幅施工方案,封闭道路半幅进行施工,将交通流引导至未施工的半幅路面通行,待新建的半幅施工完毕后,将交通流引导至新建半幅,再施工剩下的半幅道路。采用半幅施工方案工期较长,交通干扰较大,但不中断道路的交通通行,
11、使沿线居民和附近车辆有路可行。1.4.6 项目工期计划安排本项目是各村到XX镇等地之间的乡村道路,是镇的主要干线路网,促进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交通出行条件,改善投资环境,根据本工可研究初步结论,建议在 2013年 2月建成通车。2012年 7 月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评估、审批工作,同时组建项目法人; 2012 年 8月 2012年 9 月完成本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2、施工工期安排初步计划施工期为:2012年 11月 2013 年 1 月,施工期 3个月, 2013年 2 月建成通车。1.4.7 问题和建议1、落实建设资金是关键本项目为改建工程。如无资金的保证,将会延误工期。为此,需要认真
12、筹措和落实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才能确保项目改造的正常运作。2、加强质量监控,确保施工质量要对工程质量予以高度重视,把抓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置于首位,并贯彻建设的全过程。为此,除了各级政府加强技术指导外,首先应在施工前认真抓好招投标及施工队资质审查,健全质量监控体系。第二章 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预测2.1 项目地理位置及影响区划定2.1.1 本项目地理位置根据业主要求及现场踏勘,确定了拟建项目的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XX市南部地区,起点位于XX镇附近,该工程是由连太路至寨下、X377线至大伙岭、新屋至新塘、大亚沙至高岭、环库路至群联、环库路至岭排、甲坑至乌石下、环库路至赖屋、庙子至岭头等九段组成.路
13、线全长约11.5km。 图2-1 本项目地理位置2.1.2 本项目影响区域划定根据本项目的地理位置和路线走向确定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XX市、XX镇,间接影响区为广东省、清远市。2.2 直接影响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2.2.1 XX市2.2.1.1 地理位置XX位于南岭山脉东南部,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游。东邻翁源县、新丰县;南连XX市、清新县;西与阳山县接壤;北与乳源县、曲江县相连。地理坐标:北纬235031243311,东经11245151135538。东起青塘镇,西至黄花镇,跨度约119公里。北自波罗镇、南至黎溪镇,跨度约78公里。全市土地面积5671平方公里(850.65万亩)。2.2.1.2
14、 行政区划XX市政区图截至2005年12月31日,XX市辖1个街道(英城)、23个镇(沙口、望埠、桥头、青塘、东华、白沙、大站、黎溪、水边、西牛、九龙、大湾、大洞、黄花、波罗、横石水、XX、石灰铺、石牯塘、横石塘、英红、下石太(“石太”合为一字)、浛洸)。112007年10月25日,XX市召开调整镇行政区划动员大会,将24个镇(街道)撤并为13个镇(街道):英城街道、浛洸镇、东华镇保持不变,波罗镇与大湾镇合并,黄花镇与九龙镇合并,大洞镇、水边镇与西牛镇合并,横石塘镇与英红镇合并,石牯塘镇与石灰铺镇合并,沙口镇与望埠镇合并,下石太镇与大站镇合并,XX镇与黎溪镇合并,桥头镇与横石水镇合并,青塘镇与
15、白沙镇合并。2.2.1.3 自然环境XX市为周围山地环绕的向南倾斜的盆地,大部分土地为山地,千米以上的山地主要集中在北部。XX市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的暖湿气流,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XX的自然季节特色为:春季(3月4月)乍暖乍冷,多阴雨;夏季(5月9月)炎热,多雨偶旱;秋季(10月11月)清凉干爽、常旱;冬季(12月翌年2月)少冷偶寒,云多雨细。XX市年平均气温21.1,年平均气温变化在20.122.0之间。气候资源丰富,但天气和气候灾害种类也较多,且出现较频繁,主要有:低温阴雨、倒春寒、高温、寒露风、霜冻、雷暴、大风、飑线、冰雹等自然灾害。2.2.
16、1.4 社会经济2009XX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59.4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33.1%、13.1%;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85亿元,增长40.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3.87亿元,增长3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48亿元,增长2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636元,增长12.1%。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来源于XX的财政总收入21.1亿元,增长27.9%;一般预算收入8.39亿元,增长35%,总量和增速在全省山区县(市)中分别位于第五位和第三位。人均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6340元,增长18.4%。企
17、业效益不断提高,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1亿元,同比增长33.1%;实现税金总额5.41亿元,增长13.9%;实现利润总额8.91亿元,增长185.6%。在省发布的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中,XX市经济“综合发展力”在全省山区县(市)中排名第二。2009年XX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91.9亿元,比上年增长61.2%。完成工业增加值51. 9亿元,比上年增长38.3%。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2.2%;亏损企业亏损额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企业亏损面为56.3%,比上年同期上升58.7个百分点。2009年,XX
18、市全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累计实现总产值 39.3 亿元,同比增长 9.3% 。其中种植业产值同比增长 9.2% ,畜牧业产值同比增长 9.2% ,林业产值同比增长 9.5% ,渔业产值同比增长14.2%。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水果、茶叶、丰产林、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面积比例由上年的44.4:55.6调整为44.1:55.9。三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扶持麻竹笋、茶叶、蚕桑三大产业的发展,使三大产业在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品品牌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农业
19、龙头企业达到30家,其中省级1家,清远市级17家,共带动农户8万户,户均增收3200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7家,比上年增加21家。四是强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全年落实种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渔用柴油补贴和购置农机补贴共6166万元。2.2.1.5 固定资产2009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达 158.48 亿元,同比增长 25.3% ,工业投资44.04亿元,增长23.1%,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9%。其中制造业投资33.64亿元,增长8.8%;电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7.57亿元,增长1.3倍。地产业再次崛起 XX房地产业起步于1990年,19992000年随
20、着安居工程仙水花园的建设达到鼎盛时期,其后两三年房地产开发年投资额维持在7000万元8000万元左右。随着世纪名都广场、御花园、龙山庄等一批高档楼盘的推出,房地产开发产销两旺。房地产业完成投资3.46亿元,增长1.8倍,商品房销售额与销售面积分别增长2.5倍和1.1倍。基础设方面,连江西牛航运枢纽工程、武广铁路客运专线XX段、城区市政道路改建以及电网建设等一批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建,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7.21亿元,增长2.2倍。XX市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7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制造业投资54.6亿元,增长56.6%;交通投资17.6亿元,下降31.9%;房地产
21、开发投资13.3亿元,增长97.3%;能源投资4.6亿元,下降23.4%。工业项目顺利推进,海螺余热发电、龙山余热发电、坤煌汽车用品、埃力生亚太电子等项目已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仁科水泥、三耀二期、时代皮具制品等项目工程进展顺利。交通建设较为顺利,武广铁路客运专线XX段、英坑公路维修工程、大站东环路、英红至红星产业园公路、河江渡至西牛段改建工程等项目正加快推进;银英公路扩建工程、北江三桥各项前期工作已完成。电网建设得到加强,110千伏鱼湾输变电工程、2007年度各批次配电网工程、2008年无电户通电工程已竣工;500千伏库湾输变电工程、220千伏英东输变电工程及河东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各项前期
22、工作正顺利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步伐加快,秀才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全面竣工;市区西岸防护体系工程、上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基本完工;市区西岸北堤工程、空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工程进展顺利。市政建设步伐加快,金子山大道北、人防大楼西30米路、洋塘北路、裕光路改造工程、环城路改造工程、人民路改造工程、新街改造工程以及百花路、茶趣路等一批人行道铺设工程已完工;文化体育休闲中心、月桂湖、观音山大道首期工程、和平南路改造工程和市区英州大道以西人行道改造工程正加快推进。2.2.1.6 对外贸易2009年,在政府鼓励企业扩大对外贸易政策推动下,全年完成外贸出口总额84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倍。合同利用外资
23、905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倍。实际利用外资104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4%。2.2.2 XX镇2.2.2.1 乡镇概况XX镇是XX市的南大门,离广州115公里,离XX市区25公里,全镇总面积328平方公里,总人口34700人,XX镇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旧皇朝兵家必争之地,名胜古迹很多,并以河鲜美食著称,它集山水名胜、美食为一体。 XX镇交通便利,广乐高速公路、武广客运专线、京广铁路、银英公路(与107国道相接)、北江航道成“川”字形贯穿其间。墟镇基础设施较完善,布局科学、规划合理,规划有消闲旅游购物美食区、河鲜农产品一条街等。本地矿产也十分丰富,青麻石(连川青)、花岗石,硫铁矿、硫
24、磺矿储量十分丰富,还有稀土、黑、麻石等十多种矿产、大部分正待开发。2.2.2.2 旅游资源XX镇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远近闻名的北江小三峡之一的浈阳峡,因带有神奇色彩又名盲仔峡,此峡险峻秀丽,以其“古、秀、奇、险、幻”而名扬千古,历代游人为它呤诗作赋,写下不少赞美的诗篇。如今,每逢节假日自发结伴慕名而来的游客更络是绎不绝。 XX镇劳力资源也十分丰富。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建设,给该镇带来一万多的移民,这些移民因耕地大部分受淹而成为剩余劳力。2.2.2.3 乡镇特产XX镇属丘陵山区,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四季如春。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盛产用村林、经济林以及笋竹、蒿水竹。目前,全镇有林面积33.6万亩,覆盖率
25、达87%,其中黎塑15.6万亩,笋竹7.8万亩年产笋 干2830吨,蒿水竹1.9万亩。种有的砂糖桔3375亩,并陆续挂果。XX镇因地理环境独特,溪涧多,水质清淳,河鲜种类繁多,味道鲜美。以桂花鱼、马面骨、和顺鱼、鱼甘鱼、边鱼最为出名,年产量1200吨。XX镇属水库移民区,有可利用的库湾3800多亩,目前已发展到1800亩。“吃河鲜、到北江,最美味,在连江(口)”的说法已在镇内外广为流传。全镇大批量的优质农产品有浈阳牌笋干,浈阳牌鱼干,浈阳牌沙糖桔以及其它系列浈阳牌的农副产品,全镇农产品正逐步向规模化和基地化、市场商品化方向发展。2.2.2.4 经济状况XX镇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市场逐年繁
26、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安良好,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在镇区南端毗邻银英公路以及京广铁路的大樟村建有大樟工业园区,吸引了多家实力企业进驻,为本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在清远、XX两级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广东清远核电站终于落户本镇,为广东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3 间接影响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2.3.1 广东省2.3.1.1 地理环境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南部,东临福建省,北接江西、湖南省,西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与香港、澳门两特区及南海相毗邻,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广东省是全国十个沿海省市之一,大陆海岸线长3368公里,约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五分之一。全省
27、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陆地中部。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省主要有三个港口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广东中部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以汕头港为中心的粤东港口群和以湛江港为中心的粤西港口群。优良的港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海上运输条件,使广东成为中国通往世界各地的主要门户之一。2.3.1.2 人口与行政区划广东是全国人口大省之一,2008年末常住人口9449万人,出生率11.96,死亡率4.66,自然增长率7.30。广东下辖21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42个县及3个自治县。广州为省政府所在地,深圳、珠海和汕头市为经济特区,珠江三角
28、洲为经济开放区。2.3.1.3 资源物产广东省土地面积1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2.5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023.3万公顷,园地面积84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57.1%,活立木蓄积量3.3亿立方米。广东海域辽阔,河网纵横,水库众多,鱼塘遍布,水产资源丰富。海水养殖可养面积78万公顷,淡水养殖可养面积44.74万公顷。水力理论蕴藏量1073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容量666万千瓦,已开发约60%。矿产资源丰富,已找到矿产116种、探明储量89种,其中煤、铁矿石、硫铁矿保有储量分别为5.28亿、5.37亿和4.42亿吨。动、植物品种繁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甘蔗、水果为主,“
29、岭南佳果”四季飘香。2.3.1.4 经济水平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根据本省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工业基础,调整了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牧、副、渔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探索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兴办并形成了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沿海开放地带,积极引进外资,兴办了多种形式的外资、合资企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均居全国前列。被公认为过去十多年间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显著提高。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31084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9
30、5.57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939.10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9.73亿元,增长13.0%。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 9.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7%,金融保险业增长26.9%,房地产业增长13.7%,其他服务业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达33151元,增长13.1%。广东省历年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见下表。广东省与全国人均GDP对比见下图。表2-2 广东省历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年份总人口(万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当年价)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当年价)GDP指数(上年=100)人均GDP(元)
31、19785064.1527.2315.91185.85101.036919865740.70216.5068.09667.53112.7116819896024.98347.34355.781381.39107.2230719906246.32381.47418.981559.03111.6253719916348.95478.20525.211893.30117.7300119956788.742327.221039.725733.97114.9849519966896.772327.641099.606519.14110.7951320007706.803233.701701.069662
32、.23110.81288520027783.413536.411764.8710647.71109.61373020037858.583970.692210.9211769.73111.71505020047954.224988.902836.4613449.93113.61689120058303.725983.273571.3316039.46114.21931620069194.007882.644279.8021701.28112.52360320079304.008116.895272.2425968.55114.128077200894499595.016340.4930673.7
33、1114.532713注:统计数字来源于2009年广东统计年鉴及广东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199019952000200520072008年份人均GDP(元)广东省全国图2-3 广东省与全国人均GDP对比图从上述图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广东省在全国经济大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其他地区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加强,这种带头作用将更加明显。2.3.1.5 对外贸易广东省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全省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形成,提高了广东省在全国的地位。全省进出口总额由1990年的41
34、8.98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6340.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出口额3692.46亿美元,增长22.2%;进口额2648.03亿美元,增长17.5%。实现贸易顺差1044.43亿美元,增加277.54亿美元。2.3.1.6 旅游旅游业是广东省一个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现已经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至粤东、粤西、粤北三条各具特色的旅游干线,2008年全省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步增长。其中,旅游总收入2454.07亿元,增长15.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7.06亿美元,扣除汇率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5.6%。2.3.2 清远市2.3.2.1 地理环境清远市位于广东省的中北
35、部、北江中游、南岭山脉南侧与珠江三角洲的结合带上。全境位于东经111 55-11355、北纬2331-2512之间,南连广州、佛山,北接湖南、广西,东及东北和韶关市交界,西及西南与肇庆市为邻。南北相距约190公里,东西相隔约230公里, 边界线共长 1200 公里。 总面积19152.89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0。2.3.2.2 人口与行政区划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05.8万人,全市常住人口373.19万人,比上年增加7.32万人。办理暂住证人口23.24万人。2.3.2.3 资源与环境全市平均气温20.5,平均相对湿度75%,年日照总时数1608.2小时。年降水量1895.3毫米,比上
36、年增加131.3毫米。水电资源蕴藏量160.25万千瓦,可供开发水电资源达130.13万千瓦。全市已发现矿种62种。主要矿种有石灰石、耐火粘土、硅灰石、冰洲石、滑石、硼砂、硫铁矿、锰矿等。拥有以高山峡谷、湖泊温泉等生态资源,以及风景名胜和豪放古朴的壮族、瑶族少数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拥有“亲情温泉、激情漂流、闲情山水、奇情溶洞、热情民族”五大旅游特色品牌。森林覆盖面积10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6%,形成了以森林为主体的动植物共生竞长的生态系统,构成了我国南方珍稀动植物的物种基因库。经鉴定的维管植物有270科,877属,2439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植物有银杏、桫椤、
37、粗榧、观光楠木,以及药用植物三尖松、喜树等。动物有短尾猴、穿山甲、小爪水獭、大灵猫、林麝、毛冠鹿、门羚、白鹇、蛤蚧、虎汶蛙等。全市耕地面积426万亩。全年共开发整理新增耕地面积6.6万亩,补划基本农田面积4.5万亩。2.3.2.4 经济水平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7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6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429.4亿元,增长25.9%;第三产业增加值217.7亿元,增长10.8%。人均GDP突破2万元,达到20205元,增长16.5%。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54:32发展为13:58
38、:29。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503.1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68.4万亩,产量75.5万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31.9万亩,产量169.8万吨。水果产量36.3万吨。肉类总产量20.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2万吨;禽肉产量7.6万吨。共出栏肉猪163.7万头,出售家禽4629.5万只。全年水产品产量7.7万吨。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54.1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农业产值83.8亿元,增长1.4%;林业产值8.8亿元,增长13.4%;牧业产值49.3亿元,增长10.9%;渔业产值8.4亿元,增长24.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7亿元,增长5.7%。全社会工业总
39、产值1691.9亿元,增长3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620.4亿元,增长42.9%。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89.7亿元,增长30.8%。其中轻工业增加值95.3亿元,增长36.3%,重工业增加值294.5亿元,增长29%。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7.6亿元,增长4.4%;集体经济增加值9.1亿元,增长2.2倍;股份制经济增加值144亿元,增长30.9%;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增加值199.2亿元,增长31.2%;民营经济增加值165.8亿元,增长31.5%。2.3.2.5 对外贸易全年进出口总额29.7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出口总额13.8亿美元,增长16.1%;进口额15.9
40、亿美元,增长9.2%。贸易逆差2.1亿美元。在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4亿美元,增长39.4%;来料加工贸易出口4.2亿美元,增长7%;进料加工贸易出口5.5亿美元,增长9.9%。2.3.2.6 旅游业全年各景点接待游客1488万人次,增长12.5%,其中国内游客1440万人次,增长12.5%。全年旅游总收入56.3亿元,增长17.5%。拥有国家“4A级”景区7个,“中国旅游强县”1个,“广东省旅游强县”3个。全市年末共有星级酒店44家。2.4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2.4.1 广东省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中央赋予的政策优势,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导向,形成了一个新兴轻纺、机
41、电为主体的准现代化工业体系。贸易、商旅、金融、交通运输、电信等第三产业领先发展,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带头作用。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加强,这种带头作用将会更加明显。从广东地区经济结构中了解到,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兼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发展战略的重点,就应该选择解决大量社会就业、高产值和附加值以及能改变人们生活的信息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以制造业和其他产业作为广东经济社会的基础,以电子通信制造业和信息加工业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作为广东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带动批零商贸服务业和其他流通渠道产业的发展,以电子通信制造业和信息加工业作为加强广东经济信息化
42、的基础。基于以上分析,广东省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今后一段时间内,广东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且快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实现2010底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均GDP要超过35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进入宽裕型小康社会,领先全国10年。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3%以上;经济结构更趋合理,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和城市竞争力明显增强,城乡区域协调发
43、展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上新水平,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2.4.2 清远市根据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0年远景规划指标,并对2010年至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各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下表:表2-4 清远市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市别指标单位绝对数相对数199520002005201020201996-20002001-20102011-2020清远人口万人3
44、59.81 385.69 385.69 428.16 480.03 12.00%11.50%11.50%国内生产总值亿元121.20 157.92 322.96 400.00 1242.30 11.00%12.00%12.00%2.4.3 XX市XX市政府分析了“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根据XX市的人才资源、自然资源以及现有的工农业生产发展的经济基础,制订了XX市未来经济发展奋斗目标。主要经济指标目标表如下:表2-5 XX市经济发展目标年份指标人口 (万人)工农业生产总值(亿元)GDP(亿元)2000105.0 58.140.8增长率0.52%19.80%9.30%2010目标105.41
45、97.792.6增长率0.11%13.00%11.50%2020目标105.7561.4257.6增长率0.109%11.00%10.00%2.5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2.5.1 预测方法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预测主要依据对历史年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参考“十一五”规划和长远规划,结合所在地历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和发展惯性,从各地的国内生产总值入手,充分考虑项目影响区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发展环境,并同时考虑了面临的各种挑战,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参照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社会经济预测特征年定为2012年、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预测基年为2010年。 2.5.2 广东省、清远市、XX市经济发展预测广东省、清远市主要经济指标预测是基于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的研究,参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思路,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指数模型法、灰色系统GM(1,1)法和生长曲线回归法等多种预测模型分析对比,经过对各种模型的分析和拟合检验,最终决定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模型进行预测,预测模型如下: 式中:时刻t+T的预测值;、分别代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