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息肉电凝电切术操作规范新.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8544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镜息肉电凝电切术操作规范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内镜息肉电凝电切术操作规范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镜息肉电凝电切术操作规范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镜息肉电凝电切术操作规范新.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镜息肉电凝电切术操作规范 新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术操作规范 1、目的: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消化道息肉 2、适应症:经内镜下确诊为消化道息肉; 禁忌症: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已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3、仪器:日本产Olympus-70型电子胃镜. Olympus-V70型电子肠镜 ERBEIcc80高频电发生器、电凝切圈套器、活检钳、内镜注射针等. 4、术前准备 所有病例术前检查血Rt ,肝功、凝血酶原时间、ECG、胃息肉常规胃镜检查, 肠息肉使用硫酸镁清洁肠道。 5、操作方法 插入内镜找到息肉后,根据息肉大小以及有无蒂来决定手术方法,由助手协助插入圈套器或活检

2、钳,对直径小于0.5厘米的息肉,一般采用活检钳咬除或电凝灼除,使息肉发白,电凝指数为1.2、通电时间为3-4秒即可。直径小于2厘米的亚蒂或无蒂息肉,多采用圈套+电凝切除法;圈套器钢丝在息肉基底稍上方为息肉切除的最佳部位,或在基底部注射盐水,使形成蒂,再切除;有蒂息肉采用圈套器+电凝切除法,尽可能保留残蒂1厘米左右长;直径大于2厘米的无蒂息肉可采用圈套器法,但需先将高渗盐水或1:10000肾上腺素溶液在息肉基底部粘膜下注射2-4点,每点0.5-1毫升,然后再行圈套电凝切除;凝切指数均为30-35,先行电凝再行电切,每次凝切时间均为3-4秒。大的息肉也可分块分期切除,2-3周后行第二次切除。切除的

3、息肉用异物钳或经活检孔负压吸引连同内镜一块拔出后送病理检查。 6、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一、消化道息肉出血 1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迟发性出血是指发生于术后24小时的出血,文献报道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为1%-2%,常见原因由于操作者的经验不足有关,迟发性出血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电凝不充分,电凝指数过小或电凝时间不足;、电凝过度,电凝指数过高或电凝时间过长使创面过大过深,结痂脱落后出血;、套切不彻底,残蒂过长;、套切面位于大血管处;、患者血管弹性差,PT减少;、创面继发感染;、术后患者饮食运动未严格控制。 一旦发现出血,需进行适当处理,即在内镜下行各种措施止血,及药物喷洒,硬化药注射,电凝、激光、微波等。 二、穿孔 可发生在息肉切除术时的即刻,也可发生在术后数天内。常见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圈套切割部离肠壁太近;、通电时胃肠蠕动,使圈套钢丝损伤肠壁穿孔;、圈套钢丝未收紧,导致通电时间过长灼伤过深;、电流强度选择过弱,通电时间过长,使残端的灼伤过深至肠壁全层引起数天后穿孔;、通电时未将息肉轻轻地向腔内提拉,形成天幕状假蒂。 发生穿孔并发症后,大多数行保守治疗,禁食水补液,胃肠减压,抗生素的应用,严密观察一般不需手术治疗均能治愈。但保守治疗失败者需根据穿孔部位、大小、形态和病员全身情况决定做修补,局部切除或造瘘手术。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