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模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模式 听 说 课 一、教学流程 听说课以听说为主,读写结合,重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若干段听力素材和一段对话素材,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这些素材深入研究和挖掘,灵活运用,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流程图 二、环节解读 课前预习 预习词汇 布置学生预习词汇,能够根据音标读出并了解汉语意思即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单词学生能做到课前读译即可,更高的要求需要视学生水平而定。预习内容不要过多、过难;有布置,一定有检查。 课前朗读 朗读本课新单词、短语等,同时巩固预习效果。建议注重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并持之以恒。 每
2、日播报 建议每节课前安排一名学生准备2分钟左右的展示内容,可以独自也可与他人合作,以讲、演、唱等形式,轮流进行,人人参与。每日播报贵在坚持,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树立学生信心。 课上探究 新课导入 1.检查词汇预习:有布置有检查,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词汇的预习情况,可以采取学生结对、小组互查等形式; 2.展示新句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本课的新句型; 3.专项练习:结合本课新单词对新句型进行专项练习,并为后面教学环节的展开扫清障碍。可采取学生个人、结对、小组合作等形式,以机械性操练为主,遵循单句、问答、对话,低起点、多层次,由易到难的原则。对新句型的专项练习,要充分利用本课新词汇,让学生理解词
3、的意义和用法。本部分如果不需要成为独立部分,可以与三、3.的读后学部分结合起来。 听力训练 教师先简要介绍听力素材的相关信息,如:人物、背景等。 1.多层听:根据听力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深入挖掘素材,活用素材,设计由易到难,多层次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得到扎实有效的听力训练; 听力练习除了常用的判断、选择、连线等尽量设计有听后写的形式。本环节需要根据听力素材的难易度和学生水平进行合理设计和运用。 2.听后说:根据听力素材的内容和相关信息,结合本课的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说的训练,可采取造句、对话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并为对话学习做好铺垫。本环节根据听力素材设计,可以没有。 对话处理
4、 1.读前听:根据对话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深入挖掘素材,活用素材,设计由易到难,多层次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能得到相应的听力训练;本环节要求同上。如果本对话确实难度较大,作为听力素材有困难,可以跳过。 2.听后读:学生默读对话,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可以根据对话素材设计多层次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素材信息;本环节类似于阅读理解,需要根据素材的难易度和学生水平进行合理设计和运用。 3.读后学:学习和突破对话中的知识点等,采取精讲多练的形式,使学生会造句并能灵活运用所学新知识;掌握知识点必须要辅以充分的练习。 4.学后读:学生跟读对话、结对或分角色朗读对话,为说的开展
5、打好基础。 5.读后说:根据对话内容和所学新知识,设计低起点、多层次的说的训练项目,遵循短句长句短对话长对话的循序渐进原则,采取个人独立完成、结对练习或小组合作练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借助课本对话素材进行部分替换等练习,逐步减少对课本现成材料的依赖,以机械性操练和半机械性操练为主。 学以致用 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组织自己的对话或独白,可以结对、小组合作等形式; 2. 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2.设计书面练习,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起到巩固检测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课前预习 课上探究 课后延伸 新课导入听力训练对话处理学以致用 1 说明:以上各环节是一般情况下听说课的
6、基本流程,具体到某一节课,教师需要根据素材的难易度和学生实际水平灵活把握,不要僵化执行,以免影响课堂实效。 课后延伸 复习巩固 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整理课堂笔记,掌握新词汇、语法知识等并辅以巩固练习。 分层作业 作业内容可以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学生也可以分层次布置内容不同的作业。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起作用。 预习任务 预习相关词汇、语法等知识,或查阅相关人物、事件等的背景资料。 读 写 课 一、教学流程 读写课以阅读和写作为主,听说结合。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段阅读素材,并以本素材为载体汇集了本模块的语法、词汇等知识。因此教学应从阅读理解入手,先结合阅读技巧对篇章进行整体阅读
7、,然后再学习其中的词汇、语法等知识。在学生学会了一系列知识点后,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 流程图 二、环节解读 课前预习 预习词汇 布置学生预习词汇,能够根据音标读出并了解汉语意思即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单词学生能做到课前读译即可,更高的要求需要视学生水平而定。预习内容不要过多、过难;有布置,一定有检查。 查阅信息 布置学生查找与本课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风土人情等,有利于阅读时加强理解。 课前朗读 朗读本课新单词、短语等,同时巩固预习效果。建议注重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并持之以恒。 每日播报 建议每节课前安排一名学生准备2分钟左右的展示内容,可以独自也可与他人合作,以讲、演
8、、唱等形式,轮流进行,人人参与。每日播报贵在坚持,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树立学生信心。 课上探究 复习检测 1.检查词汇预习:有布置有检查,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词汇的预习情况,可以采取学生结对、小组互查等形式; 2.采用多种形式对听说课学习内容进行复习。温故知新,注重知识的复现和衔接。对上节课后布置的巩固训练内容进行检查。 读前导入 设计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简介文章内容,导入阅读。导入宜简洁明了,旨在激发学生读的愿望。 多层阅读 1.根据阅读素材和阅读规律,深入挖掘素材,设计多层次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文章信息,并训练处理信息的能力; 2.对较长篇幅的文章可采用总分总的形式。 本环
9、节应为默读,重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练习设计要形式多样、科学合理。 精读足练 1.学生先自主精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然后结对或小组内进行交流,不能明确的问题,由教师点拨或指导; 学生必须先自主精读课文,才能找出问题;教师注意引导和点拨,不要逐句翻译、讲解。 2.精讲知识点,辅以造句、对话等多种形式的充足练习,使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必须通过大量的造句训练,反复运用,避免只讲不练,没有实效。复述课文采取连词成句连句成篇的思路,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3.复述课文,根据关键词的提示,尝试复述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素材,理解知识点的运用; 课前预习 课上探究 课后延伸
10、复习检测读前导入多层阅读精读足练写作训练2 4.朗读课文 写作训练 1.写作训练遵循词组短句长句短篇长篇的循序渐进原则; 2.写作形式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素材进行仿写、改写,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写作,以实现从语言的输入到输出,由学到用的目的。写作要循序渐进,指导学生根据课本素材仿写、改写,然后再独立写作。让学生感觉有的写、写得出。 课后延伸 复习巩固 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整理课堂笔记,掌握新词汇、语法知识等并辅以巩固练习。 分层作业 作业内容可以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学生也可以分层次布置内容不同的作业。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起作用。 预习任务 预习相关词汇、语法等知识,或
11、查阅相关人物、事件等的背景资料。 说明:以上各环节是一般情况下读写课的基本流程,具体到某一节课、某一环节,教师需要根据素材的难易度和学生实际水平灵活把握,不要僵化执行,以免影响课堂实效。 语 法 课 一、教学流程 语法课应根据本模块主题语法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对于规则较为复杂,需要集中学习的专项语法知识,建议进行专门的语法课,而且是前置语法课,旨在解决难题,为听说课和读写课的顺利进行铺平道路。 流程图 二、环节解读 课前预习 (一) 复习准备 布置学生复习与本语法项目相关的知识,为新语法项目的顺利学习做铺垫。 (二) 课前朗读 朗读本模块新单词、短语等,同时巩固预习效果。建议注重
1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并持之以恒。 (三) 每日播报 建议每节课前安排一名学生准备2分钟左右的展示内容,可以独自也可与他人合作,以讲、演、唱等形式,轮流进行,人人参与。 课上探究 (一) 情景导入 1.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课要学习的新语法知识,展示句型结构; 2.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使学生对该语法知识的结构和运用有初步了解。借助已学过的词汇等知识或本模块新句型引出新语法项目,让学生感觉理解不困难。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发现规律。 (二) 精讲规则 教师在学生初步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和补充,简要介绍语法规则,突出本语法的主要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并对该语法知识形成进一步明确的
13、认识。教师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补充、强调和点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语法规则。 (三) 专项练习 1.针对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设计专项练习,重点、难点各个击破,并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并能运用。某些语法项目中还包括若干具体内容,需要各个击破,以保证学习效果。专项练习的设计要紧扣主题,突出重点,扎实有效。 2.专项练习可采取先说后写的形式。说的练习建议以学生个人、结对、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写的练习可以设计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先由学生自主完成再结对互评或小组互评。 3.通过学生小组内交流发现问题,先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由教师点拨、指导。 (四) 综合运用 1.在专项强化训练的基础上,设计综合
14、练习,使学生将本课学习的语法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达到掌握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2.可以采用先由学生自主完成再结对互评或小组互评等形式。通过学生小组内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完成上述专项练习后,学生对该语法项目应有总体认识,设计综合类练习,旨在达到掌握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前预习 课上探究 课后延伸 情景导入精讲规则专项练习综合运用 3 课后延伸 (一) 复习巩固 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整理课堂笔记,掌握新词汇、语法知识等并辅以巩固练习。 (二) 分层作业 作业内容可以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学生也可以分层次布置内容不同的作业。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为以后的
15、学习与发展起作用。 (三) 预习任务 预习相关词汇、语法等知识,或查阅相关人物、事件等的背景资料。 复 习 课 一、教学流程 复习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的继续深化提高和对所学知识体系的查漏补缺。因此,复习课应把复习过程组织成学生的再认识过程,从更高的层次、更新的角度进一步掌握、理解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流程图 二、环节解读 课前准备 复习词汇 布置学生复习词汇,要求“四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 课前朗读 朗读本模块所学单词、短语等,同时巩固复习效果。建议注重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并持之以恒。 每日播报 建议每
16、节课前安排一名学生准备2分钟左右的展示内容,可以独自也可与他人合作,以讲、演、唱等形式,轮流进行,人人参与。 课上探究 明确目标 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复习方法以及达到的要求,使学生明确复习任务。教师简要介绍,目标要求要明确、具体,学生能做。 自主复习 学生根据复习任务,结合教材、笔记等相关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复习,并记录疑难问题。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并有时间限制。教师巡视,个别答疑。 检测效果 1. 教师根据布置的复习任务,检查自主复习效果,针对本模块的基础知识和重难点,设计专项练习,各个击破,进行检测、巩固和强化训练。练习的设计应体现低起点、多层次,实用高效的原则;检测设计应针对性强,侧重
17、基础知识。要求复习什么就检测什么,让学生感到课前复习和自主复习环节有效。 2.采取结对、小组互评等形式。 重点突破 1.根据学生自主复习和检测效果环节出现的主要问题,小组内交流,然后提出在全班交流; 2.教师对本单元的重难点内容和学生有困惑的问题进行重点处理,精讲多练。本环节旨在解决重要的疑难问题,避免只讲不练,要有突破措施。 反馈矫正 1.设计综合练习,检测复习效果,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综合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采取结对、小组互评等形式,并对本课复习进行小结,强调重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知识脉络。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综合运用训练。 课后延伸 复习
18、巩固 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整理课堂笔记,掌握词汇、语法知识等并辅以巩固练习。 分层作业 作业内容可以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学生也可以分层次布置内容不同的作业。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起作用。 预习任务 预习相关词汇、语法等知识,或查阅相关人物、事件等的背景资料。 讲 评 课 课前准备 课上探究 课后延伸 标明确目习自主复果检测效破重点突正反馈矫4 一、教学流程 讲评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查漏补缺、规范解答、开阔思路、提高能力,但现在的试卷讲评课普遍采用教师逐题对答案,一讲到底的方式,往往就题论题,面面俱到,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这严重影响了讲评课的课堂教
19、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流程图 二、环节解读 课前准备 精心命题 测试题目的选取十分关键,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测试目的,精心组题,切忌胡乱拼凑、盲目追风中考题。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应根据测试目的,科学搭配,比例适宜。 随堂检测 测验是学生独立思考最强的学习实践,试卷不可当作练习作业布置下去,要严格按照正规考试的要求来操作,尤其注意必须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完成测试。同样的一份试卷,作为练习和作为测验效果差距很大。 评阅试卷 试卷的评阅可采取教师评阅、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三种形式。教师评阅能保证阅卷的准确合理,保证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答题的具体信息;学生互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再次思维认同与自己相同的方法,发
20、现、思考、判断不同于自己的思路,以此求同存异,获得思维上的升华;学生自评可使学生思维更加有针对性,目的明确地去处理自己的错题和不会做的题。如果班额较大,教师阅卷占用时间太多,导致无法及时讲评,此时可采取教师阅一小部分,其余采取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根据教学计划和进度,采取不同的评卷形式或多种形式相结合。 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是大多数教师都省略了这一重要环节,或者仅仅简化为统计某一题目的出错人数。为了保证统计工作的及时有效和可操控性,可采取学生互评过程中以举手形式统计和收取试卷后教师逐一翻看、分析、记录的方法。对于出错较多的题目,教师应高度重视,分析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21、学生反思学生反思测试情况,找出自己的问题与不足。 课上探究 测试概况 1.教师简要介绍本次测试的基本情况;测试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因此与学生沟通时,要讲究策略,勿施加压力。 2.典型问题:对于面上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展示、强调并跟有巩固训练。 自主改错 1.学生自己浏览试卷,对本次测试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 2.对每个错题进行分析,查明原因,改正错误。给学生观察、思考、反思、纠正的时间和机会。 合作探究 1.学生自己不能改正或明确的题目,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互助研究问题,了解彼此的学习状况,互相鞭策鼓励; 2.小组内还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中请教老师。 归类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小组提交的
22、问题,对测试中的问题按照知识体系进行归类点拨,重点讲解或强调,并辅以相应的练习。避免单纯说教,应辅以实例、练习等,加强效果。 巩固训练 对上述问题以及本次测试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进一步巩固、内化。本环节必不可少,变式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旨在将知识的掌握落在实处。 课后延伸 复习巩固 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整理错题笔记,掌握词汇、语法知识等并辅以巩固练习。 分层作业 作业内容可以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学生也可以分层次布置内容不同的作业。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起作用。 预习任务 预习相关词汇、语法等知识,或查阅相关人物、事件等的背景资料。 附:听说课案例 课前准备 课上探究 课后延伸 概测况试改自错主探合究作点归拨类训巩练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