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吗?你好.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9166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吃了吗?你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吃了吗?你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吃了吗?你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吃了吗?你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吃了吗?你好.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吃了吗?你好从“吃了吗”到“你好” 一个人在旁边打电话,可能是信号不太好吧,只听道:“你好!”、“你好!”个不停。不觉之间,“你好”已成了打招呼的常用语。 以前,常听到的招呼声是“吃了吗”。其本义是问候吃饭了没有,肚子饱了没有。中国从漫漫的农业社会缓缓走来,温饱问题一直是个大事。直到现在,也还是有几千万人徘徊在温饱线以下。人要生存下来,最基本的是要吃饱饭。两人见面,互问一声“吃了吗”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而随着“吃了吗”向问候语的进一步演化,其本义也发生了变化,外延逐渐扩大。问候一声“吃了吗”,也不一定就是真正关心“吃饭了没有”。早晨问候,“吃了吗”就成了“早上好”,晚上散步见面招呼“吃了吗”

2、,其实是问候“晚上好”。若两老友在街上碰上,一声“吃了吗”,则透露出“好久不见,一切可好”的意思。不同的场合、时段,同一句“吃了吗”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每一位中国人都脱口而出,熟练的运用,是生活语言的能手。而初入中国之境的外国人就不明就里了,常被热情的“吃了吗”问了个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由此闹出诸多笑话,非假以时日不能应对自如。 如果说“吃了吗”以物质的满足为出发点,那么“你好”则体现了人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当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迈近之际,两个衣着笔挺、大肚便便的人见面,再来一句“吃了吗”,就有点滑稽之感。减肥都来不及了,还能没有饭吃吗。当“你好”逐渐顶替了“吃了吗”的问候地位,

3、“吃了吗”的含义基本上又还原成了本义。 “你好”的本义应是问候“你身体好吗,精神头怎么样”。生活中,如果稍加留意,可以说是“你好”不绝于耳。当乘坐公交车时,会传来“你好,这是XX路公交车”;当进商店时,会听到“你好,欢迎光临!”;两人见面,互道“你好,你好,久仰大名”;接打电话,张口“你好”。“你好”更是被不少行业定为礼貌用语,成了硬性行规。可是仔细想想,当“你好”成了流行的问候语,它的本义还有多少呢? 英语倒挺简明,生人见面,“How do you do?”,熟人见面,“How areyou?”,如果再随便点,一个“HI”就完了。 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风风雨雨。平静的生活总会麻痹人们的神经

4、:许多悄悄发生的变化,我们已经忽略不计甚至熟视无睹。只有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才会发出一句惊叹:变化真大呀。 三十年前,国人见面,我们常用的一句问候语总是“吃了吗”。很长时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人口一多,吃饭问题就成了困扰国家、民族的头等大事,也就沉淀在民族的共同意识之中,体现在民族的共同语言习惯当中。见面不提其他事,但问饥肠辘辘否,实在是一个民族无可奈何的选择。 “衣食足而知荣辱”,是司马迁的话,他还说过,“礼生于有,而废于无”。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五千年里,我们的人民却在饥寒、温饱的边缘徘徊。饥馑之年,贫困人家易子而食,困城之中弱肉强食,“笑贫不笑娼”广为流传,甚

5、至还衍生出“笑贫不笑盗”这样的“新俗语”。这些都是对礼仪之邦美誉的一种背反,也是贫困现实逼迫出来的无奈之举。 “你好”的问候肇始于西风东渐之初。很长时间里,“你好”的流传范围不过大城市的极小人际圈里国人还没有顾及“吃”以外的其他生存层面,遑论精神范围了。“你好”的盛行不过是最近二三十年间的事情。“你好”是跟着电话的普及开始流行的。记得当初,不少单位把“你好”规定为接听电话的基本问候语。个中原因一目了然:电话对答,有声无形,不知对方地位身份,亲疏与否更不能靠单调的“丁零零”声作出确断,再问“吃了吗”就突兀生分,“你好”就恰到好处地登台亮相,接过了“吃了吗”手中的接力棒。 交接接力棒,在运动场上不

6、过三五秒钟的事情。可从“吃了吗”到“你好”的接力却注定了必然是漫长而艰辛的。语言的流传远远落后于物质的交流和政治观念的滥觞。要想填平城乡之间的鸿沟也需时日,于是“你好”和“吃了吗”互不相扰地并存于城乡,“你好”一度被看成城里人头上的标签,乡下人口中的笑谈。但“吃了吗”逐步退出语言的舞台确是不争的事实。 “你好”比“吃了吗”少一个音节,语调上一平一扬,很不适合乡村百姓的口味。“吃了吗”已经没有任何询问的必要,再这样问候只能引得对方掩嘴胡卢。完成一次创举的重担又落在了中国农民的肩头:其威力毫不逊于当年的“大包干”。于是,许多乡下人见面,问候语就变成了“出去”、“忙什么”、“忙呢”、“抓钱去呀”这些都可以看成“你好”在乡村的衍生物,入乡随俗是基本礼仪,语言也不能例外。“吃了吗”偶尔也会露一露头,除了那些正在脱贫路上奋力前行的斗士之外,大多是从农家的宴席上主人的口中流出,有时还会为“吃好没”所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