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段孩子与同伴相处出现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年龄段孩子与同伴相处出现的问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各年龄段孩子与同伴相处出现的问题一、学前儿童与同伴相处 1.出现的问题: 当前在儿童同伴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为人处世总是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从不顾及他人。他们固执己见,很少关心他人,与他人不能和睦相处;只注重自己利益的得失,从不考虑他人的利益。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阶段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就成为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在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表现得情绪变化过快或过于激烈。 其次,有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较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
2、常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他,更不会主动地与同伴玩合作游戏。这些幼儿有时还伴有小心眼、爱钻牛角尖的现象。这些不合群的心理特征严重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除了以上所说的以自我为中心和孤僻、不合群等不良行为的存在外,还存在一种更为严重的问题,即有些幼儿有明显的侵犯他人的行为,如骂人、踢人、推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叫别人外号、故意刁难小朋友等。这些行为如不及时矫正,会逐渐使幼儿形成骄横无理、脾气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 2.原因分析: 首先,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活环境,家庭环境跟父母的教养方式应该是出现这些状况的首要原因。现在的孩子
3、多数为独生子女,接受的是祖父母的溺爱教育和随性教育,跟同伴在一起根本不懂得谦让,不能受半点委屈。况且,个别家长有“从小就不能吃亏”的思想,促使了孩子与同伴交往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其次,教师的品德素养和专业素养对新入园幼儿同伴间交往行为的影响也极为重要。孩子从家庭走进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会产生一种离开家人的不安全感,同时也会对教师有着很大的依赖感。如果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招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教师对孩子的入园自己都手忙脚乱,还怎么去组织照顾孩子呢?这种情况下,教师拿什么给孩子安全感?又怎么去抚慰和引导孩子?何谈教师与幼儿建立亲密、协调的融洽关系?如果教师不具备崇高的品德素养,对孩子没有爱心和责
4、任心,做不到对每个孩子都充满信心,而是忽视和冷落孩子,也会使幼儿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让幼儿产生孤僻、冷漠、不合群、攻击性行为等不健康的同伴交往特征。 二、小学生与同伴相处 1.出现的问题: 交往不文明,待人不礼貌。骂人,欺负同学;不自觉遵守纪律,影响集体;不尊重父母,任性,好发脾气;写字潦草,学习马虎。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友好的态度、不求上进的表现引起同学们的反感,损害了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 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中心是现在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它阻碍了小学的正常交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家庭中他们处在中心的地位,就曾有小学生说过,“在家里爸爸听妈妈的,妈妈听爷爷
5、、奶奶的,而爷爷、奶奶听我的;家里我老大!”在家庭中形成的这种自我中心的个性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服从自己,而且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周围的事物,不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 不合群。不合群的情况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对与人交往根本就不感兴趣或因为焦虑、担忧等原因而不能与人交朋友,称为交往退缩,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交往心理障碍;另一种是学生不被同伴所喜爱,与他人交往时遭到了拒绝。 2.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学生从小生活在舒适优越的环境中,娇生惯养,加上家长教育方法不当,致使孩子任性,事事以“我”为中心,与人合作能力差。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着注重单向
6、灌输,忽略双向的、多角度的民主交流的现象,学生往往被动的参与教育过程,缺乏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独立自主的积极精神。 三、中学生与同伴相处 1.出现的问题: 初一学生比较怀念往日的学校与班集体,而对新环境有一种陌生感和孤独感,很想尽快熟悉新的环境和认识新朋友,他们把童年时期的团伙交友的方式带入初中,只要性格、兴趣相同,男女生还能经常在一起游戏,因此,异性之间交往存在严重障碍的是极少数,我们发现初一是学生期向成人期过渡的初期,尤其在小学时学习、纪律等各方面较好的学生,多受老师、家长表扬、同学的称赞,到中学后,由于环境及老师的变化,自己的表现不如人意,因此,同伴的交往障碍反而大些。就问健康网 初二年
7、级学生在异性同伴交往中无障碍和一般状态的占67%,比初一年级的比例明显减少,而轻度障碍和严重障碍的较初一明显增加,男女生之间表现出极端的社会隔离,彼此之间抵触很大,这时更重视初二年级学生心理处于敏感、动态时期。丰富多彩的中学生活,人际关系面的扩大,学习内容的增多加深,又使得许多学生面临着许多困惑和迷惘。由于年龄的增长,男女生开始意识到性别问题,而且彼此注意对方,并且产生了兴趣,他们心里开始萌动一些从来没有过的新的体验与感受,开始产生神秘的骚动,这使他们感到好奇,有时又迷惑和害怕,不敢接近对方。他们善于异性同伴在什么场合可以呆在一起的社会允许程度仍然很敏感。因此在心里素质上正处在一个动荡多变的不
8、稳定年龄,为了掩饰异性同伴的向往,同性同伴交往障碍。在与同性同伴交往的同时,在异性同伴面前表现自己的长处,博得异性的好感。 初三年级的学生,对异性交往有了明显不同于初二的变化,他们同性之间同伴的交往,同性同伴障碍降低到10%,比初一、初三都低。 的交往明显打破了性别的障碍,在许多情况下,他们明显更愿意与异性同伴在一起,愿意找异性同伴说些心里话,他们开始融洽相处,表达了更多的相互喜欢的情感,以及更多情感上的相互支持。异性同伴交往障碍比例较小,而同性同伴之间交往障碍比例较高。 2.原因分析: 家庭方面因素 1.家庭结构的变化 以前,一个家庭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年人与多个儿童构成,非独生子女的社
9、会性在父母、同龄伙伴及兄弟姐妹的三维立体关系中得到了和谐发展。现在,多数家庭中儿童的数量减少为1至2个,城市孩子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且生活在家庭核心之中。家庭中的孩子群体解体,儿童失去了或绝对地减少了与同胞间的天然行为往来,终日和与其身心发展格格不入、难以磨合的成人世界相伴相随。家庭中只剩下亲子间的垂直交往,不再有兄弟姐妹间的水平交往,儿童失去了争吵打斗、迁就忍让、相互提携、互促共进的成长体验,失去了发展交往能力、解决人际冲突的天然场所。这些享受着家长“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待遇的孩子们一旦走出家庭,其内心虽有强烈的交友需要,却不懂得怎样采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愿望、沟通情感、相互尊重、处
10、理人际冲突。有学生感叹道:“高山流水,知音难求。”农村孩子以非独生子女为主,还有同胞间的交往互动,情况相对好些。 2.家教观念的偏颇 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种误区:家长们往往重物质投入,轻精神关怀;重智育,轻均衡发展;重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生活常识的获取。这种陈旧、功利的家教观念,“鸽子窝式”的居住环境,使独生子女同伴交往在缺乏交往对象、时空的处境中变得少之又少。原因之一就是父母不让交往。父母们之所以不让学生交往,有的是担心影响课业的学习,有的是担心学生交上不良的朋友变坏,有的则是两者兼而有之。51%的中学生在双休日有交往活动,但交往关系不全面。农村孩子为摆脱“背朝蓝天
11、面朝黄土”的命运,跳出“农门”,背负着亲人们沉甸甸的期盼,更是丝毫不敢松懈了学业。但农村学生大多寄宿学校,同学间吃、住、学、玩在一起,交往机会多,锻炼了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父母人格、交友方式与行为的影响 父母的人格特征、交友行为与观念是孩子与人交往的范型,孩子观察父母的社交行为,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交友方式,建立起交往观念。比如母亲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交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言谈举止,这种母亲抚养长大的儿童也易形成不善与人交际的行为特征。反之,如果父母喜欢交友,既为孩子交往创造了条件,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儿童的交往活动。 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 研究发现学生间的交往严重缺乏,原因在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实际上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往。学生虽同处一室,但他们的活动是各自孤立地进行的,每个人只为自己学习和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一人是施教者,其余人都是受教者。学生们的事只是领受和“消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成了纯粹的既定课程学习者和课堂群体规范遵守者,其正当的同伴交往需求遭到了全面的忽视。可见传统课堂教学从精神上限制了学生间交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