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浙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0105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浙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浙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浙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浙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浙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浙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浙教.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浙教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一单元 话说社区 1 社区我的大“家” 目标要求: 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情况。知道社区里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社区的思想感情。 3、行为目标: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搜集自己社区变化的资料,感受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的概况,知道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社区各种机构和设施的相关图片。 2、有关农村社区的图片或录象带。 3、有关国外社区的图片或资料。 学生准

2、备: 1、搜集有关农村和国外社区的图片和资料。 2、父辈小时候和自己以社区为背景的照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1、出示社区全景图,问:这是什么地方?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社区。 2、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中。你对社区的理解是怎么样的? 3、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社区,一起去看看社区,说说社区。 出示课题社区我的大“家” 二、我生活的社区。 1、全班学习“我生活的社区”。 2、在学习“我生活的社区”后,让学生每个人了解自己社区的名称、社区里的主要机构和单位等。 三、认识社区的设施。 1、在我们的社区里有许多公共设施,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设施吗? 2、这些设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

3、作用? 3、小组讨论:社区设施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4、调查社区中的主要设施。 第2课时 一、出示某个社区的示意图,简介该社区的情况。学生可就该社区情况提问。想要进一步了解该社区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办? 1 二、我们还调查了自己所在社区的概况。 1、小组交流。 2、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全班发言。 3、其余同学可提问。 4、说说自己的调查感受。 三、你所在社区的辖区内哪几家单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选最有特点的一家单位做具体介绍。 四、刚才,我们介绍的都是城市的社区。农村也有自己的社区,我们再到农村去看看,呼吸一下那里的新鲜空气。 1、看农村社区的录象或图片。 2、

4、说说你对农村社区的了解。 3、谈谈你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五、不同的国家的社区有不同的特色。国外的社区建设相对来说较早,也比较完善。我们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 1、看国外社区的录象或图片。 2、我们很多同学带来了有关国外社区的介绍。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你的资料是从哪里获得的? 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社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看看照片等资料就能明显感受到许多不同。 1、向相关人员搜集各种资料,了解社区的变迁。 2、看看你搜集到的社区以前的各种资料,再比较你现在生活的社区,说说你的感受。 七、总结。 2、可爱的社区人 目标要求: 1、知目标:知道社区人包括在社区里生活的人和在社区里

5、工作的人。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劳动者,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 2、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 3、行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劳动者,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 2、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 难点: 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尊重别人的劳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4、社区公仆榜。 5、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学生准备: 2 3、社区劳动者的照片。 4、有关垃圾分类投放的专访和调查。 5、搜集辩论资料。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6、一、导入。 1、出示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老人晨练;大人们去上班;小朋友们高高兴兴上学去。 2、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更舒适,社区里有那么多的人在默默地工作着。我们作为在社区中生活的人,又该怎么做呢? 二、认识了解社区干部。 在走访社区时,我们已经认识了我们的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中,像他这样勤勤恳恳为大家工作的社区干部还有很多。我们再来认识几个社区干部。 出示公告,了解社区中一些分管干部名称。 三、学习你就是我们社区的奶奶。 1、社区干部的工作还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他们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则故事,看看对你有什么启发。 2、学生自由读故事,并划出最使你感动

7、的句子。 3、和你的 同学交流年的感受。 4、你所在的社区中,有没有这样的社区干部? 5、夸夸社区的好干部。 6、补充:社区主任的酸甜苦辣。 四、在社区里,除了社区干部和民警,还有许多的劳动者为我们的社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1、观察一位劳动者的工作。 2、请他介绍一下,他每天要做些什么,是怎么做的。 3、在社区里,这些人的工作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4、如果没有他们的工作,我们的社区将会变得怎么样? 5、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尊重他们的劳动? 五 总结。 第2课时 一、组织辩论赛。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社区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如经管社区学院等。原本由学校承担的午间、

8、放学后管理,对学生来说有许多不必多言的好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教师的教学精力。于是,有人提出可以由社区来承担。对此,你持什么观点? 1、双方围绕各自观点搜集有关资料。 2、双方各派4位同学担任主辩,其余同学旁听。 3、旁听的同学为自己一方提供更多的辩论资料。 4、双方分别提出观点,并阐述理由。 5、旁听同学根据辩论情况提出反驳意见。 3 二、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调查。交流调查情况。 1、你所在社区有没有开展此项工作? 2、访问环境保护专家;为什么要将垃圾分类回收? 3、本社区垃圾处理现状。 4、访问社区主任:将采取哪些措施实现本社区内的垃圾分类回收? 5、小调查。 6、观察记录垃圾投放情况。

9、 三 总结。 3、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中正在开展的各项活动。 2、积极参加社区中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3、了解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意义,鼓励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极参与社区中的各项活动,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小小志愿者。 2、难点: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某个社区的暑假活动计划。 国外志愿者服务介绍。 2、学生准备:了解所在社区的共建单位以及这些单位对社区的贡献。 收集一些关于志愿者的活动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10、了解社区中正在开展的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 2、初步了解社区中志愿者的相关情况以及一些志愿者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志愿者活动中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举例说说身边的社区活动。 “每到节假日,咱们生活的社区经常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你能说说你所看到过的活动吗?” 2、看看书中第16到17页中的图画。 “书中也有许多有关于社区的活动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都是些什么活动吗?” 3、结合实际情况讨论 “同学们很聪明,也说的很好,那请你再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在这些活动中,哪些是我们社区有过的活动,是自己看到过的?参与过的?待会儿请你来说一说。” 4 4、反馈 “你能把当

11、时的活动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5、谈体会 “你参加了这些活动都有些什么感受?什么收获吗?” “听了同学的介绍你又有什么感受?什么收获呢?” 二、展示社区的暑假活动计划 1、出示活动计划 “看一看这个暑假活动计划,你对哪项活动最感兴趣?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2、分组讨论,提交方案 “如果你是这个暑假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你将怎样组织安排这些活动呢?接下来,请你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制定一个最好的活动方案,然后我们评选出一个最佳的活动设计方案。” 3、展示各个小组的设计方案 “请你说说,你们小组为什么这样制定计划?” 三、初步了解志愿者的相关情况 1、简要介绍什么是志愿者。 2、介绍

12、一些国外志愿者的相关情况。 3、鼓励学生参加到志愿者的活动中去。 “你愿意成为志愿者吗?你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人吗?你愿意把爱撒满人间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愿意,希望大家能多参与到其中去。” 四、布置课后作业 1、收集一些志愿者的相关情况。 2、收集一些我们社区的志愿者的相关活动情况。 3、整理你自己参与过的志愿者活动的相关情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意义,鼓励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3、鼓励学生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参与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服务中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学生介绍收集到

13、的有关与志愿者以及相关服务的资料。 2、介绍“服务菜单进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情况。 “参加志愿者活动是我们每个青少年应尽的义务,下面我们来看看服务菜单进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情况。” 3、“你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吗?” 二、知心姐姐的话 “有的同学很想参加志愿者活动,但是他遇到了一些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我们一起帮他想想办法。” 1、提出问题 “书上是3个小朋友他们想做好事,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困惑,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有些什么困难。” 2、分4人小组讨论 “假如你是这几个小朋友,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解决? 假如你是知心姐姐,你又会怎样回答他们呢? 你在活动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也请你和大家说说

14、,让同学们来帮帮你” 3、讨论后集体交流 4、填写书中第19页中“知心姐姐的话”。 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社区活动的情况,让我们对自己参加社区活动的情况做一番回顾。请同学们填一填,写一写。” 1、自己根据整理的情况资料填表格,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 2、与组内同学交流,请同学给你一个公正的评价。 四、总结 1、“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区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如果你在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遇到困难,你将怎么办?” 2、说说你今后打算。 4、走进社区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所在社区的大致位置、大小和环境。 2、走访社区中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

15、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3、描绘社区的明天,让学生坚信社区的明天会更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社区的大致位置。 走访社区中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 2、难点:每个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情况,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 强社区的凝聚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某个社区的示意图图例。 了解社区里的历史遗迹、古迹和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 空白的社区区域图。 2、学生准备:考察所在的社区,走访社区干部、社区老人。 查找地名志。 社区设施小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学生所在社区的大致位置、大小和环境。 2、走访身边的人,了解他们对社区的贡献,激发学

16、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教学过程: 一、学画示意图 1、了解社区有的一些配套设施。 “这是一个社区的示意图,你能看明白吗?你能根据这张图画告诉我们这个社区都有些什么地方吗?” 6 2、学习画示意图的方法 “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画一张咱们社区的示意图。” 先确定社区的大致范围。 画出社区里的小路。 用不同的颜色,按一定的比例画出社区内主要建筑的位置。 先在图上标示,再在旁边注出单位建筑等名称。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同社区的同学交流 “咱们很多同学都是住在同一个社区里的,现在请你们拿着自己的示意图和他们交流交流,看看还有那些地方需要修改。” 5、请画的

17、好的同学将示意图展示 展示 “请你现在充当一名解说员,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社区。” 点评 “你能说说这位同学的示意图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哪些地方是还需要改进的,怎么改吗?” 6、小结 “同学们都画的很好,课后你们可以拿着示意图,与社区中的示意图比对一下,把你的图画的更完美一些。” 二、了解身边的人 1、教师举例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对咱们的社区有很多的贡献,即便是社区中的一位普通居民,也在为社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老师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 2、学生说说 “下面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对社区有贡献的人。” 3、谈谈体会 “当你了解了这些人,同时也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之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三、

18、总结 “是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应该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只是捡起一张废纸。我们要牢记一句话不应恶小而为之,不应善小而不为,社区是我家,我爱我家,人人有责。” 四、课后作业 1、了解社区的历史遗迹。 2、设计你心目中的社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社区里的历史遗迹、古迹,历史名人。 2、描绘社区的明天,让学生坚信社区的明天会更好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社区的今天是美好的,社区的历史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你知道咱们社区有哪些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吗?” 二、了解社区的相关历史 1、历史遗迹 2、历史名人 7 三、设计理想

19、的社区 “咱们是社区很美,但是你会发现社区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完善,如:有人提出社区要开办社区学院,有人提出社区应该有自己的社区食堂,还有人提出要有完善的照顾服务当然,这些都是大人们的想法,那你心中理想的社区是什么样的呢?” 1、4人小组讨论 “社区应该有些什么配套设施,哪些是你们觉得特别需要的。” 2、反馈 “你觉得些设施是必须要的,哪些是可以省略的,哪些是为咱们设计的。” 3、根据黑板上的计划画出图纸 “请你试着把一些设施合理地安排上去,如:医院、学校、活动室” “不要忘记小路与周围的环境、绿化等” 4、学生画示意图,教师适当地给一些意见。 5、评选最佳设计图 学生展示,并进行介绍。 教师和学

20、生一起点评。 四、总结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社区的明天要靠你们,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好好学习,为将来打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单元 生我养我的地方 1、我的家乡在哪里 目的要求: 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了解书信的一般常识,使学生萌发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2、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1、中国地图、江省地图。 2、与当地邮局联系,准备实地参观采访。 3、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

21、、信封。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导,激情导入。 1、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2、是啊,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3、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8 1、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找找自己的家乡。 3、自主合作,找到家乡。 几个学生自由组合成“找家乡小队”,在省地图上找家乡。 小队上台指着地图汇报。 4、开展小型的在地图上找家乡比赛活动。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

22、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书本的空格中。 2、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3、学生上台展示。 四、小结谈体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谈谈上节课的学习收获。 二、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1、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二十年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说说自己二十年后担任的角色。 3、二十年后,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三、思乡:多种形式的联系方式。 如果我们想念亲人,想念家乡,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呢? 1、讨论。 2、自由发言:可以打电话,可以发电报,可以发E-mail,可以写信 3、自由选择一种联系方式,研究如何利

23、用这种联系方式表达思乡之情,老师将选择相同的学生归为一组。 4、开个“思乡新方法”展示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上台介绍思乡方法。 四、书信:寄托赤子情的蓝舟。 老师以一 封信的自述的形式,把“一封信的旅程”生动地讲给同学们听。 1、听书信的自述:我的旅程。 2、教师拿一封信作为示范,将书信的一般格式向学生介绍。 3、教师以一个信封作为示范,向学生介绍信封的一般格式。 4、学生照样子试写信封。 五、实践:组织参观当地邮局。. 2、我来做个小导游 目的要求: 1、知道了解家乡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是一种爱家乡的表现。 2、在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24、3、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多方面地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 难点:能为家乡的某项活动出一个金点子。 9 教学准备: 1、西湖俯视图、西湖十景图片、西博会活动图片。 2、每位学生一份调查报告。 3、准备与家乡有关的民间故事、各种活动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家乡的山山水水,你了解吗?你熟悉吗?今天,我们要试着当一回导游,不但要自己了解熟悉自己的家乡风光,还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先看看丹西小导游是怎么做的? 二、第一站:风景线。 各位游客,欢迎光临我的家乡杭州市。你们知道杭州有哪些名胜古迹吗? 今天我们到的第一站是“西湖十景”。小导游指着游览图

25、,逐一向游客介绍西湖十景。游客可以随意向导游提问。 三、第二站:参观角 参观博物馆,介绍杭州的历史文化。 四、第三站:调查角。 1、小导游向“游客”展示一篇西博会上学生写的小文章。 2、小导游采访“游客”。 3、采访话题: 你的家乡举办过什么活动? 你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活动? 你喜欢哪些项目?为什么? 4、为家乡的活动出个金点子。学生讨论。 总结: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再见! 第二课时 一、了解课前准备情况。 二、试做一个小导游。 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合作伙伴,整理搜集的资料。 2、向同学们介绍家乡的风光。 3、学生评议。 4、学生谈当小导游的体会。 三、试做一个好导

26、游。 建议写一份调查报告。 四、 课后组织将有价值的调查报告送往有关部门。 3家乡特产知多少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感受祖国物产丰富。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 3培养搜集资料,处理材料的能力。 10 教学重点: 多种渠道地搜集家乡特产的宣传资料,广泛地知道各地特产的名称。 教学难点: 能够找到家乡的特产和自然环境有关,与当地经济发展有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哪些特产。 2、能够发现特产与自然环境、当地经济发展有关。 3、感受祖国地大物博,激起爱祖国的豪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祖国地大物博,激起

27、爱祖国的豪情。 教学难点:能够发现特产与自然环境、当地经济发展有 教学准备: 广泛搜集家乡特产和祖国各地特产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了解特产: 1、什么是特产?特产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产品,他不为其他地方所有,也指一个地方的著名产品。 1)图上的这些人在干什么? 2)你知道他们在采购那些特产吗?这是哪些地方的特产? 3)如果图上画的是咱们家乡,又会有哪些特产值得人们采购呢? 丝绸、龙井茶、张小泉剪刀等 二、 学习我国的特产: 1、你知道我国各地有哪些特产吗?学习课文。学生汇报。 1知道新疆的吐鲁番葡萄,云南周城镇的扎染,吉林长白山人参,浙江金华火腿,宁夏的五宝、海南的橡胶等等,都是著名的特产

28、。 2根据学生说的随机课件出示特产的图片或资料。 三、 学习特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看看书想一想并做练习: 把特产与地名用线连起来。 海南 水稻 福建武夷山 花蟹 台湾大鹏湾 铁观音茶 江苏泰州市 橡胶 1、请说明这些特点的形成和家乡的哪一因素密切相连。 2、根据这些特点的形成和联系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哪些特产可以大力开发? 四、 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搜集到的特产的图片、包装、宣传画、实物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交流,全面了解家乡特产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11 2、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 教学重点:培养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29、如为特产设计广告词、外包装等。 教学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介绍、宣传家乡的特产。 教学过程: 一、说特产。 1、小组交流,小组内将自己家乡的特产向同学作介绍。 2、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 学生可以独自拿出自己搜集的资料,配合自己的解说词,在台上当众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上台介绍一种特产的产地、特点、加工、历史等。 1、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2、动脑筋:你知道家乡的特产跟什么有关吗? 二、宣传特产。 家乡的特产是我们引以为荣的。怎样使家乡的特产享誉全国,走向世界,为家乡的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 1、小组选择最喜欢的一种特产。 2、小组准备特产发布会。老师提

30、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1经济文化:了解特产的经济及文化。 2地理环境:特产生长或生产所需要的特殊地理环境。 3科学生产:怎样提高特产的质量等。 4创造性写作:怎样做广告,写创意广告词,宣传优质产品,树立品牌意识。 5美术:为特产设计外包装。 6社会生活:怎样选购到优质的特产。意识到优质特产的生产和销售需要人们共同努力。 7连锁效率:品牌特产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广而告之:特产发布会。 4 了不起,家乡人 教学目的: 1了解家乡优秀人物的事迹,向他们学习。 2领会为建设家乡、造福家乡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们的精神品质,为家乡有这样的创业者感到自豪。 3树立建设家乡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实

31、地采访调查家乡名人名事,设计一张“家乡一日游“路线图。 教学准备: 搜集家乡优秀任务的事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优秀人物的事迹,激起学生向这些人物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2、领会为建设家乡、造福家乡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们的精神品质,为家乡有这样的创业者感到自豪 一、谈话揭题: 我们的家乡是可爱的,美丽的,富饶的,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都希望家乡建设得更好。你可知道,今天的家乡是由许多各行各业的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建设起来的?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些“了不起的家乡人“,领12 略家乡人的了不起。 板书:了不起,家乡人 二、走近家乡名人,了解家乡名人。 1、阅读课文,你知道课文中写的这些名人

32、吗? 2、请学生根据课外搜集的资料,补充介绍课文中的名人和家乡的名人。 3、播放有关名人的碟片,学生观看。 4、你想对这些名人说什么: 5、提问,柯桥有那么多为家乡作出贡献的人,他们和名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3、小结:家乡的建设还需要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共同创造。 4、请学生说说平时所见所闻普通人共同创造我们家乡的故事。 三、走进家乡名人,采访名人名事。 你的家乡有哪些名人?你知道他们的事迹吗?今天,我们准备走进这些名人的生活,去亲身感受这些名人名事。 1、小组制定“家乡名人调查计划“。 2、全班交流调查计划。 3、修改调查计划。 4、师生共同提出值得注意的事项,如交通安全、文明礼貌等 5、准备

33、工具:笔、笔记本、照相机等。 6、调查采访。 第二课时 一、采访回顾: 上节课,我们不仅走进了古代名人,还走进了现代名人生活,了解了家乡名人的许多事迹,使我们真正为家乡拥有这样的名人感到骄傲。 1、学生展示采访成果 2、学生谈采访收获以及遇到的困难。 二、设计“家乡一日游“路线图。 同学们,对于家乡,我们了解了许多,包括家乡的风光,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名人等等。我们为此感到骄傲,感到自豪。让我们的家乡诚招八方游客,笑迎四海佳宾,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更富裕。 1、四人小组合作,一起设计“家乡一日游“路线图。 2、小组派代表利用自己设计的路线图,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乡。 3、同学相互评价,评价内容为

34、: 1)路线图 2)介绍情况 4、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有这些可爱的家乡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了家乡而奋斗,我们的家乡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富裕,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好学习,将来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吧! 第三单元 东西南北中 1 我国的行政区 目的要求: 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版图,知道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2知道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能通过活动按照要求说出一些行政区的名称, 指出它们在地图上相应的位置。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了解我国的行政区设置包括台湾在内,省、自治区、直

35、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数量和名称。掌握首都、家乡所在省份的名称和所处的位置。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寓知识于趣味学习活动之中,重过程的展开和有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我的祖国和龙的传人的歌曲磁带。 2掌握学生对祖国版图和行政区设置的了解情况。 3中国一级行政区域图。有中国一级行政区域地图拼图学具更好。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读图导入。 1导人建议:课前准备时播放龙的传人,营造气氛。 2学生结合图片自学单元提示语,说说读懂了什么,有何疑问。 3教师展示地图并指图讲解单元提示语: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它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相

36、距5500公里,东西相距52阗公里,当东方迎来曙光,西部却仍是星斗满天;南方已开始炎炎的盛夏,北部有的地方却依旧雪花飘飞。我们的祖国,拥有五千余年的文明,有辽阔的疆域、复杂的地形、壮丽的山河、丰富的资源、众多的邻国。21世纪的中华大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国际威望与时俱进。港澳已经回归,台湾问题最终也会解决,祖国必将实现统一。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让我们从了解祖国做起,来表达自己的热爱祖国之情。这一课我们主要通过读图拼图活动学习了解祖国的行政区划。 4出示课题我国的行政区。 二、认识祖国地图。 1图上标出了祖国共34个一级行政区的形状位置,你能找到首都北京市的 位置吗?自己读图,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

37、完成任务一。 交流建议: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合作或比赛氛围中学习。 2在我的祖国的优美背景旋律中,老师组织以指图为形式的学习活动。 建议:以“考考你”为形式穿插复习活动,比如“你能指出最大的省、市或自治区吗?最北的省、市或自治区呢?最南的省、市或自治区呢?最小的省、市或自治区呢?其他的呢?”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出题。 3说说家乡省份的名称和位置,家乡省份周围省份的名称和方位。 4小结:我们伟大祖国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柑当于整个欧洲(比整个欧洲1016万平方公里略小),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上,分布着34个一级行政区,包括台湾在内,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

38、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在祖国的东部偏北方位。整个中国地图像一只东方雄鸡引吭高歌,又像一条东方巨龙腾飞于太平洋西岸。 三、地图考察队。 1成立地图考察队,完成任务: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在第二大河黄河的南面,请将两条大河用你喜欢的颜色笔描一描,看看黄河是不是像一个巨大的“几”字,长江是否像两个“W”相连。 2写出黄河、长江经过的省、市、自治区名称。在交流中总结出黄河经过的省、市、自治区有9个。长江经过的省、市、自治区有11个。 14 四、评选“了解祖国之星”,现场采访他(她)是怎样了解到关于祖国行政区的知识的。 五、课后作业: 1拼中国一级行政区拼图学具。 2和家人比赛说祖国的一级行政区名称,了解各地的

39、土特产,为下一堂课做准备。 第2课时 课前准备: 了解各地的土特产,有条件的可准备中国一级行政区拼图或电子拼图学具。 教学过程: 1在看图想像中巩固上节课所学。 A看地图是很有乐趣的,因为它可以发挥我们的想像。请将书上的中国地 图和山东省、青海省地图与它们各自相像的事物联系起来。 交流。 B请观察中国行政区图,你还想像过其他一级行政区图像什么吗?(比如台 湾省形似梭子或香蕉,海南省形似菠萝,黑龙江像天鹅等。) C我们的家乡所在省份叫什么?看浙江省地图,你觉得浙江省像什么?(蝴 蝶) 2在“快乐编童谣”穿插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 A喜欢编童谣吗?出示童谣例子:台湾福建乌龙茶,西藏雪莲花,新疆葡萄

40、哈密瓜 B祖国地大物博,各地有不少特产,你了解到哪些,最好说出是属于哪个省市自治区的特产。 C编童谣只是我们用来记住我国行政区的一种办法。童谣有各色各样的编 法,除了“地方+特产”,你还可以新发明其他方法,摘取创意之星的桂冠。要求: 必须有一级行政区名称,句数不限,琅琅上口最好,避免低级俗气。 举例记国名的童谣: 西亚来了个阿拉伯(指老大爷),匆匆走过新加坡(指坡道),搬开几盆爱尔兰 (指兰花),迅速放好土耳其(指千种棋),去叫秀才摩纳哥(指一位男子)。摩纳哥捧着立陶宛(吃饭的碗),他让阿富汗(指汉子)替他下。阿拉伯笑他不敢下,竟然笑掉了葡萄牙(指牙齿)。 D交流汇报。 3评选“创造之星”和“

41、童谣之星”,现场采访他(她)如何了解到关于各省份特产的有关知识,进行表扬性评价。 2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目的要求: 1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 2在拓展性学习中,初步了解祖国其他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包括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内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隋。 3了解人们保护黄河、长江所采取的行动,增强环境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提高运用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了解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领会它们能成为中国锦绣河山、灿烂文明的象征的原因,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

42、自豪之情。 15 2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提高运用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的能力。 难点: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提高运用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歌曲我的中国心。 2搜集关于祖国锦绣山川和文明成就的图片、名人言论、诗词,搜集关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理之最的知识。 3了解人们为保护黄河、长江的环境所采取的行动的资料。 学生准备: 1搜集包括明信片、门票、电脑打印的图片、亲朋好友或自己与名山大川合影的照片、邮票等资料,内容要求:关于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或反映祖国其他名山大川的图片资料均可。 2了解搜集长江、黄河环境问题的相关信息。 3搜集关于祖国锦绣

43、河山和文明成就的名人言论、诗词。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有这样一种说法: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生活的地方,人们都熟悉我的中国心这首动人肺腑的歌曲。把这首歌唱遍神州唱向世界的是香港著名歌星张明敏先生。请听歌曲我的中国心。 2为什么这首歌能打动亿万人民的心?歌词中为什么用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作为祖国的象征?自学课文寻找答案。 二、图片和言论: 1结合课文图片部分和提示语,自学课文内容,想一想为何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能成为祖国的锦绣河山和文明成就的象征。 2学生交流汇报,老师穿插讲解图意、言论意思,引导学生谈谈对图片、言论的理解,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诗句,理解言论、古诗中对

44、中华锦绣河山的衷心赞美。 A“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你会唱吗?你知道歌中唱到的长江与三国有何关系吗?曹操率领肋万大军南下,意图一举吞并吴蜀两国,没有料到,吴蜀联盟军几万人马在周瑜、诸葛亮的指挥下,在长江赤壁一战而胜。如今,长江依然滚滚,英雄早已不见。杜甫在诗中这样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很多的例子能说明长江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联系在一起。早发白帝城你读过吗?(诵读理解早发白帝城:白帝城的地理位置为三峡一带,位于长江中游。)解读三幅有关长江图片:源头、三峡、人海处。 B不到长城非好汉,请看图:长城风光。交流关于长城的言论,你知道哪些关于长城的歌谣、诗词、传说或其他文化知识?(歌曲长城长、故事孟姜女哭倒长城等。) C“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