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1089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9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教科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教科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教科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教科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x(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科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第 1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重点、难点: 1. 用刻度尺测长度 2. 刻度尺的读数方法 知识点分析: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发现并提出问题 做出猜想和假设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 第 2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得出结论或提出新问题 长度的测量 1.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米 常用的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和纳米。 在我

2、们的物理学中统一国际单位制。 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m106m 1nm109m 正确使用刻度尺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用的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最后应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分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 使用时: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和正确观察。 正确放置的关键是做到: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

3、被测对象的一边,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刻度尺的刻度线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学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2cm的长度,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有估读数,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长度单位的换算 应掌握km、m、dm、cm、mm、m六种单位间的换算。 正确认识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实验原理的局限性、环境与人为的客观因素等。 减小误差的途径:选用准确度较

4、高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在长度测量中,常遇到一些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如球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但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特殊方法是可以测出它们的长度的。下面是在测量中常用到的几种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化曲为直: 第 3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以多测少或以少测多: 替代法: 利用工具平移: 例1. 用皮卷尺测量球场的宽度,记录的数据是25.36米,这个皮卷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A. 1mm B. 1cm C. 1dm D. 1m 解析:本题要求“由数据推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

5、,根据的是记录数据的规则。根据规定,记录数据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那么倒数第一位就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本题中该位是十分之一米,也就是1分米,所以本题应选C。 正确答案:C 考点分析:考查学生对测量结果的正确记录。 例2. 某人用学生三角尺测同一个木块长度时,记录下五组数据:6.78cm,6.74cm,6.771cm,6.93cm,6.75cm。其中哪几个数据的记录是正确的?平均测量值是多少? 解析:第组数据的准确数与其它四组不同,这肯定是读数错误造成的。由于学生三角尺最小刻度值为毫米,因此第组数据记录到0.01mm时就出现了二位估读数,属无效数据。在计算平均测量结果时应排除无效的和错误的,同时

6、仍应保留一位估计数,第二位应四舍五入。第三位不用出现。 正确答案: 第 4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答:第组测量数据是正确的。木块的平均长度为6.76cm。 考点分析:考查学生正确挑选实验数据和利用平均值法减小误差的方法 例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 只要取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 D.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解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实验原理的局限性、环境与人为的客观因素等。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设法减小误差,不可

7、能消除误差。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由于方法不当、人为主观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实验中错误应该避免也能够避免。 正确答案:选BCD 考点分析:考查学生对误差的理解 例4. 手边有三把刻度尺,第一把分度值是1 dm,第二把分度值是1 cm,第三把分度值是1mm,请问哪把刻度尺最好,为什么? 解析: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它的分度值,但它还和测量时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有关,应该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在不知道具体的测量要求时,不能确定用哪把尺最好。 答案:不能说哪把刻度尺好。因为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它的分度值,但它还和测量时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有关,应该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在不知道具体的测量

8、要求时,不能确定用哪把尺最好。 例5. 如图所示,用两种尺来测两个物体时记录数据应为:A图为_cm,B图为_cm。 解析:刻度尺使用前: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最后应看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正确答案:2.0 2.50 考点分析:考查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例6. 如何测一张纸的厚度? 解析:由于一张纸的厚度非常小,比平常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还小,无法直接测出,但是我们通过学习知道可以以少测多,可测n张纸的厚度再除以n;测细铜丝直径可测出密绕后n匝的宽度再除以n 正确答案:取同样的纸1000

9、张,然后测出其总厚度为D,则每张纸的厚度就为dD/1000 一. 填空题: 1. 在km、m、cm 、m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学生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是 。 2.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60m mm nm。 0.00026m km cm。 0.5m2 cm2 mm2。 3104mm3 dm3 m3。 3. 王刚在做了一些测量后忘记了在记录的数据后标明单位,请你帮他补上适当的单位。 -一张纸的厚度是7.3102 ; 第 5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某同学的身高是15.8 ; 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5.8l ; 王刚左手大拇指指甲的宽度是12.9 。 4. 在用放大倍数为

10、2104倍的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某动物细胞结构的图片中,用刻度尺测得该细胞的直径约1.6cm,则该细胞的实际直径约为 m 5. 如图所示,张晓用他自己的直尺测一木块的长度,他所用尺的分度值是 ,该木块的长度是 cm,合 m 6. 教室后面墙壁上挂着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所用的比例尺是1:600万,则在地图上长lcm的铁路线实际长度为 km,地图上lcm2的土地实际面积为 m2。 二. 选择题: 7. 体育老师想测量新整修过的学校操场的长度,请你帮老师从下面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A. 长为40 cm,分度值为1 mm的钢尺 B. 长为1.5 m,分度值为1mm的塑料尺 C. 长为4 m,

11、分度值为1 cm的钢卷尺 D. 长为30 m,分度值为1dm的皮卷尺 8. 下图是用厚刻度尺测同一木块长度的四种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9. 八年一班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刻度尺测同一支新的仙鹤牌HB圆铅笔的长度,记录数据如下,其中数据是错误的 A. 171.2 mm B. 1.712 dm C. 0.01712 km D. 0.1712 m 10. 为了验证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王旭用一把分度值是毫米的钢尺测量一本课外书 的宽度,然后把尺放在冰箱中,过一段时间后,他从冰箱中取出钢尺再一次测量此书的宽度,这个测量的结果与第一次的相比将会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无法比较 11

12、. 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三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6 cm、13.44 cm、13.44cm,测得的结果应表示为 A. 13.447 cm B. 13.45 cm C. 13.46 cm D. 13.44 cm 三. 实验题: 12. 随着老城的改建,李奶奶家买了一套新居,新居客厅有一扇窗户,看上去窗户的高度好象比窗户的宽度长,在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请你帮李奶奶设计一个比较窗户的高度与宽度长短的方法。写出你所用的器材和操作方法。 第 6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一) 一.教学内容: 1

13、. 认识运动 2. 运动的描述 二. 重点、难点: 1. 认识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2. 认识物理学中的最基本的运动是机械运动。 3. 认识微观世界的运动。 4.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他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三. 知识点分析 认识运动 1. 宏观物体的运动: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对参照物的理解: 参照物的选取

14、是任意的。 不能选取所研究的物体本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相同,它们彼此相对静止。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他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微观世界的运动: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一、填空题 1. 关于下列物质世界常见的运动方式,各举两个典型例子 物体的机械运动 分子热运动 原子内部运动 2. 宇航员在用哈勃望远镜观察时,它们之间是相对 的。 3. 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

15、话是以 为参照物;地球东部卫星点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 为参照物。 4. 对于物体的运动,我们可以这样分类:从视觉的直观性上分,可以分为 和 两类;从运动轨迹上分可以分为 和 两类。 5. 物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探索世界的 、 和 的规律。 6. 我们常见到的滚滚的车流属于 运动,春季里的花香是由于 运动造成的。 7. 常见物质以固态、液态、气态存在,这三种状态存在主要与 的情况有关。 8. 物理学中把物体 叫机械运动。 9. 一切物质都由 组成。原子由 、 组成,原子核又由 、 组成,而它们内部还有结构。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一.教学内容: 3. 运动的速度 4. 能量 二. 重点、难点:

16、第 7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1. 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不同。 2. 掌握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利用求出平均速度及速度的单位。 3. 知道一切物体都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应不同能量。 4. 知道能量之间可以转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三、知识点分析 速度、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平均速度 1. 速度的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国际单位:米/秒 常用单位:千米/时 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3.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

17、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速度计算: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s与t成正比,s与t的比值是不变的,即v是不变的。 4. 变速运动及其平均速度: 变速运动:常见运动物体的速度都是变化的,叫做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用来粗略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它不能把物体在某段路程内的的运动快慢都精确地表示出来。 其中,s表示某段路程,t表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表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能量 1. 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 2. 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不同运动形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 3. 能量

18、形式具有多样性。 4. 几种最基本的能量形式:光能、太阳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核能。 5. 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也可以互相转移。 6. 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 一、填空题 1. 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 2. 仿照表格中的例子填空,说明某一物体具有某种形式的能量或某一现象中伴随某种能量 弯曲的弓 弹性势能 流动的河水 动能 重力势能 燃料贮存 灯火照明 电能 第 8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内能 3. 请在以下小箭头上填写发生这一能量转化的装置、器具或设施 4下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该图

19、像,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信息一:它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二: 。 信息三: 。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复习 重点、难点: 1. 认识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2. 认识物理学中的最基本的运动是机械运动。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及速度是如何定义的。 4. 会用公式计算速度、路程和时间。 5. 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认识微观世界的运动。 6. 知道不同能量间可以相互转换 知识点分析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物质世界的能量: 第 9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1. 能量的种类 2. 能量的转化 3. 能量的利用 例1. 中

20、国长江科学考察探险队乘坐的中华勇士号橡皮艇在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静止的 B. 以江水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静止的 C. 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静止的 D. 以探险队员为参照物,橡皮艇是运动的 解析:若以岸边地面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橡皮艇、江水都向下游运动,而且运动得一样快,而岸边的树是不动的。因此,上面的几种说法中只有“以江水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静止的”的说法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例2. 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1分钟通过了1200米的路程,小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A. 1200米/秒 B. 20米/秒 C. 60米/秒 D. 0

21、.5米/秒 解析:已知: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t=1分钟=60秒,通过的路程s=1200米,求:小汽车行驶的速度 解: 答:此题应选 例3. 长20米的一列火车,以36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米。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秒? 解析:火车过桥的全部过程是指从火车头进桥到火车尾驶出桥的全部过程,所以,所通过的路程s应等于桥长与列车长之和。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t 答案:已知:t=36千米/时 s车=20米 s桥=980米 求:t 解:列车过桥时间 = =100秒 答:这列火车过桥要用100秒。 例4. 两个火车站之间的铁轨为双轨。两列火车同时从两个火车站相向开出。一

22、列火车的速度是20米/秒,另一列火车的速度是68.4千米/时。开出后两列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经90分相遇。两个火车站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v=36千米/时=10米/秒,即可解析:在90分钟的时间里,两列火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行驶的路程如果分别为s1和s2。那么两个车站之间的距离s应等于s1和s2的和。 答案:已知:21=20米/秒 2=68.4千米/时 t=90分 第 10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求:s 解:其中一列火车的路程 s1=1t =20米/秒9060秒 =108103米 =108千米 另一列火车的路程 s2=2t =68.4千米/时时 =102

23、.6千米 两个车站间的距离 s=s1+s2 =108千米+102.6千米 =210.6千米 答:两个火车站之间的距离是210.6千米 考点分析: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 例5. 从甲地到乙地全长60千米,汽车以3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15千米后,接着又以4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到乙地。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解析:汽车行驶的总路程是60千米。汽车在前15千米行驶的速度是30千米/时,由此可以求出汽车行驶这15千米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汽车在后一段行驶的路程是60千米15千米=45千米。速度是45千米/时,汽车在后一段行驶的时间也是可以求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根据汽车行驶的总路程和总的行

24、驶时间求出它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了。 答案:已知: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s=60千米 s1=15千米 1=30千米/时 2=45千米/时 求:v 解:汽车在前15千米行驶的时间 汽车在后一段行驶的路程s2=ss1=60千米15千米=45千米,行驶的时间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40千米/时 答: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40千米每小时。 考点分析:考查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例6.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而行,他们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在后退。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时,_汽车运动得最快。 解析:甲、乙、丙

25、三个人各以自己为参照物,即事先假定自己为不动的物体来观察另外两辆汽车的第 11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运动。从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可以断定乙汽车和甲汽车运动得一样快。从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和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往后退,可以断定丙乘坐的汽车行驶在甲乘坐的那辆汽车的前面,所以它运动得最快。上面的两个判断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进行观察,得出的结果。 正确答案:丙 考点分析:考查学生对参照物这一概念的理解 一. 填空题 1. 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一乘客感觉车站逐渐远离而去,他是选择 为参照物的,若车速为10米/秒,那么1小时后离车站的距离为 千米。 2.

26、目前我国火车的最高速度为140千米/时,上海地铁列车最高速度为25米/秒,两者相比,前者速度较 3.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 分钟。 4.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有: 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我们在观看长跑比赛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快些,这是采用上述第 种方法;而裁判员认定,到达终点用时间少的运动员跑得快些,这是采用上述第 种方法。 5.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则两车速度之比为 ;若两车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则两车速度之比为 。 6. 某运动员在一次10

27、0m比赛中,前5s钟跑了40m,之后又以12m/s的速度跑到终点,则这个运动员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 m/ 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 s。 7. 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它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二: ; 信息三: 。 二. 选择题 1. 放在沿水平平直轨道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 关着的车门 B. 这列火车的机车 C.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D. 从桌旁走过的列车员 2. 大型加油飞机给受油飞机在空中加油,处于相对静止。这时 A. 加油机和受油机飞行方向相同,但

28、加油机速度大 B. 加油机和受油机飞行方向相同,但加油机速度小 C. 加油机和受油机飞行方向相同,并且速度大小一样 第 12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D. 加油机和受油机飞行方向相反,并且速度大小一样 3.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4秒钟内通过20米的距离,那么,它在前2秒钟内速度一定是 A. 80米/秒 B. 10米/秒 C. 5米/秒 D. 无法确定 4.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通过的路程是甲的1/4,则甲的运动时间是乙的运动时间的 A. 1/4 B. 1/2 C. 2倍 D. 4倍 5. 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为2.5米

29、/秒,经过一座全长100米的桥,从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伍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总共需用 A. 40秒 B. 50秒 C. 60秒 D. 80秒 6. 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一定是 A. 10m/s B. 7.5m/s C. 5m/s D. 不能确定 三. 计算 1. 小刚上午9点出发骑车前往相距12千米的外婆家,动身前他打电话告诉外婆他到达的时间,他先以15千米/时的正常速度骑了12分钟,因在路边书摊买书用了6分钟,为了不迟到,他随后以18千米/时的速度骑行,最终按时到达外婆家。求:(1)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2)小刚在电话里约定的到达时间。

30、 2. 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长96cm的引火线引爆,引火线燃烧的速度为0.8cm/s,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5m/s的速度向安全区跑去,问他能否在爆破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远的安全区? 第三章 声 一.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声音 2 乐音的三个特征 二. 重点、难点: 1. 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声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 2. 了解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3. 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4. 常识性地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5.

31、 知道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三. 知识点分析: 什么是声音? 1.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而发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的传播: 1) 声波: 2) 介质: 3) 声音靠介质由近及远地传播出去。真空不传声。 4) 声速: 5)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6)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发声体振动发声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人耳接受到声波引起听觉。 3. 人耳的听声能力: 第 13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频率: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单位:赫兹 次声:低于20Hz的声 超声:高于20000Hz的声 乐

32、音的三个特征 乐音:悦耳的声音称为乐音。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1. 音调:是指乐音的高低。 它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 2. 响度: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也叫音量。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还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有关。 3. 音色:声音的特色。也叫音品。 例1. 在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将听到 次响声。 讲解:在敲击铁管的过程中,使铁管发生了振动,因而发生的声音通过铁管、水、空气三种介质传播。但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因而听到三次声音。先听见的是铁管传来的声音,最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正确

33、答案:三。 考点分析:声音可以以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作为介质传播出去;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固体传声比液体和气体快。 例2. 取一个小的半导体收音机,用薄膜袋密封后浸在水中。打开收音机,你能否听到音乐或广播?请说说理由。 解析:收音机喇叭的振动,通过薄膜袋中的空气,薄膜,水进入空气,再由空气传到耳中,引起耳膜振动,由此听到了声音。 评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发声体的振动只有通过介质形成声波才能使耳膜振动,听到声音。 例3. 如何理解:“不同物质传声本领不同”与“不同物质中声速不同”? 解析: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能量会逐渐损失而衰减。不同介质传声本领不同指的是声音的

34、能量在传播过程中衰减程度不同,由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随距离衰减情况不同所致。如声源通过铁向外传播能量比通过空气向外传播能量更有效,故铁的传声本领强。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是指声音通过不同介质传播的快慢不同,由介质结构特性决定。如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空气中的4.5倍。因此不同物质传声本领不同与声速不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些固体如橡胶,其传声本领比空气强,但在橡胶中的声速却比在空气中小。 例4. 下面形容声音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有 A. 这首歌声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B. 引吭高歌 C. 她是唱女高音的 D. 高声喧哗 解析:日常用语中的“高”,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引吭高歌指放开嗓子唱,说明

35、声音的响度大;高声喧哗指声音大且吵人,它们都是指响度。而A、C两选项中的“高”都是指音调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 正确答案:AC 考点分析:解此题很容易出现将音调与响度混淆、科学用语与日常用语混淆的思维障碍。 弄清音调与响度的区别,科学用语与日常用语的区别。 科学用语要求清楚、准确,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响度用大小来描述。 例5. 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 的音调高, 的响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时演奏二泉映月,能分辨出琴声,是因为二者的 不同。 解析:牛的叫声响度大,但音调低,能传播较远,听起来响亮,但比较低沉。蚊子的叫声音调高,但响度小,听起来尖细。小提琴和二胡同时演奏同

36、一乐曲,即音调、响度相同,但应能区别。是因为二者的音色不同。 正确答案:蚊子、水牛、音色 考点分析: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和决定它们的因素,从而区别这三个特征。 例6. 下图所示为示波器上观察到的几个波形。图和图为两个不同音叉的波形,图、所示分别是小提琴、长笛和法国号的波形。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 14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图和图哪个音叉的音调较高些?哪个音叉的音臂较短些? 比较图、三图,小提琴、长笛和法国号它们是否正在演奏同样音调和频率的音符? 假设三种乐器演奏同一音符,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你可以听出它们的区别,而你怎样从示波器的屏幕上的扫描图形来推断出这一点呢

37、? 解析:从相同的示波器屏幕上看到在相同扫描时间里图音叉的振动次数多,因此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多,即频率高。而音调的高低由频率决定,故音叉的音调高,相对而言,音叉的音调低。我们又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决定音叉的音调高低,主要是音臂的长度,可见音叉a的音臂稍短些。 比较、三图,小提琴、长笛和法国号它们在相同的扫描时间里都有两个完整的振动波形,都作了两次振动,表明了它们的振动快慢即频率相同,由此可知它们正在演奏同样音调和频率的音符。 三种乐器虽然都在演奏同一音符,但是各自的音色是不同的。除了人耳可听出作出区别,在示波器的屏幕的扫描图上更可清楚地加以识别:原因在于三乐器的振动波形图完全不同

38、,而振动图形能反映各乐器发音的频率组合情况不同,即音色不同。 评注:声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和音色除了人耳能做出比较、区分外,更直观、形象的分析方法是利用示波器。若有条件,可以用音乐生日贺卡中的压电陶瓷晶片粘在发声体上,在老师指导下,取出振动波形在示波器上放大显示,探索决定声音三个特征的因素,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例7. 亮亮和田田两位同学欲测一段铁路的长,但没有合适的刻度尺,他们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000m/s,于是亮亮站在欲测铁路的一端,田田站在铁路的另一端,亮亮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田田听到了两次响声,两次声响的时间间隔为2s,这段铁路

39、有多长? 解析:用锤子在铁轨一端敲击,铁轨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可以在铁轨中传播,也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由于声音在铁轨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传播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不同,所以声音传到铁轨另一端是有先后的,另一端的人就能听到两次响声。 解:声音从铁轨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用时间声音在空气中从铁轨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用时间田田听到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t= 解上述三个方程得s=729.6m 评注:本题考查了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弄清两点: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路程和空气中传播的路程相同,都等于铁轨的长度;声音在钢铁中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声音传播的路程等于所求铁轨长度,在

40、铁轨中传播所用时间比空气中传播所用时间少2s。此题亦可采用下述方法解决:因为声音在铁轨和空气中传播的路程相等,所以传播所用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即,即,解得。铁轨的长度例8. 为什么不能用分贝表示响度? 解析:分贝是计量声音强弱的客观标准,声音分贝数的大小反映的是客观上声音的强弱,而响度则是人耳主观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程度,因此不能用分贝来计量响度的大小。响度用人耳接收到的声波的能量来度量。 一、填空题 1. 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 。 第 15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2. 在下面几种现象中,观察可知: 蜜蜂飞来飞去发出的“嗡嗡”声是由于蜜蜂翅膀的 ; 优美的琴声来自琴

41、弦的 ; 通过大量事实证明,所有发声的物体都伴有 现象。 3. 除夕之夜,亮亮在自家的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3s后才听到它在空中的爆破声,这声音是通过 传来的,亮亮与烟花相聚的地方相距大约有 m。 4. 把一个手机开机后放入玻璃罩内,用另一个手机在玻璃罩外对它拨号,可清楚地听到手机的应答声。然后用抽气机逐渐抽取罩内的空气,随着罩内空气的减少,我们听到手机的声音会 ,由此可以推论出 。 5. 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官,还要借助 。要找出不同声音的区别,可以借助仪器 。图形曲线中的 出现的个数多少,表示声源 的高低。 的大小,对应着声源振动幅度的大小。 的具体形状反映了声源发声的特色

42、。 6. 如图所示,这是我们敲击音调高低不同的两个音叉,示波器上分别显示出两列声波的图形。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振动得快, 频率低。 7. 如上图,为重击、轻击统一音叉时,示波器上分别显示出两列声波的图形,则 振动幅度大, 响度小。 第三章 声 一.教学内容: 3 奇妙的声现象 4 噪声 5 声与现代科技 二. 重点、难点: 1. 了解回声和共鸣 2. 了解混响现象 3.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4. 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5.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三. 知识点分析 1. 奇妙的声现象 回声:声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时,能被反射,反射回来再次被人们听到的声音叫做回声。 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

43、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 加强原声:回声与原声时间间隔不到0.1秒,回声就会增强原声。 混响:当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混响。 混响时间:持续的这段时间叫混响时间。 共鸣 动物与声音 2. 噪声 噪声及其来源: 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从环保的角度看 城市主要噪声来源: 1)交通运输噪声 2)工业机械噪声 3)城市建筑噪声 4)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 5)家用电器直接造成室内噪声污染 第 16 页 共 62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噪声的大小及危害: 大小: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1)噪声的作用:除草和诊病等 2)控制

44、噪声: 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控制噪声声源和削弱噪声的传播 减弱噪声的主要途径: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声途径中减弱 在接收处减弱 3. 声与现代科技 1)超生是个多面手 2)次声本领大 3)声识别技术 例1. 一辆汽车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后4s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10m/s,则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回声测距的问题,但比回声测距加深了难度,因为在声音向前传播的过程中,汽车也是向前行驶的,即声音传播了4s,汽车也向前行驶了4s,汽车向前行驶了声音共传播了已知:t=4s 求: 解: 答: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660m。 例2. 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A. 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 B. 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 C. 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在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 D. 建筑工地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