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尿有形成分检查.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2387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章尿有形成分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章尿有形成分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章尿有形成分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章尿有形成分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章尿有形成分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章尿有形成分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章尿有形成分检查.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章尿有形成分检查 第八章 尿有形成分检查 第一节 检测方法 本节考点: 检测方法 方法学评价 质量控制 检查方法 尿沉渣是尿有形成分经离心沉淀、在显微镜下见到的尿有形成分。这些成分可来自肾脏或尿道脱落的细胞、形成的管型、结晶和感染的微生物、寄生虫等。 尿沉渣检查可以弥补尿理、化检查不足造成的漏诊,对辅助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有重要意义。目前,尿有形成分检查常用的方法除了传统一般光学显微镜检查法和仪器检查法之外,还有特殊显微镜的检查,主要有: 1.相差显微镜法:是以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照射标本,产生明暗不同的反差进行识别,有助于辨别透明管型、不典型红细胞、新鲜尿中血小板。

2、2.偏振光显微镜法: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的物体进行鉴别,如可显示盐类结晶的精细结构。 3.透射电镜法:利用电子束作为“照明波源”可明显提高分辨率,将尿沉渣标本切成超薄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准确分辨出细菌管型、白色念珠菌管型、血小板管型、粗颗粒管型和细颗粒管型等。 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检查:目前,尿沉渣检查虽可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查。但迄今为止,仍无任何一种仪器可以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仍然是一种方法简便、价廉、结果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同时也是最重要参考方法。 直接镜检法:简便但阳性率低,重复性差,易漏诊。仅适用于急诊有明显混浊血尿、脓尿的检查

3、。 离心法:敏感阳性率高,但操作较繁琐费时。国内外对临床尿沉渣检查方法,已制定了标准化操作程序。 定量尿沉渣计数板法:使尿沉渣检查更符合标准化的要求。 染色法:有助于识别细胞、管型等。 1)Sternheirner-Malbin染色法:为常用的染色方法,能辨别管型尤其是透明管型及各种形态的红细胞、上皮细胞,并能区别存活及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和检出闪光细胞。 2)巴氏染色法:观察有形成分的微细结构,对泌尿道肿瘤细胞和肾移植排异反应具有诊断意义。 3)其他特殊染色: 尿沉渣结合细胞化学染色、荧光抗体染色和酶免疫化学染色法:可清晰地辨别各种细胞、管型的形态结构。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根据粒细胞含过氧化物酶

4、的特点,可鉴别不典型的红细胞与白细胞,并可区别中性粒细胞管型及肾上皮细胞管型。酸性磷酸酶染色:可区分透明管型与颗粒管型。阿利新蓝、中性红等混合染色:可辨别白细胞种类和细胞存活情况;区分正常红细胞、小红细胞、影红细胞及上皮细胞、管型种类。 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可识别脂肪管型中的脂肪成分,如胆固醇酯,在管型的黑色背景中嵌有大小不等的明亮球体,中心为黑色的十字架形状,又称马尔他“十字”;鉴别和确认尿沉渣中各种结晶。 2.仪器法: 灵敏度较、重复性好,速度快,效率高;但目前尿沉渣分析仪特异性仍有待提高。 质量控制 影响尿沉渣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如,尿酸碱度和渗透压的影响。因此,必须强调尿沉渣 第1页 检

5、查质量控制。 表1-8-1 尿酸碱度和渗透压对有机沉渣物的影响 有形成分 红细胞 白细胞 管型 高渗尿 皱缩,体积变小,星形或桑葚状 体积缩小 可存在较久 低渗尿 膨胀,体积变大,不定形,无色 膨胀,易破坏 易崩裂 酸性尿 可存在一定时间体积缩小 体积变小,能存在一定时间 可存在较久 碱性尿 溶解破裂,形成褐色颗粒 膨胀,形成块状结构 溶解,崩溃 1.标本采集:一般宜用新鲜、随机中段尿。要避免污染。尽量不加防腐剂。详细可参照“尿标本采集”。 2.使用标准器材: 如一次性清洁干燥容器、标准尿离心管、尿沉渣定量分析板等。 3.采用可靠尿沉渣质控物: 如无质控品,也可用患者新鲜尿标本作重复性试验进行

6、考核。 4.我国尿沉渣检查标准化要求: 标准化操作:取尿10mL离心,采用水平式离心机,有效离心半径15cm1500r/min,相对离心力400g,离心5min。手持离心管4590弃除上层尿,保留0.2ml尿沉渣,轻轻混匀后,取1滴置载玻片上,用18mm18mm或22mm22mm的盖玻片覆盖后镜检。首先在低倍镜视野下观察尿沉渣分布的情况,再转高倍镜视野仔细观察细胞;检查细胞,应观察l0个高倍视野,检查管型,应在观察20个低倍镜视野,分别记录每个视野的细胞和管型数,计算平均值报告; 如数量过多可报告有形成分所占视野的面积情况,如1/3视野、1/2视野、满视野等。报告形式为:细胞xx/HPF;管型

7、:XX/LPF。建议逐步实行尿沉渣定量板法报告方式;还可采用尿沉渣分析工作站检查法,该法通过蠕动泵自动定量将尿沉渣吸入,并自动悬浮在流动池内,镜检后自动冲洗并定量报告,此2种方法均可实行标准化。 5.与各种尿化学分析法互相参照。 6.加强与临床联系。 第二节 尿细胞检查 本节考点: 红细胞 白细胞 上皮细胞 吞噬细胞 其他细胞 红细胞 尿红细胞形态与尿酸碱度、渗透量有密切关系,因此,必须注意鉴别。 1.红细胞形态 正常红细胞:尿中未经染色的红细胞形状为双凹圆盘状,浅黄色,直径大约8m。 异形红细胞:尿异形红细胞常见的形态有:大红细胞,直径8m。小红细胞,直径5/HPF为镜下血尿。 表1-8-2

8、 尿沉渣主要成分参考值 方法 红细胞 白细胞 管型 上皮细胞 结晶 直接镜检法 0偶见/HP 03/HP 0偶见/LP 少见 少见 离心镜检法 03/HP 05/HP 0偶见/LP 少见 少见 尿沉渣定量分析仪 012/l 012/l 01/l 定量分析板法 05/l 010/l 5.临床意义:鉴别红细胞形态有助于判断血尿是肾源性还是非肾源性疾病。 肾源性血尿: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源性血尿时,多伴尿蛋白增多明显,而红细胞增多不明显,还常伴有管型,如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等。 非肾源性血尿:见于暂时性镜下血尿,如正常人,特别是青少年

9、在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久站或重体力劳动后。女性患者,还应注意是否有月经血污染尿,应通过动态观察加以区别。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如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肾移植排异反应、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尿。其他: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合并血小板减少、DIC、高血压、动脉硬化、高热;某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等。非肾性血尿的特点为尿红细胞增多,而蛋白不增多或增多不明显。 白细胞 1.白细胞形态 完整的白细胞:新鲜尿中完整白细胞呈圆形,直径1014m,不染色

10、时核较模糊,浆内颗粒清晰可见;加入1%乙酸处理后,可清晰地看到细胞核;染色后粒细胞的胞核呈紫红色,细胞质中可见紫色颗粒;常分散存在。在低渗尿及碱性尿中,胞体常胀大,直径可达18m左右,约半数可在2h内溶解。 第3页 图2 白细胞 图3 白细胞 闪光细胞:急性肾盂肾炎时,在低渗条件下,可见到中性粒细胞胞质内颗粒呈布朗分子运动,在高渗尿及酸性尿中,白细胞常萎缩,直径多为810m。 脓细胞:在炎症过程中破坏或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外形多变,不规则,结构模糊,浆内充满粗大颗粒,核不清楚,细胞常成团,边界不清,已为死亡细胞,称为脓细胞。 图3 成堆的脓细胞 图4 闪光细胞 尿中白细胞形态受下列因素影响:尿pH

11、增高,白细胞容易破坏,pH8.4时,白细胞可于数分钟内破坏。尿稀释和尿渗透压减低,使尿中白细胞解体。尿标本置于温度高的环境或放置时间过长,白细胞破坏。 2.脓尿 尿白细胞:5/HPF,称镜下脓尿。如尿乳白色含大量白细胞,甚至出现凝块,称为肉眼脓尿。 3.临床意义 尿白细胞检查主要用于泌尿系统及邻近组织器官感染或炎症疾病诊断。 肾盂肾炎:由细菌感染所致,尿细菌培养为阳性。有些肾盂肾炎首发症状为血尿,或镜下血尿;在急性期尿白细胞明显增多,还可见小圆上皮细胞、闪光细胞等;多数有白细胞管形。 膀胱炎:尿白细胞增多常伴有脓尿,可见小圆上皮细胞、大圆上皮细胞、闪光细胞等,但无管形。急性期可有明显的肉眼脓尿

12、。用尿三杯试验可区分脓尿部位:如脓尿出现于第三杯,提示为膀胱颈炎、膀胱三角区炎症;如三杯均为脓尿,提示病变位于膀胱颈以上的尿路,见于膀胱炎、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脓肿、肾积脓等。 女性阴道炎、宫颈炎和附件炎:尿白细胞增多,常伴大量鳞状上皮细胞。在血尿中,如红细胞与白细胞比例为500:1,应考虑出血,如比例为200:1,应考虑为炎症。 肾移植后排异反应:尿中可出现大量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 其他: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尿单核细胞增多,而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单核细胞减少或消失。嗜酸性粒细胞尿,见于某些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药物所致变态反应等。 上皮细胞 尿上皮细胞来源:主要来自肾小管、肾盂、肾盏、输尿管、

13、膀胱和尿道等。 1.上皮细胞形态 肾小管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立方上皮。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不一,多为圆形或多边形,又称多边细胞,略大于中性粒细胞,一般不超过15m;胞核圆形,核膜厚,核突出易见;胞质中可有小空泡、分布不规则、有时见出现数量不等的含铁血黄素颗粒或脂肪小滴,此时,又称复粒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形态与移行上皮细胞底层的小圆上皮细胞相似,须注意鉴别。 图5 肾小管上皮细胞 移行上皮细胞:由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近膀胱段等处的移行上皮组织脱落而来。 1)大圆上皮细胞:为表层移行上皮细胞,胞体较大,如果在器官充盈时脱落,则胞体较大,约为白细胞的45倍,多呈不规则圆形,核较小,常居中;如在器

14、官收缩时脱落,则胞体较小,约为白细胞的23倍,形态较圆。 第4页 图6 表层移行上皮细胞 2)尾形上皮细胞:多来自于肾盂,为中层移行上皮细胞,体积大小不一,常呈梨形、纺锤形或带尾形,核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 图7 中层移行上皮细胞 3)小圆上皮细胞:为底层移行上皮细胞,形态较圆,较肾小管上皮细胞略大,但胞核较小。 图8 深层移行上皮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形体扁平而薄,又称复层扁平上皮细胞,来自于输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阴道的表层。胞体为尿上皮细胞中最大,形状不规则,多边多角,边缘常卷折;胞核很小,呈圆形或卵圆形,有时可有两个以上小核,全角化者核更小或无核,为上皮细胞中胞核最小者;胞质丰富。 图9

15、 鳞状上皮细胞 2.参考值 肾小管上皮细胞:无。移形上皮细胞:无或偶见。鳞状上皮细胞:少见。 3.临床意义 肾小管上皮细胞:尿中一旦增多,即提示肾小管病变。见于:急性肾小管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性炎症,如肾小管上皮细胞成堆出现提示肾小管有坏死性病变;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移植术后1周,尿内可出现较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随后逐渐减少至恢复正常,但如发生排斥反应,则尿中可再度大量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及管形;如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见含铁血黄素,则提示有慢性心力衰竭、肾梗死、血管内溶血等。 移形上皮细胞增多:尿中出现大量移行上皮细胞时,提示有相应部位的炎症或坏死性病变。膀胱炎时,可大量大圆上皮细胞或成片脱落

16、;肾盂肾炎时,常见尾形上皮细胞增多。 鳞状上皮细胞增多:尿中大量出现或片状脱落,或伴白细胞、脓细胞,多见于尿道炎;女性患者,应排除阴道分泌物的污染。 吞噬细胞 1.种类有2种:小吞噬细胞,来自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后者来自组织细胞,体积约为白细胞的23倍。 2.参考值:无 3.临床意义:尿中出现吞噬细胞提示泌尿道急性炎症。可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常伴白细胞、脓细胞增多和伴细菌。 其他细胞 1.柱状上皮细胞:正常尿中,一般无柱状上皮细胞。如出现较多,提示慢性尿道炎、慢性腺性膀胱炎的可能。 2.多核巨细胞:一般认为来源于尿道移行上皮细胞。正常尿中无此细胞,多见于麻疹、水痘、腮腺炎

17、、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感染。 3.病毒感染细胞及其包涵体:细胞内包涵体可作为病毒感染的诊断依据。通常用瑞-姬染色显微镜检查,可获得一定的阳性率。常见细胞病毒包涵体有:人巨细胞病毒包涵体、人乳头瘤病毒包涵体、人多瘤病毒包涵体、单纯性疱疹病毒等。 第三节 尿管形检查 第5页 本节考点: 管型形成机制和条件 管型种类、形态和临床意义 管形形成机制和条件 1.尿管形定义 是一些有机物或无机物,如蛋白、细胞或结晶等成分,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凝固聚合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 2.管形形成机制和条件 尿蛋白质和T-H蛋白浓度增高:尿蛋白质和T-H蛋白,是形成管形的基础物质。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高

18、,大量蛋白质由肾小球进入肾小管,肾小管的重吸功能减低,过多的蛋白质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积聚。 尿浓缩和肾小管内环境酸化:尿浓缩可提高尿蛋白的含量,盐类增多,而尿酸化后又促进蛋白凝固、沉淀,由溶胶变为凝胶并进一步固化,致使尿流速减慢,促使肾小管远端形成管形。 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病理情况下,也需要有交替使用的肾单位,使尿在肾单位的下部有足够停留时间,蛋白等物质才能浓缩、沉淀形成管形。 管形种类、形态和临床意义 管形只在肾小管或集合管内形成,其外形长短、粗细,基本可反映肾小管和集合管内腔的形状。 1.透明管形 形态:透明管形一般呈规则圆柱体状,但大小、长短很不一致;通常两边平行,两端钝圆,平

19、直或略弯曲,甚至扭曲,质地菲薄,但也有少许颗粒或少量细胞粘附在管形外或包含于其中;通常较窄而短,也有形态较大者;折光性较差,镜下观察时应将显微镜视野调暗,否则易漏检。 图10、11 透明管型 临床意义:透明管形参考值为01LPF。透明管形偶尔可见于成人浓缩尿、激烈运动后等。病理情况:透明管形可见于发热、麻醉、心力衰竭、肾受刺激后;如大量持续出现透明管形,同时可见异常粗大的透明管形和红细胞,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剥落现象,肾脏病变严重;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进行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盂肾炎、肾瘀血、恶性高血压、肾动脉硬化、肾病综合征等。 2.细胞管形 细胞管形指含有脱落细胞、粘附于凝结的蛋白

20、质之中而形成的管形。 红细胞管形 1)形态:管形中的红细胞常互相粘连而无明显的细胞界限,有的甚至残缺不全。有时红细胞形态完整、清晰,接近正常,易于识别,有时因溶血仅见红细胞残影。 图12 红细胞管型 2)临床意义:正常尿中无红细胞管形。病理情况:见到红细胞管形,提示肾小球疾病和肾单位内有出血;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肾出血、肾充血、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斥反应、肾梗死、肾静脉血栓形成、恶性高血压等,亦可见于狼疮性肾炎、亚急性心内膜炎、IgA肾病等。 白细胞管形 1)形态:管形中含由退化变性坏死的白细胞,一般为中性粒细胞,细胞呈球形,有时呈团性重合,因白细胞粘附性强,常可呈块状

21、,也可单独存在,或与上皮细胞管形、红细胞管形并存。 第6页 图13 白细胞管型 2)临床意义:正常尿中无白细胞管形。出现白细胞管形,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非感染性炎症的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肾炎;肾移植排斥反应。 肾上皮细胞管形 1)形态:管形内含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管形是由脱落肾小管上皮细胞与T-H糖蛋白组成,成片上皮细胞与基底膜分离,脱落细胞粘在一起;另一类管形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胞体较大,形态多变,典型的上皮细胞呈瓦片状排列,可充满管形,细胞大小不等,核形模糊,有时有浅黄色,此管形依其核形常难与白细胞管形区别,但管形

22、内细胞比白细胞大,其大小和形态变化比白细胞复杂,用可加酸法呈现细胞核;酯酶染色呈阳性,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借此可与白细胞管形鉴别。 图14 上皮细胞管型 2)临床意义:正常尿中无肾上皮细胞管形。肾上皮细胞管形增多,常见于肾小管病变,如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子痫、肾淀粉样变性、慢性肾炎晚期、重金属及其他化学物质、药物中毒。肾移植患者,在移植术3天内,尿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形为排异反应的可靠指标之一。 3.颗粒管形 形态:颗粒管形内含大小不等的颗粒物,含量超过13管形面积以上时,称为颗粒管形。颗粒来自崩解变性的细胞残渣、血浆蛋白及其他物质,这些物质直接聚集于T-

23、H糖蛋白基质。颗粒管形常较透明管形短而宽大,呈淡黄褐色或棕黑色。按颗粒的粗细又分为粗颗粒管形和细颗粒管形两种,前者充满粗大颗粒,常呈暗褐色;后者含许多微细颗粒,不透明,呈灰色或微黄色。 图15 颗粒管型 图16、17 粗颗粒管型 细颗粒管型 临床意义:正常人尿中无粗颗粒管形。颗粒管形的出现和增多,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可见于脱水、发热,尤其多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肾小管硬化症、肾盂肾炎、病毒性疾病、慢性铅中毒、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药物中毒等。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早期,可大量出现宽幅的颗粒管形;如出现于慢性肾炎晚期,提示预后不良。 4.蜡样管形 形态:蜡样管形由细颗粒管形或细胞管形进

24、一步衍化而来,也有认为来自淀粉样变性的上皮细胞溶解后逐渐形成的管形,或者是透明管形在肾小管内停留时间较长演变而成。其外形似透明管形,为蜡烛样浅灰色或淡黄色,折光性强、质地厚、易折断、有切迹或泡沫状,较短而粗,一般略有弯曲,两端常不整齐。 图18 蜡样管型 临床意义:正常尿中无蜡样管形。出现蜡样管形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长期无尿和少尿、尿毒症、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肾淀粉样变性;亦可见于肾小管炎症和变性、肾移植慢性排异反应、重症肝病等。 5.脂肪管形 形态:脂肪管形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崩解,大量的脂肪滴进入管形内而形成。管形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折光很强的脂肪

25、滴,当脂肪滴较大时,用偏振荧光显微镜检查,可见马耳他“十”字,脂肪滴较 第7页 小时则互相重叠,用苏丹染色染成橙红色或红色。 临床意义:正常尿中无脂肪管形。出现脂肪管形提示肾小管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可见于亚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毒性肾病等,尤多见于肾病综合征。 图19 脂肪管型 6.宽大管形 形态:宽大管形是来自于破损扩张的肾小管、集合管或乳头管,多数宽大管形由颗粒管形和蜡样管形演变而来,但也可由其他管形演变而成。其宽可达50m以上,是一般管形的26倍,既宽又长,可横跨整个视野,不规则,易折断,有时呈扭曲形。 临床意义:正常尿无宽大管形。出现宽大管形,见于重症肾病、急性肾

26、功能衰竭患者多尿早期、慢性肾炎晚期尿毒症。 7.细菌管形和真菌管形 正常尿无细菌或真菌管形。出现细菌管形表明肾脏有病原体感染,常见于肾脓毒性疾病;出现真菌管形提示真菌感染。 图20 尿液中菌丝与胞子 8.结晶管形 正常尿无结晶管形。出现结晶管形的临床意义类似相应的结晶尿,多见于代谢性疾病、中毒或药物所致的肾小管内结晶沉积伴急性肾衰、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9.混合管形 混合管形指管形内同时含有不同细胞及其他有形成分。正常尿中无混合管形。混合管形见于肾小球肾炎反复发作、出血和血管坏死、肾梗死、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等。 10.其他管形和类管形相似物 其他管形 1)血液管形:指血液进入肾小管

27、后,红细胞崩解破坏,其各种成分所形成的管形称血液管形。其临床意义同红细胞管形。 2)血红蛋白管形:管形内充满血红蛋白。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肾出血、肾充血、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斥反应、肾梗塞、肾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溶血、恶性高血压、狼疮性肾炎、亚急性心内膜炎、IgA肾病、肾单位发生梗死等。 图21 血红蛋白管型 3)血小板管形:主要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肌红蛋白管形:见于急性肌肉损伤引起的肌红蛋白尿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5)胆红素管形:见于严重阻塞性黄疸患者,尿胆红素试验常强阳性,可伴亮氨酸和酪氨酸结晶。 类管形相似物 1)粘液丝:为长线条形,边缘不清,末端尖细

28、卷曲,大小不等,常见暗淡纹。可见于正常尿中,尤其妇女尿中较多;如大量存在常表示尿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反应。 2)假管形:为非晶形尿酸盐、磷酸盐等形成的圆柱体,其外型与管形相似,但无管形的基质,边缘不整齐、两端破碎、其颗粒粗细不均、色泽发暗,加温或加酸后即消失,而真管形不变。 3)圆柱体:又称类管形,其形态与透明管形相似,但一端尖细,有时有扭曲或弯曲,如螺旋状,常伴透明管形同时出现。见于急性肾炎、肾血循环障碍或肾受刺激的患者。 第8页 图22 易被误认为管型的物体 类圆柱体 假管型 细胞团 黏液丝 第四节 尿结晶检查 本节考点: 尿结晶形成和检查方法 生理性结晶 病理性结晶 尿结晶形成和检查方法 1

29、.尿结晶形成:结晶食物产生各种酸性产物,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生成各种无机盐及有机盐,再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及分泌,排入尿中可形成结晶。结晶的形成与尿的pH、温度、结晶物质及其胶体物质浓度和溶解度有关。 2.尿结晶检查方法:尿中有大量盐类结晶时,肉眼可见尿色混浊或有沉淀,部分结晶经加热加酸等处理后可变清。检查尿结晶的常用方法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晶形态。 3.尿结晶种类: 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将结晶分为生理性结晶和病理性结晶。 表1-8-3 常见生理性和病理性结晶 生理性 病理性 草酸盐结晶 胱氨酸结晶 尿酸结晶 胆红素结晶 非晶形尿酸结晶 酪氨酸结晶 马尿酸结晶体 亮氨酸 磷酸盐类结晶

30、 胆固醇结晶 碳酸钙结晶 磺胺类结晶 碳酸铵结晶 含铁血黄素 生理性结晶 生理性结晶多来自食物及机体正常的代谢,一般无临床意义。但当大量持续出现于患者新鲜尿内,可成为尿路结石诊断依据之一。 图23 各种结晶的形态 图24 碱性尿中常见结晶 图25 酸性尿中常见结晶 1.草酸钙结晶:为无色、方形、闪烁发光的八面体,有时呈菱形,偶见哑铃形或饼状,与红细胞相似。草酸钙结晶属正常代谢成分,但在新鲜尿中大量出现此结晶伴随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的刺激症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尿路结石约90%为草酸钙结晶。 第9页 图26 草酸钙结晶 2.尿酸结晶: 尿酸是核蛋白中嘌呤代谢的产物,以尿酸或尿酸盐的形式经

31、尿排出体外。尿酸结晶在尿中呈黄色、暗棕色;形状有三棱形、哑铃形、蝴蝶形及不规则形。 正常情况下,如多食含高嘌呤的动物内脏可使尿中尿酸增高,一般无临床意义。尿中尿酸浓度增高,可引起尿酸结晶增多。大量尿酸沉淀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高尿酸亦可见于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3.非结晶性尿酸盐:外观呈黄色的非晶形颗粒状沉淀物。 4.磷酸盐类结晶:为正常尿成分,来源于食物和机体代谢组织分解,尿中长期出现时,应注意有磷酸盐结石的可能。 磷酸钙结晶常见于弱碱性尿、中性尿有非结晶形、粒状形、三棱形,排列成星状或柬状。如长期在尿中见到大量磷酸钙结晶,应考虑到甲状旁腺功能

32、亢进、肾小管性酸中毒、长期卧床骨质脱钙等。 磷酸氨镁结晶:呈方柱状、信封状或羽毛状,无色,有很强的折光性。一般无临床意义。 非晶型磷酸盐:为白色颗粒状,一般无临床意义。 5.尿酸铵结晶:此结晶呈黄色,不透明,有球状、哑铃形、树根状等形态,常见于在陈旧尿中,一般无临床意义。如在新鲜尿见到大量出现,提示膀胱有细菌感染。 病理性结晶 尿出现病理性结晶,与各种疾病因素和某些药物在体内代谢异常有关。 1.胆红素结晶:此结晶外形为成束的针状或小块状,黄红色,由于氧化,有时可呈非结晶体色素颗粒。见于各种黄疸患者、肝癌、肝硬化和有机磷中毒等。 2.胱氨酸结晶:为无色、六边形,边缘清晰、折光性强的薄片状结晶,由

33、蛋白分解而来。正常尿中少见,大量出现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图27 胱氨酸结晶 3.亮氨酸与酪氨酸结晶:亮氨酸与酪氨酸结晶为蛋白分解产物。亮氨酸结晶呈淡黄色或褐色小球形或油滴状,并有密集辐射状条纹,折光性强。酪氨酸结晶为略带黑色的细针状结晶,成束成团或羽毛状。可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病,如急性肝坏死、急性磷中毒;糖尿病性昏迷、白血病或伤寒等。 图28 亮氨酸结晶,酪氨酸结晶 4.胆固醇结晶:其外形为缺角的长方形或方形,无色透明,常浮于尿的表面,成薄片状,可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或有乳糜尿的患者;偶见于脓尿患者。 图30,31 胆固醇结晶 5.含铁血黄素:为黄色小颗粒状,存在细胞内,可用亚铁氰化钾

34、染色进行鉴别。当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时,各组织中均可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如沉积于肾脏时,即可在尿中见到。 6.药物结晶 放射造影剂:如使用碘泛影剂、尿路造影剂后尿中出现束状、球状、多形性结晶。 磺胺类药物结晶:乙酰基磺胺嘧啶:易在酸性尿中形成结晶。磺胺嘧啶结晶为棕黄色、不对称的麦秆束状、球状,但其束偏在一侧,两端不对称,有时呈贝壳状。磺胺甲基异恶唑结晶:为无色透明、长方形、正方形的六面体结晶,似厚玻块,厚度大,边缘有折光阴影,散在或集束成“+”、“”形等排列。 第10页 图32 磺胺类药物结晶 如在新鲜尿中,查到大量磺胺结晶,同时与红细胞或管型并存,多表示肾脏已受磺胺药物损害,应立即停药,大量饮水

35、,服用碱性药物使尿碱化,以保护肾不受进一步损害。 第五节 尿沉渣定量检查 本节考点: 方法学评价 参考值 临床意义 1小时尿中有形成分计数操作方法 方法学评价 尿沉渣定量检查有传统的艾迪计数法以及1小时计数法、尿沉渣计数板法和仪器计数法等。 传统的尿沉渣定量计数方法为艾迪计数法,由于该法标本留取时间长,尿有形成易于溶解破坏,重复性和准确性差,在国内外已很少应用,并被1小时尿有形成分计数法取代。 1.1小时尿有形成分计数: 本法较留12h尿简便,不需限制饮食,不必加防腐剂,对有形成分影响小,适用于门诊及住院患者连续检查。 2.尿沉渣定量分析板计数法: 本法实验条件较规范化和标准化,符合尿检验标准

36、化要求。 参考值 1小时尿中有形成分计数:成人红细胞:男30000/h,女40000/h;白细胞:男70000/h,女140000/h。 临床意义 尿沉渣红细胞、白细胞、管形等定量计数,比随机性尿沉渣直接涂片镜检,能更准确反映泌尿系统疾病情况,并可动态观察、比较肾病变的程度及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的评价。 1小时尿中有形成分计数操作方法 1.尿标本采集时间:上午69时,开始留尿时先排尿弃去。收集3h内的全部尿。 2.充池计数:取混匀尿沉淀液1滴充入计数池,分别计数10个大方格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形数。 3.测定:如酸性尿中有尿酸盐结晶析出,可将尿标本在37下温育片刻,使结晶溶解;如碱性尿中有磷酸盐结晶析出时,则可加1%的乙酸12滴,尿pH5时,磷酸盐结晶便消失,但加酸不能过多,以免破坏红细胞等。计算公式:1h排泄率=/10T=33.3CV,其中,1000为微升转换为毫升数,C为计数10大方格的细胞或管形数,V为3小时内的总尿量,T为留取标本的时间。 第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