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3438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 非法集资的特征 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以及有审批权限批准的集资。 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还包括以实物形式或其他形式。、 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筹集资金。 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性质。 非法集资的主要表现形式 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从目前案发情况看,主要包括债权、股权、商品营销、生产经营等四大类。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非法集资; 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

2、名进行非法集资; 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进行非法集资; 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证、发展会员、商家加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或者地下钱庄进行非法集资; 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非法集资; 以签订商品经销合同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 利用互联网设立投资基金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3、。 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 承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为吸引群众上当受骗,往往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通过暴利引诱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者遭受经济损失。 编造虚假项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践“经济学理论”等旗号,经营项目由传统的种植、养殖行业发展到高新技术开发、集资建房、投资入股、售后返租等内容,发订立合同为幌子,编造虚假项目,承诺高额固定收益,骗取社会公众投资。有的不法分子借委托理财名义,故意混淆

4、投资理财概念,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电子商务等新名词迷惑社会公众,承诺稳定高额回报,欺骗社会公众投资。 以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为了骗取社会公众信任,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采取聘请明星代言、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制造虚假声势,骗取社会公众投资。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虚拟空间将网站设在异地或租用境外服务器设立网站。有的还通过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和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骗取社会公众投资。一旦被查,便以下线不按规则操作等为名,迅速关闭网站,携款潜逃。 利用亲情诱骗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有关系,

5、用高额回报诱惑社会公众参与投资。有些参与传销人员,在传销组织的精神洗脑或人身强制下,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回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非法集资的社会危害 非法集资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一是非法集资使参与者遭受经济损失。非法集资儿罪分子通过欺骗手段聚集资金后,任意挥霍、浪费、转移或者非法占有,参与者很难收回资金,严重者甚至倾家荡产、血本无归。二是非法集资严重干扰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极易引发社会风险。三是非法集资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非法集资往往集资规模大、人员多,资金总付比例低,处置难度大,容易引发大量社会治安问题

6、,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从事非未能集资活动会受到的法律处罚 集资诈骗罪 中华人民人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犯本节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之罪,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非法吸收公

7、众存款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位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 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自古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潜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潜款的规定处罚。 非法经营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百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位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