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通论词类活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4571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通论词类活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3通论词类活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3通论词类活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3通论词类活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3通论词类活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3通论词类活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通论词类活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3通论词类活用通论词类活用 本章讲授的是古代汉语词类活用问题,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理论,也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现象。学习本章内容,要让学生理解词类活用的内涵,掌握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名词作状语等语法现象,要教会学生理解、翻译有这种语法现象的文言语句,并培养他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识别这些文言语句的能力。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作状语 什么是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有哪些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使动用法是怎样表达语句含义的? 意动用法是怎样表达语句含义的?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何异同? 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哪些内容? 应当如何从语法角度辨别文言语句

2、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4学时 第1学时 一、“词类活用”的内涵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语法功能,具备另一类次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词类活用”。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的意思。 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与“锐”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是“盔甲”、“武器”的意思。 现代汉语中也有词类活用现象: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 我的手被电电了一下。 发展经济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生活。 二、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3、使用动宾结构表达了现代汉语中递系结构表达的内容。 如:史记孙膑中的两句 齐使田忌将而往。兼语结构 齐威王欲将孙膑。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使宾语从事谓语动词所表达的行为动作。 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如果带有宾语,一般为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之”即“使之活了下来”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鸿门宴) “忿恚尉”即“使尉忿恚” 不及物动词用为使动用法时,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 如: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病”即“病之”,“使之生病”的意思。 及物动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为与一般用法相区别,用为使动的及物动词一般要破读。 如:晋侯饮赵

4、盾酒。 “饮赵盾酒”即“使赵盾饮酒”。“饮”破读为yn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之”即“使之食”,“食”破读为s “见其二子”即“使其二子见子路”,“见”破读为xin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与状态。 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秦”即“使秦国弱”。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我”即“使我当王”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肉骨”即“使白骨上生肉” 用为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 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臣”即“臣之”,“使之成为臣”的意思。 “友”即“友之”,“使之成为朋友”的意思。 第2学时 三、

5、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备这个活用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渔人甚异之。 “异之”即“认为之奇异”。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贵五谷”即“认为五谷重要”。 “贱金玉”即“认为金玉不重要”。 2、名词的意动用法 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就是这个活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如: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君君”即“认为国君是国君”。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夫人之”即“认为之是夫人”。 讨论: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何异同? 举例:君子之学也以美其

6、身。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一) 总结: 相同处:句法结构相同,都是动宾关系。 两种用法均可以由名词与形容词的活用形成。 不同处: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现实或者能够实现的,而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如此。 出现的范围不同。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动词只有使 动用法,而无意动用法。 四、名词用如动词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除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外,还经常活用为一般的动词,表达与这个名词意义相关的动词含义,我们称之为“名词用如动词”。 如: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 左右欲刃相如。 刃:杀。 驴不胜怒,蹄之。

7、蹄:蹄 方位名词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东:向东进军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 前:向前伸 第3课时 五、名词用作状语 讨论:现代汉语中的名词是怎样充当状语的?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可不可以直接充当状语? 总结: 现代汉语中,一般名词充当状语,必须靠介词的帮助,即与介词组成介词词组再作状语。 如:我们在教室上课。 只有时间名词和少数一般名词,才能直接充当状语。 如:我们明天看电影。 他感情用事。 在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可以不用介词的帮助,经常直接放在谓语中心语前面作状语,我们称之为“名词作状语”。 古汉语的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以下内容: 1、表示方位或处所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

8、语,可以表达行为动作在什么地方发生,或者行为动作向着什么方向发生。如: 大月氏复西走。 西走:向西逃走。 蜀太守以下郊迎。 郊迎:在郊外迎接。 2、表示工具或依据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使用什么工具从事行为动作,或者依据什么从事某种行为动作。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运:用箕畚搬运。 失期,法皆斩。 法皆斩:根据法律都得斩首。 3、表示对人的态度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用什么态度从事某种行为动作。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事:用对待哥哥的礼仪接待。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待:用对待宾客的礼仪对待。 4、表示比喻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形容行为动作的状态,表达比

9、喻内容。如: 嫂蛇行匍伏。 蛇行:像蛇一样地爬行。 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像狗一样地坐。 第4课时 六、词类活用的条件 如何发现文言语句中的词类活用的词,除了通过句意的理解去发现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个词所处的语法环境来辨别,即看一个词在句中处于什么地位,看看与这个词结合的前后都是些什么词等等,这些就是“词类活用的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 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遂王天下。 王天下:统治天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胜王:陈胜当君王。 2、名词、形容词在“所”字后 “所”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

10、构成“所”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 置人所罾鱼腹中。 所罾:网到的。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所高:推崇的。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 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如: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可妻:可以娶妻。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不能穷:不能走到头。 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 副词一般在句中只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所以当名词前面有副词修饰时,要活用为动词。如: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皆衣:都穿着。 不足生于不农。 不农:不从事农业生产。 5、名词、形容词放

11、在“之”、“我”的前面 “之”、“我”这两个代词的用法特点鲜明,即一般常做宾语,也就是在它们前面的多是动词,所以它们前面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 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 衣之:穿它们。 是欲臣妾我也。 臣妾我:让我们当臣做妾。 6、名词后有介词词组 介词词组在古汉语中经常做补语来修饰它前面的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所以名词后有介词词组,这个名词要活用为动词。如: 晋师军于庐柳。 军于庐柳:驻扎在庐柳。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 蚕于郊:在郊外养蚕。 7、名词用“而”连接 连词“而”经常用来连接的是动词、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形容词性词组,但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所以用“而”连接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不织而衣:不织布却穿衣服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衣冠而见之:穿上衣服戴上帽子见他。 讨论:文言文中为什么经常词类活用? 总结:A、早期没有为一些行为动作专造动词。如:衣。 B、为了表达的丰富与新颖。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