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4602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 第六单元 导语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老师和朋友。本单元将向你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良师益友,读了课文,你会感受到浓浓的师生情、朋友谊。虽然,他们朴素自然,但正是这毫不华丽的情感能滋养、培育我们的情操。 请你继续练习创造性复述课文,在改变复述的顺序,人称或补充情节等基础上,还可以展开适当、合理的想象,进行复述。 26 高山流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

2、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方:正当;在时候。巍巍:山高大的样子。 少选:不久,过了一会儿。 洋洋:水大的样子。 破琴:把琴摔破。 伯牙弹琴,钟子期聆听。刚开始,琴声似在赞美着巍峨的高山。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仿佛见到了高耸入云的泰山。”过了一会儿,琴声又似表现出奔腾澎湃的波涛,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宽广浩荡,波涛滚滚如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一辈子不再弹琴了,他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值得自己为他弹奏了。 1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 26 高山流水 伯牙 鼓

3、 琴, 钟子期 听 之, ( )( )( ) ( )( )( ) 方 鼓 琴 而 ( )( )( ) ( )( 钟子期 曰: “善 哉乎 鼓 琴!( )( )( )( ) ( )( ) 巍巍 乎 若 泰山。”( )( )( )( ) ( 方 鼓 琴 而 ( )( )( ) ( )( 2 志 在 高山, )( )( ) 少选 之 间, )( )( ) 志 在 流水, )( )( )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 钟子期 曰: “善哉 乎 鼓 琴! ( )( ( )( ) ( )( ) 洋洋 乎 若 江河。”钟子期 死, ( ) ( )( )

4、( )( )( ) 伯牙 破琴 绝弦, 终身 不 复 鼓 琴, ( )( )( )( )( )( )( )( ) , 以为 世 无 足 复 为 之 鼓 琴 者。 ( )( )( )( )( )( ) ( )( )( ) 阅读新体验 1 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人们把钟子期称为俞伯牙的“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是“知音”? 2 查查字典,辨别下面3组句子中带点字词的的意思是不是同同。 (1) 方鼓琴而志在高山。 3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 李林和王勇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2) 洋洋乎若江河。 爸爸写的一篇论文,洋洋洒洒竟有5万字。 终

5、身不复鼓琴。 奶奶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 3 朗读并背诵课文。 说写双通道 展开想像,把“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的情景说具体些。 26 高山流水答案 伯牙 鼓 琴, 钟子期 听 之, (春秋时楚国人,善弹琴)(弹奏)(琴) (春秋时楚国人)(聆听)(代伯牙弹琴,虚化,不译) 伯牙弹琴,钟子期聆听。 方 鼓 琴 而 志 在 高山, (在时候)(弹奏)(琴) (连词,不译)(心里想着)(在)(高山方面) 在弹琴的时候, 心里想着高山方面。 钟子期 曰: “善 哉乎 鼓 琴! (钟子期)(赞美说)(真好)(啊) (弹奏)(琴) 4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

6、旦中学 陆增堂 钟子期赞美说:“弹得真好啊! 巍巍 乎 若 泰山。” 少选 之 间, (山高大得高耸入云 )(语气词)(像)(泰山) (一会儿)(的)(间隔) 山高大得像泰山一样高耸入云”过了一会儿, 方 鼓 琴 而 志 在 流水, (在时候)(弹奏)(琴) (连词,不译)(心里想着)(在)(流水方面) 在弹琴的时候, 心里想着流水方面, 钟子期 曰: “善哉 乎 鼓 琴! (钟子期)(赞美说) (真好)(啊) (弹奏)(琴) 钟子期又赞美说:“弹得真好啊! 洋洋 乎 若 江河。”钟子期 死, (水大的样子) (语气词)(像) (长江黄河)(钟子期)(去世) 水大的样子像长江黄河。”钟子期去世

7、后, 伯牙 破琴 绝弦, 终身 不 复 鼓 琴, (伯牙)(把琴摔破)(把弦割断)(一辈子)(不)(再)(弹)(琴) 伯牙把琴摔破,把弦割断,一辈子不再弹琴了, 5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 以为 世 无 足 复 为 之 鼓 琴 者。 (觉得)(世上)(没有)(值得)(再)(替)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弹)(琴)(了) 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值得替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弹奏了。 阅读新体验 1 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人们把钟子期称为俞伯牙的“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是“知音”? 伯牙“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就感受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

8、流水”,钟子期就感受到“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很懂音乐,他对自己的朋友非常了解,知道伯牙心里在想什么,所以能成为伯牙的“知音”。琴虽无言,而心相通,这才是“知音”。推而广之,凡能以心相通,互相默契的好朋友都可以称为“知音”。 2 查查字典,辨别下面3组句子中带点字词的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1) 方鼓琴而志在高山。 李林和王勇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2) 洋洋乎若江河。 爸爸写的一篇论文,洋洋洒洒竟有5万字。 终身不复鼓琴。 奶奶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 6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 3 朗读并背诵课文。 说写双通道 展开想像,把“伯牙弹琴、

9、钟子期听琴”的情景说具体些。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俞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

10、是楚国郢都。 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书与荀子、琴操、列子等书中均为“伯牙”。东汉高诱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现代的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个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时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时擅长相马的伯乐等。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7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26高山流水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复旦中学 陆增堂 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斜”,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

11、澎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在吕氏春秋和列子中,记载有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传诵。琴操、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说自己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便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