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社区居住环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关注社区居住环境》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关注社区居住环境教学设计 关注社区居住环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社区的一些基本特点,认识社区里的各种设施及社区的规划等,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并学以致用,尝试改善或设计规划。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自己生活的社区进行观察、调查,从而认识和了解社区的基本的特征。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方法原则,尝试规划改造我们的社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调查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使学生感受到社区的发展与变化,从而增强学生作为社区一员的归属感,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生活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初步尝试从功能到审美方面设计规
2、划社区环境,通过让学生设计与制作美化社区环境的效果图,体会社区环境的设计与制作是创新、环保、人文等综合因素的组合,在设计中要注重考虑充分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教学难点 在设计与表现活动中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设计在实用与审美,整体与局部,环保与创新的完美统一。 三、教学策略 1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实际,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注意教学时的活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性。社区环境是学生每天生活之地,教师对这一内容的引导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理性的审视我们生活的小区,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通过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对自己居住的小
3、区环境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能大胆的用绘制效果图方式将自己的设想方案直观呈现。 2美的作品除了能引起学生审美共鸣外,也能激发学生模仿尝试。在教学引导中,教师要善于选取精美的效果图,让学生在审美感受中理性探讨方式方法,并大胆模仿尝试,学习效果图的表现技巧。 3合作的学生方式,其优势在于可以加强学生的责任感、表现欲、协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分工的方式,共同完成某个项目内容整体中各局部的设计,整个设计和效果图绘制过程有分有合,教学更富弹性和张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关注社区居住环境 教学程序 1.课前准备 年级 八年级 下册 执教 杨爱霞 设计目的和
4、说明 在调查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引向教学主题 教学活动 “调查和访问”,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主要调查生活环境的布局是否合理、配套设备是否齐全,在这里生活是否舒适、方便,环境是否优美、有利于人的健康等 2交流展示,发现问题,引起思考 小组同学展示图片,并讨论:我们居住的社区除了住房外,还有哪些机构和设施?生活环境的布局是否合理、配套设备是否齐全?在这里生活是否舒适、方便,环境是否优美、有利于人的健康等? 小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文化品位和居住要求越来越重视,因此充分利用小区自然条件,如地势、地形、地貌等,规划设计一个
5、有利于人们生活的舒适、健康的环境,同时又要控制自然资源的使用,节约能源,求得人与自然的平衡,使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良性循环,成为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共同愿望。 导入教学主体内容:如何规划设计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 环境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方针,营造美好、宜人的生活家园。 讨论:你理想中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的? 1、合理的功能分区环境设计中根据使用功能划分的各个区域。 2、适宜的人工造景-人为制造以自然美为特征的那种供休憩欣赏的空间环境。 小区景观平面图 1楼房设计应注意间距,使每户居民充分享受到阳光 2注意人车分流 3道路铺设既要考虑功能分区和美观,又要考虑防滑等使用功能。
6、4树木和草坪既能划分区域,又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5庭院造景是让人们接近自然、安静休息的区域,应疏密有致,给人美的感受。 6藤架设计可供夏季遮阳纳凉。7运动场所不要设置容易使人受伤的设施 经典效果图绘制案例欣赏,感受好的社区环境带给人使用功能上的便利和审美上的精神愉悦 教师给出一张总的小区平面图,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择,每组选取小区的一部分,最后全班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小区设计。 教师出示社区环境目前面临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关注和重视,珍惜我们生活的环境,不乱扔垃圾、不乱停车、不做干扰他人生活的事,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环境 引导学生以身边的居住环境为例,在展示交流中进一步将学生引向对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面貌的思考 3赏析与评价 在案例赏析中感受和理解社区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了解环境设计基本方法 4社区规划设计效果图 5作品欣赏 在欣赏精美的设计作品中关注环境设计效果图的表现方法 在效果图绘制实践大胆探索和表现,加强学生的动手表现能力 德育渗透。从现象到问题,引导学生做一个文明的社会公民 6学习活动 7教学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