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考前临门一脚.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228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考前临门一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考前临门一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考前临门一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考前临门一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考前临门一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考前临门一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考前临门一脚.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考前临门一脚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考前临门一脚 执笔:汉师 1312 蒋霄 一、填空题: 1、姚铉编选唐文粹,只选古体,不选近体。 2、宋初最早提倡儒学复古和文体复古的代表人物是柳开。 3、张炎在词源中用“清空”“骚雅”来评价姜夔的词。 4、乔吉、张可久是元代后期散曲成就最突出的,被称为“曲中李杜”。 二、名词解释题: 1.荆公体 即“半山体”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诗风特点由早年的瘦劲刚健转变为雅丽精绝,脱去流俗,含蓄深沉,丰神远韵。主要载体是绝句,代表作有书湖阴先生壁。荆公体由于去除了早的直截刻露之不足,体现了出向唐诗的复归,亦为江西

2、诗派的先驱。 2.江西诗派 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是黄庭坚影响下形成的。宋徽宗初年,因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宋末,方回因诗派成员多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诗派之“宗”,江西诗派的创作特点是重视句法,喜用坳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江西诗派自身的演变同时也代表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 3.婉约派 是后人为宋词划分流派的称呼之一,该派以表达含蓄婉转见长,内容多写儿女情思及离愁别恨,有一种柔婉之美,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周邦彦等。 4.诚斋体 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立的诗体,因

3、其号诚斋而得名,故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之为“杨诚斋体”。内容多写自然风物、日常生活情趣,富有理趣;艺术上活泼自然,诙谐幽默;善于捕捉客观事物的特征,想象奇特;同时由于口语入诗,语言浅近流畅,代表作有小池。“诚斋体”表现了杨万里个人的性情,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5.元曲 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一般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形式上虽有定格,但却不死板,可以加衬字等,有较大的灵活性,它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1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融为一体,形成了诙谐、率真的艺术风格。元曲四大家为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典型的代表有

4、窦娥冤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也是继唐诗、宋词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重要的里程碑。 6.说话“四家” 在宋代民间“百戏伎艺“中以”说话“最发达,也即口述故事,就是民间艺人的“说书”,分为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四家“的名目见于耐得翁的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小说主要讲胭粉、灵怪、公案、传奇等故事;说经讲的是佛禅道理;讲史讲历史兴废故事;合生就是即兴的滑稽伎艺。 7.南戏 产生于温州,又称“温州杂剧“南宋初已形成。南戏用南方方音演唱,分平上去入四声,音乐风格轻柔婉转,以鼓、板伴奏,体制自由灵活,曲牌的应用比较随便,歌唱形式多样,角色可以分为生、旦、净、丑、末,剧本以“出”为单位。南

5、戏以演爱情婚姻题材为主,具有伦理说教意味,代表作为高明琵琶记。南戏是东南沿海的民间的音乐和中原地区流行的音乐相结合的产物。 8元诗四大家 指元代中期的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四人。四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大致相同,艺术上也较为接近,“雄浑流丽,步骤中程”,但 “少创新规,古谈不足”。“四大家”的艺术风格同中有异,各人也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征,这是他们超过当时其他诗人的地方,其中最优秀的诗人是虞集。他们的诗歌典型地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和风尚,所以备受时人称誉。 三、简答与论述题: 1.简述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由于宋代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使得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性格迥异

6、于前朝,通常而言, 儒:进取在位的时候 释:超然化解心中的痛苦 道:亲和大自然敢于面对纠弹 这三者的有机融合成就了宋代文人的特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一、性格特征: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 1、士大夫对传统的处事方式进行了整合,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是互相排斥的两极,他们有参政热情,能勤于政务,勇于言事,同时也保持较宁静的心态; 2、宋代文人采取了新型的生活态度,他们有很强的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人生态度倾向于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 3、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则是用诗文抒写忧国忧民的主题,用词等俗文学表达对欢乐的追求。 2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二、审美情趣的转变: 1、宋代的禅宗更

7、以内心的顿悟和超越为宗旨,轻视甚至否定行善、诵经等外部功德。与此同时,宋代的儒学也发生了类似的转变,宋儒弘扬了韩愈把儒家思想与日常人伦结合的传统,更加重视内心道德的修养,所以,宋代的士大夫多采取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生活态度。 2、随之,审美态度也世俗化了,他们认为,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辨,关键在于主体是否具有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是高雅还是凡俗之物。 3、因此,在宋代,各种文学样式都有,既重高雅,又重通俗,内容极为丰富。 2.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 苏轼主张文章应该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因此他的散文体现出多样化和生动性。 一、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常常“行于所当行

8、,止于不可不止”,这在他的亭台记与笔记体中表现突出。 二、苏轼的议论文富于气势。他早年有纵横家的习气,内容充实深刻,政论和史论大都借古喻今,善于运用浅显生动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道理,翻新出奇而又能自圆其说,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后逐渐减弱,言同议论。 三、苏轼的叙事文将叙事、抒情、抒情三种功能有机结合,成就也最高,主要有游记,传记和碑文。他常常随物赋形,尽文理之妙,如行云流水,变幻莫测。 当然,苏轼的辞赋和四六同样成就颇高。他的辞赋继承欧阳修的传统,将古文的跌宕起伏与诗歌的抒情传统融为一体,自成一家。 3.试述梦窗词的艺术特色: 一、亦梦亦幻的境界: 首先是在艺术思维方式上,将正常人眼中的实景化为虚

9、幻,将常人心中的虚无化为实有,通过奇特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创造出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二、突变性的章法结构: 其次是在章法结构上,打破时空变化的通常次序,把不同时空的情事、场景浓缩于同一个画面中,或将实有的情事与虚幻的情境相交融,使意境扑朔迷离;或不使用虚字提示,时空场景的跳跃变化不受约束,强化了词境的模糊性和多义性 三、密丽深幽的语言风格: 最后是在语言上: 1、语言和字词的搭配组合,打破正常的语序和逻辑,完全凭主观臆; 2、多使用一些装饰性、象征性与色彩感的词汇,显得语言有雕琢之感,色彩鲜明; 3、词脉的跳跃性不大,却多为密密麻麻的描写。 3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4.简述元代文学的审美

10、情趣: 元代社会激烈变动,使整个文坛的审美情趣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体而言,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是“自然”与“显畅” 一、元代文学显露出“自然”之美: 即:内容真实地描摹作者的所见、所想,如批判现实、揭露丑恶、表现爱情主题等。 元杂作为叙事性文学,其审美特征就是自然,它让观众真切地看到“时代之情状”,从而体悟到故事中的旨趣。 二、元代文学表现出“显畅”之味:指表现酣畅淋漓,题旨显露。 从当时属于文坛主体的戏剧、散曲创作倾向来看,许多作家不仅自然地抒写“时代之情状”,而且表现出显而畅的风格。 1、题旨鲜明、不隐晦,多种多样; 2、情节波澜起伏,透彻地展示个性以及悲欢离合的情态 3、人物刻画曲尽形容,

11、充分展示个性 4、语言自然不雕饰、酣畅淋漓,大量运用俗语、俚语以及衬字、双声、叠韵,上口、有劲。 5.试述西厢记的戏剧冲突和艺术特色:(必考) 一、戏剧冲突: 西厢记主要写了相互制约的两组矛盾:以老夫人为一方和以崔莺莺、张生、红娘为一方的矛盾,亦即封建势力和礼教叛逆者的矛盾,也写了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性格的矛盾。这两组矛盾,前者是主,后者是次,形成了一主一辅两条线索,它们互相制约,起伏交错,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是在一个很奇妙的环境中展开的,戏剧冲突的第一个高潮是老夫人突然赖婚,第二个高潮是崔莺莺突然赖简,第三个高潮是老夫人拷红,最后,张生考上科举,老夫人听信郑恒谗言,要赖掉崔

12、张婚事,对立的双方当面折证,把戏剧冲突推向最高潮,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而结束了全剧的戏剧冲突。 二、艺术成就: 1、体制上的突破: 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采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 打破了元杂剧由一人主唱的通例,采用了由末、旦轮流主唱的方式,不易使人产生视听审美疲劳。 2、结构上的改编:有成功的戏剧冲突 采用两条线索展开剧情,一是以以老夫人为一方和以崔莺莺、张生、红娘为一方的矛盾,二是以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性格的矛盾展开,弥补了董西厢的不足,将其中的赖婚发展为三赖,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水平。 4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3、心理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恰到

13、好处: 如崔莺莺和张生的心理描写 4、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人物性格饱满: 西厢记善于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其获得艺术上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对张生、莺莺和红娘的性格刻画上: 张生:虽是一介书生,却不顾门第的悬殊,勇敢地追求相国小姐,一见到意中美人就把功名置于脑后,执迷不悔,把一场自由恋爱搞得轰轰烈烈,是一个志诚种,然而爱情的力量使他傻头傻脑,如他的跳墙行为,即是冒失的表现。 崔莺莺: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出身名门,可却不像淑女,一方面,她主动、大胆追求爱情,敢于突破禁区,另一方面,她又时时顾及身份,有时显得心口不一,优柔寡断,形象立体、丰富。 红娘:是剧中最光彩的人物,虽出身卑微,却机智、泼辣、富有正义感,为张、崔的自由恋爱穿针引线。当崔、张二人的婚事遭到反对时,她挺身而出,巧妙地制服老夫人,使得有情人成了眷属。 5、曲词的秀丽华美: 人物语言都是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的,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唱词以经过提炼的当时民间口语为主,又适当地融化前人的诗词佳句和意象,明白通畅、秀丽华美。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