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603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坐井观天》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坐井观天》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坐井观天》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坐井观天》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坐井观天》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坐井观天》案例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坐井观天案例分析坐井观天案例分析 麒麟小学:李道梅 案例描述: 师:今天我们学“坐井观天”。“井”是生字,看老师写,大声念井。对,是后鼻音。读准了,写对了。谁坐井观天? 生:青蛙坐井观天 师:(指着图背第一段)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哪儿是井沿?请同学们在课文插图中的井沿上写上“井沿”。 生:(写“井沿”)。 师:井沿就是井边。那么桌子旁边叫什么? 生:桌沿。 师:你还能说什么“沿”? 生:床沿、河沿一一 师:对,很能干!我们看课文,读小鸟飞来这句话,你说说干嘛说它落在井沿上?不说它停在井沿上。 生:我知道,因为小鸟是从天上飞下来的,所以说它落在井沿上。 师:你说得真好。我们来读读

2、看。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我们往下读课文。完成这个填空。 ( )和( )争论( )。 生:读课文,完成填空。 (青蛙)和(小鸟)争论(天有多大)。 师:那么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我们自己来读懂,会吗?哪一节课文说青蛙的?用手势表示。 生:(举4个手指) 师:对了,第四节是写青蛙的,我们读读。 生:(读第四节) 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它的意思是 生: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的。 师:很好。你把问号改成了句号。(出示问句和陈述句)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说。 生:(练习说话) 师: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大话”。你明白吗?它认为哪一句是大话。请读读第三节。

3、生:青蛙认为“小鸟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是大话,因为它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你觉得小鸟是在说大话吗? 生:不是。小鸟天天飞来飞去的,不像青蛙只待在井底。小鸟当然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 师:好,现在我做青蛙,你做小鸟,我们对着读。好吗?(师生对读13自然段,读出语气) 师:刚才你说天无边无际,什么意思呀? 生:无边无际就是说天很大很大,大得没有边。 师:是吗?我们把小鸟说的话读一遍。 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师:我不明白了,究竟是谁错了?你明白吗? 请完成这个填空: 青蛙认为天( ),是因为( )。 小鸟认为天( ),是因为( )。 (请学生自学后完成填空,交流评价) 师

4、:能说说青蛙错在哪里吗? 生:青蛙坐在井里,不知道天有多大,它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可以原谅的。可是小鸟告诉它了天无边无际,它还要说自己不会弄错的,那就不应该了。 生:它不能那么肯定说自己不会弄错的,它应该跳出井口看看,再说对还是错。 师:你说得有道理。我们来表演青蛙跳出井口,看看它会说些什么?你们谁愿意表演跳出井口的青蛙? 生:(纷纷表示愿意)(演跳出井口的青蛙) 生:呀!天原来有这么大。 生:阿!小鸟说得对,天真的无边无际。 生:我坐在井底下不知道天有多大,跳出井口才晓得天这么蓝、这么高、这么大。 生:啊!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 案例分析: 寓言故事的教学,到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

5、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张老师在教学寓意这一部分时,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切合学生生活实际来引入的,而不是纯粹的说教。“如果有人说你是坐井观天,你明白他在说你什么吗?你想对坐井观天的人说些什么?”或者让学生出点子帮助小青蛙:“你们愿意像小青蛙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吗?你们能出出点子让小青蛙也能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吗?”这样就更能从学生的角度悟出寓言中的道理了,并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教师要给学生有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张老师安排学生读书,每次都有明确要求。读书时思考什么问

6、题,解决什么问题,都向学生交代清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读课文,大部分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对暂时不懂的问题,既不急于解答也不轻易放过,而是适时地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解决。特别强调边读边思考,使朗读、提问紧密结合。学生提出不知道青蛙和小鸟为什么要争论天的大小这个问题,教师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组织学生讨论、释疑。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师生双边活动的热烈气氛,既不是学生围绕教师转,也不是学生配合教师活动,而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主导作用不是教会学生,而是

7、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其目的是为使学生今后自己会学。 从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让学生充分质疑,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梳理,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几个步骤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十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和鼓励学生。始终注意“导”,始终注意听取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断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讨论青蛙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经过反复研读课文,仔细观察插图,深入思考,作出判断,说出根据,不仅活跃了思维,而且培养了思维能力。 、重视语言文字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语言因素,突出语言文字训练,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并综合运用已学过的语言文字。张老师不仅注意让学生反复练习读书,还重视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话能力。在朗读和说话的训练中,通过充分讨论,落实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学生读了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那段文字后,教师先让学生弄懂什么是“大话”。同学们逐一解释为“吹牛”“做不到,也要把它说出来”“没有根据的话”“假的”“太夸张了”,经过教师的不断点拨,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逐步向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靠拢。在组织学生讨论“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这一问题时,老师强调要求学生把先后几个同学的发言连起来说完整一些这样的说话训练不仅巩固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