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668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关于“学”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及思考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结合孔子关于“学”的理念倾向,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明确了本章节的字词,疏通了文段内容。我们了解到,孔老夫子,是多么地重视学习,乐于学习。首先,作为“万世师表”,他本人就是一个博学之人。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如此教导我们,不仅要好

2、学、博学,而且要活学。那么,孔老夫子,又重视学习什么呢?现在让我们用心去聆听这位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先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二、理解孔子关于“学”的基本内涵。 1、大声齐读课文,感知内容。 2、明确何为“好学”? 师引:孔子好学,更爱好学之人。孔子三千弟子,独一个弟子受孔子的倍加称赞。更称好学之人,独此一个!那就是颜回!那么,孔子认为,怎样才能称是好学之人呢? 明确:“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颜回好学者,不迁怒,不贰过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也就是说,好学之人,就应该不受限

3、于外界环境,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勤做事慎言语,并随时靠近有道德的人来弥补不足。做到这些,才能像颜回一样,不随便迁怒于他人,做事不犯同样的错误,成为真正的好学之人。 。自改其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自讼其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颜回之所以能“不贰过”,关键是做到了对待错误能“自知、自改、自讼”。) 3、理解学习的基本内涵 师引:有了好学的精神,我们该学什么呢?孔圣人又是怎样教导我们的?请同学们根据文段,思考,孔圣人所说的学习,学的是什么? 明确: 道德修养 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

4、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末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分析:贤贤易色尊重有才德的人而看轻女色 侍奉父母竭尽全力 侍奉君上不惜性命 对待朋友诚实信用 小结:由此说明,学习,并不是读死书,讲学贵在实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分析:此句提到的,年轻人首先要学会孝悌之义、谨慎诚实、爱众亲仁!而后还有力量,才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 小结:也就是说,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学习,首先要学习做人,做一个有道德修养之人。这些修养,将体现在你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躬身实践,方为检验的标准!以修养养性为根本,而后有余力来学习礼乐规范和文

5、化知识。 学礼,以礼规范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讲礼的重要性,任何人情,为政,做人,都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六言,也就是六种德行。 请选择其中你认为最有感触的一两种说明。 明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分辨是非,不滥用仁爱之心。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区分道义,不固守愚信。 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了解到,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

6、学习去完善的, 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会出现大的弊病。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施行德行,适时适度,方为真君子!而它的衡量标准就是礼。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劳、伤人、懦弱、动乱。 换句话说,我们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还要注重以礼来规范,这样,才能立身处世、立足于社会。 所以说,“修身”和“学礼”,两者是不可分的。“修身”应有“礼”的规范,而“学礼”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修身”。 三、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师引:从学习中,我们总结出,孔子所侧重的学习,在于“修身”与“学礼”。这个跟我们现代的教育有了很大的

7、区别。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单纯的修身养性,学礼治国,显然不够合适。于是,我们越来越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成就高科技生活。那么,孔子的教学思想,是否已经不受用了呢?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代社会中,学习先进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孰轻孰重? 明确: 结合实例:山西高考“高科技”作弊案内幕 电话诈骗受害者状告银行 消除管理漏洞成关键 珠海出重拳打击银行卡犯罪 洛杉矶警方设立高科技反恐中心 苏州破网络犯罪大案 黑客盗虚产50亿 福建电力严厉打击高科技窃电行为 我们忽视的,正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贤们所追崇的修身养性。 现今的教育,忽视了培养学生美好的德行。从小学,就忽视思想品德课,重点学习主科

8、目,这正是高科技生活下的矛盾。古谚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邪雅俗,大多是以小时候一念之差分开的。 我们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 父母说:“你好好学,考不上大学没有饭吃。”而老师又说:“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你得考研、出国。问题是,知识长了,道德反而缺了。 学习先进的知识技能固然能够使我们成才,为我们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让我们过上安逸的生活。但是,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不管你拥有多少知识和财富,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那你就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总结:孔老夫子告诉我们的,恰恰就是怎样寻找我们遗失的道德修养。所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今天读论语,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拥有崇高道德的孔圣人形象。尽管不能达到孔圣人的品行境界,但是我们内心向往,并以之共勉,不也就无憾了吗! 四、板书: 道德修养 现代启示 好学之人 修身养性 以礼规范 立身处事,立足社会 文化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