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参考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参考答案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等诸多方面。 2、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3、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三大类。 4、教学方法是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5、练习法是指。 6、 “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是指:问题探究法与发现法基本相同,它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
2、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之间的关系、规律。 7、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和。其中,、属于认知领域。 8、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 9、所谓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 10、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 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 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 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 撰写教学案例。 11、 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 12、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 其二,;其三,;其四,。 二、辨别题。 1、情感、态度
3、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 2、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 3、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分析: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5、秧田式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改正:最大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空间,缺点是,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
4、之间的信息交流。 6、案例主题一般以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来体现。 改正:案例主题一般是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语,是案例的主题。另外,再用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样作为副标题。 7、数学课程标准四个目标之间的区别,我们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学习为例加以说明。如果他能够根据两者的属性辨别图形、画出图形,则说明他已经习得其知识。 分析:如果他能够根据两者的属性辨别图形、画出图形,则说明他已经习得其技能。 8、分析教材首先要研究课标,对全套教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分析某一课时教材时,要对这一课时教材作全面分析。如本课时在本单元的地位,是新授课还是巩固拓展课、是综合课还是复习课、是
5、以探究为主的课还是以传授为主的课、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如何处理教学内容等等。 三、简答题 1、 分析教学对象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答:一是学生的年龄、学段情况; 二是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 三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况。 2、 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答: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 使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应注意什么? 答: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对提的问题,提问的对象,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应如何进一步做好启发引导,谈话所需的时间,都
6、要做到心中有数。 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简洁,使学生能理解。 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准备,然后再点名某个学生作具体回答,以利于全班同学积极思维,发展智力。不同程度的问题,可考虑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回答。 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尽可能不提暗示性的问题,多提能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去思考的问题。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过易不利学生思考,学生感到乏味;过难则学生无法回答。要提一些经过学生想一想能够回答的问题。 提问后要注意听取学生的回答,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对回答有困难的学生,可提一些辅助性的问题启发诱导他,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更不能讽刺挖苦。对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同
7、学要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4、 使用探究法应注意什么? 答:精选探究材料; 注重教师的引导; 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所设立的问题难易要适中。 5、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练习,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练习。 练习要有层次性,练习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要有一定的坡度。多层训练有利于暴露差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练习要多样性,练习的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发展,培养灵活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要有反馈调节性,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练习的情况,适当调整练习。 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做
8、什么练习都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 练习的份量要适中,做到质与量的兼顾。 练习设计要有弹性,能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收获。 练习设计中要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开放性,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6、举例说明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和非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 答: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指教学设计时应预先列出的目标。例如,讲授圆周率时,教师要考虑介绍中国古代的数学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要考虑介绍圆周率的用途,培养学生的数学价值意识。 非预设性目标是指在教学准备阶段不能确切设定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出现时机就应该加以落实的目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
9、,某位学生提出了新颖的问题,这就出席那了引导学生求知欲的时机;某位学生出色地回答了问题,这时就出现了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目标。 7、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答:一是课前自问自答。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二是课前了解。课前一两天布置与新课有关的一些参考题,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三是导入环节直接了解。教师直接抛出课题或新课中有关的知识,让学生说说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8、编制课时目标时一般要做到哪几点? 答:内容全面;层次分明
10、;要求适度;具体可测;因材而设。 9、讲授法教学应该注意什么? 答:讲授的内容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 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性,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讲授的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形象,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 讲授中要运用启发式等手段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讲授的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运用“满堂灌”式的讲授法。 四、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 一年级上册P34跳绳的主题图上有:1幢教学楼,教学楼边上有1面五星红旗和许多树木,操场上有8个小朋友在跳绳,问题是“说一说”。下面是教师B按教材教的教学片断: 出示挂图。 提问题。 师: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看见了房
11、子? 师:你真能干。 生2:我发现了红旗。 生3:我发现了树木。 生4:我发现了小朋友在跳绳。 生5:我发现了地上有小草。 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待过了5分钟,教师急忙抛出:“谁能提出有关8的加减法?” 案例分析: 答:我们广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考虑到的是问题的开放性,在数学探究过程中,设计出了大量的开放性的,具有一定思维空间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了目的性不强,答案不着边际的弊端,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答案,老师对他们的回答只能作出一些合理性的评价,但是,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评价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离我们心目中的理想的数学课堂却越来越远
12、。所以我们老师在设计问题题不仅要充分考试问题的开放性,更要考虑设计问题的目的性,你设计的问题应当明确,具体可测,大部分学生能寻求到比较正确的答案。 2、案例描述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片断: 教师布置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我们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经知道面积公式的平面图形来研究它的面积公式呢? 学生合作交流不到2分钟,当教师发现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再等量拼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的方法后,就立即宣布合作结束。 案例分析 答: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
13、成为了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的专制,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当前,很多教师都已经有意识地把它引入课堂,但很多时候的小组合作只是作了个形式而已。 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前,你可以先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这节课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拔、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14、。广大的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可能限制学生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3、案例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需要多少钱的教学片断: 出示买卖的情境图。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探索算法多样化。 师: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算式怎样列? 生:153= 师:应该怎样算呢? 生1:我用加法15+15+15=30+15=45 生2:我用乘法103=30 53=15 30+15=45 生3:把15看成3个5,共有9个5,得45 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 生1:用加法。 师:用加法
15、也可以。 生2:用乘法。 师:好的。 练习133 705 242 135 313 342 244 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 学生练习时笔者观察了7位小朋友所用的方法,其中有4位是采用加法的 案例分析 : 答:有的教师认为,如果对算法进行优化,那就谈不上算法多样化,似乎多样化与优化之间存在矛盾。其实不然,方法和方法之间根本不存在优劣之分,任何优越性与不足都是与一定的环境相联系的。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不是群体或教师的优化。对个体而言,是个体对原有的计算方法优化的过程,是个体思维发展、提高的过程。如果不对算法进行优化,那么我们的学生就没有收获,没有提高。 在优化算法的过程,教师必须注意两点:第一,优化的主体是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应把选择判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优化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产生修正自我的内需,从而“悟”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教师在评价算法时,不要讲“优点”,而要讲“特点”,把优点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这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第二,教师要明确“优化”并不是统一一种方法,把优化的过程作为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更好方法的过程,尊重学生的选择,只要学生认为合适、自己喜欢,教师就应加以肯定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