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背外侧运球》说课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605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背外侧运球》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脚背外侧运球》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脚背外侧运球》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脚背外侧运球》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脚背外侧运球》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脚背外侧运球》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背外侧运球》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脚背外侧运球说课稿脚背外侧运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是某某级的某某,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脚背外侧运球,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说说我对这堂课的设计。 一、 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很多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本次课选择脚背外侧运球和耐久跑作为教学内容。为了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提高脚背外侧运球的能力和技巧,本次课把脚背外侧运球作为主教材。同时,对学生进行一般耐力素质训练。 足球运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运球的目的是为了突破对方防

2、守,然后进行传球和射门。脚背外侧运球,运球的灵活性、可变性强,可做直线、弧线和向外变向运球,易于控制运球方向和发挥运球速度,并便于对球进行保护。在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控球意识和能力,做到“球不离人”,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般耐力素质是足球运动员在全场比赛中不断奔跑、冲刺和在比赛中完成各种技、战术动作的能力。通过耐力素质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抗疲劳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并有利于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它是足球运动员的重要身体素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运动对健康的作用,认识足球运动能发展人体的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脚背外侧运球方法,提高足

3、球运球及耐久跑能力。 3、情感目标: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增强个人的自尊和自信,在学练中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能力,体验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 重 点:脚背外侧运球时,脚的前摆触球及协调用力 难 点:运动过程中的体力分配、跑的节奏及呼吸的调整 二、 说学法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我校高一班40名女生,15名男生,该班学生思路敏捷、勤于思考、认知能力较好,心理素质稳定,组织纪律性强,身体素质一般。 但由于本班大部分是女生,虽然以前学过足球技术,但运球技术普遍掌握的不够理想,并且耐力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法分析 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已得到一定的发展,本次课将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进

4、行有机结合,运用体悟法、语言提问法、诱导练习法、讨论归纳法、分析评价法等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体育学习,让学生通过一看、二想、三悟的思维活动过程,了解动作技能的结构原理,弄清动作技术的实质和规律,使学生知识学习、身体锻炼寓教于教学、练习之中。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体育是一门培养人的身体活动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

5、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进行足球练习。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渴望,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教师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分组练习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

6、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 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课余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在老师的理论指导下反复练习,然后进行反思归纳总结,掌握准确运球方法。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掌、握更清晰、更深刻。 四、 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各项活动的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挖掘教材内涵,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

7、学习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和耐力等身体素质。 课堂导入 1、课前常规 2、热身活动以足球“小范围传抢”游戏来完成。学生踊跃地参与,消除紧张情绪,以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进入基本部分。 教授新课 运用语言提问法、诱导练习法、讨论归纳法、分析评价法让学生理解动作,建立动作概念。脚背外侧运球是新授课,在教学中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模仿练习、直线与弧线运球练习、直线接弧线运球接力比赛,逐渐增加练习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耐久跑以规定时间内完成,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规定两个时间,体现了分层次教学思想,从而更好的提高耐力素质。 课堂小结 1、教师对于学生在实际练

8、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进行小组间总结讨论。 2、通过自我或他人按摩来放松肌肉,使学生由高度的兴奋状态过度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身心都得到调整和放松。 预计课堂效果 因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学生认知规律以及技能形成规律,预计会顺利地达到本科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各项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预计平均心率为135-145次/分,练习密度为40-45%。 各位老师,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从分组实际练习中完成对知识的认知与掌握,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足球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说课人:某某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