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655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毒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药物毒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药物毒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药物毒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药物毒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物毒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毒理学》.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物毒理学药物毒理学 一、单选题 V 1. 关于药源性呼吸抑制,描述错误的是:c A. 吗啡、哌替啶、巴比妥类和硝西泮引起药源性呼吸抑制是最严重和最常见的 B. 原来有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即使小剂量也会出现呼吸抑制 C. 吗啡中毒可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增加、每分潮气量增加 D. 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毒时的致死原因 E. 巴比妥类药物服用15倍催眠剂量时服用15倍以上,可引起严重中毒 满分:1 分 2. 长期毒性实验大鼠一般每日的灌胃容量为:A A. 1020ml/100g B. 1225ml/100g C. 2030ml/100g D. 2535ml/100g 满分:1 分 3. 关于青霉素

2、引起的型超敏反应,描述错误的是:B A. 引起型反应的抗原都是多价的,必须与细胞表面2个或2个以上的IgE分子结合 B. 小分子药物具有免疫原性,不需要在体内与具有免疫原性的大分子结合,就可诱导针对小分子药物的免疫应答 C. 青霉素G代谢产物青霉酸与体内蛋白的赖氨酸反应,可引起过敏体质变态反应,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D. 临床应用青霉素,需要做皮试 满分:1 分 4. 长期应用以下哪种药物易出现抗利尿激素紊乱综合征?A A. 吩噻嗪类药物 B. 利尿药 C. 脱水药 D. 降压药 E. 镇痛药 满分:1 分 5. 关于博莱霉素引起的非特异性肺炎至肺纤维化,描述错误的是:B A. 服用此药引起

3、的肺纤维化,死亡率高达50% B. 与年龄及剂量呈负相关 C. 该病易感因素包括肾功能不全、同时进行放射治疗和高剂量的氧气吸入等 D. 博莱霉素进入体内,肺组织与皮肤中这两个器官对博莱霉素毒性最敏感 E. 博莱霉素产生毒性的机制可能包括:产生活性氧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肺组织;白细胞大量浸润以及蛋白酶释放量增多等 满分:1 分 6. 下列哪种药物主要产生精神依赖性?C A. 吗啡 B. 海洛因 C. 致幻剂 D. 哌替啶 E. 乙醇 满分:1 分 7. 下列关于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 不是由免疫机制所介导 B. 抗疟药奎宁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C. 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可引起溶

4、血性贫血 D. 降血糖药氯磺丙脲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E. 药物可与红细胞膜结合形成复合物 满分:1 分 8. 乙胺丁醇引起的药源性视神经炎与影响下列哪种离子的代谢有关?B A. 铁离子 B. 锌离子 C. 钙离子 D. 钠离子 E. 钾离子 满分:1 分 9. 地高辛引起的色视障碍与抑制以下哪种酶有关?D A. 氧化还原酶 B. 磷酸化酶 C. 甲基化酶 D. Na,K-ATP酶 E. 肝药酶 满分:1 分 10. 吗啡的药物依赖性特征是:E A. 有精神依赖性,没有身体依赖性 B. 有身体依赖性,没有精神依赖性 C. 有精神依赖性,没有耐受性 D. 有身体依赖性,没有耐受性 E. 有精神依赖性

5、、身体依赖性和耐受性 满分:1 分 11. 常见的毒物吸收途径包括:E A. 呼吸道 B. 胃 C. 肠 D. 皮肤 E. 以上全部 满分:1 分 12. 药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主要包括:C A. 氧化、还原和水解 B. 氧化、还原和结合 C. 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 D. 还原、水解和结合 E. 水解和结合 满分:1 分 13. 下列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药物为:C A. 青霉素 B. 氯霉素 C. 伯氨喹 D. 卡马西平 E. 四环素 满分:1 分 14. 药物引起晶状体病变的原因不包括:E A. 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 B. 使晶状体蛋白质的空间构象改变 C. 使谷胱甘肽含量减少 D. 使维

6、生素C含量减少 E. 上皮水肿 满分:1 分 15. 下列药物中,可使睾丸支持细胞的胞质微管溶解而引起睾丸萎缩的是:A A. 秋水仙碱 B. 烷化剂 C. 顺铂 D. 环磷酰胺 E. 睾酮 满分:1 分 16. Ames实验中的指示微生物是:C A. 鼠伤寒沙门菌的野生型菌种 B. 鼠伤寒沙门菌的色氨酸缺陷型突变株 C. 鼠伤寒沙门菌的组氨酸缺陷型突变株 D. 大肠杆菌的野生型菌种 满分:1 分 17. 药物在体内的主要排泄途径是:A A. 肾 B. 肠道 C. 乳汁 D. 肺 E. 胆汁 满分:1 分 18. 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D A. 中药不良反应有辅助致癌作用 B. 中药不

7、良反应有特异质反应 C. 中药不良反应有耐受性 D. 中药不良反应没有成瘾性 E. 中药不良反应有毒性反应 满分:1 分 19.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由多个步骤组成的复杂的过程,对其发展过程描述正确的是:C A. 促进阶段、启动阶段、恶性进展阶段 B. 促进阶段、恶性进展阶段、启动阶段 C. 启动阶段、促进阶段、恶性进展阶段 D. 启动阶段、恶性进展阶段、促进阶段 满分:1 分 20. 不需要进行致癌作用评价的药物是:C A. 临床上连续应用6个月以上的药品 B. 长期使用具有遗传毒性的物质 C. 恶性肿瘤治疗药物 D. 已知属于对人具有潜在致癌性的同类化学物 满分:1 分 二、简答题 V 1.

8、药物的吸收途径有哪些? 呼吸道 皮肤黏膜 消化道 满分:6 分 2. 简述药物型超敏反应的机制,并举一例说明。 答:型超敏反应的抗体虽与型超敏反应中的抗体相似,主要也是IgG和IgM类抗体,但所不同之处是这些抗体与相应可溶性抗原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血管壁、皮肤或滑膜等组织中。免疫复合物激活性补体系统,产生过敏毒素和吸引中性粒细胞在局部浸润;使血小板聚合,释放出血管活性胺或形成血栓;激活M使释放出IL-1等细胞因子。结果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症性反应和组织损伤,此型超敏反应亦称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超敏反应。 Arthus反应 Ma

9、urice Arthus用马血清皮内免疫家免几周后发理,再次重复注射同样血清后在注射局部均出现红肿反应,36小时的反应达高峰。红肿程度随注射次数增加而加重,注射56次后,局部出现缺血性坏死,反应可自行消退或痊愈,此即Arthus反应。其机制是所注射的抗原与血管内的抗体结合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并沉积在注射部位的小动脉壁上,引起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补体活化后迅速产生的过敏毒素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血小板聚合并释放出血管活性胺,使红肿加剧。皮损中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浸润。 满分:6 分 3. 简述有机磷酸酯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答: 有机磷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及完整的皮肤和粘膜进入人体。职业性

10、农药中毒主要由皮肤污染引起。 吸收的有机磷农药在体内分布于各器官,其中以肝脏含量最大,脑内含量则取决于农药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 体内的有机磷首先经过氧化和水解两种方式生物转化;氧化使毒性增强,如对硫磷在肝脏滑面内质网的混合功能氧化酶作用下,氧化为毒性较大的对氧磷;水解可使毒性降低,对硫磷在氧化的同时,被磷酸酯酶水解而失去作用。其次,经氧化和水解后的代谢产物, 部分再经葡萄糖醛酸与硫酸结合反应而随尿排出;部分水解产物对硝基酚或对硝基甲酚等直接经尿排出,而不需经结合反应。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机理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有机磷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催化乙酰胆碱水解作用,积聚

11、的乙酰胆碱对胆碱有神经有两种作用:1.毒蕈碱样作用:乙酰胆碱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与毒蕈碱型受体结合,产生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的效应,表现为心脏活动抑制,支气管胃肠壁收缩,瞳孔插约肌和睫状肌收缩,呼吸道和消化道腺体分泌增多。2.烟碱样作用:乙酰胆碱在交感、副交感神经节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极后膜上烟碱型受体结合,引起节后神经元和骨骼肌神经终极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的效应。这种效应与烟碱相似,称烟碱样作用。 满分:8 分 4. 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毒性反应有哪几种? 答:1、免疫增强作用导致过敏性 2、免疫抑制作用导致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3、自身免疫疾病 满分:8 分 5. 药物

12、毒代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答:研究不同剂量单次染毒的毒物动力学,探讨大剂量对药物吸收、分布及消除动学 的影响。研究反复染毒的毒物动力学,探讨动力学特征可能发生的改变。 在毒性实验工程中进行毒性血药浓度监测,确证动物的实际暴露水平并测定可能存在的药物蓄积。 研究年龄对动力学的影响。 研究不同种属动物在药物代谢和动力学方面的差异,为解释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以及毒性的种属差异提供科学依据 满分:8 分 6. 药代动力学在毒理学中有哪些应用? 答: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创新药物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

13、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分:8 分 7. 强心苷引起心脏毒性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答:常见的强心苷中毒的诱发因素为:1、给药不当,给药量太大或给药速度太快。2、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3、心肌对强心苷的耐受性降低,如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心肌梗死、心肌炎和肺源性心脏病等。4、肝肾 功能不全,致药物体内蓄积。5、钙与强心苷有协调作用,高钙血症易致强心苷中毒。6、甲状腺功能低下, 易致强心苷的清除率降低,导致蓄积中毒。 满分:8 分 8. 对中药毒性的分级的方法有几种? 答:根据中毒后临床表现的程度进行分级 根据已知的毒理学数据进行分级 根据中药有效量与中毒量之间范围的大小进

14、行分级 根据药物中毒剂量及中毒的时间进行分级 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进行分级 三、主观填空题 V 1. 药物的急性毒性实验选用至少两种哺乳动物,一种动物和一种动物。 试题满分:2 分啮齿类 非啮齿类 第 1 空、 满分:1 分 第 2 空、 满分:1 分 2. 光敏性皮炎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反应,另一种是反应。 试题满分:2 分光毒性 光变态 第 1 空、 满分:1 分 第 2 空、 满分:1 分 3. 药物的急性毒性实验主要的给药途径有,和。 试题满分:3 分静脉 皮下 口服 第 1 空、 满分:1 分 第 2 空、 满分:1 分 第 3 空、 满分:1 分 4. 常见的引起药源性白内障的药物有

15、、和。 试题满分:3 分皮质类固醇 吩噻嗪类药物 化疗药 第 1 空、 满分:1 分 第 2 空、 满分:1 分 第 3 空、 满分:1 分 5. 皮肤的主要功能包括、。 试题满分:3 分50-100 30-50 10-20 第 1 空、 满分:1 分 第 2 空、 满分:1 分 第 3 空、 满分:1 分 6. 一般长期毒性实验为3个月的受试药物,大鼠的高剂量选择临床剂量的倍,中剂量用倍,低剂量用倍。 试题满分:3 分保护 排泄废物 调节体温 第 1 空、 满分:1 分 第 2 空、 满分:1 分 第 3 空、 满分:1 分 7. 溶血实验,依据各试管中红细胞的形态可描述为、四种状态。 试题满分:4 分全溶血 部分溶血 不溶血 凝集 第 1 空、 满分:1 分 第 2 空、 满分:1 分 第 3 空、 满分:1 分 第 4 空、 满分: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