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人事哀乐中的生命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城》人事哀乐中的生命意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边城人事哀乐中的生命意识边城人事哀乐中的生命意识 -读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有感 刘秀娟 本质上说,语文不只是一个学科,更是我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是我们生命的源泉。真的语文,要为生命奠基。熊芳芳老师曾在谈及我很重要一课中讲过“生命语文是为生命而为的教育,也是用生命而为的教育”,“如果你不能为我的生命买单,请不要替我衡量价值”。而她在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一书中更是体现了“语文教学是在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生命的意识没有被激活起来,就不是真的语文”这一观点。翻开这本书的目录就感到很与众不同:上编 建筑生命的位格;中编 抒情文学的救赎;下编 栖居美学的维度,体现了自己的生命
2、感悟和娴熟的语文教学积累,每一篇都能够给人以清新的启迪。 在这本书中我最为感兴趣的部分就是“上编 建筑-生命的位格”,收录了四则教学案例和一篇综述性文章。四则教学案例中,沁园春长沙项脊轩志两篇为文本解读,“和平的祈祷”与我有一个梦想为教学设计。这四则教学案例,虽体例不同,角度各异,秉承的宗旨却是一样:个体生命的全位格。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人之为人”, 这让我不禁开始思考生命意识在语文教育课堂中应该如何体现。 读到目录时我便想到了沈从文的边城,沈从文曾说过:“我只是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在世风衰
3、颓、人性沉沦的二、三十年代,沈从文乐此不疲地营造了一座又一座的“希腊小庙”,展览着形形色色的故事和人物,讴歌了真善美的人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其中包含着对人的生存状态(形式)、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思索与理解,拓宽了对生命的人文体验与教育。具体阐释为三个层面: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培养健康理性的死亡态度和有效行为;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健全人格。我读完上编后便开始思考边城中体现出来的沈从文独特的生命意识在这三方面的体现。 边城作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其中湘西世界里形形色色人物的内
4、在精神和外在命运,表现出对庄严雄强生命的热情歌颂和赞美,说到边城人的人生形式,那种理想的形式可以看作为湘西人的生命自为的形态。虽然说边城人是信天命的,但是这种天命在他们看来却又不是完全在意识中需要被认同的,在当时半封闭与文化启蒙相融合的边城社会中,造就了边城人独有的精神状态:一方面他们本身本就带有优秀的品质,但另一方面“主体精神的蒙昧又使他们无法加入外部世界的竞争,他们的诚实、淳朴反现出呆相”。这些不论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对于社会来说都是相互矛盾的,而沈从文则对这种矛盾的状态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天保、傩送和翠翠他们是自然的儿女,他们保留着自然赠予的优秀品质,这是“边城”这个地方的人们所拥有并且相信
5、的东西,在他们的认识中对自己的生命没有正确的理解,只是单纯的认为一切是天命所为,可他们的潜意识里是想要与命运相抗争的,他们想要有自己的生活,只是这种想法都还没有成形。“边城”中的老年人与青年人都是有这种意识觉醒的。老船夫对女儿的命运感到伤心,可是在潜意识中他还是不想认同这种命运,他对女儿的命运做出了思考,但由于这种意识的不成熟性导致他的这种思考得不出结论。可是从老船夫对翠翠说的这一番话中:“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皆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方配活到这块土地上!”可以看到老船夫开始对“人”这个个体开始有所思考、有所觉醒的痕迹。而“边城”中的年青人们对这种生命自为的形态则更加地能体现
6、到行动中去,二老傩送在大哥死后,家里又想让他娶团总的女儿的时候,他对父亲说要渡船不要碾坊的这一席话,里面还是有关于“命”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对这“命”的反抗,他可以明确地表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且更是通过行动表达出他想要什么,他选择了离开,这可能是在这种矛盾之下是最好的选择,这也是年轻人们生命自为的方式之一。 沈从文让我们在这平凡的人事哀乐中感悟着湘西人身上继承着的生命庄严,体味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用沈从文在旧作选集代序中的话说,他们呈现着“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在自然中度过光阴,在自然中生老病死,在自然中热烈地爱着,也在自然中过着最为平凡琐细的人生。他们经历着所遇
7、到的种种际会,平和安静地看待死亡,在生与死中体味着各自所谓命运中的幸福与哀乐。但是,我们看到的不应只是在这笼罩清新朴实并存着人性美的湘西,和湘西人在命运前顺天安命的生活方式及态度。如沈从文所说“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我们要看到的是作者在无奈与惆怅背后所流露的批评和否定,还有对于在现代文明发展的时间流逝中人性之美消尽的悲痛。 沈从文叙述湘西下层人民悲惨的人生命运,不是为了猎取对湘西人民廉价的“同情”。相反,我们更应该真正认识到下层人民生活的表面姿态,接触他们
8、的灵魂,不是“同情”,而是去“爱”,也如作者一样十分温暖的爱着那些在自然里同命运争取生存的人,他们值得我们去爱,“他们那么忠实庄严的生活,担负了自己那份命运”。在这个小城里,沈从文再次彻悟了一点人生,重新得到了一点智慧。在他所写人事的“常”与“变”中,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沈从文是想通过这样一群特殊生命形态,来分辨人性的真假、善恶、美丑和生命的尊卑高下。 生命要得到领悟只能落到满足自身的目的的实处,不能空言性命而无其他。生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应压抑,不应浪费,甚至不应犹豫彷徨,更要勇于面对自我,敢于实现自我,真实庄严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湘西的原始神秘、民族的特殊性、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以及自身人生经验,这些都让沈从文选择通过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生命而展现庄严并存的生存本质,从中渗透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