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9363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 李瑞江 第一单元 准备课 一、教材内容 数一数 比多少 二、课时安排 三、教材编排特点和教学设想 第一、二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学前数数、认数、读数情况,并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在数数中,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数数的资源非常丰富。 教材安排了一个校园场景,有非常丰富的数数资源,包括数量在1-10的各种事物,每个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如:1面国旗、1位老师、1个足球、2个单杠、3条凳子、4个垃圾桶、4朵向日葵、5朵花、5个大字、5颗星、6盆植物、7只鸽子、8

2、只大雁、8棵树、9个女生、10个男生、20个人。 在教材中人物的数量是20,以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然后对数数方法进行指导;最后组织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 课外观察作业 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教学注意点: 1、在教学中,了解学生认数字情况在教学数一数中,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数数情况,灵活出示110十个数字。 2、对110十个数字,只是了解而不是正式教学。 3、教师可补充有关数数的素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在数数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单元 位置 一、教材内容 上下前后 左右 二、课时安排 三

3、、教材编排特点和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上、下、前、后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能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和前、后描述 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同时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先认识上下前后,再认识左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6岁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在日常生活中,“上下”“前后”的方位儿童基本上已建立起来了,所以我们先认识上下前后,并且把它们安排在一个例题中;而左右相对于前两对方位难一些,所以后认识,并且专门安排一个例题进行教学。 结合情境和活动认识上下前后。 1、教材以一座

4、大桥为背景,有2层加上水面共3层,每层都有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都有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2、教材通过先示范如何用上下、前后来描述两种交通工具的位置,再让学生自己选两种交通工具像这样进行描述,以进一步明确上下方位。 3、接着通过“做一做”的活动和练习,让学生充分地说,进一步巩固“上下”“前后”方位概念,感受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4、描述的语言不要过分单调、机械。可以像教材示范的那样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前面”,也可以说“谁的上面是什么”“谁的前面是什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说法来描述,通过语言的灵活促进思维的灵活。 5、也可以把对两种事物相关描述对照起来,如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汽车的下

5、面;语文书在数学书的上面,数学书在语文书的下面等,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体会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教材内容;“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两段: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两段在编排上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数的认识都是从数的基数、序数含义,写法,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等各个方面进行。不同点是:计算的编排方式不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认数与计算分开编排,先集中认识15各数,再教学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认数和计算穿插编排。计算穿插在认数 的各段中,每段在认数之后都有相应的加减计算。 “15的认识

6、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一、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加、减法的初步认识;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课时安排 三、教材编排特点和教学设想第一课时:15的认识 教材分析 15的认识采用集中编排,从数概念的不同方面:基数、数的顺序,书写,大小比较,序数、数的组成等几个方面进行认识。 充分感受基数含义。 具体-抽象-具体 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的方式,让学生体会1-5各数的基数含义。 认读数在体会基数的含义过程中完成。 对基数含义的理解还包括认读数。包括两

7、个方面:一认识数字,会读、知道怎么念。二看数字能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什么。这两方面的任务,应该在体会基数的含义过程中完成。 数的顺序。 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 由于学生很早就记住了数词的顺序,只要他能认得这些阿拉伯数字,知道它们的顺序并不困难。现在我们不仅要让他们知道这些数的顺序,还要让他们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 15的写法。 重视书写、分散难点。 由于15的认识是集中编排,因此受教材编排方式的影响,15的写法也集中在了一起。但这里并不是要求集中教学15的写法。实际教学时,老师们要重视书写,但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把写数分散进行。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

8、出15各数的过程,会读、会认、会写15的各数,知道15的数序。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教学流程 1、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2、实践活动:看图认数、读数,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3、反馈实践,交流。再数的抽象中回到具体。 4、利用拨算珠、画点子等活动感知数的顺序。 5、有重点指导书写。 6、巩固练习并提升。 教学注意点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直观认识,感受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教学认识四种立体图形:

9、从实际生活引入,出示了学生熟悉的一些实物,让他们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分成四类,引出四种立体图形,分别进行认识。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巩固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 在初步认识了四种立体图形后,“做一做”安排了两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 这种活动素材,老师们可以利用,也可以加以改造,如有老师把它改造成摸实物-猜形状的活动。总之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以便建立清晰的表象。 例2,立体图形的拼组,通过让学生用所学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活动,初步体会各种立体图形的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进一步体会所学立体图形的特征,另一方面以后的学习积累一些

10、感性经验。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这部分教材除了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还有混合运算。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1120各数的认识 分两段编排:11-20各数的认识; 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说明和教学建议 11-20各数的认识 11-20各数仍然是从数概念的几个方面:数数、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来认识的。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从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几个方面来认识;例2教学数的顺序和比大小;例3教学写数,序数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熟悉,没再安排例题,只在练习中巩固。 虽然仍然是从这些方面认识

11、,但由于数的范围不同,数的特点也不同了,因此侧重点也不同了。 如数数,10以内是1个1个地数,11-20不仅要以“个”为单位数数,还要以“十”为单位数数。11-19计数的结果就是一个十和几个一,20是2个十。所以这里数数要从认识计数单位“十”开始,由此了解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借助计数单位“十”认识1120各数。 教材在认识11-20各数时,就是在认识计数单位“十”的基础上,借助计数单位十来认识1120各数的。 结合数的组成按数位写数。 教材把用小棒计数的结果,先用计数器表示出来再对照教学写数。还通过11中两个1的对比,让学生体会位值的意义。 丰富数数的经验 为了丰富数数的经验,本

12、单元在练习中安排了2个2个、5个5个地数的习题。 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例4教学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主要是通过操作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一方面可以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同时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例5,教学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准备。这里通过在计数器拔珠计算,使学生看到,这里的加减法实际上是相同单位在进行加减。在这里第一次给出“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等名称,只是让学生认一认,不要求学生背下来,随着老师的使用,让学生熟悉。 解决问题 这里结合学生掌握的数数经验,安排了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同

13、时体会到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前面是用列式的方法,这里用数数的方法也能解决问题。 教学中老师们还可以设计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数数方法解决的问题。如解决乘车要坐几站、要爬几层楼、再过几天是小朋友的生日的问题。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 认识整时 教材说明和教学设想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整时。 这部分内容教材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编排的,我们将时间与学生熟悉的活动对应起来,让学生不仅会看钟面和电子表认整时,还会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有所感觉。知道什么时间该做怎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有帮助的。 概括认识“整时”的方法。 渗透接近整时的习题。 为了降低认识“几时几分”的难度,并丰富练习的形式,教材特意安排了“几时过一点儿”“快到几时” 的习题,并为后面认识“几时几分”做铺垫。 渗透一天有24小时。 P85通过展示小明一天的活动,巩固整时的认法,并通过提问“小明9时在做什么”使学生初步知道一天有两个9时。 增加了“你知道吗”的版块。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材介绍了一些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这两种工具计时的原理比较复杂,可以以学生能理解的方法简单的说明。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巩固整时的认识,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做孕伏。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分三小节编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