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9498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生化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生化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生化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生化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化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迈瑞临床应用李科,生化检验与临床,如果你是一名护理人员,你是否知道正确采集、运送和储存标本,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如果你是一名检验人员,你是否曾经主动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让检验更好地为临床诊疗服务?如果你是一名临床医生,你是否曾经抱怨过检验结果的不准确?,生化检验与临床-问题与交流,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由于没有使用具系统溯源性的配套试剂,科室检验结果不准确,实验室间检验结果差异很大。当出现检验结果与临床诊疗不一致时,检验科承担了较多责任;检验人员又苦于不知道所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情况和患者的临床信息,难以对检验结果进行全面综合

2、的分析。彼此沟通的缺乏,影响了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关系,也使得部分患者未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有效的治疗。,解决办法,一、重视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正确采集、处理标本 二、使用具有系统溯源性的配套试剂:保证结果准确;三、熟悉各项目的临床意义:正确选择检验项目 四、正确解读检验结果:临床医生与检验科进行交流,综合分析解读结果,使患者病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有效的治疗 五、在临床诊疗工作中,不断学习与积累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案例;,一、重视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正确采集、处理标本;二、使用具有系统溯源性的配套试剂:保证结果准确;三、熟悉各项目的临床意义:正确选择检验项目;四、正确解读检验结果,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

3、重视分析过程尤其是分析前的质量控制1.采血管选择2.采血体位和采血时间3.避免溶血4.标本的正确处理与及时测试5.脂血、黄疸、药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影响分析结果的标本采集因素运动:乳酸、LDH、AST、CK 食物:蛋白质-Urea 脂肪-TG过度空腹:胆红素(2天240%)、血糖、TG、TC饮酒、吸烟:烟(HGB-CO)、酒(HDL-C、GGT)药物:肝功(抗结核药、抗生素、抗白血病制剂、磺胺类药物)采集体位:影响血液与体液的平衡(住院病人采血)卧位改为站位(Alb、Tb、TC、TG),血常规其他:止血带、细菌,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标本处理方式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即时分离血清的

4、项目:如Glu(防止糖酵解)应立即检验的项目:NH4+、胆红素、Glu、CK、血气分析等抗凝剂对测试项目的影响:草酸钾:LDH、ACP、AMY、Ca EDTA:CK、AMY、ALP 肝素:CK、LDH 弱 酶活测定不用抗凝剂,肝素影响小,生化标本的采集与留取指南检验标本采集手册检验标本采集及报告时间,全面质量控制,一、重视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正确采集、处理标本;二、使用具有系统溯源性的配套试剂:保证结果准确;三、熟悉各项目的临床意义:正确选择检验项目;四、正确解读检验结果,同一个人,不同的结果?,决定检测结果是否准确的各因素检测系统:是指在检测某项指标时,所用的设备(仪器)、方法(试剂)、校准

5、品(有的可含质控品)、操作程序、人员等匹配成为一个体系。,临床常规检测系统,一、重视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正确采集、处理标本;二、使用具有系统溯源性的配套试剂:保证结果准确;三、熟悉各项目的临床意义:正确选择检验项目;四、正确解读检验结果,肝功能:ALT、AST、-GT、ALP、T-Bil、D-Bil、TP、Alb、TBA、CHE、PA、ADA、5-NT、AFU肾功能:UA、UREA、Crea、2-mG、CysC心肌酶谱:CK、CK-MB、LDH、-HBDH糖尿病:Glu、HbA1c、FUN胰腺炎:-AMY、LPS血脂:TC、TG、HDL-C、LDL-C、ApoA1、ApoB、Lp(a)、HCY

6、免疫性疾病:C3、C4、IgG、IgA、IgM风湿:CRP、HS-CRP、ASO、RF无机离子:Ca、P、Mg、Fe、K、Na、Cl、CO2、,生化检验常用组合项目,按功能组套,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肝功能常规项目 ALT、AST、-GT、ALP、T-Bil、D-Bil、TP、Alb、TBA、CHE,碱性磷酸酶-ALP,ALP 碱性磷酸酶存在于肝胆和骨骼系统中;生长期儿童血清内ALP 大多数来自成骨母细胞和生长中骨软骨细胞;孕妇血清中还存有胎盘型碱性磷酸酶。临床意义:肝脏和骨骼系统疾病,黄疸诊断;生理性增高:正常妊娠、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碱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成年人高12倍。,碱性磷酸酶-

7、ALP,病理性升高:(1)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2)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3)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病理性降低: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注意事项:低温贮存ALP活性会受抑制(冰箱取出后,室温放置1小时后测定,使其苏醒),碱性磷酸酶升高的临床思路,自身免疫病肝损伤,胰腺炎,肿瘤,肝脏转移癌,原发性肝癌,骨肿瘤骨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亢,骨软化症,肾小管酸中毒,肝外梗阻性黄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总管结石,肝脏占位,GGT不升高,GGT同时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自身免疫性肝炎,佝偻病,总胆汁酸

8、 TBA,胆汁的主要成分,肝脏合成,门静脉摄取,胆道排泄,其水平与肝胆疾病密切相关;临床意义:用于肝胆疾病的诊断与预后监测;胆汁酸是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的又一敏感指标;急性肝炎时,由于肝脏排泄和从门静脉摄取胆汁酸功能障碍,所有病人的胆汁酸均明显升高,平均达132.4 167.2umol/L,最高达449.5umol/L,总胆汁酸 TBA,慢性肝炎病情较轻时,大约三分之一的病人胆汁酸增高,病情较重时,多数病人胆汁酸增高,与转氨酶和黄疸增高基本平行。重型肝炎时,胆汁酸随黄疸的增加而增加,与病情的轻重有密切关系。胆道梗阻,肝内胆汁淤积时,由于胆汁排出受阻,胆汁酸返流入血,引起血液中胆汁酸增高,其增高的

9、程度与病情轻重基本平行。,总胆汁酸 TBA,肝硬化的实用诊断 对于一个慢性肝病患者,如果胆汁酸的增高与转氨酶和胆红素的增高不成比例,要考虑肝硬化的可能性。85.85的肝硬化患者胆汁酸增高,胆汁酸对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比转氨酶和胆红素更有价值。,心衰,节段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肺心病急性期,胆汁淤积综合症,肝淤血,肝脏疾病,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非肝脏疾病,肝脏疾病,胆汁酸升高,酒精性,病史病原学标志物其他肝功能标志物临床表现肝组织活检,胆汁酸升高的临床分析思路,胆碱酯酶-CHE,胆碱酯酶:CHE(参考范围:约 4000-11000U/L)肝细胞蛋白合成、储备功能的指标,与Alb有平

10、行升降的关系,但比Alb要敏感。慢性肝炎的进展和预后判断指标;如:CHE长期低于正常水平,则患肝硬化的可能性增大;诊断有机磷中毒、神经性化学武器中毒;严重者,活性可降至0;,胆碱酯酶-CHE,病理性下降:肝脏疾病:肝实质损害、肝硬化、肝昏迷;病理性上升: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等,胆碱酯酶CHE,胆碱酯酶在肝脏中的应用,胆碱酯酶-CHE,诊断有机磷中毒:接触农药引起CHE活性降低;活性降低程度与中毒轻重相关;,临床检验与诊断思路_刘凤奎,肾功能各项目 Urea、Crea、UA、2-mG、CysC,胱抑素-C Cys-C,胱抑素-C: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和体液中,是一

11、种低分子量、碱性非糖化蛋白质;产生率恒定,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临床评价肾脏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一般以肾功能为参考,肾功能一般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反映。反映肾功能最重要的指标。GFR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肾小球的血浆量(定义为在单位时间内肾脏将若干容积血浆内的物质从体内清除,其单位一般为ml/min物质)。它不能直接测定,必须借助某物质的肾清除率来反映。,理想的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指标应具备三个特性: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产生,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入血,肾小管不分泌该物质只通过肾脏排出,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各种指标比

12、较,指标 特点 影响因素菊糖或铬、锝等放射 金标准 费时、费力、昂贵、需要监测物性标记物(外源性)尿素氮(BUN)肾小管重吸收 受蛋白代谢水平影响 肾脏60%损害 肾血流量 氨基水扬酸、磺胺、Bil、Hb血清肌酐(Scr)肾小管分泌 肌肉量,体内代谢水平 肾脏30%损害 年龄,营养水平 葡萄糖、果糖、Bil、抗生素尿肌酐清除率(Ccr)肾脏20%损害 Scr、尿液搜集不全、尿液贮存不当2-微球,视黄醇 急性感染、肝病胱抑素(CysC)自由滤过、不分泌、与年龄性别、代谢水平、病理状态无关 不吸收、稳定生成和循环,5%,迄今基本满足理想内源性GFR标志物要求的内源性物质。是新近发展起来的评估肾功能

13、的一种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指标。自从1985年以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cystatin C)已被视为检测肾功能的良好标志物,在其他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胱抑素C的价值,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Cys C在血清和血浆中的浓度为0.51-1.09mg/L(参考范围)。,当肾功能受损时,Cys C在血液中的浓度随肾小球滤过率变化而变化。肾衰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Cys C在血液中浓度可增加10多倍;若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而肾小管功能失常时,会阻碍Cys C在肾小管吸收并迅速分解,使尿中的浓度增加100多倍。,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对肾脏疾病的肾功能评价评价GFR的理想标

14、志物(尤其儿童患者),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对30例肾移植患者研究发现,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胱抑素C与肌酐基本同步升高,但胱抑素C升高的幅度要比肌酐大,敏感性强;可以快速诊断出急性排斥反应或药物治疗可能造成的肾损害;,其他应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血清胱抑素C 一种评价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新指标胱抑素C,2002年,FDA网上公布了26个在检验医学有重大突破的全新检测项目,Cystatin C是其项目之一。FDA指出:该指标替代肌酐清除率的应用,对检验医学、实验室和病人都是巨大的进步。并强调应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该检测项目。其原因是:1、GFR检测最理想的指标,尤其适用于

15、儿童和老年病人2、对肾移植后肾功能评估;3、糖尿病肾病治疗的跟踪。,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血脂类项目 TC、TG、HDL-C、LDL-C、Apo-A1、Apo-B,血脂异常,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近20余年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发病率正在升高。为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摘自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ApoA1与ApoB,载脂蛋白是构成血浆脂蛋白的蛋白质组分,主要分A、B、C、D、E五类。基本功能是运载脂类物质及稳定脂蛋白的结构。载脂蛋白A1和B主要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CVD

16、)危险因素,用于ACVD危险程度划分、预防和治疗。载脂蛋白A1和B异常还可见于肾肝疾病、糖尿病和内分泌代谢疾病。,ApoA1与ApoB的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诊断、风险评估;一、心肌梗死、脑卒中患者载脂蛋白A1和B水平 国内绝大多数临床资料显示,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载脂蛋白Al明显降低,载脂蛋白B显著增高。二、国外8大人群研究报告评估载脂蛋白A1和B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事件的价值 研究结果显示,载脂蛋白A1、B及A1B比值在预测ACVD和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性优于TC、TG、HDLC 和LDLC等。对未治疗的冠心病患者,A1、B为更强的冠状动脉事

17、件预测指标。,ApoA1与ApoB的临床意义,如:用他汀类药治疗的患者,LDL-C浓度不再预示或较弱预测继后的冠状动脉事件,而载脂蛋白B仍可预测未来的冠状动脉事件。三、载脂蛋白B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重要价值载脂蛋白B浓度代表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颗粒的总和,预示ACVD的危险性优于TC、LDL-C,在正常或低LDL-C水平的人群中(约占总人数的一半),载脂蛋白B增高可预示ACVD危险性,ApoA1与ApoB的临床意义,基于载脂蛋白A1和B在预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CVD)中的重要作用,一些作者建议载脂蛋白A1和B测定应列为临床常规血脂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并且要与LDLC、

18、HDLC一样划分不同的危险水平用于ACVD的预防和治疗。参考值:ApoA1 1.201.60 g/L ApoB 0.901.20 g/L可参考文献: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年第l4卷第3期载脂蛋白A1和B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庄一义 南京军区南京总院全军医学检验中心,Lp(a)脂蛋白a,临床意义 1、Lpa结构:与LDL 结构相近的人体血清中的蛋白,密度介于HDL 与 LDL之间。,2、动脉硬化和心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研究表明:正常的胆固醇浓度和300mg/L的Lpa,患心脏疾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倍;LDL和Lpa的浓度都增高,则危险性为8倍。,Lp(a)脂蛋白a,疾病诊断,CHD单独的预警因

19、子,与LDL-C、APOB没有直接关系(心内科)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LP(a)升高易使血管再狭窄(心外科)脑卒中、脑梗病人与LP(a)成正比,因其升高易造成血栓形成(神经内科)肾总及慢性肾炎病人,如发生LP(a)升高则易并发心血管疾病(肾内科),Lp(a)脂蛋白a,亚健康诊断,与LDL、APOB双通道预警心血管疾病(健康体检),Lp(a)脂蛋白a,糖类重点推荐项目 HbA1C、FUN,糖尿病与血糖,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目前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2-3%,并以每千分之一的速度增长。目前临床已广泛开展检测患者血糖工作。但血糖测定只

20、代表即刻的血糖水平,提示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并不能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程度的指标。尿糖:反应过去几个小时(上次排尿到这次排尿)中血糖的平均水平,准确性差。,糖化血红蛋白(HbA1C)-长时程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缓慢、持续且不可逆地进行非酶促蛋白糖化反应的产物,形成后不易分开。蛋白质浓度相对稳定,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且决定于葡萄糖浓度。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特点,

21、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指的是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HbA1C的监测目的在于消除血糖波动对病情控制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型糖尿病,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控制指标;不能反映短期内的血糖波动,能更好地反映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反映采血前两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意义,HbA1C是评价血糖控制好坏的重要标准 百分比 提示4%6%:正常值6%7%:控制理想7%8%:可以接受 8%9%:控制不好 9%:控制很差,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性肾病,动脉 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 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22、专家建议: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达标准,血糖控制状态较为平稳,每年至少应该接受2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的患者,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意义,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实例,可以指导临床更好地制定糖尿病患者的诊疗方案。某患者早餐前测定空腹血糖,值为4.50mmol/L(正常范围);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却发现为11%,提示该患者在过去的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已接近14mmol/L,暗示其将来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非常高。尽管早餐前血糖结果尚满意,但是一天其它时间的血糖水平却严重超标,需要对患者饮食

23、,运动及药物治疗作出重新评估,并作出相应调整,此外患者还需较现在更为频繁地测定血糖。,果糖胺-FUN-中时程血糖水平,果糖胺是葡萄糖与血浆中的蛋白质在非酶糖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物质,也叫糖化血清蛋白(GSP),由于血浆蛋白的半衰期为17天,故果糖胺反映的是2-3周内的血糖水平。不受当时血糖浓度的影响,是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非常适宜的良好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糖化血红蛋白(2-3月)不能反映较短时期内血糖浓度变化的不足。,果糖胺-FUN,果糖胺的测定快速而价廉(化学法),是评价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一个良好指标,尤其是对血糖波动较大的脆性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了解其平均血糖水平有实际意义。果糖胺不受每次进

24、食的影响,所以不能用来直接指导每日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用量。血清/血浆中果糖胺正常值为164286mmol/L,风湿三项推荐项目 ASO、RF、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链球菌溶血素O A组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是人类细菌感染中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的代谢产物之一,可以溶解人红细胞,具有很强的抗原性。抗链球菌溶血素O 机体因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脓皮病、风湿热等感染A组链球菌后,可产生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即“Anti-Streptolysin O(ASO),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测定对于诊断A族链球菌感染很有价值,其存在及

25、含量可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 A组链球菌感染后1周,ASO即开始升高,46周可达高峰,并能持续数月,当感染减退时,ASO值下降并在6个月内回到正常值,如果ASO滴度不下降,提示可能存在复发性感染或慢性感染。多次测定,抗体效价逐渐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抗体效价逐渐下降,说明病情缓解。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结节性红斑、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等ASO明显升高。ASO400IU/ml,提示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凡由此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如猩红热、丹毒、急性肾炎等)会使抗“O”值增高。,抗链球菌溶血素“O”,某些与溶血性链球菌无明显关系的疾病抗“O”值也可增加。如少数肝炎、肾病综合征、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

26、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有些过敏性紫癜等病人鉴别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高胆固醇血症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病人,ASO也可增高参考范围:成人200 IU/mL,儿童150 IU/mL,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因子 rheumatoid factor;RF 是由于感染因子(细菌、病毒等)引起体内产生的以变性IgG(一种抗体)为抗原的一种抗体,故又称抗抗体。常见的类风湿因子有IgM型、IgG型IgA型和IgE型。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人体内普遍存在着类风湿因子,并起着一定的生理作用。,类风湿因子-RF,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肝病、慢性支

27、气管炎、肺气肿、梅毒、皮肌炎等参考范围18 IU/mL,类风湿因子-临床思路,类风湿因子-相关病例,CRP与hs-CR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因其能和肺炎双球菌的细胞壁的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是相对分子量为115140KD的血清球蛋白。目前最有价值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的升高可以提示许多炎症事件的发生,长久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监测。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采用超敏感方法检测到的CRP被称为超敏CRP(hs-CRP),CRP与hs-CRP,常规CRP检测方法,在感染或组织损伤时检测出。(监测你体内是否有炎症,炎症是重了还是轻了)0.110mg/L

28、这个水平的CRP被称为超敏CRP(hs-CRP),超敏CRP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检出具有重要意义(是否有不可察觉的炎症),因此常与血脂联合检测;,CRP的临床意义,器质性疾病的筛选 急性或慢性炎症如伴有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或免疫复合物病,组织坏死和恶性肿瘤;感染的诊断与鉴别 感染类型 CRP浓度变化 细菌感染后 68h,2448h 高峰 感染消除后 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 革兰阴性感染 CRP剧增,可高达 500 mg/L 革兰阳性菌感染 中等程度的反应,典型的是在100 mg/L 左 寄生虫感染 右 病毒感染 无显著增加,通常不超过50 mg/L,CRP的其他临床意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指标自

29、身免疫或免疫复合物病癌症:恶性肿瘤进展迅速,多伴有组织严重损伤。在恶性肿瘤时CRP增高明显。CRP的检测可作为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的鉴别;评估疾病活动性和疗效监控 浓度 预示 1050 mg/L 轻度炎症 100mg/L 较严重的疾病 100 mg/L 严重的疾病过程并常表示细 菌感染的存在,CRP应用的临床实例(内科),肺炎病人,CRP100mg/L,强烈提示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支气管炎或肺炎;典型的病毒性肺炎不会超过50mg/L。心血管病,在痛疼开始后数小时内,CRP升高,3-4d达高峰,在CK-MB回到正常后7-10d也降至正常。代谢综合征分组,根据CRP水平可分为低危险组:3 mg/L 可

30、参考:CRP的临床应用,C一反应 蛋白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超敏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CRP检测,HS-CRP检测,心肌疾病的实验室评估需要高的灵敏度非心肌疾病的指标需要一个较宽的检测范围,炎症反应监测3-300mg/L,儿科感染类型指标10-20 mg/L,心肌危险因素的评估1-10mg/L,低危险of CHD,中度危险of CHD,高度危险of CHD,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 王前,郑磊,曾方银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检验医学中心 广东,心肌酶谱推荐项目 CK、CK-MB、LDH、a-HBDH,肌酸激酶-CK,CK 肌酸激酶 存在于心脏、肌肉以及脑等

31、细胞浆和线粒体中,与细胞内能量运转、肌肉收缩、ATP再生有直接关系的激酶;男36195U/L 女24170U/L,肌酸激酶-CK-临床意义,发生急性心肌梗赛(AMI)时,CK活性在38小时升高,血中半寿期约为15小时,峰值在1036小时之间,34天后回复至正常水平。AMI时CK升高一般为正常的数倍,很少超过30倍其他:心脏手术,心肌炎时CK增高增高(10数百倍):肌肉损伤(如挫伤、手术、肌肉注射、癫痫发作)和疾病(如多发性肌炎、肌炎、横纹肌溶解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甲状腺功能减低出现粘液性水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MB 肌酸激酶同工酶(025U/L)存在于心肌细胞中

32、,对心肌梗死诊断的特异性高CK-MB活性先后,峰值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考虑AMIAMI未进行溶栓治疗,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与CK相比CK-MB的峰时稍有提前,消失也较快。溶栓治疗时,CK-MB早期升高及短时间内达峰是AMI的征兆,乳酸脱氢酶-LDH,LDH 乳酸脱氢酶(100-300U/L)存在于各种组织中,以心肌、肝、骨骼肌、肺含量最多 升高:急性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肝硬化、肺梗塞、恶性肿瘤及白血病等。AMI发作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4872小时达高峰,升高可持续10天。与肌酸激酶相比该酶升高出现较晚,但维持时间长;

33、和AST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心肌梗塞,两者均升高多见于心肌梗塞;LDH和胆红素升高,AST正常多见于肺梗塞 注意事项:避免溶血,不要用草酸盐抗凝,a-羟丁酸酶-a-HBDH,a-HBDH a-羟丁酸酶(90220U/L)存在于心肌,在心肌受损时释放入血 患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a-HBDH活性显著升高,且持续时间较AST、LDH、CK都长增高: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肾梗死、心肌损伤、心肌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规律,其他推荐项目 CO2,二氧化碳-CO2CP,代表血浆中碳酸氢盐的水平,即碱储量,也即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浆中HCO3-与H2CO3的总和受代谢性与呼吸性两个因素的影响参考范围

34、:2229mmol/L。,二氧化碳-CO2CP的临床意义,(1)增高:示代谢性碱中毒、或代偿后的呼吸性酸中毒。常见于幽门梗阻、剧烈呕吐、胃酸损失过多;或服过量碱性药物后所致之代谢性碱中毒,以及肺源性心脏病等呼吸中枢抑制疾患所致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二氧化碳-CO2CP的临床意义,(2)减低:示碱储备不足,为代谢性酸中毒,亦可为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只有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才显示降低。最常见于感染性休克,流行性出血热等病,降低越多,示病情越重且预后不良。出血热休克期、少尿期,糖尿病昏迷时降低均较显著。降低还常见于严重腹泻、肾功能衰竭、肠道瘘管等病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呼吸中枢

35、兴奋,各种呼吸道疾患等呼吸性碱中毒。,一、重视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正确采集、处理标本;二、使用具有系统溯源性的配套试剂:保证结果准确;三、熟悉各项目的临床意义:正确选择检验项目;四、正确解读检验结果,正确解读检验结果,一.准确的病人信息:性别、年龄二.准确的生理状态、治疗药物信息:妊娠、干扰素、抗病毒药物三.考虑采血前存在影响因素:是否失水、注射四.根据专业的文献、资料提供的信息,对比测试结果与参考值医学决定水平;五.组合项目中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六.与临床、影像等诊断结果对比,综合分析,对病情进行确诊;,正确解读检验结果-实例-ALP,一、病人信息:年龄、性别与参考范围,碱性磷酸酶-测试影响

36、因素,二、生理状态、药物治疗情况、采血情况 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碱性磷酸酶-疾病判断,三、单项目临床意义;(疾病种类无法分型),碱性磷酸酶-组合分析,四、组合项目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一),碱性磷酸酶-组合分析-黄疸类型,四、组合项目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二),开展组套项目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开展组套项目?传统项目的特异性、敏感性、疾病诊断功能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如肾功三项,在肾功能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已不满足临床需求2.疾病诊断需要多项目联合检测分析;每一个检测项目只能探查某器官/系统的某一方面的某一个功能,还没有一种检测项目能反映某器官/系统的全部功能;为了获得比较客观、全面的某器官/系统功能结

37、论,应当选择多种检测项目的实验组合,同时结合临床进行诊断,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3.疾病的预防与筛查的需要;对表观无明显症状的病人或健康人,新特项目有早期预防检测的功能;,推荐的组套项目,肝功能(全):ALT、AST、-GT、ALP、T-Bil、D-Bil、TP、Alb、TBA、CHE、PA;肾功能:UA、UREA、Crea、CysC心肌酶谱:AST、CK、CK-MB、LDH、-HBDH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估:HS-CRP糖三联:Glu、HbA1c、FUN胰腺炎:-AMY血脂:TC、TG、HDL-C、LDL-C、ApoA1、ApoB免疫性疾病:C3、C4、IgG、IgA、IgM风湿三项:CRP、ASO、RF无机离子:Ca、P、Mg、Fe、K、Na、Cl、CO2,检验医学中血液的选择,生化、免疫项目检查 国际临床化学委员会推荐使用不抗凝血清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抗凝剂的影响个别项目除外,如葡萄糖,检验医学中血液的选择,血常规对血液的选择一、末梢血:优点,采集相对简单 缺点:1,末梢血结果可信程度不高,其之中肯定混有比例不可预测的组织液。2,末梢血检验血常规往往血小板刺激性偏高,对血小板病理性减少患者易漏诊,检验医学中血液的选择,静脉全血国际临床化学委员会推荐使用真空管进行全血采集优点:真空管采集方面,不易出现溶血,凝块 采集方便,一次性使用,防止院内感染,拟定项目组合,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