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1章 第二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2 北师大.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9826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1章 第二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2 北师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1章 第二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2 北师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1章 第二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2 北师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1章 第二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2 北师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1章 第二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2 北师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1章 第二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2 北师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1章 第二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2 北师大.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1章 第二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案2 北师大尿的形成与排出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学生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认同排尿的意义 3、从病症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到整体、从数据到结果,推测尿液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 学生对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理解。 课前准备: 泌尿系统模型、肾单位结构挂图、尿液形成课件、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症状的资料收集或制作尿的

2、形成的flash动画。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导入新课 排泄和排遗 排泄的途径: 排汗、排尿、呼吸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思考排粪便和排尿的不同,区简介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分排泄和排遗。 思考排泄的途径。 物必须及时排出体外,介绍排泄的概念。由问题:排粪是不是排泄?引出排遗的概念。引导学生说出排泄的途径。 泌尿系统的组成: 观察泌尿系统的挂图和模型,展示挂图和模型,以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挂图和模型,获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思考: 泌尿系统主要由哪些器官组得有用信息。 成? 肾脏的过滤作用 完成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供实验用品,介绍实验步骤,认识到实验模拟的是肾脏的过引导学生完成模拟实验

3、,分析滤作用。简单叙述血液经肾脏实验模拟的现象。 的过滤后,成分有何变化。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观察挂图 小管等部分组成 人的每一个肾都含有100万个资料分析,自主学习,提高获犹如“过滤工厂”的肾单位。得信息的能力。通过资料推测挂图展示肾单位的结构,引导肾单位各部分的作用。 学生通过资料分析获得有用信 1 息。 尿液的形成过程 通过观看动画,归纳出尿的形提供flash动画,引导学生描成过程。 尿的排出过程 述尿的形成过程,适当补充。 温故而知新,对照泌尿系统的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已掌挂图总结尿液是如何排出的。 握的知识推测出尿的排出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尿毒症病

4、例”创设情境,唤起学习热情,分析病因,增加情感,启发引导“我们都知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是怎样形成和排出的”依此导入新课。 新授: 1、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出示描述泌尿系统挂图,组织学生独自观察;利用泌尿系统模型,引导学生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尿液排出途径,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2、尿的形成 描述肾脏外形形状、大小、颜色。 通过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回忆猪肾形状、大 小、颜色,描述肾脏外形,同时明确每个肾脏都有100万个肾单位组成,导入下一活动。 观察肾单位结构图,明确肾单位各部分组成及作用。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看书81页图,讨论补充归纳肾脏的结构及各部分的结构特点,以表的形式表示

5、出来,以便推测尿的形成原理。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归纳能力。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单位 肾小囊漏斗状囊 肾小管细、长,外缠绕毛细血管 资料分析 指导学生阅读书本,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完成讨论,并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归纳。分析血液、原尿、最终尿液的成分,推测发生的变化。 归纳尿液的形成 在学生科学推测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尿的形成,以动感的画面促使学生形成整体形象,更利于学生掌握。 分析具体病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病例引导:肾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糖尿或蛋白尿? 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是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肾有病,分析可能

6、是哪个部位发病? 鼓励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症状的资料”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2 更好理解尿的形成。 3、尿的排出及排尿的意义 利用泌尿系统挂图,回忆泌尿系统的组成,同时进一步明确尿的排出途径。 设计问题“水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而排尿时会失去大量的水,那么,为什么人体在缺水的情况下还要排出尿液?”引导学生补充提炼,加深理解排尿的意义。 4、引申拓展人体内废物排出途径 排出途径 肺 皮肤 肾 大肠 过程 呼吸 排泄 排泄 排遗 废物 二氧化碳、部分水 部分水、无机盐 部分水、无机盐、尿素 食物残渣 利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概括总结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同时区分

7、排泄和排遗的区别,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课后作业: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收集大连地区对人粪尿处理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一、泌尿系统组成 二、尿的形成 1、 肾脏外形形状、大小、颜色 2、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单位 肾小囊漏斗状囊 肾小管细、长,外缠绕毛细血管 3、 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三、尿的排出及排尿的意义 四、人体内废物排出途径 教学反思: 因为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表现自己,获得成功感,他们就会因愉悦而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长此以往,学生思想活跃了,想象丰富了,就会有效地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勇于克服困难,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