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苛求孩子完美.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0776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要苛求孩子完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要苛求孩子完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要苛求孩子完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要苛求孩子完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要苛求孩子完美.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不要苛求孩子完美不要苛求孩子完美 相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含义大家都知道。但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却希望自己的孩子样样优秀,唯恐自己稍微放松,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不知疲倦地忙着发现、纠正孩子身上不完美之处,期望把孩子打造成完美的人。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感悟到正是这种求全心理成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桎梏。于是逐渐能够摆正心态,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善待学生的不完美。 张辰是我所带班级的班长,这是一个个子不高、黑脸、大眼睛的男孩,说话声音很洪亮。刚接班的时候就有老师告诉我,他的组织、管理能力很强,而且对老师教给的工作很负责任。能遇到这么能干的助手我

2、当然高兴,所以接班后继续让他担任班长。他果真没让我失望,管理班级各方面的工作有经不仅有经验而且很主动,班里的卫生、纪律样样管理得井井有条。可不久就有同学向我反映他不能以身作则,我也观察到他有这方面的问题。比如队列里不允许别人说话,他却随意和身边的同学小声说笑。为此,我私下里找他谈过,要求他在各方面为同学做出表率,他嘴上答应的很好,但并没有明显的改变。有一次课间,他带着班里的男生在楼道里捉迷藏,还进门卫室非要借助学校的监控看看对方躲藏在哪,被校领导撞上批评了一顿,并通知到我。我觉得这一切都是他引起的,为了表示我对学生的一视同仁,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批评了他。并借着这次机会,一股脑地把这些天同学

3、们反应他霸道、不尊重同学的种种不是一起罗列出来,警告他再这样下去,他就没资格再担任这个班长了。这之后,能感觉到他在努力地约束自己,但在为同学做出表率方面却总不能让我满意。我就经常对他说:“身为班长,你就应该在方方面面给同学们做出榜样,上课要坐姿端正、认真听讲,让同学看到你的样子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听讲。”待他听讲很好了,我又给他指出新问题:“你上课可没有陈君回答问题积极。”批作业的时候,我让他看其他同学的作业本说:“你看,班里这么多同学的字都比你写得漂亮,你得好好练字呀。”我想通过不断地给他指出不足,抑制他的骄傲情绪,督促他不断进步,成为一个更完美的孩子。 我期待的结果并没有出现,反而发现他渐渐地

4、对工作没有原来那么大胆、主动了,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不自信。学校组织小干部演讲比赛,他先打了退堂鼓,说自己朗诵不好,我动员了两次,他都没有勇气登上讲台。班里要召开主题班会,他这个班长本该是责不旁贷的主持人,但他说张淼主持得比他好,非让张淼主持。他那躲闪的眼神使我陷入了困惑之中,是不是我对他的要求过高,导致了他的不自信呢? 有一天,在办公室听一位老师谈了发生在他们班的一件事。使我茅塞顿开。他们班里有一个叫张琪的女孩,在所有老师的眼中,她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除了功课好,妈妈还给她报了好几个课外班。孩子也很刻苦,参加比赛获得了不少荣誉。但老师读到了她的日记,才知道这个女孩的苦衷。她在日记中说妈妈对她要

5、求非常高,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让妈妈满意,参加比赛获得了二等奖,妈妈就会要求她下次争取获一等奖,获得了区里的一等奖,妈妈又说争取在市里比赛获奖。学习成绩在班里总得争第一,有一次成绩不好,妈妈就会说成绩退步了,把她批评一顿。终于有一天张琪忍受不了了。和妈妈大吵一顿。并通过夜里不盖被子的方法把自己冻得感冒发高烧,害的爸爸妈妈陪她到医院打点滴。这孩子在日记中叙述了事情的经过,还说这次自己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妈妈再也不逼她了。 听了这位老师的叙述,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张辰。我在处理张辰的问题上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吗?完全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要求他,觉得他是班长就应该方方面面都做得特别好,无形中给他心理造成了压力,渐渐使他产生怀疑自己的想法,挫伤了他的自信心,原来这都是由于我的苛求心理造成的。我的求全心理,造成了自己的心理失衡,也影响了和张辰的师生关系。他没有感觉到我对他的关爱,反而认为老师不理解他。 后来,我虽然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终于打开了张辰的心结。但这段经历却让我始终不能忘记。它警醒着我,不能凭着自己的主管愿望, 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苛求孩子趋于完美,对孩子提出超出他能力的要求,只能会适得其反。 李老师对您说:请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吧,让孩子轻松地成长。切忌无休止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给孩子造成压力,这样的结果会使他变得懦弱或者逆反。我们需要做的是唤醒孩子自我发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