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小 说 史.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359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 国 小 说 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 国 小 说 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 国 小 说 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 国 小 说 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 国 小 说 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 国 小 说 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 国 小 说 史.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 国 小 说 史中 国 小 说 史 壹、小说之名的缘起 小说一词,始见于庄子外物篇: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远矣。,在这里,庄子把小说与大达相对而言,指的是浅薄而不中义理的学说,并非我们所惯于理解的文体上的小说概念。 z 但是到了汉代,小说这个名词被用来作为古代和当代典籍的总称。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子部中就有列出小说家这个门类,并且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说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其实,这是相对应于帝王之道、政教得失等高士文人的话题。所谓的小说,指的应当是乡亲父老、食衣住行等和自己切身有关的话题罢了。

2、、 小说的流变 、 、 一、中国小说的萌芽期神话、寓言、散文等中的小说艺术因素 、 (一)小说与神话传说 、 (二)小说与寓言故事 、 (三)小说与史传文学 、 二、中国小说的童年期志怪与志人小说 、 三、唐、宋、元、明、清 中国小说的萌芽期小说与神话 z 神话传说是古老的人民口头创作,是人类文学的童年。上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抗争中,由于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经常受着自然的严重威胁,对于常见的自然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现实生活的矛盾,引起人们幼稚的、主观幻化的想象。初民按照自己的想象,按照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期望,创造了神话;也按照自己的生活、自己所熟悉的形象,创造了人格化的神。 z 例如精

3、卫填海山海经北次三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曰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z 这则神话可能产生于沿海居住的部落,由于大海经常吞没人的生命,于是人们便产生了征服大海的幻想。神话中的女性,因游于东海被淹死,她的灵魂变成了精卫鸟,她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衔着一块块石头、一根根树枝,去填塞波涛汹涌的东海。她的填海,不只是为自己雪恨报仇,也是为后人除害造福。以精卫之小,去填无边无际的东海,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在她的身上,体现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坚强的决心。 z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

4、国小说的最初渊源,其中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其题材也多为后世小说所汲取。 中国小说的萌芽期小说与寓言 z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透过假在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代,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了。诸子百家,着书立说;谋臣策士,游说诸侯。他们为了加强自己论说的说服力,常常虚构一些寓言故事。先秦寓言对小说文体的形成及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刻的。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所继承和借鉴,后世的讽刺小说和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

5、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这些寓言,不仅为小说家形诸笔墨、增强小说的趣味性,同时也启迪了小说家的思路与智慧。 中国小说的萌芽期小说与史传文学 z 先秦两汉散文从多方面给小说文体的形成提供了艺术经验。其中,影响最大者为写人、叙述故事和政治、军事方面的抗争。 z 写人,是小说的中心,没有人的活动、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有故事情节;没有人和故事情节,就没有小说,或者不能叫做小说。先秦散文中,有许多篇章的人物描写,个性神态,鲜明生动,给后世小说家塑造正反典型形象以有益的启示。 z 故事情节是人物活动和人与人关系的记录,或者说是人物

6、的历史。对小说家来讲,必须善于编写故事,不会编故事的作家,也就写不好小说。在这一方面,先秦散文,尤其是历史散文,给小说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描写政治抗争、军事抗争方面,先秦散文为后来描写战争的小说累积了艺术经验,尤其是左传,把政治抗争与军事抗争结合起来叙写故事,堪称典范。 z 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文学,它改变了以往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以人物为中心,透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明历史。由于司马迁善于选择典型情节来反映历史事件的本质,语言生动、精炼,善于描摹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史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从这一角度看,史记又开创我国传记文学。史记对后世文学

7、的影响是巨大的、多方面的,就对小说的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在于曲折细致地描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维妙维肖地表现人物的身分、性格。故事生动、人物逼肖,富于戏剧性和小说意味,不仅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更重要的是为小说文体的形成提供了编写故事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经验。加之杂史、杂传不像正史那么严谨,大量采录奇闻轶事,杂以虚构,使情节更曲折、描写更细致,成为我国史传走向小说的一种过度形式。 z 先秦两汉散文,尤其是史传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写战争,都为小说文体的形成准备了艺术条件,对后来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小说的童年期志怪与志人小说 z 中国古代小说,从它孕育

8、时期开始,就与历史、灵怪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方面是因先秦两汉文史不分,叙事文学还没有从历史事件中分离出来;即使以后文史逐渐分离,人们亦常常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小说。另一方面,由于历史时代的局限,宗教迷信的日益盛行,作者们部分亦认为神怪确实存在,因此往往把神怪故事写入历史著作中。在这种文化氛围、认识基础和创作意图的影响与支配下,童年时期的小说,分志怪与志人两大类型交互发展。 z 在先秦时代,志人与志怪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汉代以后才大体分开,这是小说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文学渊源而论,志怪一类沿着神话传说和史传中志怪部分的轨迹发展而来,内容多谈鬼神怪异;而志人一类,则是借鉴寓言和史传中记载人物言行片段的

9、手法,以记录人物轶闻琐事为主要内容,脱胎于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传文学。 z 1.性质:属笔记小说。 z 2.特色:虽名为小说,实皆零星记事,无完整的结构。 z 由志怪演化为志人之关键作品:世说新语。 唐代小说 z 1.性质:唐代小说又称为传奇,为文言短篇小说。 z 2.特色:已有完整结构。 z 3.多保存于宋李昉所辑太平广记中。 z 唐传奇:唐代出现的具有成熟型态的文言短篇小说。宋以后,人们根据这类小说多传写奇闻异事的特点,泛称唐人小说为传奇。自此,小说作者摆脱史家实录传统,有意识进行艺术虚构,小说才成为作家的自觉创造。唐传奇改变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叙述z z z z z z z 方法,开始进行具

10、体细致的人物、情节和生活场景的描写,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已真正成熟。 宋代小说 1.性质:属短篇小说。 2.种类: 传奇:多仿唐人小说,为文言短篇小说。 话本:宋人小说以话本最出色,为白话短篇小说,代表作品为京本通俗小说。 话本:说话艺人讲演故事的底本,话是故事的意思。话本最初掌握在说话艺人之手,作为自己揣摩备忘或师徒、子孙传习之用,而后随着说话艺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宋代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 元代小说 1.开始发展章回小说。 2.作品: 作者 书名 备考 不详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 为章回小说之祖 施耐庵 水浒传 侠义小说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明代小说 历史小说 z z z z z

11、 z z z z z z 1.短篇小说: (1)冯梦龙: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合称三言,辑宋元明小创作而成,均为白话短篇小说。 (2)凌蒙初: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均为凌蒙初独创且均为白话短篇小说。 (3)抱瓮老人: 今古奇观,从三言、二拍共两百篇中选出四十篇佳作,至今流行。 2.章回小说:以神怪之作为多,如:许仲琳封神演义、吴承恩西游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清代小说 1、以章回小说为主流。,如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李汝珍镜花缘石玉昆三侠五义 2、文言小说,如蒲松龄聊斋志异 。 3.晚清小说大兴: (1)承儒林外史讽刺路线而起谴责小说,如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12、:孽海花、 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老残游记。 (2)承红楼梦路线而起邪狭小说或鸳鸯蝴蝶派小说。 (3)翻译小说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常识测验 1、小说一词最早见于何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以哪两类为主?均属于种性质的小说? 3、唐代的小说是以文言文写成的短篇小说,请写出它的名称? 4、请写出上课时所提到的章回小说的四大特色。 5、章回小说源自于宋元时代的什么? 6、自哪一朝代开始发展章回小说? 7、我国最早通行的白话章回小说为何? 作者为 8、小说界的四大奇书是指哪四本? 9、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哪四本? 10、清代蒲松龄所写的一本人情化的神鬼小说为何? 11、以写实手法,揭露当代礼教与科举制度的弊害,对思想迂腐、道德堕落的士大夫阶层加以嘲讽,为我国最富盛名的章回体小说的是哪一本?作者为何? 12、哪一本章回小说以谴责晚清官场的黑暗为主题,塑造了官僚统治集团的百丑图?作者是谁? 13、哪一本章回小说写一个江湖医生在山东行医的所见、所闻、所为,反映了晚清社会的某些现实?作者是谁? 14、请分别列举元、明、清的章回小说各一本,并写出这些小说的性质及作者为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