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隆中对》对比阅读.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2921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对比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对比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对比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对比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对比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对比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隆中对》对比阅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隆中对对比阅读隆中对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晋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

2、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 (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 (3)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用: (4)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日: 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译:_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凡三往,乃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王以为若其父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两句中的“若”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B、刘备善于听从他人意见,以诚心求得人才,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而

3、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谋略与才干,乙文第一段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D、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件事“三顾茅庐”和“长平之战”在两段选文中仅以“凡三往”“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就概括了,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本身与突出两篇传记的主人公的性格关系不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写文章时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要略写。 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陈胜者,阳城人也,

4、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 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两篇传记的开头,都写到传主少时的事情,试比较他们生活经历中的异同点。 隆中对第1页共8页 同_ 异_ _ 2. 他们少时的大志几乎都不能为一般人所认同和赞赏,甲文是“当时莫之许也”,乙文是怎样的?请将原文抄录在下面。 答:_ _ 3. 史记三国志另加前后汉书,号为“四史”,是中国史书的经典。同为经典,你认为这段文字的表达有何特色?你更欣赏哪种表达方式?请把理由说出来。 答:_ _ 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

5、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臣不胜受恩感激。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先帝不以臣卑鄙 ( ) 将军宜枉驾顾之(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由是先主遂诣亮( ) 2. 甲文中带线句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_ 3.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_ _。 4.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_ 身长八尺,每

6、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译:_ 5. 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 6. 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段着重记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哪两件事?表明作者高洁志趣的句子是哪句? 答:_ _ (2)乙文段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答:_ _ 隆中对第2页共8页 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亮躬耕陇亩,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辫,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7、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扰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扶风:汉朝郡名。平陵:汉朝县名。徐:徐县汉朝县名。永平:汉明帝年号。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校书郎:官名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 由是先主遂诣亮( ) 不耻劳辱( ) 2. 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译:_ 3. 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通假字,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

8、笔研间乎? 通假字是_ _,本字是_ _。 4. 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答:_ _ 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 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_(1分) 2. 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_:“身”的意思是_乙段中加点词语“不毛”的意思是_ (3分) 3.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1分) 答:_ _ 4. “

9、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_,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 _ (2分) 5. 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3分)(不必每项都列出,隆中对第3页共8页 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答:_ _ _ _ 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3分) (1)三顾臣于

10、草庐之中 ( ) (2)由是先主遂诣亮 (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 (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 3. 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_ (2)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译:_ 4. 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甲文段着重记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哪两件事?表明作者高洁志趣的句子是哪句? 答:_ _ (2)乙文段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答:_ _ 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亮答曰:自

11、董卓已来,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矣。 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 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 隆中对第4页共8页 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 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魏武帝:曹操。举州委质:氢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吴会:吴国。 1. 下列语句中

12、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利尽南海,东连吴会 尽:完全 B信义著于四海 著:闻名 C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身:亲自 D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破:打败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曹操比于袁绍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 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 D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3. 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诸葛亮分析政治形势认为刘备不可与曹操较量,也不可谋取孙权。 B甲文中诸葛亮除了分析政治、军事、地理因素外,还特别强调要爱民和用贤。 C乙文中写诸葛亮“乃建

13、奇策“,这里的奇策就是甲文中“外结好孙权,内此伏彼起政理”。 D乙文中孙权因为一向心服刘备,又敬重诸葛亮的奇才和儒雅,所以派兵帮助刘备。 4. 将两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_ (2)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译:_ 5. 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甲乙两文刻画的诸葛亮形象的异同。 答:_ _ 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先帝知臣谨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_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夙夜:_

14、 隆中对第5页共8页 2.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两项是 A.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也 B. 北定中原 北通巫峡 C. 还于旧都 曹操比于袁绍 D. 则名微而众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译:_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_ 4.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中 “天下计”的内容?段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臣心”? 答:_ _ 5. 有人认为后主刘禅愚钝无能,先帝刘备驾崩后执掌蜀汉军政大权的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应该取而代之。读完两文后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15、:_ _ 对比阅读本题与阅读选文相同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矣。 亮少有逸群之才录尚书事。 魏武帝:曹操。举州委质:氢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吴会:吴国。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A. 自董卓已来 B. 利尽南海 C. 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D. 益州既定 2. 乙文中写隆中对策过程的句子是:_ 3. 阅读甲文,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是: A. _ B. _ C. _ 4. 甲文中,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 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答:_ _ _ 隆中对第

16、6页共8页 隆中对对比阅读参考答案 阅读参考答案 1、(1) 拜访 (2)通“伸”,伸张(须写出本字和解释。) (3)因此 (4)每天 2、孝成王因为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因此最终没有加罪于她。3 C 赵国的大将、封为马服君的赵奢的妻子,是赵括的母亲。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将要出征,赵括的母亲呈上书信向赵王诉说道:赵括不可以被任命大将。赵王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赵括的母亲说:原先我事奉赵括的父亲时,孩子的父亲当时身为大将。他用自己的奉禄供养的食客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他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国王和王室贵族赐赠的钱财丝绸,他统统都把它们分给军吏、士大夫;从接

17、受出征命令的日子起,就不再过问家中私事。现在赵括一日作了大将,面向东接受军吏的拜见,军吏中没有敢于抬头亲近地看他的人;赵王所赐赠的金钱丝绸,他回家后也统统收藏起来;况且每天寻找可买的合宜的田地房屋,总想扩充自己的私有。国王您认为他象他的父亲吗?父亲、儿子不同,居心有着差异。我希望国王不要派遣赵括为大将领兵出征了吧!赵王说:作为赵括的母亲,你还是放下这事不要管了吧,我的计划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说:国王您最终要派遣他为将,那么如果有了不称大将职责的情况发生,我这个老妇人能够不随着受处罚吗?赵王说:不会连累你的。 赵括既已领兵出征,代替廉颇才三十多天,赵军果然大败,赵括战死而赵军倾覆。赵王因赵括的

18、母亲有言在先,所以终于没有加罪于她。 阅读参考答案 1、同:出身低微,自食其力;皆有远大抱负,却不为人所接受。 异:抒情显志,诸葛亮雅致含蓄,重功业,陈胜直露粗豪,重利禄;陈胜地位更低,诸葛亮有好友理解。 2、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3、甲文严谨朴实,简练叙说;乙文多样描写,生动形象。欣赏理由,不求统一,有理即可。 阅读参考答案 1、卑鄙:低微鄙陋 顾:拜访 以:把 由是:因此 (2分,正确一处0.5分) 2、效忠刘氏父子的一片赤胆忠心。 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地,只想在乱世中

19、苟且保全自己,不想在诸侯中扬名做官。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认同他。 5、出师表、后出师表 6、(1)三顾茅庐、临危受命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正面写诸葛亮隐居时的不平抱负,侧面写徐庶的推荐 阅读参考答案 1、去拜访 以为耻辱(认为是耻辱) 2、家中贫寒,常作为受官府雇佣的抄书人来谋生(供养家庭)。 或:家中贫寒,常被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供养家庭) 3、通假字:研 本字:砚 4、相同之处:两文都有对人物的正而描写和侧面描写,如甲文开头的话和乙文的大部分文字都属正面描写。甲文除开头的正面描写外,均为侧面描写;乙文的“左

20、右皆笑之”,也是侧而描写。 不同之处:甲文以侧面描写为主;乙文以正面描写为主。 【 或:甲文的正面描写有对行为的描写和对外貌的描写;乙文的正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写,隆中对第7页共8页 但无对外貌的描写甲文的侧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写;乙文的侧面描写只有对行为的描写(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分析均可,异同各占2分,不结合文本扣一半分)】 阅读参考答案 1 先帝 2Zhu; 亲自 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3、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兴复汉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等) 4、“天下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有关典故如:初

21、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等等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 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 (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阅读参考答案 1、(1)拜访 (2)到去,这里有“去拜访”之意 (3)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2、(1)因为 (2)总共 3、(1)我原来是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种,只希望在动乱的年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2)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当时一般人没有谁同意他这种比附 4、(1)三顾茅庐、临危

22、受命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正面写诸葛亮隐居时的不平抱负,侧面写徐庶的推荐 阅读参考答案 1.A 2.D 3.C 4.老百姓谁尖摇头晃脑和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呢?诸葛亮年轻时就表现出超群的才华,容貌非常英俊,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很奇特。 5.相同点:两文都写出了诸葛亮的政治远见与军事才能。不同点:乙文还表现了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格和容貌伟岸的气质。 阅读参考答案 1挟持,控制早晚 2(2分) C D 3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4“天下计”是指“三分天下”,具体指对曹操“不可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23、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开放性题,结合选文分析诸葛亮性格,得出结论,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示例:不同意这种观点。从选文看诸葛亮受刘氏父子礼遇,先为先主制定三分天下的大计,后受先主托孤重任,他为蜀汉南征北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忠臣良将他绝不会夺权谋逆 阅读参考答案 1.A. 已,通“以” B. 物资 C. 拜访 D. 已经 2.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3.A. 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B. 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C. 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 4. 曹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孙权“贤能为之用”,刘备“总揽英雄”。 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 隆中对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