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4889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主备人:沈如燕 一、课标要求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做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4能借助数字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

2、问题。 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我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 能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综合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从事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经历整理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活动。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

3、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

4、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数学之星” 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三、全册教学简介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

5、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

6、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

7、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

8、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

9、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1、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2、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3、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

10、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课时安排 一、图形的变换 二、因数与倍数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

11、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 八、总复习 七、本册教学措施: 常规方面: 1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多与其他老师交流,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

12、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3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4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

13、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7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8、指导学生写数学小日记,多多发表。 后进生转化方面: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当然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