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对比阅读.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5498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琴俱亡对比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琴俱亡对比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琴俱亡对比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琴俱亡对比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琴俱亡对比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琴俱亡对比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琴俱亡对比阅读.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琴俱亡对比阅读 人琴俱亡对比阅读(甲)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乙)肝肠寸断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世说新语伤逝)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用法相同或意思相近的两项是( )和( )A、王子猷、子敬俱病毒 寡人反取病焉B、因恸绝良久 良多趣味C、因恸绝良久 至便即绝D、月余亦卒 卒用其人E、破视

2、其腹中 其实味不同F、而子敬先亡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3、子猷子敬兄弟情深,然而,子猷奔丧却有很多反常行为,如“了不悲”“都不哭”,又如弹琴、掷琴等,请问你是怎样理解他这种行为的?请从题中举一例谈谈你对此的看法。4、琴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位列“琴棋书画”之首,其文化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古人常常用琴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譬如:伯牙绝弦、戴逵破琴、广陵散绝等等。请选择其中一则典故,也可写你所知道的其它相关典故,并写出琴主借琴抒发了什么感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王子猷

3、、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给下列字注音。 猷( ) 笃( ) 恸( ) 舆( ) 2解释加粗词的含义。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 )( ) 子敬素好琴( ) 何以都不闻消息( )( ) 此乃英雄也( ) 3翻译句子。 (1)语时了不悲

4、。 _ (2)便索舆来奔丧。 _ (3)便径入坐灵床上。 _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_ 4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_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 _ 5(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 _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刘义庆世说新语) 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

5、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刘义庆世说新语) 万子:王绥,字万子。孩抱中物:形容孩子很小,尚在怀抱之中。圣人:指人格品德最高的人 最下:指愚人。不及情:没有感情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何以都不闻消息( ) 语时了不悲( ) 山简往省之 ( ) 简服其言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3.两文中的“了不悲”“都不哭”“悲不自胜”“为之恸”,实际是为后人称颂的“魏晋风度”的一种体现。联系两篇文章的内容,简要说说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1、CE2、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一个多月后,也去世了。 幼猴的妈妈沿岸

6、一直跟着,哀鸣哭号,走了一百多里都不肯离去。最后母猴跳到船上,刚落甲板就气绝身亡。3、不是真的“不悲”“不哭”,而是压抑悲痛,所以才有“恸绝”,睹物思情,悲痛就爆发出来了。弹琴、掷琴,这是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是他悲痛到极致的表现。4、例如:伯牙绝弦抒发对知音不在的沉痛戴逵破琴寄托不事权贵、坚贞不移的高尚情操。广陵散绝嵇康借琴音表现了超然物外、从容赴死的气度。 1yu d tng y2都、重;一向,向来;为什么、总竟;是3说话时完全不悲伤; 就要轿子来去看丧事; 一直走进去会在灵床上; 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4兄弟之情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

7、根生,相煎何太急?5这个故事表现了曹操过人的气质和才能,也把他极度的自私、猜疑和狠毒的个性特征深刻地揭示出来。 1总,竟;探望;完全;佩服 2为什么总听不到消息,这是他已经死了。 山简很佩服王戎说的话,因而大为悲痛。 3魏晋风度就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任由性情、旷达、洒脱的风度。 1轿子;已经;于是;曾经2. A3.就要来轿子去奔丧,一路上竟没有哭。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 4.答案要点:率性而为,高尚有节正直谦虚坚韧不拔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

8、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刘义庆世说新语)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1.解释下列加点字 便索舆来奔丧 弦既不调 因起彷徨 尝暂寄人空宅住 2.下列加粗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恸绝良久 王啸咏良久 B而子敬先亡 造门不前而返 C何以都不闻消息? 都不哭 D子敬素好琴 而留蚊于素帐中 3.翻译下列句子。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4.“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