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291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琴俱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琴俱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琴俱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琴俱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琴俱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琴俱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琴俱亡》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琴俱亡教案人琴俱亡教案 教学设想: 人琴俱亡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古文。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至爱亲情”,这其中包含了融注在背影中的深深的父爱,蕴含着母爱的甜甜的泥土,而人琴俱亡则用极为简洁的语言,刻画了王子猷的独特形象,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文章简短、字词难度不大,感情却很深厚,从中我们更能读出魏晋时代独特的士人心态及其情感的个性化表达。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因此通译全文时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进行自学,找出不会之处,合作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探讨理解课文

2、的思想内容。在指导学生自学文言文字词的基础上,要侧重于对文章情感内涵的理解,并通过反复诵读加深体会,力求准确把握、读出情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借助书中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全文。 2.过程和方法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如,笃、索、舆、径、素、卒、而、了、既、俱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性格形象,感受文中深厚的兄弟之情。 二、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了解课文大意, 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性格形象、感受深厚的兄弟情谊 三、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性格形象,感受深厚的兄弟情谊。 四、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点拨,给以适时地帮助。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

3、探究,感悟生活。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用曹植“七步诗”导入,引出刘义庆的人琴俱亡的深厚的兄弟情。 导语:“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学们听说过这首诗?对!这是曹植的七步诗,那这两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很好!兄弟相残,反目的手足之情!看来,同学们的课外阅读知识面还是蛮广的,那关于手足之情的故事同学们又知道多少,有没有同学可以给我们讲一下? 同学们讲的都很好!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说新语中的人琴俱亡,看看这又是怎么的一种手足之情? 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解释题目 提问“人琴俱亡”是何意?引起学生注意。 作者简介 刘义庆,彭城人,文学家。南朝宋武帝刘裕的

4、侄儿,袭封临川王,著书有世说新语。 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它的语言以精练、含蓄、隽永、传神见长。作者善于以小见大、即事见人。通过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最大特点是记述人物的片言只语或者微小举动,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等。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排除字音障碍 a.请两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不会读音的字词,全体师生纠正读音。 b.学生提出自己不会读的字词,并写到黑板上,师生共同解疑,教

5、师归纳补充讲解 1.王子猷精读品味 1.字词句翻译,了解文章大意 a.字词翻译。给五分钟的时间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重点字词或他们不理解的字词句或对文章有疑问的地方,之后叫学生上黑板写出来,师生互动解决。教师给重点字词句归类。 词类活用 1.取子敬琴弹。琴:动词,弹琴。 2.语时了不悲。语,动词,说话。 宾语前置 1.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实词: 笃:重 索:要 好:喜欢 径:直往 舆:轿子。 恸:痛哭,极度悲哀 卒:死 绝:气息终止,死亡 虚实: 而:表承接,不译 都:副词,总,竟。 矣: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可译为“了” 2.结合注

6、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a.让学生看注释结合工具书疏通文意。学生自主翻译,同桌翻译,小组翻译,生生互动,教师四处走动巡视解疑。 b.检查翻译情况: 一读一译,全体师生共同纠正,教师指导。 3.全体学生再有感情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讨论交流 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讨论问题,教师指导归纳总结。 1.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 明确:“不悲”“不哭”,“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2. 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子猷与子敬有着深厚的手足之情,两人都患了重病。子猷听不到子敬

7、的病况,心里非常难过,“了不悲” “都不哭”是强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结果,而并不是不悲痛。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心情,悲痛之情喷薄而出, 因此“恸绝良久”。所以子猷前后的表现不矛盾。 补充: 琴不调说明了什么?原因一:主人病亡久已无人弹奏,弦松。原因二:子猷心中极为悲伤,无论如何总无法调正音弦。而这种极为沉厚的悲情一旦触景伤怀,便无法再抑制,喷发而出,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由此更好地体现了王子猷、子敬的手足情深。 总结 “兄弟情深深几许,泪眼问琴琴不语”,王子猷以独特的方式悼念自己的弟弟,那种手足之情令人感动。同样是知音,高山流水中伯牙以无知觉者而绝弦,如今子猷因无知音者而掷琴,人琴俱亡,人亡琴亡,不禁让我们感慨生命的短暂。 布置作业: 1.翻译全文 2.根据人琴俱亡写一篇亲情故事,更好的体味其中的情感。 板书: 人琴俱亡 世说新语 人亡 了不悲 抑制 都不哭 手足情深 琴亡 恸绝良久 喷发 月余亦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