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障碍及消除.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5601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交往障碍及消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际交往障碍及消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际交往障碍及消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际交往障碍及消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际交往障碍及消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际交往障碍及消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交往障碍及消除.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际交往障碍及消除作业 人际交往障碍及消除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只要注意加强交往的实际锻炼,良好的交往能力就一定会形成。 而什么是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的障碍主要有心理障碍和知觉障碍两大类。心理上的障碍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类本身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弱点,如:自卑、羞怯、猜疑和嫉妒等。知觉障碍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识对象时容易出现的偏差,主要有: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和刻板印象等。 为此,在人际交往中应尽可能地做到: 1.肯定对方。人类普遍存在着自尊的需要,只有在自尊心高度满足的情况下,他才会产生最大程度的愉悦,才会对人际交往中对方的态度、观点易于接受。特别是处

2、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自尊心极强,因而在交往中首先就必须肯定对方,尊重对方,这是成功交往的一半。 2.真诚热情。人际交往中,若对方感到了你的真诚与热情,显然会得到对方肯定的评价。所以在交往中,不但需要充沛的热情,同时又坦诚言明自身的利益,显得真诚而又合情合理。这样,自然会得到对方的接纳,为成功交往架起了一道桥梁。 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人际障碍的消除调剂方法。 一.克服羞怯心理 害羞是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从心理学上讲,害羞有三种类型:一是气质性害羞,即生来性格比较内向,气质比较沉静,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面红,甚至常怀有一种胆怯的心理。二是认识性害羞。造成这种害羞的主要原因是过分注重自我,患得患失

3、,生怕自己的言行不对被人耻笑,不敢冒点风险,因而老是受环境和别人的支配,缺乏主动性。三是挫折性害羞。这种类型的人,以前并不害羞,性格开朗,交往积极主动,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连遭挫折,变得胆怯怕生、消极被动。害羞不仅阻碍与别人建立正常亲密的友谊,还可能导致沮丧、焦虑的情绪和孤独感,导致性格上的软弱和冷漠。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瑟琶半遮面对古代女子也许十分可爱,但对今天的人来说,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将严重阻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如何克服害羞心理呢?首先要放下思想包袱,培养自信心。其次,要鼓起勇气,敢说第一句,敢于迈出第一步。艰难的第一步、第一句、第一次之后,害

4、羞的坚壁就会被戳穿,人们会在积极交往的成功体验中受到鼓舞。再次,对自己要有全面客观的评价,要有信心,看到自己的力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提高自信心,在公众面前落落大方,潇洒自如。最后,要做好社交前的充分准备。在交际过程之前,将如何开场、如何发问、发问的具体内容、解决的核心问题、可能出现的障碍、解决的办法等一系列问题,在心里预演一遍,就会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另外与陌生人接触之前,尽量了解对方的情况,知已知彼,就会在交往中心中无数,踏实自然。 二.克服嫉妒心理 1 作业 嫉妒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情绪,但却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莎士比亚说:嫉妒是绿眼妖魔,谁作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嫉妒的产生有这样的特

5、点:一是临近性。嫉妒具有一定的范围,与自己素不相识、毫不相干的人并不产生嫉妒。正像培根所说: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原谅一个身边的人上升。二是相似性。嫉妒的对象具有一定的指向。大多是与自己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地位相同或相似的人。 产生了嫉妒心理,可用以下克服方法。第一,转移注意。嫉妒总是因为别人在某些方面的优势深深吸引了你,而自己在这方面又恰好处于劣势而产生的。嫉妒使人只盯着别人的优势、自己的不足,却忽视了自己在其他方面的长项。如果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注意中心,就会使得失衡的心理获得一种新的平衡,这种平衡无疑会稳定你的情绪和情感。第二,积极升华。化嫉妒心理为谋求上进的动力,以积极

6、的努力、友好的竞争、正当的手段赶超对方,嫉妒心理自然会消除 三.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就是缺乏自信,在交往活动中表现为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这种心理与权威、长者、名人交往时,表现得尤为突出。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讲:一是对自我的期望值不高,把自己的交往局限在小圈子里,行动上畏缩不前,当遇到新的交往情境时,总是担心遭到别人的耻笑和拒绝;二是某些生理上的短处容易导致自卑,如患有残疾、长相不佳等。从客观方面讲,也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因素较差;二是在交往中没有得到积极反馈,曾经碰壁,挫伤了积极性而产生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起着

7、严重的阻碍作用,往往使交际的双方难以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进而影响彼此真情实感的交流。自卑心理严重者会压抑自己交往的愿望,成为一个痛苦的孤独者。自卑不仅抹杀自己的人格尊严,影响自己潜能的发挥,也让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阻碍正常的人际交往。 四.克服猜疑心理 猜疑心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大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猜疑心理的人,他们总是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人,对人怀着戒备之心,不肯讲真话,戴着一幅假面具与人交往。这种不以诚心待人,不信任对方,会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猜疑是交往的大忌。 克服猜疑的方法主要有:第一,培养理智,切忌感情用事。当出现猜疑信号后,需要督促自己去寻找证据。如果疑点很多,证据实在、

8、确凿,应以诚恳的态度,鼓起勇气找对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如果证据不足,主观推测,演绎过多,甚至带有很强的想象色彩,就应该尽快用提醒自己否定猜疑。第二,自我解脱。一旦产生猜疑心理,可暗示自己:人生在世,怎能不受他人议论!迅速从猜疑中解脱。 这些是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会有的共同心理障碍,如何克服它,在何种程度上克服、消除这种心理是至关重要的。这会影响我们日后的社会生活。 在人际交往中,热情能给人以温暖,能促进人的相互理解,能融化冷漠的心灵。因此,待人热情是沟通人的情感,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心理品质。“人之2 作业 相知,贵相知心”。真诚的心能使交往双方心心相印,彼此肝胆相照,真诚的人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 此外,一个人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角色,在教室是学生,在阅览室是读者,在商店是顾客。在交往活动中,如果心理上能经常地把自己想象成交往对方,了解一下自己处在对方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体会一下他人的心理感受,就会理解别人的感情和行为,从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态度,这种心理互换也是培养交往能力的好办法。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