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蒲公英.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6944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飞的蒲公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会飞的蒲公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会飞的蒲公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会飞的蒲公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会飞的蒲公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飞的蒲公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飞的蒲公英.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会飞的蒲公英会飞的蒲公英教学设计 农安师范附小 李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把握课文脉络,学习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按一定线索进行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脉络,学习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按一定线索进行写作的方法。 2、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的殷切期望的相似之处,学习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并按一定线索进行叙述的写法。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并对大山里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做一下调查、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了,它就是蒲公英。看,它圆圆的脑袋,洁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这是一朵怎样的蒲公英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内容就是围绕蒲公英来写的。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读的是否正确。 2自由朗读课文,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 3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填写书后的表格。 4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随机板书: 童年 小学 中学 大学 师:读了课文,我们发现在“我”也就是作者成长的每一步,妈妈都为

3、我做了一些和蒲公英有关的事,这里面一定有着妈妈的特殊用意。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地品读课文,随着文中那优美、感人的语言文字深入作者与妈妈的内心世界,来感悟“会飞的蒲公英”的真正含义。 三、品读感悟 学习前三个自然段 师:请大家把语文书轻轻翻到第67页。我们首先明确这样两个问题:文中的我和妈妈生活在什么地方?那里条件怎样? 生:贫穷、偏僻、落后 师:这是我们课前就了解到的。其实细心的孩子从课文中就能找到有关的词语来说明这一点。快速浏览全文,看谁最先找到这样的词语来说明那里的贫穷、偏僻、落后。 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的词语汇报: 小木屋、油灯、山路等 师:同学们果然很细心。童年的我就生活在这样偏远、

4、贫困的山区。而妈妈就常常带着我去看那山坡上的蒲公英。 师:请大家默读文章的13自然段,思考:作者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的?妈妈眼中的蒲公英有什么特点?可以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想想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默读。 师:作者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的? 生读描写蒲公英的句子。 师: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 师:你是重点抓住哪些词语来体会的? 生:圆圆的、白色的、毛茸茸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语来感悟,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师:童年的我在山坡上还看到了哪些花?和山坡上其它的花对比,蒲公英有什么不同? 生: 师:谁能把蒲公英那可爱、好玩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指名朗读评读

5、再指读齐读。 师:多可爱的小白花啊!那么在妈妈的眼里,蒲公英还有哪些特点? 生:答第二自然段相关内容。师用小黑板出示: 妈妈说: “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师:请大家把这句话再轻轻地、用心地读几遍,你觉得哪两个词语最能概括蒲公英的特点? 生:小声读后回答:不满足、闯荡 追问:那么对于蒲公英来说,“偏僻的角落”和“外面的世界”分别指什么地方呢? 生思考后回答: 指的是它生活的小山坡和小山坡以外的田野、村庄、树林或者路旁 追问:它靠什么去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呢? 师:是的,风儿一吹,它就会轻轻地飞起来,飞向高处,飘向远方,找到一片新的天地在那里生根发芽。让

6、我们一边想象蒲公英勇敢地飞出去的情景,一边读这句话: 师:读得非常好!刚才我们抓住了“不满足”“闯荡”这两个词语感受到蒲公英的特点,现在我们依然关注这两个词语“不满足”“闯荡”, 读了这两个词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由蒲公英联想到 生:人! 师:老师也有同感。因为这两个词语一般都是用来描写人的。而妈妈却用这两个词语来描述蒲公英,那么妈妈由蒲公英联想到谁了呢? 生:作者。 师:是啊,每一位妈妈最关注的当然是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试着像妈妈那样把蒲公英和自己的孩子联系起来,再来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你能体会到妈妈的内心在想什么吗? 生:妈妈在想,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而是去外面的

7、世界闯荡。 追问:那么对于作者来说,偏僻的角落又是指哪儿?外面的世界呢?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怎样去闯荡? 师:看来我们都读懂了妈妈的话。这里包含着多少希望与期待啊!请大家再想像一下,妈妈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能不能试着补充一下 擦掉“说”,换成“地说” 生:意味深长 师:谁能把补充后的这一段内容再读给大家听听?注意要读出“意味深长”的语气。随机指导评价。齐读。 师:妈妈的话对童年的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生: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师:你是从哪一段文字读懂的?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师:从我的梦境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也希望自己像会飞的蒲公英一样去外面的世界闯荡。 谁愿意把这段话

8、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师:妈妈的话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播种在我幼小的心田上,使我也萌发出要像蒲公英那样在广阔的世界里飞翔的愿望。带着这个愿望,我踏上了求学之路。 学习46自然段 默读课文46自然段,想想在小学阶段,妈妈为我做了哪些事情?我又是怎样表现的? 1、学生先自读自悟; 2、指名汇报。随机板书。 点拨引导: 妈妈为什么还要在书包上绣上几个字呢? 从歪歪斜斜你能体会到什么? 从“飞来飞去”这几个字你能体会到什么? 再读读下文,我还有哪些表现让妈妈高兴、激动呢? 这里有一处描写妈妈

9、神态的句子,用笔画出来,读一读。 指名读。 请用句中的一个词概括妈妈此时的心情。 妈妈为什么激动? 孩子学到了知识,在一点点地成长。她感到孩子明白了自己的心意,所以很激动。 目光“亮亮”的,她仿佛看到了什么? 是啊,自己的孩子终于开始像蒲公英一样起飞了,妈妈是多么欣慰、激动啊!但她并不满足,从她那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的目光里,我们能体会到妈妈对我的未来更高的期望和无尽的遐想。 刚才我们重点抓住了细节描写,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世界。“关注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这也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 带着刚才的感悟,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句。 “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那目光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10、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仿佛看到了妈妈那充满期待的目光。而文中的“我”也在妈妈期待的目光中,把那个飞得更高更远的梦深深植根在心里。 那是怎样一个承载着希望的梦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请你像老师这样大声朗读第自然段。 练读指读指导读,体会作者内心再读 大家读得多么投入,多么动情啊!对于这样的美文佳句,我们通过反复品读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自身语言的积累,这种学习方法能很快提高我们的语文素质。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在阅读中多读、多积累。 当我带着那个白色的梦,考上了中学后,妈妈又是怎样利用蒲公英来教育我、引导我的呢?我们

11、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写作顺序,再现学习方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会飞的蒲公英这一课。请大家 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叙述的? 大屏幕出示课后表格,师:大家看,这是我们上节课共同完成的表格,从这一表格中我们能够对作者的写作顺序一目了然。 师:上节课我们细细品读了文章的前两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运用了很多好的读书方法。你能试着把这些方法再介绍给大家吗? 生答,师随机出示: 1、抓住重点词语,感悟人物内心。 2、关注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 3、反复品读美句,丰富语言积累。 说得很好!如果我们学习每一篇文章,都能自觉运用好的读书方法,你的阅读能力一定能得

12、到更快的提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品读会飞的蒲公英一文的后半部分,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来学习,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够真正读进去,悟出来,从而领会文章题目的深刻含义。 二、品读第自然段 下面请大家把语文书轻轻翻到第68页,默读课文第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是怎样悟出来的。可以随时随处写下阅读批注。 1、生默读7自然段。 2、汇报交流。提示学生可以按这样的方式来说: 我读了这一段,感受到我是抓住、等词语体会到的。 读了这一段我知道了我是从、知道的。 我读懂了这一段主要写了 随机板书:连衣裙 绣蒲公英 飞来飞去 大马路 3、指导朗读。指名读、 三、学习第810自然段。

13、小结过渡:妈妈将自己的爱与希望又绣在了连衣裙上,带着妈妈那满怀期待的爱,伴着那会飞的蒲公英,我也在不断地飞、飞、飞!飞到那实现梦想的大学殿堂。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语句比较重要,画出来,再用心读一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来深入体会妈妈的内心。 生:默读思考。 师:谁愿意把你画出的语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交流读后的感受。 师:听了妈妈的话,我是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妈妈对我的期望的?随学生回答板书: 林荫道上 飞来飞去 找出我写给妈妈的那段话,认真读一读,你能就这句话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指导朗读:带着这样的理解把妈妈的话和我写给妈妈的话连起来读。第一组

14、读妈妈的话,第二组来读作者的话。然后交换角色再读,比一比哪一组更能准确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能结合文章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深入地思考,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值得大家在今后的阅读中学习,运用。 过渡:在妈妈给我的回信中,我又看到了一幅关于蒲公英的水彩画。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母亲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下面大家就试着运用我们刚刚学习的新的读书方法,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这一部分,看谁能提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供大家思考讨论。 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指名汇报交流: 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 母亲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又是什么? 师补充提问:妈妈让我做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仅仅是

15、为了走出大山吗? 生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解答。 是啊,母亲不仅仅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走出大山,也希望千千万万山里的孩子能像自己女儿一样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人生道路上越飞越高,同时永远保留大山的淳朴,这也是山里所有母亲的殷切希望。) 让我们齐读这段话: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哞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的唱着:我是蒲公英的种子。 四、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师:通过刚才的品读感悟,我们再来看课题会飞的蒲公英,仅仅是在说蒲公英吗?你认为它还有哪些象征意义? 师:请大家结合板书再回顾一下全文。本文在叙述的过程中,除了以时间为线索之外,还出现了几条比较明显的线索,你能试着找出来吗? 生:蒲公英本身就是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还有不同时期,我走在不同的路上,地点的变换恰好也是课文叙述的一个线索。 师:像这样按一定线索来叙述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有条理,内容更集中,主题更鲜明。值得我们在写作文时借鉴。 五、激情总结,升华主题。 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但我相信,会飞的蒲公英这一课会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里。其实,在父母和师长的眼里,你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寄托着一份厚重的希望。你一定要相信,尽管自己是那么平凡,那么不起眼儿,你也一样可以飞得很高、很远,只要你趁着青春年少,努力学习,用知识为自己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你就是那朵真正的 会飞的蒲公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