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引流及排痰技术.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7121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位引流及排痰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位引流及排痰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位引流及排痰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位引流及排痰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位引流及排痰技术.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位引流及排痰技术体位引流及排痰技术 1、定义 体位引流是指人体肺部分泌物的重力引流,配合使用一些胸部手法治疗,如拍背、震颤等,获得临床排痰效果的方法。治疗者可参照X线胸片跟踪肺内分泌物的方法,并通过血气分析检测肺内分泌物清除效果,提供氧合的客观数据。 2、目的 利用重力原理,改变患者的体位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从而利于改善肺通气,提高通气血流比值,防止或减轻肺部感染,维护呼吸道通畅,减少反复感染,改善患者肺功能。 1、身体虚弱、高度疲劳、麻痹或有术后并发症而不能咳出肺内分泌物者。 2、慢性气道阻塞、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及急性肺脓肿。 3、长期不能清除肺内分泌物,如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患者

2、。 1、年迈及一般情况虚弱、无法耐受所需的体位、无力排出分泌物。 2、抗凝治疗。 3、胸廓或脊柱骨折、近期大咯血和严重骨质疏松、急性心肌梗死。 4、颅内高压、严重高血压病、生命体征不稳定。 1、环境:空气清洁,安静。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 2、患者准备: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愿意配合。 3、训练者必要时戴口罩。 4、用物准备:病床和治疗床、枕头。 5、训练前的体格检查和功能评估。 确定有效 医嘱 1、体位引流 评估 解释 听诊确定 引流部位 正确的体位 排痰姿势 指导更换体位姿势 协助清除分泌物 协助叩击 震颤 观察病情 引流效果 安置患者 效果评价记录 排痰前讲解体位引流的目的、方法消除患者

3、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让患者全身放松,自然呼吸。 采用触诊、叩诊、听诊器听诊等方法判断患者肺部哪一段痰液需要引流。 将患者置于正确的体位排痰姿势,并且尽可能让患者舒适放松,应随时观察患者面色及表情。病变部位摆放于高处,以利于痰液从高处向低处引流。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姿势行体位引流。如病变在下叶、舌叶或者中叶者,取头低足高略向健侧卧位;如病变位于上叶,则采取坐位或其他适当姿势,以利于引流。 引流过程中,可结合手法叩击等技巧,如有需要,应鼓励患者做深度、急剧地咳嗽。 若引流5-10min仍未咳出分泌物,则进行下一个体位姿势,总时间不超过30-45min,一般上、下午各一次。评估引流效果

4、并记录。 2、叩击、震颤 叩击:是体位引流中常用手法技巧,借助叩击机械原理,促使粘稠、浓痰脱离支气管壁,移出肺内液。治疗者手指并拢,掌心空虚成杯状,在患者呼气时在肺段相应的胸壁部位进行有节奏地叩击。运用腕关节摆动在引流部位胸壁上轮流轻叩,每一部位2-5min. 震颤:时体位引流中常用的手法技巧,借助叩击机械原理,促使粘稠、浓痰脱离支气管壁,有助于纤毛系统清除分泌物。叩击拍打后治疗者用两只手按在病变部位,并压紧指导患者深呼吸;在深呼气时做快速、细小的胸壁震摩颤动,连续3-5次。 3、评估与记录 评估在引流过的肺叶上听诊呼吸音的改变。 记录:痰液潴留的部位,排出痰液的颜色、质感、数量及气味。 患者对引流的忍受程度,血压、心率情况,呼吸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