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风险评价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28549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风险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风险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风险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风险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风险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风险评价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风险评价环评报告.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造成的重大环境污染的事件,其特点是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发生概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拟建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环境影响及其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本次评价遵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及其它文件要求,同时结合安全预评价报告相关内容,通过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进行风险事故影响分析

2、,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为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危害的目的。11.1 现有工程主要环境风险及防范措施1、现有工程装置1000吨/年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项目。2、现有工程储罐情况现有工程最大储罐为100m3原料罐。3、现有工程风险防范措施(1)事故水池: 现有工程建设1000m3事故水池,能够保证事故废水不外排。(2)防火堤为了防止发生火灾的可燃液体、易燃液体漫流,罐区周围设置1.2m高防火堤。4、现有工程风险防范措施现有工程风险防范措施见表11.1-1。5、事故联络方式事故联系电话见表11.1-2、3。表11.1-1项目风险防范措施一览表名称采取的措施装置区

3、生产车间分别设置导流地槽,与车间内导排沟相连,导排沟通过阀门与事故水池相连,导排沟及装置区内地面均进行防腐防渗漏处理,防止生产区物料泄露外流或下渗。当生产区少量物料泄露时用沙土覆盖或大量水冲洗,冲洗废水进入事故池,根据废水实际情况处理或委托处理;物料大量泄漏时泄漏物料进事故水池中,根据物料实际情况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当生产区物料发生泄漏,并燃烧爆炸的情况下,首先组织灭火,产生消防废水沿导排沟进入事故水池中,根据物料实际情况自己处理或外运委托处理,对于溢流至雨水管网的消防废水可以将雨水排口切换至污水收集系统,避免事故水由雨水收集系统排入外环境。罐区 罐区周围设置1.2m高围堰。围堰内地面有一定的倾

4、斜角度,同时设置集水井和倒流设施,导流设施通过阀门分别与雨、污水收集系统和厂区事故水池相连,便于前期于雨水、消防废水等排放、收集和转运,避免通过渗透和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防渗 厂区内一般区域采用水泥硬化地面,装置区、罐区、原料仓库等污染区采取重点防渗,并完善废水收集系统。事故水池在污水处理站东侧设置一座1000m事故水池,满足容纳全厂事故废水暂存的要求。在装置区周围设物料收集系统和事故水池及污水处理站用管沟相连,如发生事故,事故废水和泄漏物料流入事故水池。消防废水通过废水收集系统进入厂区事故水池,再分批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不直接外排。雨污设施 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

5、理达标后,经城市污水管网外排至成武县污水处理厂。三级防控一级防控:项目装置区设置有导流地槽,储罐区设置有围堰、导流设施等。事故发生时装置区物料沿导流地槽或罐区围堰收集,施转入事故水池。有效防止少量物料泄漏事故和防止初期雨水造成环境污染。二级防控:当厂区内产生较多事故废水时,事故废水进入厂区容积为1000m的事故水池中。切断污染物与外界的通道,将污染物导入事故水池,最终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将污染控制在厂区。防止产生的较大事故泄漏物料和消防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三级防线:在污水处理站的总排口前设置总切断阀,作为事故状态下的储存和调开手段,一旦污水处理站出水出现异常,立即将排放阀关闭,并将废水导入旁

6、边的事故水池中。将污染物控制在厂区内,防止重大事故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他 在装置区和钢瓶区等易发生泄露区周围设置有毒有害气体自动检测报警装置,作为风险事故下的预警。表11.1-2 公司内部有关部门通讯联络电话姓名部门联系电话内部短号丁轶俊项目部18753068299范树伟安全环保部156682142418682638杨勇安全环保部13953094682朱庆建安全环保部15668356844王圣晏行政部18953015598毕文敬行政部13869747209薛源行政部13953036679李桂山行政部15954723456许树芝行政部13854038351刘玉翠行政部15318487088马汝凤行

7、政部13405405039宋欣人事部15806741518顾青国生产部155545441998832056朱咸峰生产部156682864868608736刘树文生产部155545094288889923汤辉武生产部156682047948682378姜二中生产部132566354948880235孔瑞瑞生产部15163014141万民生产部15668261477王文红生产部15964610790刘娈生产部15020579118牛佩佩生产部18454098389王姗姗生产部18560314238表11.1-3 外部单位通讯联络电话单 位地 址电 话备注成武县安监局8613526成武县公安消防大队

8、3333788成武县工业园派出所成武县党集镇8843007成武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成武县永昌路3333739菏泽市地震局5620115成武县人民医院8618045郭楼医院13475001109张本祥成武县晨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5169767777李守峰成武圣泰化工有限公司13355303318张成刚11.2 拟建项目风险识别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本次风险评价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为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物质风险识别范围为主要原辅材料、产品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11.2.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1、主要危险、

9、有害物质辨识本项目涉及的化学品有氯气、氟化氢、氯化氢、次氯酸钠。2、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项目生产中涉及到氯化工艺、氟化工艺等属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 号)规定的重点监管危险工艺,存在火灾、爆炸及中毒风险。3、主要危险物质物化性质及其危害特征拟建项目涉及各种风险物质理化性质、毒理性质及易燃易爆性见表11.2-14。表11.2-1 氯气危险特性表名称氯气状态液化气体蒸汽压13.33kPa/-57.3 闪点:50/37%沸点-34.5,闪点:-溶解性易溶于水、碱液密度相对密度1.47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6(有毒气体)主要用途用于漂白,

10、制造氯化合物、盐酸、聚氯乙烯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毒理学毒性:属高毒类。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体。 急性毒性:LC50850

11、mg/m3,1小时(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25mg/m3,5小时/天,19个月,出现消瘦、上呼吸道炎、肺炎、胸膜炎及肺气肿等。大鼠吸入4197mg/m3,2小时/天,34周,引起严重但非致死性的肺气肿与气管病变。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人淋巴细胞20ppm。精子形态学分析:小鼠经口20mg/kg(5天),连续。污染来源:氯多用食盐电解而得,主要用于冶金、造纸、纺织、染料、制药、农药、橡胶、塑料及其它化工生产的氯化工序,并用于制造漂白粉、光气、颜料,用以鞣皮以及饮用水的消毒等。在氯的制造或使用过程中,若设备管道密闭不严或当检修时均可接触到氯。液氯灌注、运输和贮存时,若钢瓶口密封不

12、良或有故障,可有大量氯气逸散。生产管理不良,也可造成大气污染。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

13、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把废气通入过量的还原性溶液中(亚硫酸氢盐、亚铁盐、硫代亚硫酸钠溶液),中和后用水冲支下水道。废水中的氯气和氯化铝电解中氯气回收。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

14、监护。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表11.2-2 氟化氢危险特性表名称氟化氢分子式HF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有强刺激性气味分子量20.01蒸汽压122kPa/25闪点:-熔点-83.7沸点:19.5溶解性易溶于水密度相对密度(水=1)1.27

15、;相对密度(空气=1)1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20(酸性腐蚀品)主要用途用于蚀刻玻璃,以及制氟化合物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高浓度的氟化氢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吸收后可产生全身的毒作用,还可导致氟骨症。急性中毒:接触高浓度氟化氢,可引起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甚至产生反射性窒息。慢性中毒:引起鼻、咽、喉慢性炎症,严重者可有鼻中隔穿孔。骨骼损害可引起氟骨病。氟化氢能穿透皮肤向深层渗透,形成坏死和溃疡,且不易治愈毒理学急性毒性:LC501276ppm,1小时(大鼠吸入);人在氟化氢400430mg/m3浓度下,可

16、引起急性中毒致死;100mg/m3浓度下,能耐受1分多钟,50mg/m3下感到皮肤刺痛、粘膜刺激,26mg/m3下能耐受数分钟,嗅觉阈值为0.03mg/m3。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3341mg/m3,平均20mg/m3,经过15.5个月,可出现粘膜刺激,消瘦,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部分动物死亡。致突变性:DNA损伤:黑胃果蝇吸入1300ppb(6周)。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分离:黑胃果蝇吸入2900ppb。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4980ug/m3(孕122天),引起死胎。 皮肤损害:氢氟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渗透作用强,并对组织蛋白有脱水及溶解作用。接触

17、皮肤后可迅速穿透角质层,渗入深部组织,溶解细胞膜,引起组织液化、坏死,形成较难愈合的溃疡。如不及时处理可深达骨膜及骨质,引起骨质无菌性坏死。高浓度与蛋白结合,皮肤呈灰白色。污染来源:氟化氢是氟化学工业中的一种基本原料,用以制造各种无机和有机氟化物。通常以萤石与硫酸作用而制得。无水氟化氢用作制造冷冻剂“氟利昂”,作为高辛烷汽油的催化剂,清洗不锈钢,去除金属铸件上的型砂,提炼铍、铀等特种金属,也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含水氟化氢通常用作雕刻玻璃及陶器的腐蚀剂,还用于合成杀虫剂或杀菌剂等。危险特性:腐蚀性极强。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氟化氢。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

18、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切断气源,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体中和,注意收集并处理废水。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废料用过量石灰水中和,析出的沉淀填埋处理或回收利用,上清液稀释后排入下水道,回收氟化氢并使之循环使用。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

19、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患者清醒时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灭火方法: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表11.2-3 氯化氢危险特性表名称氯化氢分子式HCl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子量36.46蒸汽压4225.6kPa/20熔点

20、-114.2 沸点:-85.0溶解性易溶于水密度相对密度(水=1)1.19;相对密度(空气=1)1.27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5(不燃气体)主要用途制染料、香料、药物、各种氯化物及腐蚀抑制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大量粟粒样红色小丘疹而呈潮红痛热。慢性影响:长期较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障碍及牙齿酸蚀症。毒理学急性毒性:LD50400mg/kg(兔经口);LC504600mg/m

21、3,1小时(大鼠吸入)污染来源:氯化氢可由氯和氢直接合成,或是使氯及水蒸气通过燃烧的焦炭而制成。氯化氢主要用于制造氯化钡、氯化铵等,在冶金、制造染料、皮革的鞣制及染色,纺织以及有关化工生产中亦常用。危险特性:无水氯化氢无腐蚀性,但遇水时有强腐蚀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居毒的氰化氢气体。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300米,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

22、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废料用碱液-石灰水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钙,用水稀释后排放,从加工过程的废气中回收氯化氢。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 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23、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灭火方法:本品不燃。但与其它物品接触引起火灾时,消防人员须穿戴全身防护服,关闭火场中钢瓶的阀门,减弱火势,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阀门的人员。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表11.2-4 次氯酸钠危险特性表名称次氯酸钠分子式NaClO外观与性状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分子量74.44沸点102.2熔点-6溶解性溶于水密度相对密度(水=1)1.10稳定性不稳定危险标记20(腐蚀品)主要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以及作消毒剂、纸浆漂白等,医药工业中用制氯胺等健

24、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次氯酸钠放出的游离氯可引起中毒,亦可引起皮肤病。已知本品有致敏作用。用次氯酸钠漂白液洗手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毒理学急性毒性:LD505800mg/kg(小鼠经口)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有腐蚀性。燃烧(分解)产物:氯化物。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就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转移到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

25、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11.2.2 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

26、(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1 q2 qn 1 Q1 Q2 Qn式中:q1,q2, 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Q1,Q2, 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11.

27、2.3 重大危险源辨识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该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中氯气、氟化氢列入“危险物质”范围。根据本项目的生产规模、储存能力、物料平衡以及装置内容器、塔器等生产设备设施的规格,进行判断所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实际存在量是否达到临界量,具体如下:表11.2-5 单元中主要物质存在量及临界量序号危险化学品实际量(q)/t临界量(Q)/tq/Q值1氯气505102氟化氢80180注:以上为储存量,氯气和氟化氢在线量分别为8t、3t。从上表可以看出,拟建项目生产、储存装置区内危险化学品的存在量已满足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的单元内多品种共存时的计算公式q1q2

28、Q2Q1Qnqn1本项目构成重大危险源。11.2.4 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与评价范围根据HJ/T169-2004要求,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依据具体见表11.2-6。表11.2-6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划分依据一览表项目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级二级一级一级非重大危险源二级二级二级二级环境敏感地区一级一级一级一级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评价范围:厂址周围5km范围。评价范围内的敏感保护目标分布情况具体见表1.6-3和图1.4-1。11.3 源项分析11.3.1 主要事故源项分析为了向企业提供其生产、储存方面的安全管理指导与建议,评价组提供重大典型事

29、故分析,总结事故的普遍发生规律。11.3.2 事故源项分析及最大可信事故1、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方法,也称故障树,是预测事故和分析事故的一种科学方法,是预测从结果到原因找出与灾害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分析法,也是“世界银行”、“亚洲银行”贷款项目执行时推荐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把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放在图的最上面,称为顶上事件,按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与灾害事故有关的原因。通过事故树分析可以找出基本事件及其对顶上事件影响的程度,为采取安全措施、预防事故提供科学的依据。本项目项目风险事故主要是火灾、爆炸事故及泄漏对环境的影响,顶端事故与基本事件的关联具体见图11.3-1。火源顶端

30、事故发生液体泄漏+罐体破裂阀门破裂管道破裂机泵损坏槽车损坏产生明火静电雷电撞击摩擦泄漏事故燃烧爆炸事故 表示逻辑或 表示逻辑与图11.3-1顶端事故与基本事件管理图从上图可知,燃烧爆炸是由两个“中间事件”(设备泄漏、火源)同时发生所造成的。防止设备物料泄漏是防止发生燃爆事故的关键本次评价的潜在事故的事件树分析具体见图11.3-2。图11.3-2储罐、管道系统事件树示意图从上图可知,本项目产品泄露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影响与泄漏时间及各种应急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同时运输车辆、罐、桶、管道等设备物料泄漏,可能引起燃爆危害事故或扩散污染事故。2、最大可信事故及概率(1)最大可信事故的确定最大可信事故

31、指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在所有预测的事故中最严重,并且发生该事故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通过对装置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最大的危险是因各种腐蚀导致管线、管件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而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操作不当、物料泄漏,从而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另外,装置处理和生产的物料和产品大多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一旦发生泄漏,也会造成中毒死亡事故。一般来说,火灾的辐射热局限于近火源的区域内(约300m),爆炸是突发性的能量释放,造成大气中破坏性的冲击波,爆炸碎片等抛射物造成危害。通常火灾爆炸在距事故点周围一定范围内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害。对环境的风险更多在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伴生/次生风险,即救火过

32、程产生的消防污水对水体的污染和火灾爆炸事故中有毒物料的泄漏。本工程中管线、储罐泄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并且对于环境污染而言,这类事故的影响也较大,因此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管线、储罐的泄漏是重点防范的事故类型。根据事故源识别和事故因素分析表明,拟建项目罐区储罐物料泄漏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事故主要原因主要是储罐壳件出口部位断裂、阀门破损等。(2)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事故概率可以通过事故树分析,确定顶上事件后用概率计算法求得,也可以通过同类装置事故调查给出概率统计值。本项目在设定最大事故概率时,考虑到下列情况:国内外化工系统的事故中,构成对环境重大影响的事故概率,调查表明在110-5。根据相关资

33、料,国内储罐物料泄漏的事故概率一般在0.5110-4左右。对于本项目来讲,生产工艺较简单,生产设备较少,管线、阀门和储罐等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较低,同时设计选用的是当前世界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在设备选型、建设运行中,采取完善安全措施及先进的监控手段,风险防范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基于上述分析,以偏安全角度类比,本项目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最大可信事故概率设定列于表11.3-1。表11.3-1 最大可信事故概率序号最大可信事故类别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概率(次/年)1储罐的物料泄露110-511.3.3 事故案例分析1、管道中液氯泄漏中毒事故 (1)事故经过 1995年6 月4 日12时55分,上海天原化

34、工厂氯气分配台送至液氯工段的中直径325 总管上的环焊缝开裂,氯气外泄, 13时3 分全厂停车。停车后,事故氯处理吸收装置自动联锁抽拉管内剩气,制止了氯气的继续外泄。氯气泄漏时,风向为北风偏东,下风处居民 800 多人不同程度的吸入氯气,814人被送入医院诊治,其中 24 人住院治疗。事故造成经济损失达 2000 多万元。 (2)事故原因分析 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管道环焊缝严重未焊透,由此引发产生了“低应力脆断”,而该厂对管道的检查方法,长期使用的是“气压试漏”和“超声测厚”方法,不能发现焊接质量的隐患是造成事故的另一原因。 (3)防范措施 氯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剧毒品,在液氯的生产、贮存、充装及

35、运输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技术知识而发生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安全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液氯生产、贮存中使用的厂房、库房,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在环境和气候条件允许下,可采用半敞开式结构。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得使用循环风; 充装、使用液氯的系统及其装置应密封良好无泄漏。作业场所空气中氯气最高容许浓度为 1mg/m3; 液氯生产、贮存、运输、使用及整瓶、分析人员,应熟练掌握本岗位的一般事故处理方法和防护器具的使用; 液氯充装用的连接铜管,应采用经过退火处理;并经耐压试验合格。液氯储罐严禁超装。如有超装立即采取倒罐或抽拉处理。2、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

36、7.28”氯化爆炸事故 (1)事故经过 2006年7月28日8时45分,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工商核准拟用名)1 号厂房发生一起爆炸事故,死亡 22 人,受伤 29 人,其中 3 人重伤。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是2002年盐城氟都化工有限公司与德国CCI公司(贸易公司,股比31%)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2005年7月,根据当地政府统一规划,合资公司将氟化工生产线搬迁至射阳县临海化工集中区,拟成立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总投资2500万元。主要产品是:2,4-二氯氟苯(生产能力4000吨/年)。发生事故的1号生产厂房由硝化工段、氟化工段和氯化工段

37、三部分组成。硝化工段是在原料氟苯中加入混酸二次硝化生成 2,4-二硝基氟苯;氟化工段是在外购的2,4-二硝基氯苯原料中加入氟化钾,置换反应生成 2,4-二硝基氟苯;氯化工段是在氯化反应塔中加入上述两个工段生产的 2,4-二硝基氟苯,在一定温度下通入氯气反应生成最终产品2,4-二氯氟苯。2006年7月27日15时10分,首次向氯化反应塔塔釜投料。17时20分通入导热油加热升温; 19时10分,塔釜温度上升到130,此时开始向氯化反应塔塔釜通氯气;20时15分,操作工发现氯化反应塔塔顶冷凝器没有冷却水,于是停止向釜内通氯气,关闭导热油阀门。28日4时20分,在冷凝器仍然没有冷却水的情况下,又开始通

38、氯气,并开导热油阀门继续加热升温;7时,停止加热; 8时,塔釜温度为220,塔顶温度为43;8时40分,氯化反应塔发生爆炸。据估算,氯化反应塔物料的爆炸当量相当于406千克梯恩梯(TNT),爆炸半径约为30米,造成1号厂房全部倒塌。 (2)事故原因 1)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在氯化反应塔冷凝器无冷却水、塔顶没有产品流出的情况下没有立即停车,而是错误地继续加热升温,使物料(2,4-二硝基氟苯)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并最终导致其分解爆炸是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该项目没有执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在新建企业未经设立批准(正在后补设立批准手续)、生产工艺未经科学论证、建设项目未经设

39、计审查和安全验收的情况下,擅自低标准进行项目建设并组织试生产,而且违法试生产五个月后仍未取得项目设立批准。 该企业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现场管理混乱,边施工、边试生产, 埋下了事故隐患。现场人员过多,也是扩大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 11.4 风险事故影响分析 本次预测氯气、氟化氢泄露时风险评价。11.4.1 氯气储罐泄露环境影响分析(1)泄漏量确定本项目设有2个50t氯气钢瓶(一开一备),本次假设50t氯气全部泄露。 (2)泄露液体蒸发量正常情况下,氯气储罐均设有围堰,泄露的物料能控制在围堰范围内,本环境风险预测假设物料泄漏后全部在围堰内。泄露液体蒸发速率为: 式中: Q3质量蒸发速度,kg/s;

40、 a,n大气稳定度系数,取4.68510-3、0.25 p液体表面蒸气压,取13330Pa; R气体常数;取8.314J/molk; T0环境温度,取 289k; u风速,取4m/s; r液池半径m。(2)预测结果(预测结果见表11.4-111.4-3) 表11.4-1 氯气储罐泄露时浓度预测(mg/m3)(历时2分钟)稳定度ABDEF风速(m/s)0.21.02.00.21.02.00.21.02.00m216.9657473.7004329.1399177.026537.25819502.02444.034131.754361566.898310m68.57187157.9439297.6

41、668161.5818140.0233464.50744.217135.364402546.870250m18.0089742.46875214.7367103.1682331.9782376.442738.5549330.38105493.4957100m018.97237151.92090307.3133305.829077.02427448.5059150m010.33472108.31450184.5972246.48140106.4565401.3255200m06.28698679.878440106.5913201.4386074.45628360.2803250m04.0678

42、260.72584047.53682167.0942044.83801324.8001300m02.72917846.8266207.314696140.5634012.6509294.125350m0035.6984200119.62500267.5346400m0026.4590600101.267500244.3798450m0019.060350080.6419700222.551500m003.192132004.555698000.61752550m000.537354000.090954000 表11.4-2 氯气储罐泄露时浓度预测(mg/m3)(历时10分钟)稳定度ABDEF风

43、速(m/s)0.21.02.00.21.02.00.21.02.00m763.99261616.071138.98715.1757139.0961752.774344.912115.02832546.84110m245.391542.60081029.596662.675496.40821621.211348.421929.97542456.08750m69.0032150.5651743.8641461.37491172.4771314.608330.2373132.59472216.748100m33.518870.41615519.5092298.571097.3121052.109288.6688328.75541983.242150m038.4664379.21140864.836871.98620511.84351828.628200m024.6449279.67030645.3297712.63610593.08061641.606250m017.10835213.02440488.488591.1350596.62821479.941300m012.55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