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8557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二氯三氟甲基吡啶技术改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 区域环境概况4.1 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4.1.1 地理位置成武县位于菏泽市东南部,东经11544-11611,北纬3449-3510,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东邻苏、皖的丰县、沛县、砀山,南邻河南的商丘,西邻河南的兰考、焦作。德商、定砀、枣曹三条省道穿境而过;东渔河横贯县境中部,上朔黄河,下抵南四湖。县城所在地是鲁、苏、豫、皖主要的货物集散地,距省会济南市215km,至菏泽市51km。拟建项目位于成武化工园区内的三类工业用地,成武化工园位于成武县北部约6km处,规划范围北至金成新河支流,东至毕石门,南至郭楼社区北边界,西至苗楼,规划总面积4.58km2。成武化工园区地理位置见图2.1-1

2、。4.1.2交通条件成武西靠京九铁路,北依新石铁路,南临陇海铁路,东接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与新亚欧大陆桥在菏泽交汇,使菏泽成为纵连南北、横贯东西的交通枢纽。跨济南和郑州国际机场200多公里,紧邻日东、济菏、菏兰、德商、宝连等高速公路,正在规划建设的菏徐高速东西穿越,德商、枣曹、定砀、东丰四条省级公路贯穿全境,公路密度1.37km/km2。德商公路(S254)纵穿整个成武县化工园区,距离巨野县高速公路口仅20km,交通便利。4.2 自然环境概况4.2.1 地形地貌成武县属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西南稍高,东北略低,呈西南东北微倾斜,平均坡降1/5000,海拔高度3846m,最高点在九女镇孟庄

3、村南,最低点在大田集镇冯集村东。因受黄河泛滥影响形成了以缓平坡地和浅平洼地为主的微地貌类型,缓平坡地占82.1%,浅平洼地占17.9%。按地表形态,缓平坡地又可分为高坡地、平坡地、洼坡地三个微地貌单元。高坡地有河滩高地、决口扇性高地、高沙地等,主要分布在西部汶上、伯乐、九女、天宫等4个乡镇,面积约为4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7%;平坡地在中部,从南到北,地势较平坦,主要分布在天宫、孙寺、城关、苟村4个乡镇,面积约为53.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5.8;洼坡地为缓平坡地的末端,地势低平,分布在东北部大田集、张楼、白浮3个乡镇,面积约28.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9.3。 浅平洼地是黄河泛滥尾水缓

4、流或静水沉积而成。成武县有10处联片的大“漫洼”,即成湖、智楼洼、康集洼、纯集洼、党楼洼、宝峰集洼、党集洼、大崔洼、吕洼、当典洼。成武县地表土为第四纪覆盖土,地表有砂壤、轻壤、中壤、重壤四种类型,轻、中壤各占40,保水保肥,耐早耐涝,适宜种粮食和经济作物,更适宜树木生长。地表以下15米为粉细砂,砂性土、粘性土不同深度的交错覆盖,地基承载力为812T/m2。成武县是一个高裂度、多地震区域,建筑抗地震裂度等级7级。本项目所在的成武县化工园区地形平坦,主要地貌为黄河淤积平原,海拨高度45.4m。土地适宜于大面积集中开发建设。4.2.2 气象条件气候:位于太行山与沂蒙山脉构成的狭道之中。处于北温带,属

5、于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水热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气温:多年平均为13.9,七月平均气温为26.9,1月平均气温为-0.7,极端最高气温为40.4,极端最低气温为-16.7。 日照:长年平均日照为1767.1小时。 降水:年最大降雨量935.7mm,年最小降雨量373.1mm,30年平均降雨量627.3mm。多集中在春夏秋季,多年平均蒸发量为620.1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8%。 风向:常年风向多北风、东北风和南风、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春季多北风、东风、南风,夏季多南风、西南风,秋季、冬季多北风、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4m/s 。4.2.3地质及水文地质4

6、.2.3.1 地层及主要地质地质构造成武县行政区范围内均被第四系松散层所覆盖,基岩地质以古近系大汶口为主,曹县断裂和田桥断裂在西北部交会,东北部有谢集断裂,东南部为鱼台断裂,南依天头庙梁堤头断裂穿过。(1)新太古界新太古界泰山群分布于单县东南部一带,岩性为黑云变粒岩夹含磁铁石英砂岩局部富集成沉积变质铁矿。(2)古生界寒武奥陶系长清群、九龙群地表出露于巨野鲜核桃园一带,隐伏于巨野中东部单县东南部,以白云质灰岩、砂质页岩、厚层鲕粒灰岩、薄层泥晶灰岩与黄绿色页岩互层、泥质条带灰岩夹竹叶状砾屑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奥陶系马家沟组仅在巨野县核桃园一带零星出露,多隐伏于鄄城、牡丹、定陶和巨野等县(区)的东部及

7、单县东南部,以石灰岩为主。石灰系一二叠系主要隐伏于巨野、郓城两县中部、单县东南部、曹县和定陶县西部、鄄城县及牡丹区中部。其中石碳系太原组为泥岩和粉砂岩,夹砂岩、数层灰岩及煤层,是该地区重要的含煤地层;二叠系山西组为粉砂岩、泥岩和砂岩,夹可采煤层三层,其中的第3层煤是目前主要煤层。(3)中生界侏罗系淄博群三台组隐伏于成武县一带,以泥岩、砂质泥岩与砂砾岩为主。(4)新生界古近系受聊考断裂活动的影响,聊考断裂东侧的鲁西地层分区以膏岩沉积为主,为官庄群,主要分布与成武、单县和曹县东南部;西侧的华北平原地层分区以生油沉积为主,为济阳群,主要分布于东明县境内。新近系黄骅群遍布全市,以含砾砂岩与杂色粘土岩为

8、主。上第三系岩性为灰绿,棕褐色粘土夹细砂、粉砂,含石膏,半固结,总厚度大于1000m。第四系遍布本区以粉质粘土、粉砂及粉、细砂层及粘土为主。全新统:灰黄、灰黑色为主,岩性主要为粘质砂土及粉砂,夹有淤泥质层及部分砂质粘土。4.2.3.2 含水岩层组及其水文地质特征1、浅层潜水微承压水淡水含水岩组全区分布。由于勘查区浅部地层主要由黄河多次泛滥淤积而形成,岩性主要为粉土、粉砂及粉质粘土,因此,该含水岩组含水层主要为粉砂及粉土。在垂向上具多层结构。单层厚度一般小于2m,含水砂层累计厚度1015m,并夹有数层薄层粘土或粉质粘土;在平面上不连续,尤其在南北方向上,连续性更差,反映在浅层淡水底界面基本在东西

9、方向上变化较小、起伏不大。这与黄河及其他河流呈东西向径流形成冲积物有关。该含水岩组含水层厚度及底界面埋藏深度在全区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最大埋深可达50m以上,咸淡水界面埋深3040m,最小10m。由于浅层淡水含水岩组岩性主要为粉土,颗粒较细,孔隙小,地下水径流缓慢,因此,其富水性一般,单井涌水量一般500-1000 m3/d。供水水文地质条件较差。该层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2.0-3.0m左右,年变幅12m。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农田灌溉回渗补给、地表水渗漏补给等。水质较好,矿化度0.51.9g/L,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lNaMgCa型、HCO3NaMgCa型、HCOSO4ClN

10、a型。2、中层承压咸水含水岩组工作区内分布较广。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含水岩组底板埋深在工作区的西部及南部最浅,为275300m,自西向东逐渐加深,工作区内基本上为全咸水区。矿化度2.73.8g/L。该含水岩组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细砂,含水层厚度一般1520m,水位埋深小于10m,据有关资料:该含水层岩性为细砂,试验段砂层累计厚度20.4121.3m,水位埋深小于10m,单位涌水量0.032-0.0366L/sm,水化学类型为SO4KNa型,矿化度7.7898.064g/L,为高矿化度咸水。由于该含水岩组上下均有相对稳定连续的粘性土作为隔水岩层,地下水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封闭的地质环境中,补给来源贫乏,

11、水循环交替缓慢,水质很差,目前尚未开发利用。3、深层承压淡水含水岩组工作区内普遍分布。隐伏于中层承压咸水含水岩组以下,是本区具供水意义的重要含水岩组。根据以往勘探资料,该含水岩组顶板埋深一般在250300m,含水层岩性为细砂、粉细砂。含水层含砂层6-10层,最大单层厚度5.71m,累计厚度为29.40-39.40m。各含水层间均分布有稳定连续的粘性土,颜色为棕红、灰绿、黑灰及其他杂色,结构紧密,粘性很强。最大单层厚度可达30m以上,含水、透水性很差,具良好的隔水性能,是区内良好的隔水岩层。该粘土的存在,使上下含水层间一般失去水力联系或水力联系微弱,且使下伏含水层具较大承压性。含水层富水性一般,

12、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0m3/d,局部地段小于500 m3/d。天然条件下深层承压水的补给来源来自西部的地下径流,即地下水自西向东径流。而西部菏泽市近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促使水位连年下降,已形成大面积的降落漏斗,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深层承压水的径流。目前地下水自西向东流向东部漏斗区。总体来说,本区在区域上属黄泛冲积平原水文地质区,主要地下水为松散盐类孔隙水,主要分为上部淡水、中部咸水、深部淡水三层结构,水力结构为浅层潜水微承压水、中层承压水、深层承压水。浅层潜水微承压水即浅层地下水易受污染。浅层、中层、深层地下水之间水力联系不密切。区域水位地质图见图4.2-1。4.2.3

13、.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1、地下水的补给及径流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约占总补给量的70%以上,其次是灌溉入渗补给、黄河侧渗等。成武县浅层地下水动态属降水入渗开采蒸发型,即地下水以垂直运动为主,水平径流滞缓。成武县浅层地下水径流条件明显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境内浅层地下水水力坡度一般为0.20.3%,地下水流向基本为自西向东流。2、地下水的排泄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是农业、工业及生活用水的开采。另外,成武县浅层地下水的排泄尚有地下径流和泄入河道、潜水蒸发等方式。3、动态变化规律成武县浅层地下水以垂直运动为主,年内地下水位随降水、开采、蒸发等因素的变化上升或下降。1

14、2月份气温低,降水、开采、蒸发少,此时地下水为是一年中相对稳定的时期,收引黄的影响,并有缓慢上升,一般2月底3月初地下水水位达到最高。36月为地下水的集中灌溉开采季节,一般年份地下水位呈下降态势,直到雨季开始前,地下水位达到最低值。79月印绶汛期降水影响,地下水位以上升为主;10月份以后地下水呈基本稳定状态。4.2.4 地表水成武县地表水资源为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年平均降水量为627.3mm,平均径流约0.9387亿m3。成武县境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东鱼河、桶子河、胜利河、万福河和乐成河。流域面积30km2以上的河道16条,100km2以上的河道10条,均系人工开挖的过境河流,形成

15、东鱼河、万福河两大排水系统,汇流后向东分别经金乡县、鱼台县注入南四湖。 (1)万福河水系 万福河是一条古河道,源于定陶县仿山,向东流经成武与巨野边界入金乡、鱼台至济宁鱼湾村入南阳湖。境内长度33km,流域面积450km2,最大流量449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9.43 m3/s,多年平均含沙量298亿m3,多年平均流量4.83kg/ m3。此河对成武县北部排涝、灌溉有重要作用。境内主要支流有三条:安济河(下)新西沟、金城河。 (2)东鱼河水系东鱼河是为调整湖西水系而新开挖的河道。其流域大部属于原万福河流域。西起东明县刘楼村;东至鱼台县入朝阳湖,全长174.7km,境内长度37km,流域面积5

16、38km2,最大流量581m3/s,多年平均流量8.44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2.452亿m3,多年含沙量6.2kg/m3,此河对排涝、灌溉有着巨大作用。境内主要支流有东鱼河北支、南坡河、团结河、乐成河、胜利河、黄白河、大沙河、桶子河、五干沟、宋大楼沟、安济河(上)等11条。l 乐成河由县城北面金庄西侧流向东南,至程堤口村转向东流向东鱼河。乐成河全长21.1km,流域面积111km2,按三年一遇除涝标准设计,平均除涝流量48m3/s,流速0.89m/s。历史上还有一水面城湖。历史上由于黄河泛滥,县城屡遭水淹。为保护城池,多次修堤外高内低,形成城湖。护城堤全长15.7km,堤内总面积1200

17、0余亩。至1960年城湖内水面尚有7000余亩,水深1米左右,1970年后由于疏通河道和毁湖造田等原因,造成湖水渗漏流失,现仅剩有一些小块水面。成武县污水处理厂排水排入乐成河,然后再进东鱼河。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拟排入金成河,金成河向东30km汇入万福河。项目周围的主要区域水系情况具体见图4.5-1。4.2.5 地下水成武县地下水总储量为10.8846亿m3,其中淡水储量为9.1995亿m3。垂直分布分为三层结构,自上而下顺序为浅层淡水中层淡水深层淡水。浅层淡水以降雨入渗和地表水侧渗为主要补给途径。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1.4140亿m3,另灌溉回归补给量0.1578亿m3,平均埋深7米,每

18、年变幅5米左右,单井出水量在50m3/h左右。中层咸水其水质指标大大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无开采价值,深层淡水单井出水量在80m3/h左右,但该层地下水氟化物含量平均超标2.4倍,个别井高达2.9mg/l。目前,成武县生产、生活用水多为直接开采地下水,地下水储藏较丰富的主要有两处,一是成武县城地下,二是工业园区东部。目前化工园区内生产用水全部由地下水供给,化工区设有地下取水井一座,取用-560m左右的深层地下水,供水规模为2.0万m3/d左右。供水压力为0.2MPa,供水管网管径为DN200-400。4.2.6 地震在未来50年10%的超越概率水平,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103.0cm/s2

19、,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6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4.3 社会环境概况4.3.1 社会经济概况成武县全境南北长39km,东西宽41km,面积988.1km2,约占菏泽市总面积的7.6%。2007年全县总人口约65万人,辖10镇2乡,479个行政村。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6亿元,增长14.8%,三次产业比调整到21:55:24;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增长19.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7亿元,贷款余额43.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4亿元、10.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83亿元,增长39.1%;农民人均纯收入5660元,增长1

20、0%。1、大项目建设质量明显提升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6家,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利税12.6亿元。2、工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坚持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工业立县”战略快速推进。3、农业产业化水平稳定提高坚持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大力调整产品、产业结构,搞好农副产品加工增值,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特色生产基地效益明显。4、服务也发展快速推进以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为重点,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创新经营方式,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服务功能明显改善。二三产业分离初见成效。5、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坚持“双轮驱动”战略,始终把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

21、重要载体,高点定位,加快建设,严格管理,城镇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4.3.2 文物古迹项目评价范围内不存在各级别文物保护单位,无明显文物存在现象。4.3.3 成武县城市总体规划根据成武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成武县县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发展形成“一心、二环、三轴、四片”的空间结构形态。1、一心:是县政府所在地,置于文亭湖以南,城区中心,伯乐大街与千里马路的交叉口,政府办公大楼前面有市民广场及公园公共绿地,也是风景秀美的开敞空间,意为“公众参与,官民互融”。政府大楼以南,千里马路南段线上置县城最繁华最集中的商业步行街,文化娱乐及体育中心。2、两环:即城市交通性干道外环

22、和内环,外环由枣曹路、定砀路、德商路三条省道构成,满足对外交通的需求,两侧各种植12m宽的生态防护林。内环由交通性主干道组成,这个内环将整个城区连成一个整体,游览区、古城区、老城区,新城区在这一环的联系中相互渗透,趋于一体,满足市民交通需求及安全。3、三轴:即城区中三条主干道:千里马路,伯乐大街,永昌路。这三条主干道跨跃成武城区,将成武城区划分为新城、老城、工业园三区,千里马路作为城市景观大道融于生活区和景观区之中,而永昌路则是城市南北向主要交通干道。4、四片:由千里马路和伯乐大街将整个城区顺理成章的划分为四大片区:中部旧城区:保留了独特的砖瓦民居,增加公园绿地的面积和数量,让旧城区的居民换景

23、不换地,有一种旧中有新的感受。西部新城区:新城区以一种独特的放射状形态来区别于旧城和云云众镇。北部古迹游览区:除新区放射状路网别具一格外,旧城区北部的古迹游览区也独放异彩。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变压器、纺织服装等行业,改变成武工业经济现状。根据成武各城镇的发展实际情况,结合县城交通可达性分析确定以成武镇为核心的“两横一纵”空间发展主轴所经过的城镇作为全县重点发展城镇,在主轴发育完善的基础上再引出二级轴线,并将二级轴线上的城镇为次级重点城镇,以此类推最终达到全县间均衡发展。1)规划2条横向发展主轴,以4条省道为依托,分别是定砀东丰一线,枣曹一线,其中定砀东丰一线连接着汶上镇、南鲁镇与田

24、集镇3个2级镇,三镇均拥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劳动资源充足,城镇发展余地广阔,城市化水平较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特色产业,可形成一条优势明显的经济发展轴线。2)枣曹一线途经九女镇、成武镇,成武镇作为成武县的中心城,对整个县域都具有很强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九女紧临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加之作为成武县重要的桑蚕基地,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这条发展轴线将成为成武发展又一动脉。3)贯穿南北的又一条经济发展主轴聊商一线,不但将南鲁、成武相连,而且贯通了与之横向发展轴的联系,将整个县城经济的脉落连成一个整体,并且继续向南延伸,贯穿天宫镇;为南郊地区带来发展机遇。本项目位于成武化工园区内,成武化工园位

25、于成武县城规划区北部6.5km处,不在城市规划区内,与城市发展规划不矛盾。成武县城市总体规划情况具体见图4.3-1。4.3.4 成武化工园区规划成武化工园位于成武县城北6.5km处,规划范围北至金成新河支流,东至毕石门,南至郭楼北边界,西至苗楼,规划总面积4.029km2,规划时段为2010-2020年。园区产业定位为以化工为主的综合工业园区,功能为公共服务、工业、仓储等。园区布局结构为:“一心、两轴”。一心:为园区内的公共服务中心,包括商业、金融、服务业等相关公共设施。两轴:分为为南北向德尚公路带动的发展轴线和东西向与党集镇驻地相衔接的横向发展轴线。以一号路为界北部主要发展园区产业,以工业用

26、地为主,形成工业组团。成武化工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已于2012年通过了菏泽市环保局的审查,菏环审201278号。拟建项目位于成武化工园区的三类工业工地范围内,位于现有厂区内,项目建设符合园区用地规划和产业定位。成武化工园区规划见图4.3-2。4.4 环境质量现状4.4.1 空气环境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常规污染因子SO2、NO2等指标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PM10、PM2.5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这主要由北方天气引起;其它特征污染物均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4.4.2 地表水环境根据现状监

27、测数据:乐成河COD、总氮排放浓度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III类,其它监测数据均能满足上述标准要求;东鱼河中水污染物COD、BOD5在各个断面均超标,溶解氧、氨氮、总氮、石油类在部分断面超标,氰化物、挥发酚、硫化物、二氯乙烷、砷、汞、镉、铬(六价)、铅、镍、铜、苯、甲苯、二甲苯、丙烯醛、三氯甲烷、苯胺在各监测点均未检出,其余因子均未出现超标现象。4.4.3地下水由上表看出,项目区地下水水质现状,除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外,其它均不超标;其中,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超标,这主要与

28、当地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类型有关。4.4.4噪声 根据现状监测数据,由于靠近公路,胡堂村噪声不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类区的标准要求。4.5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概况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污染防治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的输水路线为:经韩庄运河入南四湖,经梁济运河、东平湖,在位山闸穿黄河(隧道),接小运河至临清后,经鲁北输水线路出境。拟建项目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初步处理后,排入成武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成武县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乐成河,然后再进东鱼河,最终进入南四湖;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废水排入金成河,然后进万福河,后经约50km汇入南四湖。因此,拟建项目

29、位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线路的南四湖汇水区内。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污染防治总体规划中“水质保证方案”要求:汇水区处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覆盖范围内的工业污染源,达标后一律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实现污水资源化;处于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外的工业污染源,按照现行法规,执行一级排放标准,在限期之内若不能达标,则关、转、迁或截污。南水北调工程对沿线的地表水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确保输水干线的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水标准。水质保证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以节水为基础,实施污染治理、污水资源化、流域生态恢复与保护“三保险”策略。即在工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点源再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面源污染治理,清

30、淤疏浚等治污措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利用闲置荒地及废弃河道,建设中水调蓄设施,合理规划污水回用工程,在解决污水出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水资源的区域内循环,减少污水排放。同时,通过人工复氧、湿地建设等措施对河流生态恢复过程进行强化,使之向提高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恢复自身应有的生态功能的有利方向尽快转变。对南四湖流域的截污导流和污水资源化基本方案是:在汇入南四湖的主要入湖河流上,以县为单位建设橡胶坝,层层截污,枯水期内严禁排入湖区,所截污水处理厂及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的尾水用于农田灌溉,就地消化。东鱼河、万福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目前,菏泽市已做

31、出了菏泽市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截污、疏浚、回用、绿化的规划,将设节制闸对污水进行截流,并将所截污水用于绿化、工业使用和农田灌溉等用途。拟建项目废水在厂内进行处理后再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符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污染防治总体规划的要求,拟建项目废水排放去向与南水北调关系见图4.5-1。4.6 菏泽市“十个一”工程为全面提升全市工业污染企业的治污能力和环境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自2010年开始,菏泽市确定在全市市控以上企业全面实施以建设“一套技术水平先进的治污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十个一工程”。即每个排污企业都要具备一套技术水平先进的治污设施、一套中水回用工程、一套固废处置系统、一个规范化的排污口和生物指示池、一套在线监控系统、一个应急事故池、一套科学的应急预案、一个标准化的化验室、一台精细准的台账和运行记录、一支水平较高的环保管理队伍。市环保局专门制订了详细的环保“十个一工程”考核标准。4.7 企业周围企业分布图企业周围企业分布情况见图4.7-1。图4.7-1 拟建项目周围企业分布情况示意图N中新能源公司浩特化工晨辉科技惠邦化工糠醛厂汇盟科技德商路胡堂村越兴化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