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 自然辩证法考试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 自然辩证法考试提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 自然辩证法考试提纲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 自然辩证法考试提纲 1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
2、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
3、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
4、的整体认识。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人工自然、社会自然。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意
5、识。 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 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 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 2近代前期为什么会形成机械论的自然观? 机械论的自然观形成原因有两点:受当时生产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不高的影响;受当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总观点或根本看法。它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而演变的。而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自然科学反映出来。历史上伴随着自然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先后形成了三种唯物主义形态的自然观: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前期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后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才真
6、实地反映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是正确、科学的自然观。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进一步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即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产生的原因:由于科学发展水平所限,经验材料不足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的内在联系。要进行分析,就必须把自然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暂时割断它同其它事物的过程的联系,把它看成是孤立和静止的。这种研究方法久而久之,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普遍的思维形式,即只注意局部,不注重整体;只注重研究个别,不注重研究一般过程。 由于力学的有效性,用“力”解释一切,把一切都解释为必然、孤立的、片面的看问题,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 这种思想方法由一些思想家进行哲学概括,使之理论化,
7、并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取得固定的形式,形成了形而上学自然观。 作用: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这自然科学冲破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反对抽象的思辨强调经验的和实证的方法,主张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去研究对象,把对象分析还原为它的终极组成因素,然后在思想中把这些因素重建为一个整体。这种研究方法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受它影响,当时的研究者在研究自然界的时候,把它分成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及其
8、多种多样的解破形态进行研究,从而促进了最近四百年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后来深入研究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过程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材料。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它立足于对自然界的整体考察,在基本观点上既坚持了唯物论又体现了辩证法。它把自然界的本原归于物质性的东西,认为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试图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去寻找自然界的本原;它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并且处在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中,而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有规律的。恩格斯对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它在把握自然界总画面的性质上,出发点
9、是正确的。 其次,由于受古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总体水平所限,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又带有明显的局限性。第一,它的基本观点并不是建立在严格科学的基础上,而是以人类长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所形成的一种自发的、朴素的信念,因此,它的唯物论带有自发的性质,而辩证法带有朴素的性质。当它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自然界的本原时,在说明万物形成的机制时就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第二,由于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在事实材料方面掌握的还很不充分,因此对自然界各部分和细节的认识是不清晰的,这使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在认识上既带有整体性,又带有笼统性和模糊性。第三,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所赖以形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是直观经验加思辨、猜测,缺乏对
10、实验方法的广泛运用,因而不能充分、深入和有效地获得关于自然界本质及规律的认识,这就使古代自然观又带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这些局限性使它无法完全抵御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进攻。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类自然观必将发生新的变化。 近代前期一般指15世纪末18世纪下半叶,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与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而近代自然科学则是在一个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诞生和发展的。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14世纪至16世纪末,欧洲封建社会内部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兴起了工场手工业,发展了商业,社会处于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变革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推翻封建统治
11、,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其矛头直指封建教会,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的思想文化运动和政治斗争。文艺复兴运动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提出“人文主义” 的口号,提倡人权和个性自由,反对神权和神性,要求用人类的眼光而不是神的眼光去考察一切。宗教改革运动要求改革教会,对封建教会的专制和腐败进行了抨击。这场运动极大地动摇了宗教神学在思想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起到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从而为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的兴起开辟了道路。17世纪,首先在英国发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则成为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火车头。恩格斯指出:“这是地球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
12、的一次革命,自然科学也就在这一场革命中诞生和形成起来。” 近代科学走向分门别类研究的这一趋势表明,它们已经进一步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正在形成各自独立的研究领域。这是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得以从整体水平向细节深入,从而揭示出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是强调经验和实证的方法,在观察方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实验方法。实验方法的本质是分析法的应用,分析就是在认识事物时,遵循着从结果回朔找原因、再从特殊原因上升到普遍原因、直至最普遍的原因这样一条思考路线。在上述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和状况的基础上,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形成了机械唯物
13、主义自然观。 3.怎样理解只要“自然科学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答: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做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假定性和易变性。科学假说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作用。科学假说是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先导。科学假说作为“工作模型”,既决定着观察实验的设计构思,又直接影响着观察实验过程中主体对经验材料的确认和选择,使科学研究活动避免盲目性。正如贝弗利奇所说:一个用某种“假说武装头脑的人,比没有这种假说武装的人能够做出许多更为重要的发现”。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桥梁。科学研
14、究的根本任务是达到对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理论把握。当客观事物的本质尚未充分暴露,人们掌握的科学资料不够完备时,只有借助于假说的形成,提出猜测性的假定,才能进一步探索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自然科学就是沿着“经验事实假说理论新经验事实新家说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恩格斯说“只要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建立科学假说方法论 解释原则、对应原则、简单原则、可检验性原则。 4.试述科研选题的意义、步骤和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科研选题是在科学问题的引导之下选择或形成今后研究课题的过程。 (1)意义:a、在研究中有战略意义;b、科研选题决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包含了今
15、后的研究内容。C、决定了今后研究中应该运用的知识和手段。 (2)步骤:a、选题意向,思维倾向和初步打算。B、文献调研与实际考察。1了解有关选题研究状况。2了解有关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C、初步论证。D、立题。 (3)遵循的原则:a、需要性原则。选题应满足某种需要以判断选题价值。1理论需要。为理论发展做出贡献或创新。2实践需要。能为现实生活或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满足社会需要。B、创新性原则。科研劳动是创造性劳动,其本质在于创新。所以,应力争第一次涉足,第一流水平,第一流质量。创新包括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C、科学性原则。选题以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为依据,一个
16、选题不能与先前被反复证明了的理论发生矛盾,还要以事实为依据。D、可行性原则:1主观方面:科研人员的能力、个人品质、知识结构、分工协作人事关系。2客观方面:仪器、设备、图书情报、经费来源。E、需要性原则。选题既能使研究工作顺利进展,又能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就是要求用最少的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益。 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有关问题。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
17、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很显然,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6科学、技术与工程概念辨析。 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于是工程的概念就产生了,并且它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