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小结.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4951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小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小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第2单元知识小结 汉字的演变:新石器时期的刻画符号- 文字的雏形 商代的甲骨文- 最早成熟的文字 商、周的金文- 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西周晚期的籀文- 大篆,金文的标准字体 秦代的小篆- 文字统一 书法艺术 朝代 艺术特色 时代风貌 书法名家 备注 书法艺术的定型时期 书法艺术的高峰 宋四家 魏晋南北朝 虚玄灵动 隋唐 狂放不羁 政治黑暗,士人群体形成 王羲之 张旭、怀素 颜真卿、柳公权 宋代 王朝鼎盛,政治、 注重规范法度 经济繁荣 追求个性而 忽略法度; 重文国策、市民阶层兴起 有意无法 理学的影响 强调个性化 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 明代 祝枝山、文徵明 篆刻

2、艺术 秦汉时代- 标志性时期 明中叶以后-成为真正的一门艺术 绘画艺术 时代 新石器时代 战国、汉代 魏晋 唐代 宋、元 画种 岩画 帛画 文人画 画种丰富 文人山水画 风俗画 明、清 文人画 民间绘画 绘画风格 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凸显个性 雍容华贵 注重意境 描绘市井生活 不拘成法 时代特征 代表人物及其特点 顾恺之 “以形写神” 吴道子 “吴带当风” 马远、夏圭 “残山剩水” 张择端 八大山人 风格奇特 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社会危机、士人群体形成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推动文化发展 文人阶层壮大 理学的兴起 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时代变化、社会动荡 木刻版画、年画、

3、壁画、布贴画、剪纸画 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风格:写实与写意的两大风格; 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诗歌 朝代 春秋 战国 汉 唐 宋 元 小说 朝形式 代 唐传奇 代 宋话本 元 内容 爱情故事 佛经、历史、爱情故事 反映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 特色 成因 城市文化繁荣 佛教传播,变文的出现 商业发展,城市经济繁荣, 市民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 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崛起;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社会矛盾加深 著作 莺莺传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全相三国志平话碾玉观音 “四大奇书”“三言”“二拍”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备注 标志着中国小说日趋成熟 形式 楚辞 赋 诗 词 散曲

4、文体特点 自由灵活的句式 带赋散文 四言、七言 长短句 俗语 时代特征 采诗制度 经济发展、思想自由 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田猎、巡游之风兴盛 繁荣、开放、文化多元 科举制确立、中唐战乱 科举制被废除,汉族文人地位低下 代表人物 司马相如 李白、杜甫、白居易 诗经 四言体 城市生活丰富、民族危机 李清照、苏轼、辛弃疾 马致远、张养浩 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 明小说 清 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出现一些批判现实的力作 章回体裁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戏剧 朝名代 称 宋 南戏 流行区域 南方 特点 成因 著名剧作家或演员 备注 由民间艺人或下层知社会经济发展,市民 识分子创作;主要在娱乐场所-瓦舍出现 民间流行;揭露社会黑暗、表达人民愿望 多种表演形式,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城市经济繁荣发达、市民阶层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北京成为休闲文化一大中心;徽班进京,与其它曲调融合 元曲四大家 梅兰芳 元 杂剧 清 京剧 北方 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中国古代戏曲的鼎盛 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