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一、 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 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反问句变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 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 _ 反问句变陈述
2、句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 1、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 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 4、对少
3、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 二、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练习: 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 2、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班,获得了冠军。” _ 4、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 三、 缩句 1、 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 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 都可以缩去。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 1、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_ 2、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_ 3、 汽轮发电机
4、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_ 4、 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_ 四、 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成分残缺 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_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_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_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_ 成分赘余 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_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_ 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_ 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_ (三) 表意不明 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2、妹妹找不到
5、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_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_ 5、 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_ 搭配不当 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_ 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_ 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_ 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_ 语序不当 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_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_ 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_ 5、 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_ 五、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 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他
6、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3、 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四道数学题。 4、 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崭新的儿童公园。 5、 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6、 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和暖的春风中迎风飘扬。 7、 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的药品、食品、面包和衣服。 8、 多读课外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9、刘小刚第一次出席市里举行的作文竞赛,他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10、因为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所以要虚心听取。 六、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
7、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他要去补习。 他不可以不去补习. 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 你明天不来上学。 他要去看书。 他不得不去看书。 陈述句:你吃过饭了 反问句:难道你没吃过饭? 设问句:你吃过饭了吗?一定吃过了. 疑问句:你吃过饭了吗? 被字句:饭被你吃了. 把字句:你把饭吃了. 否定句:你没吃饭. 1.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们不得不遵守纪律 改为反问句:难道我们能不遵守纪律吗? 2.几场春雨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像刚出生的小鸡一样露出了头。 改为拟人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伸了个懒腰,从地里钻了出来。 你难道没看比赛
8、吗? 他要去补习。 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 他要去看书。 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他要去看电影。 爸爸说:“我明天不去上班了。” 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爸爸对妈妈说:“你去把行李拿来。” 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去看吗?” 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爸爸让妈妈去把行李拿来。 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她问我们想不想去看。 齐威王问田忌他难道他还不服气。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一、 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 句,它们的意思
9、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反问句变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 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 _ 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
10、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 1、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 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 二、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练习: 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 2、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班,获得了冠军。” _ 4、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 三、 缩句 1、 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11、2、 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 都可以缩去。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 1、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_ 2、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_ 3、 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_ 4、 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_ 四、 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成分残缺 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_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_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_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_ 成
12、分赘余 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_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_ 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_ 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_ (三) 表意不明 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_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_ 5、 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_ 搭配不当 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_ 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_ 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_ 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_ 语序不当 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2、王丽在演唱会上
13、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_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_ 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_ 5、 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_ 五、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 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3、 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四道数学题。 4、 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崭新的儿童公园。 5、 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6、 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和暖的春风中迎风飘扬。 7、 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的药品、食品、面包和衣服。 8、 多读课外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9、刘小刚第一次出席市里举行的作文竞赛,他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10、因为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所以要虚心听取。 六、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