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天安门广场》.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6998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天安门广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天安门广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天安门广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天安门广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天安门广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天安门广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天安门广场》.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天安门广场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 6.天安门广场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六自然段。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安门广场的壮观。 4.能凭借课文质疑并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在熟读并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天安门广场的壮观。 在感受天安门广场的壮观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评价设计: 1以我爱北京天安门歌曲导入,组织谈话,激起学习欲望。 2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

2、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天安门广场的壮观。 4运用图片资料进行拓展说话练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导入、激趣交流: 1、谁去过天安门广场,你有什么感受?其他同学想不想去游览?今天老师就领大家一起去北京游览天安门广场,开心吗? 2、板书

3、课题:1、天安门广场 3、学生交流有关“天安门”的资料。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写。 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 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检查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 正确读词,了解上一行词语主要用来描写建筑物的,下一行词语主要用来描写风景或人物活动。 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练习说话,描述建筑物的特点。 3.检查朗读课文。 同位两人为一组,每人一段接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重点检查指导课

4、文中运用大量的成语和四字词语。 例如:雕梁画栋 雄伟壮丽 格外挺拔 遥遥相对等 再次自由练读这些成语和词语。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简单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天安门广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引导学生聚焦课题,天安门广场上及周围有哪些建筑物?有什么特点?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 品读第一自然段,重点感悟。 1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 2纠正读或模仿读。 3说说第一次到天安门广场留下了什么印象? 4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吗? 5、练读后指名读。 品读第二自然段,重点感悟。 1、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 2、读了这段话,你有问题吗? 相机理解:雕梁画栋 3、天安门及其天安门前

5、的金水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同桌交流。 集体交流。 天安门雄伟壮丽,金水桥格外挺拔,让人不忍离去,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这一自然段,可加入一个说话训练,学习这一自然段的写作方法,以我们的教室或花坛为题说一段话。 板书设计: 1、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品读第三自然段,重点感悟。 1、谁愿意读第三自然段。 2、纠正读或模仿读,重点读好: 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3、自读3,拿出相关的简易图,读后在小组中摆出各建筑物的方位关系。 4、集体交流

6、。 5、完成课后第4题的小练习。 6、这些建筑物及其他建筑物十分雄伟壮丽,你产生了什么想法?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表现给大家听。 品读第四自然段,重点感悟。 1、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你有困难或疑问吗? 2、用上“因为所以”,根据课文内容说说: 为什么全国人民“无比向往”天安门? 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3、是啊,你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深信你也一定很向往天安门广场,让我们一起随作者再游览一下,再回忆那庄严的场面。 4、齐读第四自然段。 品读第五、六自然段,重点感悟。 1、请你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晨曦中天安门城楼的雄姿,这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同桌交流和集体交流。 3、小结

7、:是的,我们仿佛看到了“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中国也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日益强大,多自豪哪! 4、读第六自然段,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节日的广场绚丽、热闹!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练习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1.出示提示: 象征 开国大典 宣告 清晨 节日 2.自由看着提示练习背诵、同位互背 写话练习: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写法,介绍自己的教室。 指导写字: 你觉得哪些字需要大家帮忙的? 板书设计: 6.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 纪念碑 雄伟壮丽 纪念堂 意义非凡 博物馆 人民大会堂 附天安门广场预习单 一、我会认 认读生字在教材上描红,

8、并把下面宝盖头及易错的字在下面的田字格里再写一写,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 瓦 栋 央 泽 严 宣 政 府 仪 式 正确 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 二、我会读 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我读了 遍;我能够做到:正确 流利 2.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并读一读。比如: 雕梁画栋 雄伟壮丽 格外挺拔 遥遥相对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翩翩起舞 五彩缤纷 如果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要联系课文或查字典尝试理解;自己不能解决的还可以和同伴交流。 三、我会思考 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这里还可以记下你读书时的疑问。 四、搜集资料 关

9、于天安门广场知多少?课前搜集资料 附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有着写景文一起的特点,一是景观方位清楚,二是语言优美。但也有其特殊性,就是本文景物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假如在教学中只是关注用词用句,那就不能很好的表示主题,但是假如过于关注历史,写景文的特色就会丢失?如何协调好这样的关系呢? 一、思想上,明确了历史背景是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才会吸引这样多的游客。所以在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先调查学生去北京的人数,在统计去天安门的人数,提出疑问:为什么到北京来的游人都要去天安门广场呢?学生自然运用生活积累谈到了景色的同时,也涉和到历史。 二、教学时,扣

10、住历史和自然的美使得景观更加动人的点。 在教学课文第四、五段时,通过课件,将开国大典的情景再现给学生,庄严而热闹的氛围,感染了学生,然后我不失时机引导到了天安门城楼的景色,也就是再回到第二段。再读这一段,提出疑问:这时的你对天安门城楼是不是有了特别的感受呢?学生水到渠成的谈到了,景你做到了吗? 美、历史意义更加吸引人。而后,通过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引申到升旗仪式,请学生介绍亲身参与的升旗仪式,和观看升旗仪式的画面,体会升旗仪式的庄严和美。同时突破课后“为什么说天安门广场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不足之处:课堂上我尊重了学生,但是有些忘却了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学生扮演导游介绍景点时,学生说得比较散,景点之间的跳跃很大,在介绍时,由于其他学生看画面去了,而忽视了“导游”的朗读。使得“导游”“游人”之间缺乏交流、共鸣。使整节课得结尾显得散乱无章。另外,画面代替了学生思维想象 因为有着较好的课件,在教学中充沛运用了课件协助学生理解课文,但是没有意识到有些地方我用画面代替了学生应有的思维。思维是学生对书面语言的再发明,此时,我将大量图片出示后,学生只是认识了,而丧失了想象。 教学建议:课堂上,运用较多的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兴趣,掌握好课堂的节奏,“导游”“游人”之间有交流、有共鸣。引导学生想象,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处。使得对学生评价不浮在外表,内化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