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7832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课后反思.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课后反思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课后反思 沙沟小学 孙庆刚 在设计这节复习课时,课前,先指导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多数学生整理得都比较完整,说明学生已形成了能力。学生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后,还要强化教材的重点。在复习圆柱和圆锥特征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说一说圆柱的特征,互相补充,学生说不到的,教师再进行补充。这样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对立体图形的特征有了进一步明确的认识,学生更进一步形成了空间观念。 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又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复习时,先让学生看书、交流,重温几个最基本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理解公式形成的过程,进而达到流利地复述,增强记忆的效果。如:S侧=c

2、h,S表=S侧+2S底,V柱=sh, V锥= 1/3sh,其中侧重让学生流利地复述圆柱侧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等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学生在整理复习中就抓住了教材的重点。 为了深化这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提出这样的问题:在S侧=ch这个公式中,谁容易成为间接条件呢?题里往往告诉我们哪些条件呢?这样S侧=ch,这个公式就可以写成什么呢? S侧 =2rh或S侧=dh,这样学生在掌握基本公式的基础上又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他们对公式又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就能灵活地运用公式,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 这部分内容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如,在教学认识圆柱体和圆椎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圆柱、圆锥的实例和信息资料,以便在课堂中交流。认识圆柱、圆锥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需要创设和制作一个圆柱或圆锥形的物品,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如圆椎体积的教学,教材创设“如何知道像铅锤这样的物体的体积?”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注意提供给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参与探索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其中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应让学生在经历试验探究过程中获取,改变只通过演示得出结论的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