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怎样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教学中怎样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关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教学中怎样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关系在教学中怎样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
2、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师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新课标明确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
3、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教师的本职是以育人为天职,如何教好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是每一个教师的重任。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讲解
4、、引导,实践和运用,而又由于数学知识贯穿着社会方方面面,因此,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运用尤其重要。新课改实施以来,更加加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注,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反对以往老师只顾讲、学生只管听的教学模式。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看待和处理课堂上的“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亲其师,信其道。怎样才能让学生亲近你呢?我想首要的一条就是上好自己所教学课的每一节课,也就是在教法和学法上多下功夫,让学生觉得你就像是一个导游,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们是在享受知识探索所带来的乐趣。同时注意你这个导游的自我形象塑造,比如上课精神
5、饱满、面带微笑;课下辅导一视同仁循循善诱,发现学生的过错也能耐心倾听、循心分析而走进学生内心。 其次,要了解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比如家庭状况、兴趣爱好、为人处事的优缺点等等,同时要创造各种机会和学生拉家常,和学生照面主动和打招呼。 第三,要重视学生与学生的情感培养。我们知道,人是情感性动物,他们需要重视和肯定,当学生感受到教师是重视、尊重、信任和喜欢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所以我们在*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既要注重言传身教、优化教学方法、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感、因人施教,也要融入学生,与他们荣辱与共、苦乐共享。当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的确值得信赖时,他们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始
6、终与你保持情感的共鸣。 第四,说到做到,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者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珍贵的教科书,大到世界观、人生观,小到一举手一投足,都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以自己的人格品质和言行一致的心理与行为吸引学生令学生钦佩,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已经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所以我们说到做到,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心理与行为,就会让学生觉得你做事有始有终,能说到做到,自然也就会以你为尺度而服从你的教育和管理了。 和谐的课堂教学通过优化教学要素的结构,使教学系统中各教学环节相互调适、相互制约,从而实现教学系统在整个教育系统的良性运行。为此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7、 l从微观层面优化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1)科学处理多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和谐课堂教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和谐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知识、技能习得的实质性目标,也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取等发展性目标,使课堂教学由实效走向长效。忽视任何维度的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都不是和谐的课堂教学。 (2)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首先要确立教师“平等中首席”的地位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教师“平等中首席”的地位体现在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只有凸显自身的“首席”地位
8、,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和高效。 其次,要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体现在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通过多向的信息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从未知到知的转变。教师通过创设新颖的有意义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启迪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活动。 (3)妥善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 和谐课堂教学要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有机整合。课堂教学要促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和谐交流,“凭借直接经验去理解他人的经验(间接经验)的意义;凭借间接经验去获取更广阔更深层的直接经验”1。 课堂教学借助直接
9、经验时,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教材进行深入分析与研读,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把现实的直接经验科学地引入教学内容。脱离相关的学科知识而片面引入生活经验,或者以直接体验代替间接经验的学习都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更无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恰当协调多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和谐课堂教学要正确处理好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接受学习仍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要与探究学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无论是学生倾听教师的讲解,还是再现教科书的内容,或者参与探究,都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要求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教学以唤起、指导学生有效
10、地掌握学习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节奏和谐、相互适应。 和谐课堂教学还要协调好个体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个体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力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通过交流、沟通更好地促进个体反思、分享各自的知识与经验从而促进个体的更好发展。和谐的课堂教学应该整合两种学习方式,并善于在两种学习方式之间进行自然的转换与交替,使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2从中观层面协调教学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1)有效解决教学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教学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要协调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施之间的关系。和谐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的和
11、谐统一。教学预设为生成提供了前提教学生成又是预设的拓展和超越。教学预设就是教师基于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资源以及学生现有的身心发展需要的准确分析而提出的对教学活动的总体设想。它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和高效。科学的教学设计能够保证课堂生成水到渠成。和谐的课堂教学绝不是教师完全“复制式”地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而是充分融入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学生创造力的生长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生成不是随意的生成,而是以总体的教学目标为基础的生成。一味地重视教学生成,忽视必要的教学设计,容易导致教
12、师失去对整个教学进程的驾驭。 (2)科学地处理好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之间的关系 和谐课堂教学系统具有强烈的自控和自我调整能力,而这有赖于教学评价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并化解课堂教学中的矛盾,调整教学实施的进程。课堂教学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不同,它注重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做出评价。 教师要采用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虽然带有很强的现场性和不确定性,但并不是随意的、无目的的评价。教师可以利用科学的、系统的课堂教学观察表对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设计表现性任务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评价,配合定期的纸笔测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发展过程,为课堂教学计划的
13、制订以及进程的调整提供及时而准确的信息。 同时,教师要为学生互评创造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学生的互相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种有益的补充,是生生交往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借助小组合作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也可以制订相应的评价表格规范学生互评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互相评价,增进彼此的了解,实现共同的进步。 3从宏观层面合理处理课堂教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协调教学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 (1)完善班级管理,为和谐课堂教学营造健康的班级文化 健康的班级文化能够促进课堂教学和谐、有效的展开,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及参与活动中形成积极的态度和高度的成就动
14、机,从而使课堂教学保持一定的秩序而又充满活力。班级文化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共同的经历、体验过程中形成的信念、规范和默契。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交往构建健康向上的课堂愿景,激发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归属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班级活动。同时,和谐课堂教学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 (2)改进教学管理制度,为和谐课堂教学建立长效的发展机制 教学系统与教学管理系统具有很大的协同性。教学管理的理念与制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协调、稳定的运行。和谐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自下而上,的专业决策更需要教学管理系统自上而下的专业支持。因此,
15、构建和谐课堂教学需要科学的教学管理理念以及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做支撑。 教学管理系统要用全面的、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和理解和谐课堂教学的内涵。和谐的课堂教学不仅体现在每一天的每堂课上,更体现在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总体上的课程设置、管理上。教学管理者要从宏观上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灵活的教学评价制度科学地处理好每一节课与整个学习单元、整体教学计划之间的关系,使和谐课堂教学由理念走向制度,以制度规范促成实践转变,使和谐课堂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 教与学的关系是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课改不能因为要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贬抑甚至废弃教师的
16、主体地位 。课堂生成必须是教师引领下的互动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课改舞台上,教师不仅不能引退,而且还要担当十分重要的、难度系数更大的角色。 自主性学习已经成为当前政治课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只要走进课堂,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寻找学习伙伴;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探索知识,自己去总结规律,自己去评价学习效果。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自主性学习的理念在转化成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一些教师认为,学生自主了,教师就可以退避三舍了。课堂
17、上教师变得谨小慎微,话语不多了。他们在课堂上只能做出一种民主的姿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时听到的是讨论讨论、不要拘谨、要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意见这一类鼓励性的话语。却难得听到他们分析与讲解的声音。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而这种为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弱化甚至漠视教师指导作用的教学行为,就是把自主学习给泛化和异化了,是把自主演变成了一种放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于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全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或者搜集资料,否则将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在启发学生思考的同时,还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
18、果。 其实,在我们的政治教学活动中,必须同时坚持教材观点的主体性、教师教的主体性和学生学的主体性。只有坚持了这三个主体性,我们的政治教学活动才能产生一种平衡,才会使政治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迸发智慧的火花,流淌人文的情怀。脱离了教材观点的主体性和教师教的主体性,学生学的主体性是无法真正发挥的。 要把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一种充满睿智的引导。引导是一种真诚的帮助,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资源的开发、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自我潜能的发现,都需要教师真诚的帮助。引导是一种精当的启迪,学生学习遇到困惑时
19、,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以化解困惑;学生学习浮于表面时,给予适当的揭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以提升认识。引导还是一种热情的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精神动力,诱发学生的生命活力,靠的就是一种引导。 但是,引导的同时又会造成一种束缚,所以导必须与放相融合,让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合二为一,关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导放有度。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学,这无疑是我们的明智之举,更是我们的应尽之责。但凡事总得有个度,我们切不能无视教师的引导,而去追求那种冠以自主学习美名的喧嚣热闹、空洞无物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用讲授引导学生思考
20、,并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应该体验教师讲授的内容,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总之,只有让自主与引导齐飞,学生和教师共舞,才会演绎出自主学习的精彩课堂! 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他们虽然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不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就不可能建立新世纪的新型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单通道的授受关系,只能造成学生的被动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意义上的严格要求和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好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现代的师生关系是
21、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看到学生是处在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指导。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对学生要有研究。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
22、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在班级采用班干部轮流制,教师让全部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班级,这样的班级在后面的学习、活动中都会名列前茅。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
23、征服学生。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只有建立平等,关爱,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才能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文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的实施、特别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 首先要
24、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要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1、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在预习中要求学生就文题及文章内容提出问题,课堂上合作解决。 2、在读文的方式上尊重学生的习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自己认为写的最好的内容。在动笔圈画时了可以用自己习惯的符号。 3、回答问题时,不把答案确定唯一,
25、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发言,只要说的有道理有自己的见解我都与以肯定。 4、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阅读中督促学生养成圈画好词、好句,标注重点内容的帮助阅读理解的好习惯,使学生会阅读,爱阅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成为“教学之本”。 5、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为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每节课前都让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的知识或文章在课堂上学习交流,既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让学生体验到把自
26、己学到的知识转达给同学们而受到同学赞许的快乐。 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和其他课程一样,现行的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
27、容上,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 1、打破学科界线,注重知识整合。 教学中注重把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美术、科学等各学科知识整合。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实教学内容,在语文综合实践中组织学生做书签、做手抄报等与美术知识整合,书中经常出现一些有关科学小常识,生活小常识、动物世界的很多知识便让学生到课外搜集相关知识,课内交流。而不是就语文讲语文,让语文课堂变得更丰富多彩,更生动。 2、拓展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28、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学段学生的阅读量都有明确的规定,而要完成这样的阅读量,仅仅靠课堂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我在班级开展了评选“快乐读书王”的活动,每周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汇报自己一周的读书情况。评选出快乐读书王给予奖励。 3、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学语文 课程改革允许教师自主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这为丰富语文教学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在教学中我带学生走进自然去观察春、夏、秋、冬的变化和特点,习作时带学生到活动中去亲身体验,识字时让学生到大街上去发现标语牌中的错字,并帮助纠正,在读书中发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学会它。 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带来的新的发展空间,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语文教学在师生充实而有活力的互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