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模板(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8198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案模板(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教案模板(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理教案模板(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理教案模板(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理教案模板(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教案模板(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案模板(1).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理教案模板滕州三中 地理学科课时教案 第_单元 第_课时 总第_案 主备人_丁洪涛 审核人_胡凡东_ 课题:_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 _年_月_日 知识与技能: 1.内、外力作用和表现形式,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 2.掌握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学 目 过程与方法 标 自主学习,讨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 难点 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课型 教法 新授 教具 多媒体 外力作用下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讲授法、对比、表格归纳、图片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新课 导入 新知 探究 教师活动 视频导入 汶川大地震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

2、边看视频边导致汶川大位于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 ,地处龙门山思考 :1、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 地震断裂带上 2、汶川地震对地表形态 产生怎样的影响? 过渡 汶川地震发生后 ,致使河流改道、 产生滑坡、泥石流等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汶 川的地表形态。其实不只汶川 ,我们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和宇宙间的物质一 样 ,是不断变化着的 ,那么是什么力量在 促使地表不断地发生改变呢 ?这节课我们 来学习 板书: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 环节 小结 小结 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 2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

3、些? (地壳运 学生活动 教师展示- 借助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和火山喷发两段视频帮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内 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3 、各种内力作用的速度是否均匀? (不均 匀 ) 4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地壳运学生思考地壳运动的形式,并开发智力模拟过程 动 ) 在地壳运动中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 发生 ,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 ,垂直运动为 辅。 二、外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起雕刻作用 外力作用是指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 生物等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视频播放 风化 课件展示图片,学生加以 过渡 在剩下的三种表现形式

4、里面 ,搬判断所受的外力作用 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一般没有形成具体 的地貌形态 ,所以侵蚀和堆积是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作用形式。 外力作用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 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 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趋向于平 缓。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比较 (借助表格 ,学生结合所学完成图表指引学生从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和对地表填空 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 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总结 ) 。 环节 教师活动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内、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 设问:岩石圈有哪三大

5、类岩石?三大类岩石与岩浆是怎样进行相互转化的? 观看动画: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设问: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各环节的作用名称?哪些环节是属于内力作用?哪些环节是属于外力作用? 教师示范:绘一幅简图,说明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 小结: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动画,合作讨论完成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并理解三大岩石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大岩石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各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这样,岩石圈的物质就处于永不停止的循环转化之中。 作业:完成自主丛书中本节课内容 预习下一节。 板书设计 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地壳运动 2、岩浆活动 3、变质作用 二、外力作用 1、风化作用 2、侵蚀作用 3、堆积作用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 教后记 签字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