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规划与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8367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规划与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镇规划与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镇规划与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镇规划与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镇规划与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镇规划与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规划与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镇规划与设计城镇规划与设计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居民点:由居住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多种体系构成的一个复杂综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与进行经济活动而集聚的定居场所。 2、我国的居民点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城市居民点、乡村居民点 3、乡村又分为集镇(乡*所在地、乡*以外) 、村 4、城镇的类型:综合性城镇、工矿城镇、卫星城镇、具有特殊职能的城镇 5、城镇的基本特点: 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数量大,规模小,分布广而不均匀 在经济上具有城市和农村相结合的特点 人口构成复杂,不同用地穿插 基础设施落后 6、城镇规划:是城镇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计划,是城镇*为实现城镇的经济和社会

2、发展目标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协调城镇布局和各项建设而制定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城镇建设与管理的依据。 7、城镇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镇规划要体现科学发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镇规划要贯彻以人为本、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 城镇规划要贯彻节约土地的原则; 城镇规划要贯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城镇规划应近、远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 城镇规划对旧镇区的改造,应贯彻合理利用、集中布局、逐步改造、完善配套的原则; 城镇规划要保护有价值的名胜古迹、革命历史遗迹和民国有代表性的建筑; 城镇建设的资金应主要依靠自身经济的积累,采取全面规划、加强管理、自力更生、逐步分期实施的方针。

3、8、城镇规划的工作阶段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第二章 1、城镇规划的自然条件有:地形、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情况,气象资料,历史资料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前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资料包括:资源条件、农业、周围居民点概况、对外交通联系、人口结构、城镇建设和管理城镇经济总体发展状况、城镇各产业部门的经济发展状况 2、现有建筑物、工程设施与环境资料在书上14页,自己看书 3、城镇规划的资料收集途径和方法:向省、地、市有关部门收集 向当地发改委及有关部门收集 现场调查研究 查阅文献资料 4、城镇规划的资料分析方法有:定性方法、综合方法、回归方法 1 第三章 1、城镇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镇性质、发展目标、

4、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2、城镇域规划:是指在城镇及其腹地这个特定的空间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及区域的自然条件,对区域未来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综合的总体部署。 3、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4、城镇体系若以等级划分,可分为五类,即国家级城镇体系、(跨越省区的)区域性城镇体系、省级城镇体系、(省以内的)地区性城镇体系、县域范围内的城镇体系。 5、县(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体系 :县城一中心镇一一般镇 6、编制城镇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原则 ;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和谐

5、的原则 ; 3、城镇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 7、城镇总体规划阶段的成果要求:1、城镇区域位置图和城镇域规划图 2、城镇现状图 3、城镇总体规划图 4、城镇管线综合规划图 5、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图 6、城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8、城镇性质的确定:一是城镇在其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是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 这两方面的认识,必须通过对区域地理、城镇资源、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的历史和现状资料等方面的条件分析取得。 区域地理包括:区域的自然条件; 地理环境的容量、交通运输现状和发展前景; 城镇网络的分布及发展趋向。 城镇资源有农业资源、矿产资源、

6、人力资源、森林资源、风景资源、能源资源 9、掌握城镇的人口规模的计算P32 10、城镇用地的类别 :城市用地类别:十大类。 集镇用地类别:九大类。 11、城市用地的类别:R居住用地 C公共设施用地 M工业用地 W仓储用地 T对外交通用地 S道路广场用地 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G绿地 D特殊用地 E水域和其他用地 12、集镇用地的类别: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生产建筑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与其他用地 13、城市标准: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 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14、影响城镇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因素:生产力分布、资源状况

7、、自然环境、城镇现状、建设条件 15、城镇用地的评定:第一类 适宜修建的用地 第二类 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 第三类 不宜修建的用地 2 16、城镇用地选择的方案比较 占地情况。 搬迁情况。 水源条件。 环境卫生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 工程设施的合理性比较。 对原有设施的利用状况。 主要近期建设项目造价比较。 第四章 1、城镇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1.适应城镇交通的要求 2.符合城镇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 3.利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4.合理的密度 5.利于改善城镇环境,体现城镇风格 2、城镇道路系统的形式:方格式、.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3、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形式有:单幅道路、双幅道路、三

8、幅道路、四幅道路 4、常见的道路交叉口形式有:十字形、T形、Y形、X形、错位、环形交叉形 5、停车视距:指车辆在同一车道上行驶,突然发现前方障碍物,而必须及时制动所需的安全停车距离。 6、在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能有阻碍驾驶者视线的任何障碍物。 7、给排水工程规划 第五章 1、城镇公共中心的基本内容由公共建筑和开放空间两大部分组成,包括:行政管理类、商业服务类、金融保险类、邮电信息类、文体科技类、医疗保健类、民族宗教类、交通物流类、环境休闲类 2、城镇广场空间环境要素设计主要指绿化、设施、色彩、水体、铺地等 第六章 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安全要求、卫生要求、使用要求、美观要求、经济技术要求

9、 2、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值表示。 3、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4、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5、居住区建筑的布局形式有:组团式布置、轴线式布置、自由式布置、集约式布置、 3 6、居住区内道路的布置形式有:丁字形、十字形、山字形 7、居住小区内部道路的布置形式有:环通式、尽端式、贯穿式、混合式 8、居住建筑的设计要求:适应不同的地区特点 合理控制建筑的间距、层数和密度 利于规划和节约用地 适用性和灵活性 体现对老年人

10、和残疾人的关爱 9、居住建筑的平面布置形式:行列式布置、周边式布置(围合式)、点式布置、曲线式布置、综合式布置 第七章 1、防止工业对城镇环境的污染:(1) 减少有害气体对城镇的污染 (2) 防止废水污染 (3) 防止工业废渣污染 (4) 防止噪声干扰 2、工业在城镇中的布置,可以根据生产的卫生类别、货运量及用地规模,分为:布置在远离城区的工业、城镇边缘的工业和城镇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 3、工业区用地布局与城镇总体布局的关系:工业区包围城镇; 工业区与其他用地呈交叉布置; 组团式布置; 群体组合式布置 第八章 1、城镇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般分成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 2、城镇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生产功能、生活功能、还原功能。 3、城镇绿地覆盖率:是指城镇中乔木、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所覆盖的面积占城镇总面积的百分比。 4、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原则:与城镇总体布局保持一致 因地制宜 公共绿地为主,专用绿地为辅 5、城镇环境的特征: 城镇环境具有最强烈的人为干预特征。 城镇环境质量受城镇的性质和规模的影响。 城镇的环境污染为复合污染。 城镇的环境压力没有边界。 城镇环境问题可通过人类得到改善。 6、旅游资源按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 第九章 1、了解P227 表91 4 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