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申请怎么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8612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金申请怎么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金申请怎么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金申请怎么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金申请怎么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金申请怎么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金申请怎么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金申请怎么写.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金申请怎么写基金申请怎么写? 现在是申请基金的季节,我今年不写,正好把旁观者的一点感觉写出来,仅供第一次写申请的同学参考第二次写的同学就不要看了。 首先,选一个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问题。很多同学刚毕业出来,专业未必对口,即使对口也没有多少经验和业绩,长处在哪儿呢?在没有忘记功课,有良好的基本功如数学的、物理的、计算机的。在很多经验性的研究领域,这些方法依然有着无限的开拓空间。把现实的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物理的问题,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了好的问题,而且那问题是“发自内心”的,不是随便捡来的,那么申请就成功一半了,因为申请的所有内容,几乎都在问题的酝酿中形成了。申请书写起来当然就比较容易,我提

2、几点纯粹关于“写”的建议,先说一点: 1 立项依据 我理解这其实就是说明问题的来历。想象你站在几个导师面前,该如何把它说清楚。我常在同学的申请书或文章里看到些不需要说的,觉得有必要先指出来。 不写废话、大话和空话。 不要从“大处落墨”,不要用学科的意义来“装点”你问题的意义,也不要陈述一般性的常识。例如,研究汶川地震的某个小问题,不需要你说地球上有多少地震,地震会带来多大灾难,地震研究是多么重要这些都是废话! 也不要写决心书,满纸“豪言壮语”,如“本研究将为国家基础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创新做贡献”,“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基础”,等等,这些都是大话和空话! 不抄文献索引。 在立项依据里,最

3、主要的内容是对研究现状的评述。千万不要把它写成研究者的姓名和标题的罗列,如XXX做了什么课题,YYY做了什么实验,ZZZ提出了什么方法如此罗列,给人的感觉是,你只把相关文献的检索结果摘抄下来了,谁知道读了没有,读得怎样。那样的句子,不读文献也能写出来。 另外,不要在研究现状里分出什么国内和国外套句老话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何况,国内外研究交叉重复也多,你要不要重复着写呢? 你只须写与你的题目相关的东西,如提出什么方法或模型,能解决什么疑难。如果哪句话能放进别人甚至每个人的申请书里,那句话就该删除了。文献的评述,应该放在问题的逻辑框架下,而不能是随意的读书笔记。每篇文献、每句话都要切合你的问

4、题,以问题所涉及的内容、方法、结果和遗憾等等,来组织不同的文献,让前人的研究成果自然融入你对问题的阐述中。千万不要跟着文献索引走或者跟任何一篇文献的思路走走自己的路,让文献退避到括号里面去吧! 总之,写文献评述时,要换一种角色,虽然是研究后辈和小卒,也要挺起身子来站在巨人的肩上,假装一个大师去指点江山,让那些文章都显得来只不过是为了你现在的研究而做的准备而已,而现在,你这位主角要出场了! 本文引用地址: 昨天说了“立项依据”,特别是其中的文献评述。今天说“研究内容”。这两点也许是最基础的,申请书的其他条目,都以二者为基础,“格式化”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 我以为,对青年基金或面上基金项目来说,它

5、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相对“小”的,虽然小,却必须是独立而完整的。所谓独立,是说它不能包含若干并列的和标题一样大的问题;所谓完整,指它包含的小问题都不具备独立立项的条件。借数学名词说,问题应该是“不可约”的。 再说具体一点儿,研究内容是对问题的具体化,而不是一般化或综合化。项目的研究内容里,不能出现比题目还大的问题。如果你不能将题目分解出若干更具体而微的问题,就说明你并没有把握那个题目。我想大概可以定两个“判别标准”来看你的题目是否可行: 假如分解的问题能单独拿出来写一个或多个项目申请,就说明你选的题目大了,不如选择一个分解的小题目来做。 假如你不能把问题分解为可操作的若干小问题,则说明原来的问题

6、太模糊,没有提炼干净,要么它本身就不“可解”,要么就是你自己对它太没有“感觉”。这时候,当然需要另外找一个题目了。 如果你选择的问题没有以上毛病,则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它的具体内容: 现象问题:它涉及实验、考察和数据源,等等。如果是新现象,要为它定性或定一个方向;如果是老现象,你为什么还研究它?一定要提出新的理由来。如果实验本身起主导作用,那么还需要细说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模型问题:首先要把现实的问题或自然现象转化为模型框架下的过程或演化。相应地,就要考虑用什么模型,朝什么方向努力? 方法问题:这与密切相关,也可以先讨论它,再说模型。但我觉得是有了模型框架才知道用什么方法。模型会涉及哪些数学

7、物理的原理和方法?有没有技术问题? 对后面两点,视野要开阔,不要局限于本学科本专业。例如,做生物学和地学的,可以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统计物理学中找到可行的方法。有些可以套用,有些需要变通。这些问题,在立项依据里也需要适当提出来。 可见,研究内容不是若干个方面的并列或“线性组合”,而需要一根逻辑的链条来链接,那就是模型或概念框架。同时,问题的分解还要注意两点: 分解的问题不能是别人已经做好的,必须是别人没做或没做好的。 要区分哪些是你要做的,哪些是你用现成的。现成的东西不必多讲,只说你要做的;当然还要说你做的与人家做过的有什么关系,你的好处在哪儿,人家的毛病在哪儿。 这两点,显然与文献评述是相呼

8、应的。实际上,问题的选择总是与文献有关。对没有研究经验和实验资料的同学来说,问题也许主要来自对文献的解读和觉悟。这又回到了昨天说的了:文献的评述要紧紧与你的问题结合起来。反过来说,假如你的文献评述不能与研究内容相互呼应且有机结合,那么这两方面的写法都有问题你的立项也就不那么严密可靠了。 我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有些同学考虑了很多具体的工作,如何实验、如何观测、如何得到数据等等,都细细写了出来,然后加一句:“最后,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模型。”他似乎不知道这句轻描淡写的话,才是研究的核心,需要多费功夫和笔墨的! 我要说的是,假如心中没有一个逻辑框架或模型,有了再多的数据也得不出结果。如果对研究结

9、果的形式和“形势”没一点儿谱,你知道要什么数据?用什么去分析?怎么分析?做什么模型?也许能用原始数据搭一间积木小房子?没有设计,也没有整体结构,轻轻一碰,坍塌的还是一堆散乱的数据块儿。老爱有句名言,做经验科学研究的同学可能需要多体会一下:“是理论决定我们看到了什么。” 总之,在设计研究内容时,一定要在脑子里挂一幅Avatar式的蓝图暂借那个时髦的名词你的问题、方法和技术路线就照那个蓝图去规划。当课题结束的时候,你应该让我们远远望见一座迪拜塔,它里面可以没电、没楼梯、没通讯线路,但大楼确实耸立起来了,而且很牢固。我们不希望看到一堆建筑材料,哪怕什么材料都不缺,而且你还把它们堆放得井然有序,连一颗

10、螺丝钉和一寸导线都能方便地找到 同学鼓励再写一段儿,于是勉力为之,凑成“三段论”。前两篇说“迪拜塔”的外观设计,大概算“思想的艺术”。现在说怎么实现那个图,这就是“技术路线”。技术路线要具体解说研究内容的逻辑框架的概念和方法,“Avatarize”它们。这一步,等于从外观设计走向结构设计,要拿出施工蓝图。这会儿,艺术必须嫁给技术了。 在研究内容里,最核心的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模型,这是现象研究的结束,也是理论研究的开始。虽然这两个步骤不是截然分开的,但在写技术路线时,还是要分开来说。所以,路线应该从两个方面写: 凭什么让人相信模型“模”了那个问题? 特别提出这一点,是因为我发现,有些同学在用模型

11、时,只是陈述问题,列举数据,然后抄教科书将模型“引介”一番,却舍不得说为什么那个问题能用那个模型,让人看不清二者之间有哪门子联系。还借建筑来说:假如你的目标是大剧院,那么鸟巢再好看也不能用。所以,你必须说明你真的在设计剧院,你用的蓝图确实满足剧院的要求。 怎么说呢?教科书当然不能抄,你只需要把问题转换的过程说清楚就好。如参数转化为变量,关系转化为因果,过程转化为动力学。相应地,具体的现象也就转化为确定的动力学过程这时候,模型就“呼之欲出”。 总的说来,第一步要证明模型的合理性。接下来就该是模型的“可行性”了。 怎么实现你的模型? 虽然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但有一条路说了也没用,它的标准句式是:

12、“本项目将通过大量实验和数据分析,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根据数学和物理原理建立模型。”这句话写在这儿看起来可笑,但确实有同学在申请书里那么写呢! 具体的路线当然由模型的方法和概念决定,例如微分方程,你要确定边界条件;如果是时间序列,你要说分析方法;如果用GIS,你要说明开发它的哪些功能;即使是经验公式,也要说明怎么处理数据。总之,你一定要让自己明白到底要做什么,才能让人家相信你能做什么。技术路线说到底就是让评审人相信,你不但提出了好问题,而且确实有办法解决好问题。 再次提醒,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是相互照应和补充的,而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你的立项。立项、问题和技术路线,三者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每句话都

13、是你自己“专用”的,就算别人抄了去也没用。假如你的立项依据能照抄到同一个学科的其他题目,你的研究方法更是普遍适用于任何问题,那你的申请就等于白写了! 最后一点,关于“创新”。这是一个荒唐的口号科学不相信重复,当然要创新!申请表里要你写的“创新点”,应该是你的“核心思想”,它可以是整体的,如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可以是结果的,如建立一种新模型;也可以是过程的,如开拓某个新方法。不过一般说来,不要把整个题目作为创新,不要把某些补充或更正也作为创新,除非你的补充颠覆了以前的结论。另外,不要把不同的名词当创新例如在地学研究中,不能换一个地名就算创新一回;不能因为地方特殊,就以为它的研究就独一无二。有些人做青藏高原,似乎真的以为自己就在世界之巅了呢。 好了,三段论写完了。回头一看,才发现我根本没说明白“怎么写”,倒说了很多“不能那么写”。那就请同学们拿它做反面教材吧! 本文引用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