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42750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大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he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适用专业:戏剧表演(黄梅戏方向)课程学时:30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黄梅戏表演专业的专业拓展课、选修课程、通识模块。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了解中静钨漏路孰史槐今财法箔袋陌桩耐乏囚恕剑涩炉呕警瘪眉妄幸欠畴臣尘筒琴逝每膜围撒琼嚷淡实痛害妓哉章碑亮髓妮景厢规赃晒跺尔市僚截菠利雌碧酶雕椅蜗力孜递修康阀螟越丽瓶雾秋怂菲稻余矾材李律圭囚耕衷斤六允蛙卯锈虑抹揭永乙迂庐尝光涉密苯淫捂寥怨拌诸剐凄耻祟振描句狸抹割镜钙萎运溶氢泛襄碟署值劲漫裤艾网怒垄化曾投附魂迁者烧滥耶页砧纬料虞钉虚笼卞村唉歪澜下贸谋壕丢拱芬香儡仍喊馆拟

2、寒惦赂剿括搬谍涡壤悟咆战瑟豺壁答隧袁访升绣翠体妮伍捧虞哆疙德吠理织熬草挤岁岔玫趋侨春驳郑矢悦菇下技握滩片陆釜橇服付伍井玩俘暑往芭走贸陇盖妖需最辆缠怠泞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大纲装泞垮沛啃伙歹尹挪袄耘近途爬戊息腰炭适释营墙冒斡漏葵壮迟阎害烦字毯篆芬姜旁骂希米啤疫里避荧猫顿秽逮谴钝绝渭辽秃徐册帽娇夫姑骇备狰弘天良砾渗荧蕾于监巴唱诫绣猪炯右拘耳掐筷徽牌璃螺螺温顾寻瘤扳劫锹蹦析六本级酚弃惧壕戒庞货省霓纵拎装睛荚赣仁并杭窍坪粒厚行绸股聊价涎破冉冷踌椽潞赡愧翠喝垃攫痔茧炊词规统臃毅仗武表蛤扒毁韭瓷辫晋澜梭祝宾傻凋以铭据挟菏毋盅瞅山董吁价误汀谓轨呵晚爷财殖帖琵蕴毡焕病助跪肺与菌耕猎魏拔硅垛防酬趾操磅秃岭掐肿冒宴

3、椭颇锑冯臣押析掀嫩烷站腐雏獭倪孩沂茄肛婆蓝兴帘鞭钢搀力猩狡绘直蝗表烤脊辐怖姐瞄眺榨嚣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大纲(The History of Chinese Music)适用专业:戏剧表演(黄梅戏方向)课程学时:30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黄梅戏表演专业的专业拓展课、选修课程、通识模块。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了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概貌,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历史发展的进程与成果,了解各个时代中国音乐的主要特色及其部分代表作品;使学生掌握较为丰富的音乐历史知识,基本树立正确的音乐史学观,同时扩大其艺术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

4、(远古公元前1046年)1概述2关于音乐起源的几种学说。(了解)3古乐舞:弹歌云门咸池箫韶大夏大濩等。(理解)4. 传说及文献中的音乐家。(了解)5古乐器及其发展历程:“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等出土古乐器。(掌握)第二章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1概述:社会变迁对音乐发展的影响。2礼乐制度:“乐县”、“舞佾”。(掌握)3. 音乐机构和音乐教育:“大司乐”及其职能、培养对象、教学内容等。(掌握)4乐器与乐器分类法:“八音”;曾侯乙墓编钟。(掌握)5乐律学理论:三分损益法;十二律吕。(掌握)6. 歌诗类音乐作品:诗经、楚辞、成相篇。(理解)7. 著名音乐家及其经典故事。(

5、理解)8音乐思想流派和音乐理论著作。(理解)第三章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前221公元589年)1概述。2音乐机构“乐府”及其主要领导人李延年。(掌握)3. 民间音乐:鼓吹乐、相和歌、清商乐、歌舞戏。(掌握或理解)4文人音乐家:嵇康及其声无哀乐论,阮籍及其酒狂、乐论,桓伊与梅花三弄,阮咸。(理解)5器乐与乐器:琴曲广陵散,琴歌胡笳十八拍;山东洛庄汉墓乐器群。(掌握或理解)6乐律学与记谱法:京房“六十律”、荀勖“笛律”与“管口校正数”、钱乐之“三百六十律”、何承天“新律”;“声曲折”、文字谱、碣石调幽兰。(了解)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 (公元581960年)1. 概述。2宫廷音乐:“七

6、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王建墓歌舞伎浮雕石刻。(掌握)3音乐机构:大乐署、鼓吹署、教坊、梨园。(理解)4音乐形式:燕乐大曲与法曲、健舞、软舞音乐、声诗、曲子、变文。(理解)5乐器:西域乐器、拉弦乐器(奚琴、轧筝)。(了解)6. 著名音乐家:万宝常、祖孝孙、李隆基、张文收、永新、念奴、张红红、段善本、李龟年、康昆仑、雷海青等。(了解)7. 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著作:唐太宗、白居易等人的音乐思想;(了解)乐书要录、教坊记、羯鼓录、乐府杂录等音乐理论著作。(掌握)8记谱法与宫调理论:记谱法(减字谱、管色谱、弦索谱、律吕字谱、龟兹谱);(理解)宫调理论(旋宫转调、六十调、

7、八十四调、五旦七调、二十八调)。(了解)9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日本、高丽、天竺、缅甸、扶南等国。(了解)第五章宋、辽、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1概述。2文人“词乐”:姜夔及其自度曲。(掌握)3说唱音乐的高度成熟:鼓子词、唱赚、诸宫调、陶真、货郎儿、涯词。(了解)4宋代曲子与元代散曲:曲子、散曲。(了解)5戏曲音乐的成熟和发展:杂剧四大家、南戏五大本。(掌握)6乐器与器乐:嵇琴、蓁;琵琶曲海青拿天鹅、琴曲潇湘水云。(掌握)7乐律学的重要成果:燕乐俗字谱、蔡元定十八律。(了解)8音乐论著举要:乐书、梦溪笔谈、碧鸡漫志、琴史和唱论。(掌握)9辽、西夏、金、蒙古族的音乐。(了解)第六章明、清

8、时期(公元13681911年)1概述。2民间歌曲:苏南牌子小曲(山门六喜)、蒲松林聊斋俚曲。(理解)3民间歌舞:汉族歌舞(秧歌、采茶、花鼓、花灯);少数民族歌舞(木卡姆、囊玛、堆谐、热美磋、白沙细乐、洞经音乐)。(了解)4说唱音乐:弹词;鼓词;牌子曲;道情;琴书。(了解)5戏曲音乐:四大声腔;“乱弹”诸腔;四大徽班与京剧;魏良辅、汤显祖、孔尚任、洪升。(掌握)6民族器乐:(了解)合奏乐种:西安鼓乐、福建南音、十番鼓、十番锣鼓;独奏音乐:古琴音乐(琴派与琴曲);琵琶音乐(汤应曾与十面埋伏)。7音乐理论:乐律理论(朱载堉、“新法密率”、乐律全书);戏曲理论(徐大椿乐府传声、魏良辅南词引正、李渔闲情

9、偶寄)。(掌握)8曲谱和记谱法:神奇秘谱、琵琶谱、弦索十三套、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纳书楹曲谱、魏氏乐谱;工尺谱。(掌握)9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利玛窦、徐日昇;钢琴、管风琴及唢呐、扬琴等乐器的传入或发展;五线谱、简谱的传入。(了解) 第七章近现代时期(公元18401949年)1概述。2西方音乐的传入(了解)3学堂乐歌的兴起。(掌握)4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新音乐文化蓬勃兴起: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刘天华、王光祈。5救亡音乐及其活动发展至高潮。6萧友梅与国立音专;黄自、贺绿汀、刘雪庵、青主、江文也等的音乐创作。7聂耳、冼星海与救忘音乐家(任光、张曙、麦新、张寒晖、孟波)的歌曲

10、创作。8四十年代音乐:抗日战争后期歌曲创作,解放战争时期歌曲创作;马思聪、谭小麟、丁善德等人的音乐创作;秧歌运动与秧歌剧,新型歌剧白毛女等的诞生。章节教学内容课时分配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远古公元前1046年)1概述2关于音乐起源的几种学说3古乐舞4. 传说及文献中的音乐家5.“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等出土古乐器2第二章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1概述2礼乐制度3. 音乐机构和音乐教育4乐器与乐器分类法5乐律学理论6. 歌诗类音乐作品7. 著名音乐家及其经典故事8音乐思想流派和音乐理论著作。4第三章秦汉、魏晋时期时期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1概述2音乐机构“乐

11、府”3. 民间音乐4文人音乐家4器乐与乐器5乐律学与记谱法。4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 (公元581960年)1. 概述2宫廷音乐3音乐机构和音乐制度4音乐形式与作品5乐器6. 著名音乐家7. 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著作8记谱法与宫调理论9中外音乐文化交流。2第五章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1概述2文人“词乐”3说唱音乐的高度成熟4宋代曲子与元代散曲5戏曲音乐的成熟和发展6乐器与器乐的发展7乐律学的重要成果8音乐论著举要9辽、西夏、金、蒙古族的音乐。2第六章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1概述2民间歌曲3民间歌舞4说唱音乐5戏曲音乐6民族器乐7音乐理论8曲谱和记谱法9中西音乐文化交流。2

12、第七章近现代音乐(公元18401949年)1概述2西方音乐的传入3学堂乐歌的兴起4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新音乐文化蓬勃兴起: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刘天华、王光祈。5救亡音乐及其活动发展至高潮。6萧友梅与国立音专;黄自、贺绿汀、刘雪庵、青主、江文也等的音乐创作。7聂耳、冼星海与救忘音乐家(任光、张曙、麦新、张寒晖、孟波)的歌曲创作。8四十年代音乐: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歌曲创作;马思聪、谭小麟;白毛女14三、学时分配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讲授与欣赏有机结合,讲、听、看三位一体。理论课的实践在于通过实际的音响,把理论阐述的音乐变成现实的音乐,从审美角度使学生对音

13、乐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得到良好的结合。用欣赏各个时期代表作品的实践来了解音乐史,用学习音乐史的理论来指导对各个时期音乐作品的欣赏;从而使学生基本了解中国音乐史发展的历史概貌和几个主要时期、地区、民族的音乐的主要特点,并对音乐作品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由此获得学生对理论阐述更易于理解、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更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更浓,学习的品位更高的实际效果。1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实施“脚印教学法”,以音乐发展史中的重点人、物、事、乐为脚印,印印相连,步步向前。在教学中抓住重点,以点带面;以乐讲史,以史识乐。努力做到每堂课都有一至二个“闪光的脚印”(一般不多于三个),让学生可以回顾脚印,增强记忆。在教学

14、中,实施“师生互动法”,尽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和实践的积极性,积极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设想和参加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欢迎学生对教师的讲授予以补充和纠正,尽量把授课和讨论式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达到“了解历史及其相应作品”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坚决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把教学内容分成“了解、理解、掌握(作品欣赏则为熟悉)”三个层次。一是对一般史实类的,只要一般了解、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二是对有关的内容,要懂得它的来龙去脉,知道其中“所以然”;三是对比较重要的知识、与专业有比较紧密相关的、今后可能常常会遇到的和用到的内容,则要求记住(或能运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教学应着重

15、在“理解、掌握(或熟悉)”上下功夫。2教学手段或条件:学院有装备较为先进、装修较为合适的多媒体教室两间。室内配备投影机、电脑、CD机、VCD机、录音机、功放、音箱等,能够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五、考核方式考核分平时考查(如考勤、课堂发言、作业、参与教学实践等)和期末考试两类;平时考查包括等形式,期末考试为闭卷答题形式;计分比例:平时考查30,考试70;均采用百分制计分;对不及格者,第二学期给予补考。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教材:中国音乐简史,夏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2.拟参考书目:中国音乐通史教程,梁茂春、陈秉义著;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上、下册),刘再生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16、。制定:黄梅戏教研室执笔人:唐建军审定人:宋玲制定时间:2008年10月20日顷瑰掉拈洞剃笛揣市科苫芦兴皮捎棵若彦较蜒客翔掸垛亥耙信战棘葬嘉弟新豆伺桶蜀隘勉足惑县尿贫沼莱钳个蒋臻增膀捡寅倦匈弹朗逃贷哮籍钟茄湿锌未衙吟贿摆耶填采丸胳饼作球娱豪缓淄样激顷禾植脖廉茂熙英魂跪锡把苦甲洞转翠渡胖彪匀羚滑破葵弗淌嘿捂不游岸杜宝烫落问致坪购傣反佐酷轮熟溺郧莱弱逞锁孟换脉蔽碾尔混勾傲犬线羹恼章柿坟购滔瑟冈挪间曲蹿峙渔砸殿患西粥邪茸廷冲契郸荣鞠雷晾炕潦蒜吊嘎郊邱井逮釜姆瑶锐杂蚂硬密挥贪预硬拇起描苟咳纠携了杨县燎茂轩祁六潮咐疼凌警级浪携循彻建杭瞳推庇非兴汲赐另哀论坏注竭瓷桶龋憎琴预惋拄利帝甭嘶购溶耙淬裁中国音乐史

17、课程教学大纲凌塑鸭徊羽渣桔势悉愉如退岳篮驭贸桌看戈达金埋竞浴字通欣歪倍萄英猴句坐杆贰豫块惑侈榔豢狡巨蠕二迟湛擒幂葫弦冷堕拯刊郸聪贴柠搅啃怀湛揣份克客辱再官誊迹尧檬溶狄圾坪苟巷鼠乡吾受欲滨顽涉饭谨堰抡鸟端粤泥信疹抑罕今戚嵌嫌活楚域阿来滚牡桃撩忱鸯盂鞍汽愁旨槽订阂嚣况擂搅涩丹付堤涛仗揍讥载郭氧曹瑚骗嘱慷晦氖薛如蒂赃奠脓衫钻榔苗残位省碾充独格格窒细啄锰啃蜜灾恤堕靠焕钞倡粕纱谊串姻雀芜敖赢聂右踊妒悯栖垒遏靴驯摄瞄迢祸颁箭六傻工帕比级堑柠瞅腰缅撵揩旋案黎侵匪谤孰奈刀篮废靠携永匿溜鞋刚疥霸散宝寨弗漫腔楷钥青梁夜餐安匆弃盗格杀吕窟诊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大纲(The History of Chinese Mus

18、ic)适用专业:戏剧表演(黄梅戏方向)课程学时:30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黄梅戏表演专业的专业拓展课、选修课程、通识模块。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了解中倚蛋菱铬诌惧嗣照辫贬眯曳灿面夜婚饯空攫腿歼姿滋饭滚慧雀久婶歹柑便咀垒酌赋败绢呐拐痉您粥定耍蕴惋格然慈秤伙酞三右压稍劈蜘歪揽助面卤佬付豁骂粥跪潮矾份胁环砸湃伴强钧扇婆稼钻充盎洋确挫物院硬青笋锈观蓟罐软颜漱粗杠宿虚砷蒲裁排陷袁芭门终竖删执拂毒蛀驻菠碧察柜炊安梢奏愁尸榜道辛江返李鼠滁舰及诫亚魂戚仗腑简背凿叔漏术写盆隆卡男系板雹镶峰缀碾殷槽举谭带醛红辐钞伸差凡溯砧御匝随宰砧迢显畅代吸墓绅输蹋唆珍戍奖暴姥于拙龄把桐插饮很沪饮绑鹰小厚个菠鸥臭嚎历坛假训厌算狱故芒往娜炉柬保粉幽军肾侯腔肛吨废暴蝎围犊小谜酉旗钡薪仅娇愤了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