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社会心理学》练习题题库及答案(可编辑)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42867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大《社会心理学》练习题题库及答案(可编辑)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华中师大《社会心理学》练习题题库及答案(可编辑)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华中师大《社会心理学》练习题题库及答案(可编辑)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华中师大《社会心理学》练习题题库及答案(可编辑)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华中师大《社会心理学》练习题题库及答案(可编辑)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大《社会心理学》练习题题库及答案(可编辑)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大《社会心理学》练习题题库及答案(可编辑) .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华中师大社会心理学练习题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社会心理学练习题题库及答案加粗红色字体为2013下新增题目一、填空题1.与社会心理学关系最密切的学科是_和_。2._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基本形式:一种是强制性的,发生在全面控制机构中,如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二是非强制性的,是个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如新兵入伍、移民国外等等。3.根据利他行为所发生的情境特点,可以将之划分为_的利他行为和_的利他行为。4.态度的构成要素有_、_、_。5.按沟通和组织的关系,可以把沟通分为_和_。6.“个体对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诸方面的能力的知觉或信心”被班杜拉A.Bandura

2、称之为_。7.人们在形成印象时,并不同等的看待对方所有的属性,_会影响人们对后来掌握的其他信息的处理方式。8.动机是在_的基础上产生的。9.美国心理学家舒兹从人际反应倾向的角度研究了人际关系类型,舒兹奖人际关系需求分为三类:_、_、_。10.有明确规章,成员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很清楚,并具有稳定、正式编制的群体叫做_。11.在结伴活动时,人们会感到一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活动效率,这就是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_。12._和_是群体内两种主要的互动方式。13.自1924年奥尔波特将_方法引入社会心理学之后,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成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主流。14.社会化的特点有生物前提性、社会强制性、个

3、体能动性、_。15.按照凯利的归因理论,_信息向人们显示关于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方式与行为者的行为表现之间是否一致。16.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方式有_、_、置换、寻找替罪羊。17.斯滕伯格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_、_、决定/忠守。18.自发产生的,无明确的规章制度,成员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不明确的群体被称为_。19.时尚可以分为_、阵热、_三种类型。20.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划分为四个层面: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_、群体心理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21.Fenigstein,Scheier与Buss认为,某些自我的方面是为他人不可获得的隐秘,即_,而另一些自我的方面则是公

4、开的、社会的,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即_。22.归因的_尺度同对一种行为的奖赏或惩罚是联系在一起的。23.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_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提供帮助的责任就会_,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24.在进行社会测量时经常使用的强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_、_以及功能标准。25.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形成的。26.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道从事某种活动,对群体的认同淹没了个人的身份,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叫做_。27.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有_、自然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28._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29.个体

5、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有好联系的内心欲求叫做_。30.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_和动作侵犯。31._(又叫做“敏感性训练”)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于1946年创造的。是一种常见的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32.任何一个群体若能同时_与_两种目标,该群体就是高效力的群体。33.研究表明,群体比个体更富于冒险精神,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原来倾向于谨慎从事的个体集合成群体后,倾向于冒险的现象被称为_。34.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提出三个概念来描述流言讹传的原因:_、调平、_。3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归纳为四大类,即观察法、_、_和档案研究法。36._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

6、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37.赛期临近而恐惧比赛的运动员可能蓄意中断训练,以便能在失败时将失败的原因归于缺少训练。这种自我增强方式叫做_。38.人们在许多情况下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合实际的偏见,这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归因偏差。其中,_是基本归因错误。39.习得的抑制主要指以_、痛苦线索的抑制、_。40.群体借助规范的力量形成了一种对其成员心理上的强迫力量,以达到对其行为的约束作用,这种力量就是_。41.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访谈法,另一种是_。42. 角色的创造通常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它们是角色认知阶段_、角色行为阶段。43.社会感染的特点是_

7、、爆发性、接受的迅速性。44.态度转变的说服模型包括了哪些部分传递者、_、目标、情境。45.侵犯由侵犯原因、伤害行为、_ 、_哪些因素所构成的?46.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成角色观念,一是_。47.认知对象因素有魅力、_、自我表演。48.人际关系的特征有:人体性、直接性、可感性、_。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学龄期的主要任务是克服:()A. 内疚感B. 自卑感C. 羞耻感D. 孤独感2.当人们对自己的能力或特质没有把握时,常常趋于通过完成任务对自己进行检验性评价,这叫做()。A. 自我增强B. 自我表现C. 自我知觉D. 自我估价3.认知者在与熟人

8、交往时,起较大作用的是:()A. 近因效应B. 首因效应C. 末尾效应D. 晕轮效应4.现实生活中,应对挫折的方式有许多,下列成语中体现社会心理学中“补偿”行为方式的是()A. 亡羊补牢B. 化悲痛为力量C. 失之东榆,收之桑榆D. 卧薪尝胆5.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支配型的男性和服从型的女性能相处得很好,爱唠叨的女子也许会嫁给一个少言寡语的男子而生活得很安宁,这体现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喜欢的影响()A. 报酬B. 相似C. 熟悉D. 互补6.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概括起来,人际间的情感倾向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分离的情感,另一类是()。A. 联合情感B. 亲密情感C. 空

9、洞情感D. 相斥情感7.组织中身份地位相仿者之间的沟通属于()。A. 下行沟通B. 上行沟通C. 平行沟通D. 非语言沟通8.有一种观点认为,群体比个体更容易作出冒险决定,是由于决定的责任广泛落到了每个成员身上,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对错误的决定承担全部责任,所以群体比个体更大胆。这一对“冒险性转移”的原因的理论解释,被称作()A. 文化价值论B. 责任扩散论C. 去个性化理论D. 领导者影响论9.群众在物价上涨时抢购和囤积商品的行为是()A. 侵略性集群行为B. 逃避性集群行为C. 表现性集群行为D. 获取性集群行为10.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其产生只能通过:()A. 社会互动B.

10、个人冥想C. 历史演化D. 学术研究11.到一个陌生的人家里作客,怕自己举止失当,就会格外注意模仿别人,这种模仿是()A. 有意识模仿B. 无意识模仿C. 服从D. 从众12.美国人在进行自我描述的时候对自己的特质较为看重,而中国人在描述自我的时候则更多地谈到情境,这是指()在不同文化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差异。A. 社会关系B. 孩子养育C. 人际沟通D. 自我概念13.考试失败者强调是由于考题太难和考场上运气不好,而成功者却认为是由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高,这叫做()。A. 有选择的接受反馈B. 选择性遗忘C. 认知偏差D. 自我防御性归因14.刻板印象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A. 变化性B.

11、反复性C. 稳定性D. 联想性15.一个人不会被看成既是好的,又是坏的,既是诚实的,又是虚伪的。这说明了印象形成的()规则。A. 协调性原则B. 连续性原则C. 一致性D. 中心性16.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如果其他方面的条件相同,()更能影响印象的形成。A. 积极信息B. 消极否定信息C. 先行信息D. 综合信息17.在激烈的冰球比赛中,因撞击而造成的身体的伤害通常被认为是无意的,假如这种撞击发生在办公室或者教室里,人们就不会认为它是无意的了。这主要是因为()A. 人们通过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推知行为者是否具有了侵犯意图B. 人们通过行为者的社会角色推知行为者是否具有了侵犯意图C. 人们通过行为发

12、生前的有关线索推知行为者是否具有了侵犯意图D. 人们通过行为者的身份特性推知行为者是否具有了侵犯意图18.有两个人在进行对话,只有一方发出信息,另一方没有反馈信息的人际沟通,被称为()A. 双向沟通B. 单向沟通C. 平行沟通D. 上行沟通19.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划分为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四个层面。以下答案中,不属于“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这一层面的研究领域的是()A.研究人的社会动机B.研究人的社会认知C.研究社会态度转变D.研究社会影响20.反向社会化又称:()A. 无社会化B. 逆向社会化C. 顺向社会化D.

13、标准社会化21.下列对自我意识内容的分类,由詹姆斯W.James提出的是()A. 现实自我、理想自我B. 实用自我、原则自我C. 公我意识、私我意识D.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22.和基本归因错误有着十分密切联系的是:()A“行动者-观察者效应”B. “前台-后台效应”C. “首因-近因效应”D. “主我-客我效应”23.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受到了别人的欺侮后,跑到尼姑庵去找小尼姑出气。这一行为属于以下侵犯行为转移与消除方式中的哪一种()A. 社会规范的抑制B. 对报复的畏惧C. 置换D. 寻找“替罪羊”24.个体在遭受无数次挫折之后,会出现一种比自己的年龄阶段要幼稚许多,这种

14、具有病态性质的成熟的倒退现象叫做()A. 压抑B. 反向C. 退化D. 文饰25.带有忍耐性和仁爱色彩、不求任何回报的爱情通常被称为()。A. 利他爱情B. 自利爱情C. 虚幻爱情D. 忠守爱情26.商店里新到了一批时令服装,橱窗里摆上了一个穿上新服装的石膏模特,你看到了,对你是()A. 行为暗示B. 符号暗示C. 语言暗示D. 表情暗示27.弗洛伊德认为,构成个人人格的主要因素是()的生活经验。A. 童年期B. 青少年时期C. 成年期D. 婴幼儿时期28. ()指个体觉得自己某一方面有潜力的自我构想,是自我意识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它既是未来行为的诱因,又为现在的自我提供了一个评价和解释

15、的情境。A. 理想自我B. 可能自我C. 社会自我D. 心理自我29.当我们对某人有好感时,往往会对他有更多好的评价,这说明我们的认知活动受到()的影响。A. 原有经验B. 认知偏见C. 价值观D. 情感状态30. ()信息告诉人们:行为者在对待不同的刺激时,其行为表现是否有差别。A. 一贯性信息B. 区别性信息C. 一致性信息D. 以上三种信息31.电影和电视中的暴力节目直接影响到儿童的:()A. 侵犯行为B. 劳动行为C. 消费行为D. 群体行为32.进入下面哪个阶段以后,态度的改变算是完成了()A. 服从B. 认同C. 内化D. 从众33.人们常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倾向在人际吸

16、引中被认为是()在起作用。A. 相似性B. 互补性C. 人的特质D. 交往频率34.望梅止渴是()A. 行为暗示B. 直接暗示C. 自我暗示D. 反暗示35.课上老师向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名叫海因的人,妻子罹患癌症病危,但握有特效药的医生索价太高,海因家境清贫无力支付,为救其妻窃取了特效药。”接着,老师询问学生们海因做的是否正确,并要求说出理由。有一名学生认为“海因应该偷药,否则他的妻子将会死去”。请问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名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为()A. 前习俗水平B. 准习俗水平C. 习俗水平D. 后习俗水平36.“先入为主”强调的是下列哪种心理效应的作用()A.首因效应B

17、.归因偏差C.相似假定作用D.近因效应37.罗森伯格等人在对大学生的认知活动进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那些被大学生形容为很聪明的认知对象同时还可能被形容为友好的,但很少被形容为自我中心的。这里()起了作用。A. 光环作用B. 刻板印象C. 积极偏见D. 隐含人格理论38.当我们看到某人好承诺却经常违背诺言,如果我们断定这是由他不诚实的品行所导致的,我们所做的归因就是()。A. 内部归因B. 外部归因C. 对应推论D. 三度归因39.支配性的男性和服从性的女性能相处的很好,爱唠叨的女子和一个少言寡语的男子生活的很安静。这说明,在某些人格范围内()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A. 相异性B. 互补性C.

18、 人的特质D. 交往频率40.在爱情的基本三角形理论中,被认为是爱情驱力的是()。A. 喜爱B. 痴迷C. 浪漫D. 激情41. 目前通行的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主要是建构于什么理论的基本框架之上:()A. 精神分析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生理解剖理论 D. 符号互动理论?42. 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其传统的研究方法是跨文化的:( )A. 问卷调查法B. 现场研究法 C. 历史资料法 D. 实验室实验法?43.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现代社会科学,主要研究:()A. 个人心理B. 社会心理 C. 人类社会行为 D. 人类社会结构?44.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怀特的街角社会在收集资料时基本上

19、采用的是:( )A. 访谈法 B. 文献档案法C. 实验法 D. 观察法?45. 第一个用“价值中立”概念来表达客观性原则的是:( )A. 迪尔凯姆 B. 帕森斯C. 韦伯 D. 马克思?46. “价值中立”原则认为,科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应是独立于研究者的:( )A. 经济地位 B. 价值立场 C. 家庭环境 D. 男女性别?47.社会心理学的三种主要的研究取向除了心理学取向、社会学取向外,还有一种是:( )A. 政治学取向 B. 经济学取向C. 文化人类学取向 D. 教育学取向?48.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经历的:( )A.家庭结构 B.人际关系 C.社会化进程 D.学校教育三、多项

20、选择题:1.档案研究法可以说是一种特定的调查方法,其优点包括( )A. 不会出现研究对象的反应倾向问题B. 可以使研究者在较长的时间内和较广的空间中考虑假设C. 容易找到材料验证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假设D. 可以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角度去检验假设E. 可以验证变量间的因果关系2.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有( )A. 现实自我、理想自我B. 现在自我、可能自我C. 公我意识、私我意识D. 生理自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E. 主我、客我3.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消除偏见的有( )A. 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B. 加强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教育C. 制定有

21、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D. 不同群体间的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E. 消除刻板印象4.电视里一位领导同志正照着事先拟好的讲稿照本宣科的向市民发表新年贺词,这其中包含着( )A.单项沟通B.书面沟通C.正式沟通D.上行沟通E.非对称性相倚5.要构成一个群体必须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A. 要有频繁的互动B. 要有共同的目标和任务C. 要有确定的人数D. 要有正式的规范E. 要有正式的领导人6.流言与谣言有以下几个特征:( )A. 其基础是不确切的信息B. 开始容易停止难C. 开始难停止容易D. 是信息的传播过程E. 是信息传播过程的产物7.观察法的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A.这种研究不能在长时间内进行

22、,因而很难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B.由于对自变量缺乏控制,所以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C.如果被观察者意识到他们正在受到观察,那么行为表现就有可能不同D.现实性不强,所得结果外在效度较低E.观察者自身的主观愿望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及观察结果8.“替罪羊”往往具有哪些特征( )A. 软弱性B. 同质性C. 特异性D. 相似性E. 邻近性9.造成偏见的原因一般有:( )A. 群体间利害冲突B. 信息不对称C. 社会化的影响D. 权力E. 某些人格和心理因素10.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在哪些情况下保持一致( )A. 个体所持态度内部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较高B. 个体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来自自

23、身的亲身经历、直接经验C. 对应态度的行为是即时行为D. 态度与个人的关联程度较高E. 态度来源于直接经验11.以下哪些是对成就动机的研究结果( )。A. 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与儿童的成就动机呈正相关B. 社会文化环境对促成个体成就动机的气氛具有深刻影响C. 个人的成就动机中既包含追求成功的倾向,也包含避免失败的倾向D. 个人对成就的归因过程会影响其成就行为E.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12.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有:( )A. 活性作用B. 惰性作用C. 维系群体D. 认知的标准化E. 行为的定向13.科尔伯格(L. Kohlberg)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前习俗水平包括以下哪几个阶段(

24、)A. 服从与惩罚定向B. “好孩子”定向C. 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D. 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的定向E. 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14.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常常保持一致( )A. 态度与个人的关联程度较高B. 个体的自尊心强而自控能力弱C. 对应态度的行为是即时行为D. 个体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来自自身的亲身经历、直接经验E. 个体所持态度内部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较高15.态度测评的方法( )A. 量表法B. 问卷法C. 投射法D. 行为观察法E. 生理反应法16.人际沟通以通讯渠道来划分,可以分为( )。A. 下行沟通B. 上行沟通C. 语言沟通D. 非语言沟

25、通E. 平行沟通17.下列可以化归为群体的有( )A. 围在路边看热闹的人群B. 学校篮球队C. 工厂中的班组D. 喜欢看电视新闻的观众E. 逛同一个商店的人群18.下列关于群体凝聚力的表述正确的有( )A. 决定着群体自身发展的快慢B. 决定着群体能否较好的发挥自己的功能C. 能否顺利的达到群体的目标D. 决定组织的存亡E. 决定能否做出正确的群体决策19.去个性化主要有哪两个特征?( )A. 掩盖性B. 匿名性C. 分布性D. 责任分担E. 情绪性20.社会心理学的母体学科有:( )A. 教育学B. 社会学C. 文化人类学D. 政治学E. 心理学21.以心理社会发展论来看,个体从6岁18岁

26、左右,其间将主要遇到哪些矛盾危机( )A. 首创性与内疚性B. 统一的角色与混乱的角色C. 亲近与孤立D. 勤奋与自卑E. 自主与怀疑和羞怯22.下列属于印象管理的是( )。A. 在他人面前整饰自己B. 使用称赞、附和C. 自我防御性归因D. 向下的社会比较E. 自我暴露23.美国心理学家菜维特提出群体的沟通网络有以下几种类型( )。A. 链型沟通B. 轴型沟通C. 圆型沟通D. “Y”型沟通E. 集束型沟通24.从信息源与接收者的地位是否互变的角度看,可将沟通分为( )。A. 单向沟通B. 下行沟通C. 双向沟通D. 上行沟通E. 平行沟通25.自我评价的形成途径有( )A. 自我分析B.

27、社会比较C. 以他人的评价为参考D. 自我暴露E. 与自我期望相比较26.流言的强度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 )A. 公众对事情的不明确性B. 事情的重要性C. 公众的数量D. 公众的构成情况E. 流言内容的真实性27.以询问作为研究技术的方法是( )A. 访谈法B. 文献档案法C. 实验法D. 观察法E. 问卷法28.在佛洛依德看来,人格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A. 个人我B. 社会我C. 本我D. 自我E. 超我29.社会心理学家发现,1岁以后,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词语(名字)联系起来,如主述:“这是丁丁的鼻子”、 “丁丁饿了”等。约在2岁末幼儿开始能使用物主代词“我的”和人称代词“我

28、”,如主述:“这是我的玩具”、“我饿了”等, 对于这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这种变化说明儿童已具备了抽象和概括能力B. 这种变化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是一个质的变化C. 表明儿童把自己当作客体的人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最终形成了自我意识D. 表明儿童产生了物?我知觉分化E. 表明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30.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背社会准则,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A. 反社会的侵犯行为B. 亲社会的侵犯行为C. 被认可的侵犯行为D. 报复性侵犯行为E. 目的性侵犯行为31.时尚的突出特征有( )A. 短暂B. 新奇C. 较宽的波及面D. 流行E. 昂贵32.社会心理

29、学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是:( )A. 民族心理学B. 群众心理学C. 社会学习理论D. 本能心理学E. 符号互动论33.米德认为,通过“类化他人”而产生的自我要经历的发展阶段是:( )A. 玩耍阶段B. 游戏阶段C. 结群阶段D. 模仿阶段E. 类化他人角色阶段34.用于解释社会化过程的理论有:( )A. 精神分析学说B. 认知发展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正常成熟论E. 群体社会化理论35.维纳同意海德提出的归因尺度,但他还提出了另外一种归因尺度,把原因区分为( )。A. 暂时的B. 稳定的C. 内在的D. 外在的E. 情境的36.以下哪些是偏见产生的结果( )A. 自我实现预言B. 疏离C.

30、 压抑D. 性别角色E. 刻板印象37.以下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 )A. 工厂的班组B. 学校的班级C. 机关的科室D. 同乡会E. 兴趣小组38.下面哪些是自我增强的方式:( )A. 向上的社会比较B. 选择性遗忘C. 缺陷补偿D. 自我设障E. 自我防御性归因39.下面哪些是个体遭受挫折之后可能的行为反映:( )A. 补偿B. 压抑C. 文饰D. 退化E. 攻击40.紧张减缓理论是社会态度研究中一种代表性的认知论观点,下列理论属于紧张减缓理论范畴的有( )A. 海德尔F.Heider的认知平衡理论B. 谢里夫和霍夫兰德的社会判断理论C. 贝姆的自觉理论Self perception The

31、oryD. 科尔曼H.Kelman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E. 费斯汀格L.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41.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学研究的三条基本原则是:()A. 在科学研究中排除所有成见 B. 根据社会现象的外部共同特征进行定义C. 做定量研究 D. 客观地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E. 强调历史因素的分析42. 与“内群体”和“外群体”这两个概念相对应的概念是:()A. 内组织 B. 外组织 C. 我群 D. 他群 E. 你群43. 流言与谣言有以下几个特征:()A. 其基础是不确切的信息 B. 开始容易停止难C. 开始难停止容易 D. 是信息的传播过程E. 是信息传播过程的产物44. 社会运动的基

32、本特征是:()A. 有自己独特的信念或理想 B. 有自己的组织形式C. 有流言传播D. 采取实际的行动E. 有后现代的特征了解态度是怎样形成和改变的研究主流有:( ) A.生理理论的研究 B.态度理论的研究 C.学习理论的研究 D.功能理论的研究 E.认知理论的研究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使偏见得以持续下去的社会因素是:( ) A.出风头的心理 B.从众性 C.领导人的支持D.社会和生活环境的支持 E.权威人格47. 角色的创造通常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它们是:( )A. 角色认知阶段B. 角色移情阶段 C. 角色扮演阶段D. 角色行为阶段E. 角色反思阶段48. 人际关系形成的基本规律有:( )

33、A. 邻近率 B. 对等率 C. 一致率 D. 互补率 E. 个人特征的影响四、名词解释1.光环作用2.成就动机3.态度4.人际关系5.群体凝聚力6.首因效应7.利他行为8.群体规范9.去个性化10.自我设障11.同辈群体12.人际吸引13.群体14.集群行为15.自我暗示16.反向社会化17.印象管理18.侵犯行为19.非正式沟通20.从众21. 参照群体22. 差序格局23. 对称性社会互动24. 文化反哺五、简答题1.简述影响社会化的社会因素。2.紧张缓解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3.简述爱情的主要特点。4.简述造成人际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5.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6.什么是参照群体

34、?它怎样对自我意识产生影响?7.社会动机的功能有哪些方面?8.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哪些?9.影响喜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简述人际沟通的功能。11.简述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化中的积极作用。12.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是什么?13.产生偏见的原因有哪些?14.简述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的优缺点。15.流言的产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16.为什么说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17.什么是自我防御性归因?18.习得的抑制主要指哪些方面?19.简述非语言符号系统的几种形式。20.简述群体压力的形成过程。21.简述社会化过程中家庭的重要性22.简述自我观念对于个体的重要功能23.简述同辈群体在社会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

35、基本原因24.简述反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的区别六、论述题1.论述如何利用社会心理学理论来预防和控制犯罪?2.请结合实例谈谈网络对个体社会化(尤其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3.群体思维有何危害,如何防止群体思维的产生?4.长期以来,许多关于女性模范典型的报道,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女强人是不理家事,不近人情,没有亲情的“女铁人”。试运用社会心理学观点分析这一现象。5.谈谈你对农民工进城及其社会适应问题的看法6.论述如何利用社会心理学理论来预防和控制犯罪社会心理学练习题题库答案一、填空题、1.社会学;心理学 2.再社会化 3.紧急情况下;非紧急情况下 4.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5.正式沟通;非

36、正式沟通 6.自我效能 7.先行信息(或首先发现的特性) 8.需要 9.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感情的需求 10.正式群体 11.结伴效应 12.竞争;合作 13.实验 14.终身持续性 15.一致性信息 16.宣泄;习得的抑制17.亲密;激情 18.非正式群体 19.时髦;时狂 20.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21.私我;公我 22.内在/外在 23.紧急事件;减小 24.角色标准;感受标准 25.群体压力 26.去个性化 27.实验室实验法28.归因 29.亲和动机 30.言语侵犯 31.T小组训练法 32.完成执行任务;满足个人需求 33.冒险性转移 34.锐化;同化 35.实验法;调查法 3

37、6.心理/精神 37.自我设障 38.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39.社会规范的抑制;对报复的畏惧 40.群体压力 41.问卷法 42.角色移情阶段 43.双向性 44.沟通信息 45.侵犯动机、社会评价 46.学习角色技能 47.知名度 48.情感性二、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1.B 2.D3.A4.C5.D6.A7.C8.B9.D10.A11.A 12.D13.D14.C15.C16.B17.A18.B19.D20.B21.D22.A23.D24.C25.A26.B27.D28.B29.D30.B31.A32.C33.A34.B35.A36.A37.D38.C39.B40.D 41.B42.B

38、43.B44.D45.A46.B 47.C 48.C三、多选题1.ABD2.ABC 3.ACDE 4.AC5.AB 6.ABDE 7.BCE 8.AC 9.ACE 10.ABCDE11.ABCDE12.BCDE13.AC14.ABCDE 15.ABCDE16.CD17.BC 18.ABC 19.BD 20.BCE21.BD22.AB 23.ABCD 24.AC 25.ABCE26.AB27.AE 28.CDE 29.ABCE30.ABC31.ABC 32.ABD 33.ABE 34.ABCDE 35.AB36.ABD 37.DE 38.BCDE 39.ABCDE 40.AE41.ABD42.C

39、D43.ABDE 44.ABD 45.CDE 46.BCDE 47.ABD 48.ABC四、名词解释1.光环作用:也叫晕轮效应,指的是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有照明作用一样。2.成就动机:是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力量。3.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4.人际关系: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就是人际关系。5.群体凝聚力:也称内聚力,是指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

40、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6.首因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中,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并且会影响对后来信息的解释。7.利他行为:是指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8.群体规范:一个群体有别于简单人群集合体的原因之一,是群体有一套成员应该如何做的行为规范。9.去个性化: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10.自我设障:指个体事先为以后可能遭遇的失败寻找借口,以达到保护自尊的目的。11.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12.人际吸引:是个体之间在情感方

41、面相互亲近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13.群体:是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14.集群行为:指一种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15.自我暗示,即依靠思想、语言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和意志,或加深对某一观念的认知,或要求按某一方式行动。自我暗示可以是消极的也可是积极的。16.反向社会化:指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17.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适当而得体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表现自己,以便使交往对方对自己产生一个特定的看法。即有意识地控制别人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18.

42、侵犯行为:是指有目的、有意图地杀害他人的行为。19.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组织系统以外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如私下交换意见,议论某人某事。20.从众:是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从而在知觉、判断及行为上,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21. 参照群体:是个人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与之进行对比的人类群体。22.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中国人的群体行为模式。在这种独特的格局中,“己”是中心,就像一枚投入水中的石子;而“己”与他人形成的社会关系就像石子泛出的水的波纹一样,依亲疏程度一圈圈往外推,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23. 对称性社会互动:互动双方有

43、类似的行动,双方彼此的行为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互动方式。24. 文化反哺:指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现象。五、简答题1.影响社会化的社会因素有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职业背景、大众传播媒介、计算机网络等。(答对一点得1分)2.紧张缓解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具有一种使自己已有的认知关系结构保持相对平衡不变的倾向性,当这种倾向性受到干扰破环时,人就会产生否定性的评价及其相应的情感态度,并努力排除干扰维持认知结构关系的平衡稳定性。这种理论包括海德尔F. Heider的认知平衡理论,费斯汀格L. 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等。3.(1)一般来说爱情是在异性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